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看展览|雾中寻光,尼克·勃兰特个展

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2022-10-26 18:05
来源:澎湃新闻
视界 >
字号

2022年10月15日,英国摄影师尼克·勃兰特(Nick Brandt)的个展“黎明破晓前”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展示了同名系列作品《黎明破晓前》,这也是尼克·勃兰特的新作,始于2020年。

《法图玛,阿里与保柏,肯尼亚》,肯尼亚,2020。©️ 尼克·勃兰特。阿里和法图玛·穆罕默德
阿里和法图玛氏原本是生活在肯尼亚东部的游牧民族。但从2010年开始,他们所有的山羊和奶牛全都死于持续严重的干旱,而他们已经到了没有食物和衣服的地步。生活在肯尼亚东部的居民都设法逃走,但依然有很多人丧命。阿里和法图玛被迫搬到更南边的一个城镇,直到现在他们都无法回家。

在《黎明破晓前》系列中,尼克·勃兰特利用动物和人物相结合而产生的优雅动人的氛围,为他的作品引入戏剧性的焦点。他借此表达地球上的生物都正面临的处境:在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的影响下,野生动物流离失所,人类也同样无法幸免于难。人类生活空间的扩张导致这类情况更甚,也使其他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逐渐减少,许多农民只能放弃营生的土地,被迫向资源集中的地区流浪。通过把动物和人类放置在同一个画面中,尼克·勃兰特向我们展示出一个命运共享的“集体”,就像我们共享的地球家园一样。

《幕后故事:拍摄马修和马克》,津巴布韦,2020。 ©️ 尼克·勃兰特

《幕后故事:拍摄卡门和塔库斯》,玻利维亚,2020。©️ 尼克·勃兰特

记者看到,相比于勃兰特早期以动物为主体那种亲密的肖像摄影式的拍摄来说,新作里他将动物与人类并置呈现在一个摄影框里,两者的关系即亲密又疏离。这样的关系又有别于其2013年完成的系列作品《穿越荒芜之地》(Across the Ravaged Land)中首次框下人类时的那张著名作品《安博塞利,带被杀大象獠牙的护林员》(Ranger with Tusks of Killed Elephant, Amboseli)。那张作品里,动物被描绘成缺乏生命力的形象。新作中,你能看到两者在身体形态和精神上的连接,也让人产生一种两者渐行渐远的隐忧。同时,每张作品里动物的命名以其姓名出现,而非种属。这似乎也体现了摄影师对于具体生命的关注。

《安博塞利,带被杀大象獠牙的护林员》,《穿越荒芜之地》系列之一,尼克·勃兰特作品

《詹姆斯与法图,肯尼亚》,肯尼亚,2020。©️ 尼克·勃兰特。詹姆斯曾经拥有一个位于肯尼亚中部五英亩的农场,他是一位成功的农民,过着“很好的生活”。但多年长期的干旱让他的生活越来越艰难,直到2015年宣布破产,他被迫与妻子和孩子一起搬离,开始四处寻求工作。这位曾经自豪、独立的农民因气候变化沦为市场的临时工。

勃兰特在拍摄现场生成了挥之不去的“雾”,作为主视觉元素贯穿《黎明破晓前》其中。2018年,尼克·勃兰特生活的南加州山区遭遇了一场森林大火,这让他深切地感受到对环境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生命在气候变化中的处境已岌岌可危。2019年至2020年,仅1年的时间里,在遥远的南半球,澳洲受到破纪录的高温和长期干旱的影响,森林大火连续燃烧了四个月。据悉尼大学的研究估计,全国已有超过10亿只动物在这场持续不断的大火中丧生。

《库达与天空2,津巴布韦》,津巴布韦,2020。©️ 尼克·勃兰特。
那是2019年3月31日,大雨和大风毫无征兆地来临,飓风“伊代”紧随其后。库达一家住在津巴布韦东部的一个低洼地区,在飓风中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洪水和雪崩摧毁了村子的一切。库达以及她的丈夫和三个孩子都被卷走了。库达设法游回了家,但飓风已经摧毁了一切。当时,已有六个月身孕的库达不幸流产,同时她也一直没有找到她其中的两个孩子。目前,库达、她的丈夫和他们唯一幸存的孩子住在一个专门为飓风受害者所建立的临时营地。一年半后,她在接受采访时说不要担心她:“现在,我的生活就像一根熟透的香蕉。”

