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说谎背后的真相,这本书说得太透彻了

2022-10-26 20: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人人都反感被欺骗,但是谁没有说过几个低级的“弥天大谎”,从上学时候的“作业被狗啃了”,到工作后“我睡着了明天再说”……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彼此心照不宣,说谎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一些谎言还会被格外宽恕和理解。

“谎言可以半途穿越世界而真相正在穿着它的鞋子”,图片来自摄图网。

譬如,为了推迟真相可能带来的恐惧与焦虑,医生是否该对濒死的病人撒谎?为了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得到更好的机会,教师是否该夸大学生的优点?养父母是否该向孩子隐瞒其被领养的事实?为了研究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种族和性别歧视问题,社会学家是否可以让调查人员假装成病患?

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无论是说谎、闪烁其词、保持沉默、还是道明真相,往往都要做出艰难的抉择。因为所谓欺骗,其实有很多种形式,程度可以不同,目的和结果也大相径庭。

真相和谎言的界限究竟在何处,如何理解说谎的理由,又如何解决说真话的困难?身陷日常困境的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

从公共生活中的欺骗到私人生活中的说谎行为,知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希赛拉·博克(Sissela Bok)的《说谎》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尝试窥探谎言背后的真相,进而缩小道德哲学家和面临实际道德选择的人们之间的距离。

01

说谎背后的小心思……

在大多数情况下,说谎对于说谎者而言,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出于心理平衡的需要,以及确保撒谎时泰然自若,更是为了避免被拆穿后的尴尬,借口的作用显而易见。

通过借口逃避责任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辩称某件事看似错误,其实不然。第二种,辩称尽管有过错,但当事人不应为此受责备,因为错不在他。第三种,辩称尽管有过错,且当事人有责任,但不应为此受责备,因为他有充分的理由。

在人们试图掩饰罪过时,这三种借口常常相伴出现。而第三类借口为谎言提供了道德理由,说明在某些情况下,某个谎言应该得到许可。为谎言辩护时最常用的理由可以归纳为几种,它们自身并不具有抽象的存在性,而是用来支持和构建我们的选择背后的道德理由的。

我们可以用四个原则来陈述这些最常用的理由:

情非得已:为了避免造成伤害

旨在避免造成严重伤害的谎言往往更容易获得谅解,意图伤害他人的谎言则被视为最不可原谅的,而既不是为了避免伤害、也不是为了造成伤害的谎言则居于中间地带。

很多谎言以自卫——也就是避免让自己受伤害——为借口。因害怕被判刑而在法庭上说谎,因行偷窃、欺骗之事被揭穿而说谎,因受到暴力威胁而说谎,为了摆脱各种麻烦而说谎,为了挽回颜面或保住工作而说谎——所有这些都以某种借口强调了保护自卫的谎言可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人们“生活在谎言中”。

说谎成为了一种自卫机制,图片来自摄图网。

苦口婆心:还是为了别人好

与为避免伤害而撒谎相比,为产生利益而撒谎通常较难获得原谅。由于防止伤害的理由听起来更有说服力,因此那些为了替他人或自己获取利益而撒谎的人,在找寻借口时往往会强调这些谎言能防止危害。但对于他们自己而言,其实更看重谎言带来的利益。

有时,人们还会为谎言再添一个借口,把利他主义也放在利害天平上算计。但若从其他角度去看,说谎者宣称的利他主义就没那么了不起了。

第一,即便最自私的骗子也会寻找一切机会拿利他主义做幌子;第二,哪怕真正出于善意的谎言也经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仔细审视说谎者宣称的利他主义,审视声称是为了社会利益和受骗者利益的谎言——即所谓的“家长式谎言”。

丛林法则:说谎是为了促进公平

在说谎者看来,某些欺骗性手段之所以情有可原,与其说是因为惩罚了不公正的人,毋宁说是因为夺回或保护了说谎者自以为应得的东西——财产、自由甚至孩子(比如对绑架者说谎)。

还有一些谎言则以一种针锋相对的方式寻求公平:“他骗了我,我也有权骗他。”另外一种可以援引公平作为欺骗理由的情况是,在担心使用真名或可带来不公平的优势时使用假名。反过来,若为避免不公平的劣势而使用假名或伪装,同样也是可以原谅的。

不公、压榨、权力的悬殊——这些都可以被各种谎言用来充当借口。那些自认为受盘剥的人觉得,这一实事本身就赋予了旨在纠正局势的不诚实行为以合理性;那些占上风的人则往往觉得,为了维持局势而行骗是合理的。

说谎作为弱者的武器和强者的手段,图片来自摄图网。

釜底抽薪:为真相而撒谎

与援引其他原则为说谎行为开脱不同,有些人声称说谎是为了保护真相。为真相而撒谎——这无疑是最矛盾的借口。面对此类借口,辨识的关键在于区分“真相”和“真实性”的含义。

假设你犯了个小错误,秘而不宣,如果有人问起就撒个谎。从某方面而言,你是想避免麻烦;但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你可能也想让我相信你在其他事情上是诚实的。

