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果没有书 | 如何挣脱束缚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2-11-22 18: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你现在正在收听的,是由樊登读书与故事FM 联合打造的播客节目《如果没有书》:是什么样的书,让我们成为现在的自己。

解说: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啊,大概从2000年左右,市场上开始流行一种门类的书,叫「成功学」,一走进书店,最显眼的位置永远摆放着它们。当然,这个成功学的定义呢比较宽泛,它既有成功人士对于工作、生活的总结;也有为了完善自我和培养他人而开发的应用性非常强的专著,总之,它是研究成功过程的学问。

我想每个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这一类的书,但大多数人对它的效用是半信半疑的。

一本书如何能带你走向成功呢?或者我们换一个问法,成功学到底能教会我们什么?

今天我们的讲述者罗莎,是个70后,现在是南方一家医疗企业的CEO,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罗莎都是世俗定义中的「成功人士」。今天罗莎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她从成功学的书籍上获得的启发,以及更多成功背面的故事。

或许听完以后,你会对成功有不一样的看法。

樊登读书书友@罗莎的真实故事

少年变故

我父亲是一个医生,我母亲是个护士,但是我母亲从小是工人家庭长大的,然后我父亲是农村长大的。他们结婚以后由于生活条件不一致,原生家庭也不一样,所以他们经常在生活当中发生争吵,一个学中医的,一个学西医的,反正什么事情都能吵起来。

所以在我的印象里,成长过程中,一直在一个吵闹的家庭中长大。还有一个比较特殊,我母亲嘴特别「得」,你能理解什么叫「得」吗?就是喜欢去争辩一些事情,然后我父亲还经常家暴,我是在这样一个一直有家暴的环境当中长大。到了8岁的时候他们就离婚了。

我有一个哥哥,比大我4岁,我母亲她原本两个孩子都想要,但是我父亲说男孩要传香火,所以就一人判了一个,我跟我母亲继续留在原来的家,然后我父亲就带着我哥哥去到了另外一个城市。

我父亲离婚以后他又成家了,我母亲是到我初中的时候又成家的,所以我整个成长的过程确实还是蛮艰辛的。

解说:

罗莎的父亲是当地一位非常有名的中医,医术高明并且握有专利,在当地非常有威望。但外人不知道的是,在家庭里,她父亲是一个说一不二的「暴君」。

像我父亲他们是40年代的对吧,他那个年代的教育就是什么呢?我说三遍,你听就听,我数到三,你不听就暴打一顿。他打得有多严重,我印象太深刻了,脱光用皮带抽,然后用炮线打,你知不知道什么叫炮线,就是电线。皮带抽的不过瘾,电线把它扭成丝,然后用电线抽,所以以前我身上很多伤痕。

所以我就觉得我哥哥他可能没我那么幸运,他跟我父亲单独生活了几年以后,就是永远在这种打骂下面,可能有一天他犯了错误,又被我父亲很严厉地批评一顿,他受不了,就吃药服毒自杀了,这对我影响还是蛮大的。

当时哥哥走了以后,其实作为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其实还是蛮痛苦的,我见证了全过程,我当时初二,对整个人生冲击力还是特别大的,所以造就了我的内心,应该是比很多人都更强大。无论后面遇到什么问题,别人遇到困难可能会被打趴下,但是我会越挫越勇。

然后我父亲就觉得好像失去了一个孩子,这时候他的经济条件非常好,他就又来找我母亲说你能不能把这个孩子再给我,我把她带到昆明。

我父亲带我来昆明以后,他也给我做了很多疏导,因为他是一个医生,相当于也算是一个高知识分子,他是这么安慰我的,他说童年的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很多人没有经过苦难,所以实际上你比别的孩子会更懂事。确实是,我对很多事情的处理,我跟其他人的认知确实会有一些不一样。

解说:

