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会学人说|陈心想②:不要把乡村变成拙劣复制的城市

陈心想/ 旅美学者
2018-04-13 13:02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

1948年4月,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出版《乡土中国》,是研究中国农村的经典之作。七十年过去了,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下,农村的劳动力与知识分子都向往去大城市生活,面对人才的流失,费孝通曾提出“小城镇问题”,费孝通认为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大问题。

旅美学者陈心想在费孝通小城镇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社会转型中乡村发展滞后的三大主要原因:不对称流动因素、人力资本因素与社会资本因素。陈心想认为,城乡协调发展有两种可能反向是以城辅乡,通过提供绿色食品和提供休闲服务参与城市分工。同时也强调,乡村要成为整个社会城乡一体的有机体,生态守护者,不要变成“拙劣复制的城市”。

陈心想,美国密西西比州大学国家战略与分析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走出乡土 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等。 澎湃新闻 刘筝 绘

小城镇思想

费孝通先生有一个“小城镇思想”,并写了本书《小城镇 大问题》。大约在1983年江苏的一个小城镇研讨会上,费孝通先生开始关注小城镇问题。现在的人都想到城市去,不管学历高低,打工也希望到发达的大城市,知识分子们就更希望到大城市发展。而费先生在改革开放不久的1980年代初期,就说:“要使农村里面的知识分子不到大城市来,不解决小城镇问题就难以做到。如果我们的国家只有大城市、中城市没有小城镇,农村里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就没有腿。”费先生提出小城镇建设,来分流中国人口。他提到,农村里的知识分子,就算不是知识分子的人,他们也需要就业和生活。人在当地的话,就能够“离土不离乡”,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离开家乡,背井离乡到其他地方谋生。所以费先生说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大问题。什么是小城镇?费孝通的解释是:“有一种比农村社区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的存在,这种社会实体是以一批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无论从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看,它们都既具有与农村社区相异的特点,又都与周围的农村保持着不能缺少的联系。我们把这样的社会实体用一个普通的名字加以概括,称之为“小城镇”。”

我不知道大家对小城镇的印象是什么?这个概括符合我们所说的小城镇的实际吗?比如它往往是乡镇政府所在地的统称,农村集市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周边是农村。因为乡镇管理班子都在这个地方,所以是当地的政治中心,也有一些商铺、工业和企业,是物资交流的地方,所以也是经济中心。那文化中心怎么说呢?像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乡村人过一段时间就会跑到集镇上听听书、喝喝茶,茶馆里,老朋友在那见面,甚至一些说媒的媒婆在这个地方像月下老一样给大家找对象,都在小镇上解决这些问题。听戏、说书、唱戏、玩杂耍的都在这个地方,也可以称为是文化中心。

费先生说研究小城镇要分成“类别、层次、兴衰、布局、发展”,这是他提出来的一个研究纲要,比如说类别,费先生当时研究的是苏南一带的城镇,就是在江苏,围绕着吴江那一带的小城镇,分类成五类:震泽镇,以农副产品和工业品集散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中心,商品流通的中转站;盛泽镇,丝织工业的中心,具有专门化工业的小城镇;松陵镇,具有全县政治中心,也是经济文化中心;同里镇,曾是消费、享乐型小城镇,水乡景色的游览区;平望镇,交通枢纽,物资交会点,是苏州到杭州就是苏杭这一带的交通枢纽也是物资交汇处。

不同的镇特征不一样。总体来说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它具有当地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特征。但同时它还需要自己的特点,比如在城乡协调发展时,不同的镇如何能带动当地的乡村发展,可能也是不太一样的。而小城镇尤其要看行政机构,费先生说,没有设置行政机构的小城镇大多数被吞并了。当然,现在也能看到不设行政机构的镇,它们有物资集散的集市,所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还是有作用的。因为村民要买卖,把自己生产的东西拿到集市上去卖,再把自己需要的东西买回来。如果村民都到有行政中心的镇去交易的话,距离就相对远了点,所以一个地方就会形成两三个辅助性的卫星式的小镇。

