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绿会申请加入生态农场建设专家指导组 | 致函农业农村部

2022-11-28 17: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日前,为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的《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发挥专家在决策咨询、技术指导、培训交流、监测评价等方面的支撑服务作用,农业农村部成立了生态农场建设专家指导组,将之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计划到2025年,通过科学评价、跟踪监测和指导服务,在全国建设1000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带动各省建设1万家地方生态农场。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我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近年来,创新性提出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并以生态文明驿站建设、生态社区建设、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创建、建立以农业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为目的的保护地等为基础,在国内各省市、跨行业开展了大量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从事生物防治的生态农业实践,取得了丰富经验与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时,在与生态农业建设密切相关的农田土壤固碳标准、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生物安全指南等方面,研制并出台了系列国家团体标准。

 

 

 

 

离开了化学肥料,农药,激素,照样可以种植出安全健康有产量的生态番茄 生态农场张安涛摄

中国绿发会近年来为持续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如下:

(一)通过“生态文明驿站”体系,支持了全国20多家生态农场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生态农业经验,并且具有广泛的农民实践基础;

(二)通过实施“抢救老种子计划”和筹建有关农业遗传种质资源保护的保护地体系,在国内积极倡导并保护植物类、畜禽类农业种质资源,清理外来物种,保护粮食和生物安全。目前,民间“抢救老种子计划”的实施区域在国内达10多个省市,同时已建有崇仁麻鸡、官庄花猪等多个畜禽类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地;

(三)2019年,我会成立生态社区发展专项基金。该专项基金主要围绕自然教育、生态社区两大板块,作为基金宗旨和发展方向,通过自然教育促进生态社区的发育与形成。其中,作为社区模式之一的生态农场,是该专项基金生态社区版图中的重要一环。该专项基金目前在培育生态社区专长人才、与生态农场有关的建设标准、建设实践等方面,均开创了大量丰富实践;

(四)在与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标准研制方面,我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先后推出了《农田土壤固碳评价技术规范第1部分 当季》、《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示范基地评价标准》、《生物安全指南》、《生物多样性修复标准》、《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评估标准》等全国团体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对于生态农场建设,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五)我会长期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讲述中国好故事。例如在2022年5月17日,我会副秘书长作为唯一的中国社会组织代表应邀线上参加了由法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处农业与食品部与欧盟驻华使团共同举办的“建设可持续农业和食品产业”网络研讨会,对话欧洲嘉宾,分享了中国生态农业的良好实践;

(六)我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荒漠化防治公约(UNCCD)、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粮食与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ITPGRFA)、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观察员机构;这些方面的全球治理都与生态农业有关;

此外,在决策咨询方面,我会作为智库,曾为包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生物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提供咨询和专家建议;我会生物防治工作组起草的两会提案,成功通过政协委员提交给2020年全国两会;在土壤保护方面,我会发起了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全国第一起“电蚯蚓环境公益诉讼”,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司法实践,从较为狭窄的“保护濒危物种”的思路拓展到“保护生态系统”层面,成为经典判例。

据了解,目前农业农村部成立生态农场建设专家指导组的成员,主要由多年来从事生态农业的权威专家、部属单位专家组成,以指导全国生态农场建设,但稍显不足的是,专家组成员单位或成员缺乏多元主体的参与。因为要切实做好生态农业工作,需要跨行业、跨专业的社会协同、多元主体的参与,需要打造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而实现农业现代化,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不但需要政府和学界的参与,也更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

基于此,为共同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与壮大,中国绿发会致函农业农村部,申请加入生态农场建设指导单位、或者委派专家加入生态农场建设专家指导组。期待从全国性社会组织、全国一级学会的角度,亦从公共利益代表方的角度,为我国的生态农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臂之力。

文/Samantha 审/橡树 编/ange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