父亲的经济条件非常好,回到父亲身边以后,罗莎的生活的确衣食无忧。但对于青春期的她来说,她想要的不是只有钱,她还想要尊重和自由。但这些在父亲的眼里都根本不值一提。生活在高压下的罗莎,非常想要逃离。

当时青春期的时候我尝试逃离了,有时候跟父亲发生一些反抗的时候,我就跑出去,你们现在很年轻就有身份证,我们那时候没有,不满18岁没有身份证,然后户口册又是父母拿着,你都不知道往哪里逃。

我印象特别深,我跑出去街上,然后我说我想住店,人家说你身份证拿出来,没有,那好就又溜回去。离家太远的地方又不敢跑,因为那会儿的治安跟现在还不太一样。我印象当中我会在离家稍微近一点的小巷子里面一边哭一边踢墙,拼命地踢墙,感觉把那个鞋都要踢破,就是那种发泄,然后哭一阵,又老老实实回家了。

解说:

上了高中以后,课业更加紧张了。但只要有时间,罗莎就会练字。把右手练到极致以后,就练左手。她把练字当成一种发泄,磨自己的性子。罗莎不仅字写得好,文笔也很好,所以高二分科的时候,老师都建议她应该选文科。但罗莎的父亲说不行。他要女儿继承自己的衣钵,一定坚持让她学理科,以后要报医学院。因为恐惧,罗莎没有反抗。后来因为2分的差距,她没有读成中医学院,而是去专科学了酒店管理。虽然上了大学还是没有离开自己生长的这个城市,但生命里出现的一些新的东西,逐渐开始改变罗莎的人生。比如说,恋爱。

走上阅读之路

他很特别,那会96年的时候,我们进大学学打字,那个时候是学五笔,我们分在1个小组。很奇怪,他一个星期就学会打字了,我们那时候还在学哪一个是键盘是代表什么字根,他就特别聪明,当时老师就让他做示范他是怎么学的。所以这样就下课了以后一起吃饭,慢慢相处以后才发现他是学文学的。

我那时候是短发,我就愿意为他改变,我开始留长发,开始学会穿裙子,甚至开始穿高跟鞋。他认识我的时候,他都很吃惊,我没有穿过女士的正常的内衣,我穿的都是学生的那种,像背心一样的,然后他就带我去女士店,带我去买内衣,我对他的评价是亦师亦友亦父,他给了我很多帮助。

别人谈恋爱可能是天天腻在一块,我们不一样,我们到考试那个月是不见面的,他让我去图书馆,然后我考完试了以后他会帮我辅导,他认为我哪一门做得不好。

然后还有一个特别好的习惯,自从认识他了以后,他一定要让我每天阅读半小时,本来我上大学之前只有300度,大学的那三年我真是看书无数,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就变成650度了,你就想我读了多少书。

因为刚开始我确实是不爱阅读,我没有这种习惯,他引导我读书的方法我觉得还是比较特别的。金庸的小说,我们虽然都看过这个电视剧,就是我们小说是《射雕英雄传》什么的,但是你看到的书是改编过的,也不一定是完全的真实的体现,原汁原味。当时他让我看书,我看不进去,他就读书给我听,拿金庸小说读给我听,一听就入迷了,然后等我迷上了金庸以后,我把金庸的全部书看完了,这时候他开始给我逐步引入一点哲学类的,一点一点的深入浅出。

有一本书就印象很深,《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然后你看这本书我96年就看了,我突然明白了男人是什么,女人是什么,为什么男女会吵架。我就开始回忆我父母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话,后来我给我父亲的结论是什么,我父亲除了钱一无所有,他所有的原动力就是为了挣钱,但是还不享受。我母亲就是对于看不惯的事物,她就唠唠叨叨一天唠叨个没完,然后你一唠叨那边就出手,所以他们俩的婚姻失败是有原因的。所以我就在想,其实每个人不管你成家也好成为另外一半也好,都要学习如何去经营这个家庭,只有你掌握了这些技巧和技能,你才可能会过好一生。

在提升的过程当中,他会告诉你,他说那些过错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那是你父母的事情,你不要把他们身上的过错归咎在你自己身上。

有一次很有意思,我们上大一的时候,我带他回家拿点东西,其实我们那时候住校,结果我父亲就打电话问我,你在哪里?

