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数据显示性健康问题困扰我国男性,ED总体患病率近五成

澎湃新闻记者 吕新文  
2022-10-29 17:21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视觉中国 图

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也是我国第23个“中国男性健康日”,今年的主题为“倡导健康生活,保障男性健康”。澎湃新闻注意到,当天,由晖致医药有限公司、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及中康科技共同发布的《健康中国 幸福时代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中提到,我国大陆有“四成”男性受性健康问题困扰。勃起功能障碍总体患病率高达49.69%,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且有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关数据显示,出现性功能障碍后,仅20.9%的男性会主动采取措施去解决。《蓝皮书》建议,患者发病初期要改善生活方式,并主动积极就医,及早干预和治疗。

中国性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姜辉当天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在人口老龄化、生育人口逐年下降的大背景下,男性健康已经越来越被大众所关注。在男性健康乃至两性生殖健康维护和保障中,健康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必须大力倡导。

数据来源:中康科技《2022年中国消费者健康洞察报告》之“2021-2022男性健康大数据调研”洞察报告

《蓝皮书》指出,根据中康科技此前发布的《2022年中国消费者健康洞察报告》之“2021-2022男性健康大数据调研”报告,目前我国“超过四成”男性存在健康问题和困扰,其中“性健康问题”、与体力差、精力差这两者并称为当代中国男性的三大困扰之一。

文中称,我国一项数据分析表明,由于没有得到科学规范的及时治疗,中国大陆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简称ED,俗称“阳痿”)总体患病率高达49.69%——ED正影响着近一半的中国男性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并进一步给家庭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负担。值得注意的的是,由于ED与心血管疾病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勃起功能问题还是心血管疾病的潜在警告信号——或将增加未来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并有增加心血管死亡率的趋势。

数据来源:中康科技《2022年中国消费者健康洞察报告》中“2021-2022男性健康大数据调研”洞察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ED已不再是中老年疾病。《蓝皮书》中提到,相关数据分析表明,30岁以下中国大陆男性的患病率为20.85%。文中援引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任邓春华教授的介绍,年轻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常见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同时也发现勃起功能障碍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相对于中老年患者,年轻患者往往是轻度症状,大多数的表现是硬度不够、时间不够长和勃起后容易软下来等。

数据来源:中康科技《2022年中国消费者健康洞察报告》中“2021-2022男性健康大数据调研”洞察报告

性生活质量同时受到身体损耗、精神压力、心理状态与经济条件等诸多客观因素影响。《蓝皮书》援引的一组中康科技CMH调研数据显示,“恋爱一族(注:调研中25-35岁恋爱中的男性群体)”中有65.5%的人表示每周有1次或以上的性生活频率,59.4%对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平均水平,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在“有家一族(注:调研中已婚已孕的男性群体)”中,93.8%的人重视性健康,72.9%认为性生活会影响和谐的家庭关系。而在“上班一族”中,有51.2%的人表示存在较多健康困扰,同时对性健康态度较为消极,44.0%对性生活满意度低于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中康科技《2022年中国消费者健康洞察报告》中“2021-2022男性健康大数据调研”洞察报告

《蓝皮书》指出,很多中国男性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对性生活状态不佳和寻求解决方法羞于启齿,甚至长期默默忍受折磨,进一步造成伴侣的埋怨和误解,导致家庭不和谐甚至夫妻关系破裂。相关调研发现,仅20.9%的男性出现性功能障碍后,会主动采取措施去解决。大多数人对ED健康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所以男性在对待自身性问题时更多是处于回避的心理状态。当男性出现性健康问题后,多数不会首先选择前往医院寻求帮助,而是否认自身患病,或者通过网络寻求私下解决。

数据来源:中康CMH

《蓝皮书》建议,ED患者发病初期需主动积极就医,及早干预和治疗,遵循科学治疗的原则,以尽可能地改善和恢复勃起功能。患者需改变生活方式,要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进行增肌减脂及有氧运动。同时,伴侣的关心理解也有助于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建议伴侣应该表现出适度的理解关心,适当给予鼓励。在治疗方面,目前药物治疗ED效果最好,PDE5抑制剂(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已成为ED治疗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线用药。

    责任编辑:朱远祥
    图片编辑:施佳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