当时费先生提出来,小城镇发展直接推动的是农村工业化,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工业化后,乡村工业带来了很大的污染,所以有很多人反对。而费先生当时提出来的是,发展农村的特色工业。他说“离土不离乡,离乡不背井”,他的设想是在小镇上工作,像城市一样参加工业化的职业,而不是在土地农耕,但是不离乡,白天进镇工作,晚上回家,还是在乡里。他提出,乡镇企业应当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系统,一方面,它要从城市输入大量的人才、信息;另一方面,它又要输出产品,投入市场,在交换中实现产品的价值。这是他的设想,所以他又提出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实际上,小城镇思想对当下我们的城乡协调发展,发挥了在城乡间作为枢纽或者关键连接的功能。

费孝通调研。

中国社会转型中乡村发展滞后的因素

不对称流动因素

城乡之间资源的有机循环和双向流动是不平衡的,所以造成了乡村的发展滞后。费孝通先生在研究江村时,就提出双向流通的不平衡,比如地主租地给农民,向农民收租,地主用这个钱再去买农民生产的产品,即他把资本还回来,形成循环流动。但后来西洋的洋货来了,比土货质量好,价格可能还便宜。于是地主就不再购买村民生产的东西,而是买外来的产品。这个时候循环就被打破了,村民的这部分收入也就没有了,就造成了当时农村的经济衰落。

一个研究欧洲的小城镇欧洲学者梅菲尔德(Mayfield)等人曾指出,腹地(hinderland)向城镇的流动大于回流。比如一个镇和它周边乡村的发展,劳动、进口、出口、消费,在乡村和城镇都要有一个有机的循环。如果这个循环只有资源从乡村传输到镇,而镇再被上一级的城市抽取,但它没有一个回还的话,那乡村肯定发展不了,没法振兴。当时农民为什么穷?就是原来的循环被打破了,新的循环又没形成。那么现在的情况是,农村的人出来打工,挣了钱后回到乡村盖房子。但这种循环是一种健康的、有机的循环吗?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进城挣了钱后,拿钱回到乡村,怎么样才能让乡村是一个生机勃勃发展的状态,而不是把这个资本投到地方后变得闲置和消耗——盖房后,又进城工作,房子闲置在乡村,好多年也不住,再过几年,又变成老房子,可能打掉再重新盖。所以资本以这种方式投回乡村,并不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反哺乡村的方式。另一种方式,乡村父母挣钱,不管是种地还是做小生意挣的钱,他们把钱给儿女到城里去买房。这其实把乡村资源抽取得很厉害,因为农村里的人要结婚的话,要价很高,不仅在老家盖一个房子,打工挣了钱后,至少在县城还要买一套房,不少人是双套房,但是他们通常又不住,就又出去打工了,形成很多闲置的资本,而且这种资本也在损耗。所以这两种循环,好像都不是能让乡村发展形成有机循环的路子。

人力资本因素

在乡村,人力资本主要体现在知识和教育这两方面,就是说乡村留不住人才。基本上有点才华和才能的人都到城市去发展了。原因如下,第一,城市生态机会多,生活方便。有人说城市拥堵,尤其大城市,但总体来说,和乡村比,城市的机会更多,更便利。乡村不拥堵,但在乡村要找个好的医院很难,也要跑很远。第二,城市脱离熟人社会,虽然让人感觉更冷漠,但也更自由。在乡村,做任何事情,大家都能马上知道,传播信息的渠道非常多,立马沸沸扬扬,造成的群体舆论压力非常大。比如在保守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如果女生烫发,乡村那些长辈就会觉得这孩子不成器。就是说很有个性的话,都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但在城市生活通常不太会有这样的压力。再者是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社会在城市更加充分。最后,现代知识更多地集中分布在城市,知识的创造也主要在城市,尤其是在城市的大学里。

社会资本因素

其实很多乡村里有一些潜在的资源,还挺丰富的。但没有人有眼光能发现这些资源的价值,就开发不出来。原因在于乡村缺乏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不同于个人的人力资本,而在于其社会性——实现人力资本组织化和各种资源开发的环境条件。社会资本是能促进资源组织与开发的资本。