我说我在学校,我父亲说你再说一遍,我父亲看见我了,后来我父亲就说,你居然跟一个男孩在一块还手牵手。那时候刚谈恋爱,肯定有很亲密的动作。

然后我父亲就严厉的批评我说,如果你再让我看见你在街上做不文雅的动作,他说我会对你不客气的,然后说完电话以后我就开始狂哭,因为我觉得这已经是很严厉的责备了。

后来他就安慰我,他说你现在已经18岁了,你是成人了,你可以去选择交往什么样的人,当然我也不是坏人对吧?现在你上大学了,你去谈恋爱,你没有做出格的事情,你做了很正常的事情,你不用把你父亲的这些话放在心上。反正诸如此类很多东西就是他在疏导我,所以我就觉得我一点点成熟一点点地成长,那三年以后我突然就变得,怎么说就很有思想。

解说:

校园恋爱总有一个让人惴惴不安的未来。大学毕业之后,罗莎打算和男友一起出国深造,去看看这个世界。但是没想到,父亲又出现了。他既不认可出国这个行为,也不认可罗莎的男友。又一次,在快游到岸边看到希望的时候,一股大浪把罗莎又冲回了现实。

寻找方向

所以在男朋友走的那一年的时候,我确实也挺抑郁的,我跟我父亲闹了一两年,不讲话,各种闹别扭,我就认为他毁了我的幸福,我当时这么想,而且那时候我特别恨我父亲,我不瞒你说,那种恨到怎么说,把从小的那种怒气,无论你小时候怎么对我好,你后来怎么大学怎么对我好,怎么给我钱,这些全部忘记,反正满脑子都是恨。

当时我也比较幼稚,我在想我要考研。他说你只能学医,除了医,你就啥也不能。没办法,我又去读了一个医学院,当时医学院读的是夜校。大白天在我爸这上班,晚上去读夜大,反正除了医什么都不支持,只要你学医什么都支持,但是我当时贼心不死,我一边上了夜大,一边我在看英语,我还是想出国。

结果后来发现出国太贵了,不像现在你觉得好像出个国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在我们那会90年代想出国真是难上青天,家里明明有这个财力,但是他不支持你,那不可能外人支持你。我学习还没有好到那种说是能考一个全拿奖学金的,还没到这种份上,所以那时候就很尴尬。

我也尝试过出去找工作,我跟我父亲干了两三年以后,我去沿海投奔我同学,我到了珠海以后,我发现我没有能力生存。到外资企业的话,我的学历太低,我突然觉得我啥也不是,那时候真的是特别自卑,找工作找不到,然后住在同学家,最后钱花完了,原来攒了一点钱,花完了灰溜溜地又回家了。

解说:

2004年,对罗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她逐渐接受了现在还没有力量和父亲抗衡这个现实,她想要自由,想要属于自己的事业,但她要一步一步来。这时候正好父亲在浙江有一个项目需要去开展,罗莎就提出可以让自己去。但这次她要怎么做,不能让任何人插手。父亲,同意了。这一次的独立经历给了罗莎非常大的信心。

那时候我就发现我确实还是有点与众不同的,比如说那时候在浙江有六个店,只有我那个店是盈利的,其他所有店都是亏损的。我做了些什么,其实我也没做什么,我亲力亲为,最早到最晚走。

对顾客最好,顾客回头率高,肯定销售就最高。然后每买一样东西我都精打细算,都用最低的成本,甚至我去买二手的,你比如说这些办公家具我能省的就省了。当时去了以后说租房,我发现租房更贵,因为他要交押金,交几个月。所以我就住最便宜的那种酒店,没有空调的酒店。所以我还是挺能吃苦的。

