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书单︱看不懂《时间简史》?还有这些关于“时间”的好书

周硕
2018-04-02 16:45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3月31日,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葬礼将在剑桥举行。怀念之余,很容易让人想起他那本著名的《时间简史》。这本以“时间”为主题的书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销量以千万计。在国内,其书亦脍炙人口,甚至出现在郭德纲的相声和《爱情公寓》的段子中。当然,盛名之下其实难“读”,对大多数普通读者而言,此书的阅读体验或许确实算不上轻松愉快。在“豆瓣读书”,网友短评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不外“没读懂”、“不明觉厉”、“看起来很累”之类。虽然书名为“时间简史”,可能合上书之后,还是对“时间”摸不到一点头绪。

其实,“时间”作为一项古老命题,对它的思考和讨论是几乎贯穿整个人类思想和文明史的。人类生活在“时间”中,也行动在“时间”中。“时间”最为习见,“时间”也最难捉摸。在漫长的时间中,人们不断追问着“时间”;提出种种问题,希冀求得解答。这其中,物理学家的探求当然是其中一个重要视角;同时,作为社会存在和历史存在的“时间”,也受到人文社科学者的特别关注。由此,我们甄选了若干以“时间”为主题的著作,供读者阅读参考,或许能有助于大家对“时间”这一主题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1. 《时光的制图学:由时间轴拉开的人类文明史》Cartographies of Time,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10。中译本:麦田出版社,叶品岑译,2017。)

Cartographies of Time

《时光的制图学:由时间轴拉开的人类文明史》

两位作者丹尼尔•罗森堡(Daniel Rosenberg)和安东尼•格拉夫顿(Anthony Grafton)都是美国杰出的历史学者;后者作为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是“当代美国史坛最具威望的史家之一”(陆扬《把正文给我,别管脚注》)。中国读者更为熟悉的,或许是格拉夫顿的另一部著作——《脚注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几年前其翻译引进国内时,曾引起过一波讨论的热潮。

本书讨论的是“时间轴”的历史。作者认为,时间轴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心智工具,有助于我们理解“目前对历史的理解由何而来、如何运作,以及最重要的,它们对视觉形式的仰赖”。在作者看来,时间总是需要空间来具象化,而时间采用的具体的形式(“时间轴”),以及这种形式的历史,本身也就成为一个很有兴味的话题。

在书中,两位作者追溯从印刷时代以至现今,各种有关时间记载特别是时间的平面表述的图像转变。通过精心搜集和选择的近三百帧珍贵图片、文献,力图呈现出西方文明千百年来以抽象思想与具体图像来描绘时间的方式。人类如何勾勒时间?历史的图式如何构成?作者希望借助对“时间的平面所带来的形式与历史问题”的讨论,来“提供年代学表现的现代形式如何诞生,以及它们如何将自己深埋至现代想象里的简短说明”,并希望透过这些说明,能够“稍微厘清西方的历史观念,澄清观念和再现模式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提供历史再现图形学的‘入门文法’”。

全书是一部易读的时间地图史,也是一部包含大量表格、图表、图像的精美图集。以“时间轴”的历史为主线,两位作者聚焦于西方的历史观点,“揭露了欧美传统如何透过抽象思维与实体图像,或直观、或隐微地刻绘出‘时间的面貌’”。在提供新颖独到的思考之余,视觉上也颇为赏心悦目。

2.《时间、历史与记忆》(黄应贵主编,“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

《时间、历史与记忆》

这是一本旨在从“基本文化分类概念”探讨“时间”的论文集。全书收录黄应贵、梁其姿、王明珂、何翠萍、张珣等11位学者的十余篇专题论文,其范围涉及《三字经》里的历史时间、庙宇香客的时间经验与超越、以及兰屿雅美族、景颇族、侗族、羌族、卑南族、排湾族、东埔社布农人、阿美族等民族的历史观念与时间记忆等。

基于相关民族志材料和理论分析,全书着眼于思考时间的社会文化建构、时间的再现与文化基础、时间权力与社会性质、历史性与文化、历史权力与社会、历史主体性与文化、历史与社会记忆机制等主题,强调“我们固然会去思考到底有哪些基本文化分类概念的存在,及这些分类概念是否真的是文化知识概念体系建构的基础,以及其性质是否会影响该文化成员认识世界的方向等问题,我们更希望由此进一步去探讨去了解各民族文化的许多其他重要分类范畴与概念如何被建构”。

