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失业率从“登记”到调查,中国跨出了这一步

2018-04-17 17:51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首次正式发布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1至3月份,分别为5.0%、5.0%和5.1%。

数据本身相当重要,但是中国完成了失业率从登记到调查的这一步,意义更重大。两年前,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要“把调查失业率真正变成权威数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城镇调查失业率直接列入政策预期目标,以期更加充分地反映城乡就业状况。

失业率可以用以衡量闲置的劳动力,同时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四大指标之一;在一些国家实践中,失业率是政府最关注的指标。

但是,长期以来,中国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衡量失业情况。登记失业制度要求失业者主动申报、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不能真实反映城镇非农业劳动力的失业情况,数值与经济周期波动基本没有关系,无法成为宏观经济决策的目标。

所以,在过去,中国的失业率的角色也不如发达国家那样重要。一者,中国社会处于转型过程,即使经济繁荣,新增的就业人数也很庞大,如农民工、高校毕业生,新增就业岗位比存量的失业率更重要;二是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摩擦性失业”较多,农民工就业的波动性也很大,失业率的分子和分母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限制了失业率成为宏观调控目的的角色发挥。

但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城镇就业人数已经占到中国全部就业的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26.3%提高到2016年的53.4%,1%的失业率对应的非农就业人口从170万上升到2016年的414万。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了解真实的就业状况远比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更为急迫。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离土不离乡”,除了农村户籍以外,他们与城镇居民无异,充分就业比以往更为重要。考虑到中国城市的公共服务主要覆盖户籍人口,非户籍人口在城市的收入来源主要依赖工资,稳定的就业对于这些人来说至关重要。失业情况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周期不可忽视的目标。

因此,国家统计局采用国际通行的调查失业率统计方式,调查对象为12万户家庭,覆盖所有的地级市和1800多个县的常住人口,可以避免以往登记失业率的弊端,如登记难、漏记少记、实际失业但缴纳社保、与户籍挂钩等,以此更为准确地研判宏观经济形势的走向。

我们还要看到,目前公布的失业率还很简单,范围也比较窄,仅包括城镇就业,没有覆盖农村的非农就业,也没有就业情况的结构数据,如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水平、性别等分组数据。这些都有待于未来的扩展。失业率从登记到调查,中国跨出了这一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