以前的阅历对我还是有帮助的,因为当时我还有一个印象很深,我父亲他给我生活费,你总得记账,你不记账他怎么知道你花到哪去了。我从高一开始就有个记账的习惯,所有的收和支都有,而这个习惯一直养成到现在,这个习惯确实帮我现在经营企业,我从来没有缺钱的时候,反正我有现金流我还是会把控。

所以这些就看似小时候不能理解的行为,但是现在往往全变成了优点。还有比如说我父亲他不让我睡懒觉,所以我到现在这个年龄了,无论你多晚睡到点就醒了,就你没有这个习惯睡懒觉,然后我父亲就告诉我睡懒觉就是浪费人生,浪费时间,然后玩物丧志,不可以玩游戏,也不可以玩养小动物。

所以这些就是看似很严谨的东西,确实对我现在的帮助还是蛮大的。

解说:

但罗莎也意识到,做好自己是容易的,但管理好一个组织则需要有体系、有经验的策略。正好这个时候罗莎接触到了当时一本响当当的超级畅销书,也可以说是影响中国成功学的巨著——美国作家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穷爸爸》,在这本书中,已经成为投资家的清崎教人们如何成为百万富翁,如何让金钱为人来工作,这一观念,深深触动了罗莎。

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本书当年很火,我上大学那会年九几年的时候,叫《富爸爸穷爸爸》。然后这本书他就讲了个什么例子,就是说一个人就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可能就会变成一个技术人员。他正好拿一个牙医举例,他说这个医科生从大学毕业以后进了一个医院,你可能会做牙医,有些牙医就做一辈子牙医,做到主治,做到副高,做到正高,变成老主任退休。

但是有想法的牙医他一旦技术好,他就会出来自己开个牙科诊所,如果他再懂一点管理的话,他就变成一个医院,这时候他就自己当院长,就不再给病人看病了,把有效的时间拿出来去做管理,让别的医生去为自己赚钱。然后这还不算成功,最成功的是第四步:医院他也不做了,他已经挣了很多钱,请职业经理人来打理这家医院,然后用钱去投资,用投资的钱生钱。

当时我看了这本书,我就开始回想我父亲,他就做了一辈子医生,虽然他赚到钱了,但是你一个医生一天能看多少病人是算得出来的,就算你24小时不睡觉,你的财富的积累也是靠你用时间来换取的。所以那本书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我就在想,我以后一定要自己开诊所,我一定要当投资家。所以在那个时候我看完这本书就给我深深地埋下了一颗种子。

解说:

想要变成有钱人,这应该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但罗莎的这个梦想里还掺杂着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她对父亲的一种「复仇」,还有掌握自己命运的一种「反抗」。

90年代末期有部电视剧叫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然后男主角我都记得叫安嘉和,然后安嘉和表面上就是个医生,看上去对外温文尔雅好得不得了,然后一回家就家暴。我就记得有一天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回到家时候正好在放这部电视剧,我父亲就很随意地讲了一句话,说这么好的女人他都舍得打,安嘉和真不是个东西,然后讲完以后我就惊呆了,然后我就提了一嘴,我说你不是也打过我母亲吗?

他说但是因为你母亲不对,你母亲脾气不好,你母亲乱摔东西,你母亲会乱骂人,他就讲了一堆我母亲的各种不好,他说如果你母亲是里面这样,我是舍不得打的。然后再说了你爸爸是很有原则的人,不到很过分的时候我是不会出手的。他就开始为自己各种辩解,他在否认他的过去,而且他觉得他的那种打是轻描淡写的。实际上在我的印象里面真的还是蛮深刻,他是拳打脚踢,我母亲的牙齿是缺的。当时我就在想,你现在不是很有钱吗?对吧?我以后一定要比你更有钱,所以我当时整个创业就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超越他,比他有钱,当年就是这种想法。