全书的整体兴趣,在于讨论“时间”这一“文化基本分类概念”的基本性,以及深入思考时间“如何”被不同文化所认识和建构的问题。本书对时间的处理,或从理论、或从民族志材料、或从历史文献角度,联结了“时间”、“历史”与“记忆”三个主题。这些多视角和多理论架构的尝试,“不仅能跳出现象学时间与自然时间二分对立与传统社会文化建构论的限制,更能触及到人类现象学时间中人的存在、死亡与永恒的关系,使我们对其本质的了解有所进展”。作者认为,不同的时间观念往往与个别的文化观念与社会性质有关,有些时间观念是由其社会文化中其他更具支配性的基本文化概念来界定的。要真正了解“时间”,必须注意到这些其他类型的分类概念,以及注意到这些概念间的结合和互动。

3.《探索时间之谜:从天文历法、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In Search of Time: Journeys Along a Curious Dimension,McClelland & Stewart,2008。中译本:猫头鹰书房,严丽娟译,2015年;海南出版社,严丽娟译,2016年)

我们生活在时间中,时间渗透于我们意识及思维的各个层面。但时间究竟为何物?它看不见、摸不着,虽能衡量测度,却很难把握本质。思想家和科学家耗费漫长时间来不断思索,仍旧无法解答时间留下的诸多谜团。时间的自然循环如何进行?历法与人类互动如何建构?时间与文化有何关系?时空旅行是否可能?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如何看待时间?物理学的新进展对时间起源有何判断?生命、宇宙和万物的最终命运会归于何处?本书如同一本“漫谈时间的百科全书”,力图从各种视角来解读和诠释时间。在作者看来,时间不仅是科学,也是历史;包含前沿探索,也渗透文化结构;闪耀哲学思辨之光,也蕴涵逸闻趣事之乐。

作者佛克(Dan Falk)专事科学写作,曾获得美国物理学会的“物理学及天文学科学写作奖”。面对“时间”这样恢弘的主题,作者选择了若干有趣且引人深思的切入角度,有条不紊地讲述诸多有关时间的传说、故事和思考。从史前时代到遥远未来,此书将科学与文学、哲学结合起来,并延伸到其他引人入胜的主题。“时间”到底是虚幻的还是现实的?在全书结尾,作者引述了爱因斯坦1955年逝世前留下的最后话语来回答这个问题:“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差别,只是挥之不去的幻觉”。

4. The Anthropology of Time: Cultural Constructions of Temporal Maps and Images(Oxford: Berg Publishers,1992)

“时间”也是人类学家极为关心的论题。比如“时间”的社会性起源,“时间”在社会中如何被建构,以及“时间”如何反向影响社会及其文化等,诸多问题长久以来吸引了众多人类学家付诸智力上的探索。(可参考Munn, N. D. 1992. The cultural anthropology of time: a critical essa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21: 93-123)这其中,英国人类学家Alfred Gell的名作《时间的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Time是颇具代表性的重要作品,在该领域内影响深远。

全书内容包括三部分,首先回顾和讨论了由社会和文化引致的时间认知的差异,继而从不同学科及理论框架分析时间地图与认知的互动关系,最后重点讨论时间与社会实践理论(the Theory of Practice)之间的关系。作者细致回顾了社会及文化中与时间有关的诸多现象,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重要问题。比如,时间是怎样与人类生活发生密切关系的?在何种程度上我们的时间意识被文化所决定?社会如何处理与时间有关的问题?时间是否被作为一种“资源”而被有效利用?在书中,作者追溯梳理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家、哲学家在这一论题上的思想成果,如涂尔干、埃文斯•普理查德、列维•施特劳斯、格尔茨、胡塞尔、布尔迪厄等;同时,提出从四个主要角度,即发展心理学、象征人类学、社会地理学及现象学理论,来对时间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其本人对于社会/认知时间的理论模型。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本偏重理论的书可能稍显晦涩难读,但它却是这一领域内具有开拓性意义的重要著作,激发了身后众多人类学者对此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5. 《中国古代の年中行事》(汲古书院,2009,2009,2010,2011)

谈到社会生活中的“时间”,“岁时节令”是绕不开的重要话题。特别对中国人来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清明怀思、中秋团圆,上巳祓除、七夕乞巧,诸如此类都已经深深凝固在民族性格和历史记忆中,成为日常生活里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对“岁时”和“行事”的把握和处理,体现了群体对社会秩序的共识和协调,是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对社会“时间”的理解的最好写照。