因此,谎话一旦出了口,可能就得不断重复、掩饰、用一层谎言去包裹另一层谎言。就此意义而言,你撒谎是为了维护他人对你的真诚与善良的合理信任。

另一种说谎动机是消除错误印象,重新宣扬“真相”。电视广告上的冰激凌可能实际上是土豆泥,因为土豆泥不会在强光下融化,所以拍出的广告效果更逼真。

法庭上的律师、与孩子交谈的家长、面对公民的官员,都有可能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操纵事实是为了展示“更真实的画卷”。

为消除某个谎言的影响而诉诸另一个谎言是以欺骗手段换取真相的极端做法。比方说,有个焦躁不安的年轻人被灌输了错误的信息,误以为自己的虚弱和神经紧张是因为受了辐射。为了安慰他,有人编了个故事,说发射辐射的那伙人已经被抓捕了。这就是用一个谎言去消解另一个谎言,让局势恢复到第一个谎言之前的状态。

“艺术是使我们认识真理的谎言(毕加索)”,图片来自摄图网。

02

谎言背后的真相真的存在吗?

说谎是什么?最简单而直白地讲,就是不说真话。

可若是想对说谎和说真话做一番一般性的探讨,是不是太天真?有人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说,生活太复杂,社会太多样。

在有些人看来,“全然的真相”显然是不可得的,真实信息往往障碍重重,更何况交流传播呢,表辞达意的过程中布满陷阱。

我们所看见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图片来自摄图网。

不过,全然的真相固然不可得,但这个事实无关我们撒谎抑或说实话、对什么事情和盘托出、对什么事情三缄其口的选择。

人们有可能忽视两个领域之间的关键区别,从而造成概念混乱,即混淆了属于道德领域的有意识的坦诚和欺骗,与更广泛的一般意义上的真相和谬误。是否说谎这个道德问题并不取决于你所说的是真相还是谬论,而是在于你是否有意识地误导。

很多表象和言语都有可能误导我们,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故意为之。海市蜃楼会欺骗我们,但这并非任何人的过错。我们的眼睛一直在欺骗我们。我们还常常陷入自我欺骗和各种偏见。

尽管如此,通常情况下,我们知道自己何时是实话实说,何时在撒谎,无论真相与谬误的本质为何。

因此,我们必须从平日里误入歧途的各种方式中识别出蓄意误导,从对真相的无数片面臆断中识别出本意真诚的努力。所谓永远无法得到“全部真相”,不应该成为在狭义范围内探究说真话抑或撒谎问题的障碍。

那么究竟什么是谎言?说谎等于欺骗吗?“善意的谎言”又该如何归类?概而言之,任何以表述的形式传达出的蓄意欺骗信息就是谎言。

03

如何在谎言中重建诚实?

我们的生活在形形色色的表里不一中展开,我们每个人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与谎言共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命中注定必须接受欺骗。

我们所处的环境因家庭而异、因职业或社会而异,因此有足够的空间来改变。但如何才能实现呢?有哪些事情可以由个体推动,有哪些措施需要靠集体努力?

毋庸置疑,个体可以改变言行方式,有能力减少生活中的欺骗行为。我们可以选择尽量用诚实的方法替代欺骗手段,渐渐学会用坦诚的态度处理问题。我们可以更谨慎地对待那些似乎不得不诉诸谎言的情境。我们可以利用公开检验来制定标准,规范欺骗性实践。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会提防他人的欺骗,并明确表示即便在小事情上也希望对方能坦诚相待。

在减少谎言的努力中,希赛拉·博克认为,政府可以检视自身的做法,评估处理公众事务时的“气氛”。其次,政府对现有的反欺诈、反伪证法可加大执行力度,并且公务人员必须首先遵守相关要求。最后,对于社会现有的法律和规章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看看它们是否无谓地鼓励了欺骗行为。

私营机构在扭转不良风气方面也能发挥类似作用。有人强烈要求企业建立起一套道德守则。但道德守则的作用往往就像盾牌,它太抽象,从而令很多人口中念着道德,实际却继续着习以为常的勾当。在商界以及一些已经制定了相关守则的行业中,还需要引入更多措施。在工作中遇到道德问题时,守则只是起点。非专业人士,尤其是受到行业实践影响的人,如客户或病人,必须参与行业道德审视,并在行业管理委员会中有一席之地。必须落实和强化对违反行业守则者的惩罚。

教育机构也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第一,它们同样需要审视自身的做法。在树立榜样的时候,是否严守诚信?如何处理作弊、抄袭和欺骗性研究?什么样的压力促成了这些行为?哪些学科、在多大范围内事实上在教授学生欺骗性技术?第二,为了让学生更具洞察力,能更好地应对职业生涯中可能遭遇的各种表里不一的伎俩,教育培训可以做些什么?如何才能鼓励学生做出最好的道德选择,让他们知道可以期待、坚持什么样的标准?

在一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中谎言不可能被彻底清除,但肯定可以减少、削弱。信任和诚实是无价之宝,但打破容易重建难。唯有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它们才能茁壮成长。

原标题:《说谎背后的真相,这本书说得太透彻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