我做了一件什么事,因为我特别爱学习,这个学习是什么,因为当时有很多那种培训管理的学校,然后我跟我父亲干了以后,我就看不上我父亲那套管理模式,他就是那种把员工都当做孩子一样的,不对的他就骂人家,甚至他经常当着病人面骂我,然后我就特不服气,因为我至少也学了酒店管理。

而且我还学了国外的那一套,我就觉得人与人之间是要平等,然后要相互尊敬,但是我把我这套观点跟我父亲交流,父亲不屑一顾,我的初心就是好的,我打你骂你都是对你好。所以我就不认同他这种管理方式。当时我就去报了一个相当于类似现在的总裁班,这一类的培训类,我记得当时是2000年,当时这个班多少钱,你听了你可能都惊呆了,是7800一年,但是一个月上一次,一次三天课,但是这个班很少有人去上,都是老板才会上。

然后我是班里最小的,而且刚毕业的。所以很多老板就很好奇,因为我们都变成同学了,每天要自我介绍,那些老板就说我是搞养殖业的,我开服装的,我开饭店的,我开旅店的,然后生意做得还蛮大,在我眼里我就觉得都好有钱。

我就拼命的学,我接触了各种管理,认识了各种老板。其实具体的课程内容我有点记不清楚了,因为你知道学这些人力资源管理或者组织行为学,其实都大同小异,都是从国外有些东西拿过来的,如果是说传统文化就讲讲什么道德经,讲讲什么国学。

但是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有些同学我持续在交往,其实他们一直在走下坡路,你比如说我有个房地产的老板,当年很红火,请同学吃饭去那种高级场合,但是后来因为他赚了钱以后,他去玩小额信贷,他现在已经进去了,欠了很多钱。所以后来我就发现,其实当你的德行不到的时候,你的认知没有提升的时候,你财富来得太突然,其实你是掌控不了你的财富,甚至你比别人跌的更惨。

解说:

依靠着对经营管理系统上的学习,罗莎很快开始对父亲的医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首先要求从原来的医院里独立出来,单独开一家医院。父亲又没有同意。但这次,罗莎没有妥协。她找朋友借了一笔钱,2005年,她脱离了父亲的羽翼,自己开诊所。

罗莎走的时候,父亲还嘲笑她:「以后自负盈亏,我不再提供任何帮助」。结果,只有60平米的一个房间,来的病人越来越多,到后来慢慢变成了2间、3间、4间。2012年,罗莎买了一层的写字楼,开启了一家专门的眼科医院。很多人看到罗莎的事业走向,会着急下判断她是一个靠着家里资源和关系走出来的企业家。但事实上罗莎更觉得自己靠得是终身学习的目标,是不断地折腾,对自己「狠一点」。

终身学习

其实经常我们讲的一个公司最初创立的时候可能是看的是老板的能力,但是这个公司走得远不远,看的是什么呢?看的是老板的魅力和格局。很多人创建公司初期都是为了挣钱,我当时创建公司只是为了超越我父亲,但是一旦你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你钱也有了,或者说你也确实超越他了,如果你就终止了你的目标,你就会觉得人生已经到头了,但是你到了不同的阶段,你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到后来我14年建立了第一个诊所以后,我一直在报各种班,这时候15年年底的时候,我就正好认识了北京的一家咨询公司 ,这家公司还挺有名的。

我就发现它里面的咨询师学历都很高,而且人家很多职业经理人都是那种世界500强出来的。然后这时候我就觉得我应该提高我们公司的人才密度,我就开始跟我们这个公司里的人说,你们应该去把学历升一升,他们就跟我讲升学历太难了,如果升个函授没意思,考个自考本科真的好难,我们现在都成家了,一大把年纪哪有时间和精力学习,一下就给了我刺激。

