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3·15晚会:聚氨酯包菜塑料紫菜系季节谣,成本比真菜还高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整理
2018-03-15 20:57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央视财经 截图

在今天央视财经频道CCTV2的“3·15”晚会中,谈到了季节谣的问题。

网上很多传言称,存在聚氨酯包菜、塑料紫菜、塑料大米。但登上“3·15”晚会的一位专家表示,这些东西的制作成本比真的还高,造假动机并不存在。聚氨酯包菜实际上主要用于道具、橱窗展示等,并不会被人们食用。

网上还经常流传面条、粉丝、薯片等食品一点就着,认为是问题食品。但登上“3·15”晚会的这位专家解释,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种物质都可以燃烧,“所以食物能燃烧,太正常了”。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财经频道CCTV2今年例行播出了“3·15”晚会,今年重点关注农村消费和老年消费,曝光和打击不法经营行为,也将针对大家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谣言进行实验破解,对消费风险预警提示。

本次晚会由陈伟鸿、龙洋、马洪涛、和王端端主持,总导演是尹文。

在正式开播前的彩排现场,尹文透露了今年的两大重点关注领域:采访发现农村市场成了很多消“废”品的倾销点,这个“废”是哪个“废”,我们过去认为是消费的费,而现在是废品的废,大量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到农村市场。第二我们关注的是公共安全,从我们身边不起眼的地方,从隐蔽的工程发现很多安全的隐患,我们把它揭示出来,维护我们每个人的利益。

今年央视3·15晚会的主题是“共建秩序 共享品质”,除了大家都关注的曝光案例,本届晚会还加大了消费预警力度,通过增强消费者的辨别能力,将假冒伪劣拒之门外。

尹文说,今年消费预警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针对很多市场上的谣言,联合国家权威部门、联合专业的实验室,用试验的手段、用最权威的方法,把这些谣言背后的数据解读出来。

1991年,第一届“3·15”晚会在央视与观众见面,到今年已是第28届。

    责任编辑:李云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