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A股上市险企投资能力哪家强?中国平安去年收益率6%领跑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2018-03-31 17:19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四大A股上市险企2017年净利润均保持正增长。

随着中国太保(601601.SH)在3月29日晚间披露2017年度业绩,包括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平安(601318.SH)、新华保险(601336.SH)在内的四家险企2017年“成绩单”已全部放榜。

从赚钱能力来看,不同于2016年的净利润“三降一升”,除了历经两年转型期的新华保险以8.9%的个位数增速外,其余三家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17年全年,四家险企的净利润合计1413.86亿元,比2016年增加432.52亿元,平均每天赚3.87亿元(以一年365天计)。具体而言,中国人寿净利润为322.53亿元,同比增长68.6%;中国平安净利润890.88亿元,同比增长42.8%;新华保险净利为53.83亿元,同比增长8.9%;中国太保净利润为146.62亿元,同比增长21.6%。

总投资收益率均有所提高

截至2017年末,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四家险企的投资资产合计6.81万亿元,总投资收益率均有所提升。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投资资产最高,为2.59万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5.16%,较2016年上升0.55个百分点;中国平安保险投资资产2.45万亿元,2017年总投资收益率为6.0%,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新华保险投资资产0.69万亿元,2017年总投资收益率为5.2%,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中国太保投资资产1.08万亿元,2017年总投资收益5.4%,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从收益率增加的原因看,多为国内资本市场回暖影响,固定收益投资利息收入和权益投资分红收入增加所致。中国人寿则明确表示,本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8.6%,主要受投资收益较快增长以及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的影响。而在2016年,中国人寿则因投资收益下降及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的影响,造成净利润几乎下降50%。

长期保障型新业务增速较快,潜在利润增长明显

对于各大险企而言,转型一词总被提之又提。

具体到保费结构方面,各家险企也均在收缩趸交规模,积极推动长期保障型业务发展,首年期缴和续期拉动效应在其保费结构中逐渐显现。

在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的新单保费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分别达660.03亿元和180.44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20%,分别为28.5%、29.6%。

中国平安方面,从其2017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单保费来看,无论是代理人渠道、银保渠道,还是电销、互联网及其他渠道,期缴保费均大幅增长,分别为1284.37亿元、48.03亿元、120.63亿元,同比增长36.2%、57.9%、37.8%。

中国太保2017年年报显示,其长期保障型新业务首年年化保费达283.13亿元,同比增长34.5%,占比提升5.3个百分点达到41.7%,从而推动剩余边际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2.3%。

对于一家保险公司来说,剩余边际是一个考量寿险长期持续利润的重要指标。由于保单的利润是一个长期释放的过程,因而剩余边际逐年稳定释放,不受资本市场影响。正因如此,剩余边际可以看做是保单中隐含的利润,其增长主要来源于新业务。具体到新业务结构上,长期保障型业务可以提供的的剩余边际最大。

从四家上市险企来看,剩余边际余额较上年均有大幅增长,中国平安较年初增长35.5%,中国太保增长32.3%,新华保险增长20.9%,中国人寿增长18%。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剩余边际余额高达6163.19亿元,中国人寿为6079.41亿元,巨额的剩余边际余额意味着寿险业务在未来或有巨大的利润释放空间。

    责任编辑:郑景昕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