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在深山里遇见一场冷雨

2022-10-17 12: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写作者语 | 遇见树,遇见自己

作者 苏沧桑

“我希望自己的眼睛是文学意义上的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

寒露时节,我在深山里遇见一场冷雨。站在空林小屋的落地窗前,我长久地凝视一场雨,确切地说,是欣赏雨的演奏——雨在一些较高的树叶上凝结成很大的雨滴,落到一些较低的树叶上,呈现在我眼前的画面是:枝叶在大雨滴的重力作用下,轻轻弹跳,又恢复如初,于是,枝枝叶叶琴键般此起彼伏,仿佛雨滴是指尖,弹奏着满山枝叶。于是,我听见了雨滴声和无数种天籁的和鸣,而整个山林显得愈加静谧。然后,我看见我正在读的一本书里,走出了三头美丽的长角鹿,走向深林,优雅地弯下腰饮着泉水,它们尚未被杀害,被砍碎眼珠,被割下鹿角,它们的瞳孔里映着江南十月雨雾蒙蒙的天空。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死于多年前的长角鹿,通过一条“密道”来到了彼时彼刻,又通过另一条“密道”传递给了此时此刻的你——亲爱的读者朋友。这一条难以描述的“密道”,让人与鹿相遇,与树相遇,与万物相遇,与最真的自己相遇,无论是林深见鹿般的惊喜,艾灸般疗愈型的暖意,还是静水深流般宁静的力量——都是我想通过自己的文字给到你的。

“假如一个人知道余生还会遇见多少场雪,便不会为一场雪如此激动和执拗了吧?那么,有谁能保证自己的生命里还能遇见一场大雪呢?”这是我的新书《遇见树》里的一段话。生命是无数场偶然的相遇、必然的告别。人生路上,我们不断遇见树、遇见沙、遇见海、遇见人、遇见万物,又不断告别。谁也不知道,是何时何地,我们已经完成了与Ta的最后一面,如同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生命是否还能遇见一场大雪。在不断的相遇和告别中,量子纠缠,能量交换,我们遇见的其实是自己,最后回归的亦是自己。

《遇见树》是我散文创作三十五年来第一本最全面的作品精选集,所选的三十余篇散文都是我自己觉得最走心的作品,其中大部分是近几年的新作。故乡海岛的山山水水,江南大地的古村古镇,西北塞外的荒野戈壁,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是我与世间万物的深情羁绊,也是自己与内心的对话。

“时光篇”里,我遇见一江水、一棵树、一粒沙、一场初雪、一场日出、一个驿站。“一粒沙,不会告诉你它去过多少地方,藏着多少秘密。一粒沙,不会告诉你它有一千岁还是一万岁。一粒沙看着我时,像一位亘古老人看着一个婴孩儿,一个会转瞬即逝的生命,因此,它的眼神里充满悲悯和慈爱”。

“故土篇”里,我遇见一条老街、一座孤岛、一碗海鲜面、一个从未真正回得去也从未真正离开过的海岛故乡,“每一个故园的梦里,彻夜回响着游子的脚步声”。

“乡野篇”里,我遇见梯田、船帮、古村、碗窑、一只会笑的山羊、一群不堪重负的骡子。“千年不朽的不是星辰,也不是历史,不是河流,也不是人心,或许只是一条大江奋勇奔流的方向,是人类举起火把和锄头、绝不放下的那个动作”。

“如果一张元书纸开口说话,它发出的声音,一定是水的声音,水声里,是比古井更深的寂寞”。在“手艺篇”里,我遇见海岛冬酿、古法造纸、西溪船娘、草台戏班、龙井茶农和器官捐献协调员,每一份劳作里深藏着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无奈,也深藏着生生不息的古老美德。

“古迹篇”里,我遇见谢灵运刘勰李白杜甫,遇见苏东坡贺知章,遇见一把旧铜锁上拴着一枚铜钱和一个绣着莲花的蓝荷包,遇见我的第二故乡西湖、河西走廊的驼铃声、焉支山下两匹隔着栏杆亲吻的马,遇见湮没在时光深处的中国李庄,它将自己化作了一枚带露的草叶,医治着中华文脉的伤。

“遇见树”是一个文学意像——遇见万物,遇见万象,遇见最真的自己。

《遇见树》全书配有五十余幅与文字相关的风景场景相片,都是我和我的家人,我的摄影家朋友们所拍。封面图片拍摄于西藏林芝的嘎朗村,一树桃花、一头老牛,其实在画面不远处,还站着一位藏族女子,她身背一个男孩,身旁依偎着一个女孩,天地静美安详,就像我们内心向往的世外桃源。书中有两幅是我故乡的娘家小院和对我生命有着深远影响的桂花树。一到深秋,小院就会铺满金色的阳光和桂花雨。相信,无数人心中都有一个娘家小院,它是儿女最好的疗伤地、心灵的港湾。还有一些是我近几年沉浸式体验生活的即时记录,比如和草台戏班演员及六个月大就跟着戏班流浪婴儿的珍贵合影。

作者和父母在一起。摄影 | 郑达跃

“守赤子之心,信万物有灵,接人间地气,书天地大美”,是我的文学理念,亦是人生理念。我希望自己的眼睛是文学意义上的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通过叙述视角的多元变量,叙事时空的自由切换,融汇成一个灵动幻美、文质皆胜、和谐统一的审美世界,抵达宏大和深邃,抵达读者的内心。

希望《遇见树》这本图文并茂的书于素未谋面的你而言,是“精神自我居住其中”的蜗居,是“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新书推荐

原标题:《我在深山里遇见一场冷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