类似的效果“光”,也在几件作品中出现。比如《幸运,维尼与库拉》,一盏悬在画面中的灯为尼克·勃兰特的作品引入一个不同的焦点。他想用这盏灯表达什么?不同于迷雾所表现的世界的空虚飘渺、人物和动物的茫然无措,微弱灯光的出现则照亮了前路,成为希望的标志。“这些图像华丽、丰富且富有戏剧性,这不是共存的伊甸园愿景,而是对采取行动的迫切请求。”《洛杉矶周刊》艺术评论家 Shana Nys Dambrot 说道。

《哈里特与雾中的人们,津巴布韦》,津巴布韦,2020。©️ 尼克·勃兰特。
哈丽特在库因巴·希里住了35年。雏鸟时期,她在一次森林砍伐中获救。与许多被库因巴·希里救出的雏鸟一样,如果被重新放归野外,它们将无法自力更生。事实上,巨型鹰鸮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尽管在农村地区它们的数量可能正在减少。

尼克·勃兰特在拍摄的过程中,与不同动物保护区和社区合作,将动物和人类带到同一个画面中。他选择使用广角而非长焦镜头,以尽可能地靠近动物。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让他更加感受到动物同样作为生命个体,作为家庭和社群中的一员,在面临生存环境问题的时候,它们和人类一样感知并承受着情绪的变化。

“这些作品告诉我们,人类并非拥有这个星球,而且也不是生活在这上面唯一重要的生物。”《动物解放》作者,哲学家彼得·辛格说道。

《爱丽丝,斯坦利与纳金,肯尼亚》,肯尼亚,2020。©️ 尼克·勃兰特。
2017年,洪水摧毁了爱丽丝和斯坦利在肯尼亚中部的房子。他们害怕将来会发生更多洪灾,因此不敢留下来,搬离了这里。他们用仅存的一点钱在南尤基找了一间小房子,开始新的生活。起初,他们只能找到类似洗车、种地这种廉价的岗位。现在,斯坦利是一名电工,爱丽丝在洗衣房上班。

《纳金与雾中的人们,肯尼亚》,肯尼亚,2020。©️ 尼克·勃兰特

未来的走向我们无从知晓,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即是在迷雾中前行,心存积极的希望,使我们成为引领彼此前进的小灯,在黎明破晓前迎接光明的降临。“尼克·勃兰特在非洲人民和濒危动物的肖像拍摄中展现了相当高的摄影技巧和天赋。他没有进行任何摄影的修饰就做到了这一点,通过使用普通常见的灯泡,他把我们吸引进了被描绘的人和动物的状态之中。这是一场让观者能够反观自身的展览。”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刘香成说道。

《帕特里克和火烈鸟,津巴布韦》,津巴布韦,2020。©️ 尼克·勃兰特

《黎明破晓前》或许是勃兰特在其职业生涯中对环境问题最清晰的关注与表达:他将自己的摄影工作终生致力于环保这一使命中。尽管作品中呈现的场景与上海的都市生活相去甚远,然而弥漫在画面中的不确定性却牵动、影响着我们所有人。面对气候变化给地球环境带来的破坏,这些作品试图让我们放下乌托邦式的幻想,思考我们每个人对地球与环境的真实影响。

视频 幕后花絮(09:38)
关于艺术家

尼克·勃兰特在他的摄影作品中致力于强调人类对自然世界和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所产生的破坏性影响。他在伦敦出生和长大,最初在那里学习绘画和电影。1995年,他与歌星迈克尔·杰克逊一同前往坦桑尼亚,为杰克逊的获奖MTV《地球之歌》担任导演。勃兰特被他在东非的所见所闻打动,决定通过摄影反映这片富饶的土地如今所面临的环境问题。2010年,勃兰特联合创立大生命基金会,这是在肯尼亚/坦桑尼亚的一个非营利组织。在那里,他雇用了300多名当地护林员来保护安博塞利/基里曼扎罗160万英亩的生态系统。他现在住在加利福尼亚南部的山区。

勃兰特在世界各地都有画廊和博物馆的个人展览经历,包括纽约、伦敦、柏林、斯德哥尔摩、巴黎和洛杉矶。所有的系列作品都以书籍的形式出版。

展览时间:2022年10月15日至2022年12月31日

展览地点: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1

    责任编辑:高剑平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