但在乡村很难形成社会资本因素,首先,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情感干扰了理性。其次,作为一个本地人,由于知识和眼界的局限,他们看不到可以开发的资源,常常认为这些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第三,农村缺乏企业家的精神。企业家精神是创新,像熊彼得说的,创新是重新组合,实现一个新的产品或者一个新的理念。第四,农村传统力量和地方“非正式权力”阻碍社会资本健康产生,而那些比较保守的因素说服起来很困难。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可能方向

乡村要振兴它就要有财富。而财富的来源就是生产力和物品与服务的价值。比如说生产力,乡村的生产力和城市分工这种比较组织化的效率比,通常较低。从物品和服务的价值来说,不管是物品还是服务,都要有价值,能够为其他人所需要,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可能是在乡村有人来组织生产物品,使物品参与到城市的整个分工体系里去,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

不同的小城镇的生产价值是不一样的。我记得去年河南的建业集团,在许昌的一个县建了一个花木基地,把各个地方小吃集中在一起,有不同的文化和美食,住在附近城市的人,周末或者晚上,会带着家人或朋友到这个地方来休闲。这个花库就雇佣周边的村民,很好地解决了当地村民就业问题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实现的价值,结合了提供的服务、产品和这个城市的市民的需要,价值得到体现。

第二个发展的可能方向是,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乡村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不能以建设城市的思路来建设乡村。所以我们提出以城辅乡,乡村依然是乡村,建设绿色现代化的乡村。乡村的环境保持得比较好,有较好的水土资源和空气质量的话,它可以提供产品,但不是卖给城市人群的那种有价格的私人物品,更可能是一种公共物品。我觉得,城市可以反过来,花点钱做一个支援。乡村本来具有的特征不是城市气质,所以我们不能用建设城市的思路来开发乡村。而在发展经济的思路里,乡村需要参与城市分工,要有生产力的提高和价值创造,那么乡村可以提供绿色食品,或者提供服务,比如让城市人能够回归乡村的休闲放松的服务。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人类在城市居住的历史是非常短暂的,从心理上和基因上人们有一种回归原野的精神需求。好多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说等退休了,要在哪个乡村盖个小房子,想象一种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生活。其实这种想象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等退休了年龄大了,身体也没那么硬朗了,在农村看医生肯定是不方便。但这个想象反映了,我们想要回到那种安静的、比较乡土性的生活,起码调节我们的精神和身体是有价值的。像在美国,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是在乡村买房居住,在城市工作。所以对未来的乡村发展,我还是蛮乐观的,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乡村作为城市来发展。

刚才说农村缺乏人才,这个人才应该谁来担任?我想是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具有社会资本作用,可以实现企业、高校和政府三位一体的组合。基层干部,不管是从知识和学历来说,还是从地方事务的管理来说,应该都是地方的精英,可以类比成传统的绅士群体(当然不完全等同),他们可以利用体制资源和自身学识连接高校(获取现代知识和技术)、地方企业家(每个地方通常都不乏这样的人)和政府(基层公务员),实现以科学开发绿色乡村的目标。资源的组合者可以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这一部分人,他们往往具有城乡双重经验的。但这只是个理想,还需要一些前提条件。

总结中小城镇的作用:中小城镇是地方精英和知识的载体;地方资源和人才与外界的交流枢纽;供应基础设施,比如道路、水电、废物处理等;能够吸纳地方劳动力;而且小城镇本身是乡村的一部分,高于乡村,又不同于城市,角色比较特殊。

总体而言,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看到,走出乡土的城市化和信息化的穿越式社会转型,要求我们价值观的重建,比如乡村的绿色生态可以看作公共物品。在经济、人才和社会“大重组”的过程中,法治(文化)将成为基础力量。在城乡协调发展中,乡村要成为整个社会城乡一体的有机体,生态守护者,小城镇也不要变成“拙劣复制的城市”。

(本文为作者在上海大学的演讲,经作者审订)

------------------

社会学人说,是澎湃新闻·请讲的常设栏目,以社会学者第一人称,从社会学视角观察中国,解释中国,发现中国。

    责任编辑:邵媛媛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