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对中外各文明的岁时节日都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涉及到古代中国的岁时行事,不能不提到日本学者的研究传统。随着汉文岁时典籍传入日本,中国的时日习俗也被日本所了解。近代以来,日本不断有学者开始对《礼记•月令》及《荆楚岁时记》、《四时纂要》等岁时记著作进行研究,影响较大的,如守屋美都雄对《四时纂要》和《荆楚岁时记》的研究、岛邦男对《礼记•月令》的研究、石川三左男对《玉烛宝典》的研究等。中村裕一这本《中国古代年中行事》是时代较近且内容较成体系的一种,颇具代表性。

中村先生长期从事唐代文书律令的研究。从2009年开始,他陆续出版了关于古代中国年中行事的四部著作,分为春(2009)、夏(2009)、秋(2010)、冬(2011)四部。其著作特点,是以时间线索为纲,以岁时节日为目,广泛搜集历代关于年中行事的文献资料,其中尤以唐宋时代的材料最为详尽。通过大量史料的运用,力图对中国古代节日的面貌进行具体而细致的描绘,从而探讨古代中国年中行事的起源、形成以及内容特点。对于社会史、民俗史、制度史的学者,甚至对古代中国岁时节日抱有兴趣的普通读者而言,本书都是相当好的参考著作。

6.《时间の比较社会学》(真木悠介,岩波书店,2003。)

对时间的感知与观念,在不同的社会与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表达和不同的特点。本书立足比较社会学的观点,对原始共同体、古代日本、近代社会等一系列文化社会形态中的时间观念进行了对比和检讨,其分析亦涉及时间意识形成与社会文化观念、自然秩序与人间秩序、共同体与都市、市场与货币等相关论题。

全书从对时间意识和社会构造之关系的讨论开始,用五章篇幅,分别讨论原始共同体的时间意识、古代日本的时间意识、时间意识的四种形态以及近代社会时间意识的异化与物象化等。由于涉及日本和东亚社会中的“时间”,中国读者阅读起来或许会更感亲切和熟悉。

本书是“岩波现代文库”中的一种。作者真木悠介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专长为现代社会论及比较社会学。

7.《论时间:生活哲学的要素》(Du “temps”,Éléments d’une philosophie du vivre,Grasset,2001。中译本:张君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独特文明或文化的“时间”固然引人入胜,而不同文明之间有关时间观念与时间哲学的跨文化比较,向来也是学者关注的重要论题。1944年,葛兰言(Marcel Granet)在《中国思维》(La pensée chinoise)中已经单列“时空观念”一章,从文明对比角度对中西时间观进行了探讨。1964年,李约瑟也在《时间与东方人》(中译文可参考《文明的滴定》,商务印书馆,2016年,203页)中,批评刘易斯《时间与西方人》所持“无时间的东方”(timeless Orient)这一“谬说”,继而对中国的时间观进行阐发。在西方哲学中,时间被理解为均质连续且能够切分的序列,而在中国思想中,时间并非均质也似乎无从切分。人们如何思考时间?中西时间观念有何异同?本书基于这些问题,对中西方思想中的“时间”展开了一连串的探索。

作者朱利安(Francois Jullien,或译余莲或于连),是法国当代著名汉学家及哲学家,专长为西方哲学、中国思想及跨文化研究等。他在书中指出,时间是人们最习以为常、却也是最为奇特的概念,是我们据以思考构成“生命”本质的事物。同时,时间涵盖了诸多层面,“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时间被用来思考物体的运动;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说,时间是从永恒的对立面来思考的;而从文法的角度来说,时间是从不同时态的动词变化中展开的;或从客观和主观的角度出发,则有世界的时间或灵魂的时间、星体的时间或主体的时间,亦即人们所历经和计算出来的时间”。

作者以中西思想比较为观念框架,对中国政治、社会、文化、语言、生活诸面向中的“时间”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不少引人深思的问题。比如,书中指出,“中文不以动词变化区分出种种时态,所以也不会把时间视为各种时态所组合而成的常见类型”;又认为,“时节的观念在发展的过程中主导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无论是在祭祀礼仪还是政治方面皆是如此”。在讨论时间与政治秩序的关系时,他发现“中国政治的首要箴言便是遵循时节,遵循时节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人民管理各方面都有好处”,因此“从自然秩序到政治秩序,再到历史秩序,秩序的转化被确定了下来”。此外,对于古代中国哲学对时间的思考、时间观念对语言的影响、时节时段观念的秩序意义、时间作为思考工具的意义等具体主题,作者亦有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以上所推荐的几种关于“时间”的著作,虽然取径各异、视角不同,学术背景和写作风格也各有特色,然而其主旨却都有暗合之处:即,在社会和历史中理解“时间”。无论物理学家的探求,或者人文学者的论述,对于时间之谜的追寻,无疑具有超越时间的持久而恒常的魅力。

    责任编辑:于淑娟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