我因为是大专,当时我就问了一下,说只要你参加全国统考,因为我是毕业好多年了,你工作满多少年,你可以去参加全国的MBA叫做工商管理研究生的考试,然后我就兴致勃勃去报名了。第一年没考上,我为了给他们做示范,我还是忍了一下,我第二年又考又没考上。然后这时候第三年才报了班,毕竟高数那么多年没碰了,还是要捡一捡。结果我第三年考上了,但是我第三年考得特别辛苦,因为我从4月份一直培训到12月份,每个周末去上课,相当于我快一年的时间没休息过,天天要上课。

时间还不够,我每天11点睡5点起,每天只睡6个小时甚至5个小时。所有的同事就被我的这种精神给感染了,等我考上了以后纷纷开始报自考,你看现在三年过去很多人已经拿到本科,所以我们公司好多现在已经有本科学历了。

包括我去上EMBA的时候,我应该是我们班最老的了,因为你想都读研究生的,基本上都大学毕业没几年,所以很多同学不理解问我为什么要去读,他说你已经是老板了,你干嘛来学?

我说我就想给自己找茬,我想突破自己,我想看看我能不能考上,所以当时那些同学对还是都还挺尊敬我的。

所以后来我就觉得其实有时候人生的突破,包括我看 Facebook的扎克伯格每年也会给自己定一些任务,都是不可完成的,他就是要挑战。

其实我觉得人生就是折腾出来的,你不要安于现状,你就是要去折腾。就是说你一个人一定要保持好奇心,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上进心,你活到老学到老,你就会发现你人生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你跟别人就是不一样。

解说:

罗莎一直记得老师曾经和她说过的一句话:你站在桌子上,看到的风景就是桌子上的一片,但如果你站在山顶,那看到的就是广阔的风景。做公司的人,一定要观世界才有世界观。

当你的目标放得更远的时候,暂时的困难和挫折,就不再困扰你了。但你的目标从哪儿来呢?这就是每个人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

所以他们也问过我,就是说你如果是让你评论一下你过去在事业的成长期的时候,哪几本书对你影响最大?

第一本就是《富爸爸穷爸爸》,第二本是李健写的。李健你知道是谁,现在行动成功学的老板,当年他是风驰传媒的老板,他写了一本书叫做《自己想做的人》,它里面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说一个人只要你长期规划和目标,你跟别人就不一样。你的目标越宏伟,越想着为别人,你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所以他就说真正成功的人,顶尖的人,全世界也不会超过3%,然后大部分人是在中间这个部位80%,然后少部分人就是抱怨,有人在社会最底层,所以如果你想越优秀,你的目标就要越清晰。

所以当时他那一本书上就写了:你一年的目标是什么,你5年的目标,10年的目标是什么。然后他还专门给了一个清单,就是你想每一年干些什么。所以我印象还挺深的,我当时看了他那本书,我也在他那个书上就写了一下,我当时就写我要28岁结婚,我要30岁之前生第一个孩子,我当时生几个孩子我都想好了,然后我要在35岁之前生第二个孩子,我要30岁的时候拥有自己第一辆车,然后我要在几岁的时候开诊所,我要在几岁开医院,然后到几岁干嘛几岁干嘛……

所以有一天我们搬家的时候,翻出这本书的时候,我老公都惊呆了,他说没想到你是这么有目标的人,所以基本上就是说那本书给我的影响也是蛮大的。所以有时候可以说人生是设计出来的,你朝着这个目标,你想不想要,你想要你就会去努力去奋斗,你不想要你就不会去努力,不会去奋斗。

解说:

我们都曾经有过远大的理想,发过想成功的梦,但为什么只有少部分的人做到了。其实啊,对于这少部分人来说,成功学只是一把火,他们早就准备好了充足的可燃物,让这把火可以一直烧下去。

他们中的很多人和罗莎一样,只是恰好更执着了一点,只是恰好不那么容易放弃。

你现在收听的是由樊登读书和故事fm联合出品的播客节目《如果没有书》,我是主播爱哲,本期节目由 大本 制作,声音设计 桑泉,策划牧原、也卜,项目统筹 Isla、项目执行大杨、项目监制太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