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看热闹到车迷文化,15年F1中国赛打造“旅游观赛”风

澎湃新闻综合报道
2018-03-31 17:04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F1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顶级赛车运动,但在国内,却一直有着小众之名。

想要让这项运动吸引更多的粉丝,不光靠赛事本身,主办者学会“吆喝”也相当重要。

2018一级方程式喜力中国大奖赛即将在4月13日开始,这也是赛事的第15年,相比当初大多数人都是在“看热闹”,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喜欢上了赛车文化。

一路走来,F1中国站的推广功不可没。各式各样的宣传、场外活动,使得一场F1比赛,成了属于所有车迷的嘉年华。

F1中国站培养出了一批稳定的赛车观众。

从首届赛事开始推广

14个年头的赛事举办下来,现在的F1中国站已经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平稳期。

近几年间,观众人数都稳定在了十多万人,对于一个没有太多赛车传统的国家来说,这样的盛况已经足以令人惊艳。

开始时,不少观众都是拿着赠票前来观看比赛,但随着一年年的发展,个人消费的购票比例逐渐提高,在2014年就达到了80%左右。

这样的变化背后,离不开的是赛事主办方以及上海这座城市对于F1不遗余力的宣传。

事实上,早在2004年,F1中国站首次开赛之前,上海就特意提前一个月,专门举办了一场F1中国大奖赛展览会。

展览会上,展示了许多关于F1历史、科技、赛事的相关资料以及实物。对于国内很多人来说,那是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F1——这项早已名声在外却不甚了解的比赛。

而在之后的发展历程中,F1中国站也多次在找机会宣传自己。

比如2013年,在F1中国站十周年之际,主办方久事赛事就组织了一场“万人携手同行上赛场”的活动,让万名车迷走上赛道,亲身感受赛场的气氛。

此外,主办方还专门设计了十周年手语舞等宣传推广方式,如今,F1中国站逐渐被人们熟悉,都有这些努力的功劳。

新一年F1中国站即将在上海开赛。

制造“旅游观赛”的体验

对于很多初级的赛车爱好者来说,现场观看F1或许也有一定的“门槛”——比如巨大的轰鸣声、比如对赛车规则和选手不甚了解。

但若要扩大自己的粉丝基础,F1中国必须要做的就是吸引这些并非狂热的粉丝。在这一方面,主办方也下了不少工夫。

例如今年的F1中国站,赛事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特意打造了全新升级的“车迷地带”。

在车迷地带中,观众不光可以体验模拟游戏驾驶,也可以参加F1进站换胎挑战、F1体能挑战等游戏,娱乐的同时,如果表现出色,还能够获得2019年F1中国站门票等奖品。

事实上,几乎每一年F1中国站期间,上海国际赛车场的周边都会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展位,其中除了和汽车文化、汽车科技相关的内容之外,也有许多的美食摊位可供观众挑选。有时还会进行各类特色表演。

与此同时,观众也可以像一名“游客”那样,购买像队服、帽子、车模等各种纪念品。在今年,F1中国站迎来第15年的特殊时刻,赛事还推出了特别的纪念商品:浓缩F1中国站历年精华的十五周年限量明信片。

相比一场单纯的赛车比赛,F1中国站更像是一场嘉年华。

而这正是主办方的目的所在:即便是对F1本身不是特别了解的观众,也可以在这里度过一段好时光。

2017年比赛期间,众多车手参加乒台对决。

车迷文化生根发芽

正如久事体育董事长姜澜所说,“一张F1门票不是电影票,看完就走,而是要吸引观众在这里流连两到三天,感受赛车文化的魅力,这才是一项有生命力的赛事。”

因此,各种配套的周边活动至关重要,也效果明显。去年,F1中国站就吸引了近17万人次的观众,是近年来颇高的上座率。

在其它很多国家的F1赛事进行时,往往可以看到车迷们拖家带口,甚至带上帐篷来到赛场附近的草地上“扎营”。对于他们来说,F1就是生活中一个快乐的时刻。

而在国内,类似的情况也已经出现。去年,F1中国站就第一次开售了价格低廉的草地票,此外还把备受欢迎的亲子票扩容,在“1+1”(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的基础上增加了“2+1”(两个大人和一个孩子),一家三口观赛的票价甚至比两个成人更低廉。

在姜澜看来,“一流的观赛体验”才配得上世界一流的赛事。在票房收入已经逐渐平稳的今天,F1中国站更大的作用,是成为一个培养中国赛车和车迷文化的“支点”。

事实上,就在去年F1中国站期间,F1新掌门切斯在参观赛场周边的活动后也赞不绝口,表示中国站的服务形态多样,其“城市节日”的形式值得向更多地方推广。

    责任编辑:蒲垚磊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