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潘敦︱尊号迷人

潘敦
2018-05-01 11:32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书评 >
字号

温莎公爵究竟没能从他亲爱的侄女伊丽莎白女王二世那里为辛普森夫人讨来尊贵的王室封号,私底下拜托首相丘吉尔游说也没有用:“毕竟她是一位英国前国王的合法妻子啊!”公爵的语气近乎哀求,“可是她在您之前还有两位丈夫,都尚在人间!”丘吉尔回答得不留情面,“我为您辩护过太多次了,每一次都代价沉重,还徒劳无功!”(I have defended you so many times, each time to my cost and in vain!)玛格丽特公主和空军上校彼得.汤森的那段缠绵恋情也无疾而终,上校离过婚,前妻健在,那年月英国教会还死板得很:离婚人士在前夫或前妻在世时不能再婚,即便法律允许教会也不承认,教堂更不会为他们举行婚礼,公主若想和上校厮守,除非放弃尊位,离开英国。

美国电视剧《王冠》2016年播出第一季,说的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前后的故事,五十年代初,二战刚结束,旧秩序撑着几道残破的门墙竭力守住最后一点稀薄的尊严,君主立宪制下的王权依旧神圣,女王俨然女神,教会的规矩不可逾越,公主的幸福只能牺牲。几十年后新一代欧洲王室成员的婚姻自由多了,离婚再婚也没太多约束,1995年香港女子文雅丽嫁给丹麦王子约阿希姆,晋身王妃,头衔是“王室殿下”(Royal Highness),十年后两人离婚,“丹麦王妃”称号保留,头衔隐去“王室”,只称“殿下”(Highness),一年后丹麦女王又册封文雅丽为腓特烈堡女伯爵,以保证她即便再婚也不会失去贵族身份,2007年文雅丽果然再嫁,她与前夫生的孩子依然是王子,她则不再是王妃,自此改称“阁下”(Excellency)。

《王冠》中,Claire Foy饰演的伊丽莎白二世。

“陛下”和“殿下”是君主制的专利,“阁下”这个称谓倒不为贵族独擅,“总统阁下”、“总理阁下”、“部长阁下”、“大使阁下”,共和体制下的高官显宦们一样可用。据说“陛下”、“殿下”、“阁下”本不是直指对方本人的称谓,“陛”是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之下,是侍卫帝王的近臣,群臣与天子言,不敢直陈,所以叫一声“陛下”,其实是叫天子的近臣,向其进言,再由他转告天子,因卑而尊。可以想象这种充满仪式感的沟通方式十分低效且不利于保密,自然见弃,“陛下”的称谓倒是保留了下来,更进阶成为君主的尊称。由“陛下”的成因不难揣测“殿下”和“阁下”的由来,有“殿”者为“殿下”,有“阁”者为“阁下”,这也是为什么普通官员不能称之为“阁下”的原因,不过唐人赵璘在他的《因话录》里说:“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阁。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今又布衣相呼,尽曰阁下。”可见在唐代,“阁下”的使用已经很不严格,有平民化的趋势。这种尊称平民化的初始也许是出于对下野公卿或在野名士的尊重,久而久之,渐行渐远,便不再拘泥于对方的身份了。

尊称于现代社会亦时有泛滥的情势,最常见者莫如称某人为“某总”。“总”这个字何时正式进入称谓系统我懒于考证,明代的封疆大吏有“总督”,武官中有“总兵”、“千总”、“把总”,然其称谓并没有省略成“总”的用法,清代亦如是。民初各部首脑不称“部长”,而称“总长”,亦无简称。印象中最早被省略成“总”的职衔是“总司令”,反映抗日战争的电视剧里常有“朱老总”、“陈老总”的叫法,一位是八路军总司令,一位是新四军总司令。今人称“总”,最初应是“总经理”的缩略,也算敬称,然而总经理毕竟不是总司令,军队有其编制,公司永无限额,于是林林“总”“总”,真假莫辨,张三李四,“总”不会错。而据我观察,喜欢称呼对方为“某总”者往往不习惯称对方为“某先生”,一则可能是以为“先生”一词无官无阶,不够尊崇,二则“先生”一词似乎天生存在距离感,不如“总”来得熟络,尤其推杯换盏之际,“先生”豪情总不如“总”。

当年鲁迅身边的那些进步青年都称他“先生”,陈丹青谈鲁迅的那本文集叫《笑谈大先生》,那是尊者,也是老师,“老师”在宋元时代特指地方小学教师,民国以后才渐渐成为教师的尊称。近来“老师”一词也有滥用的趋势,其一是自称“老师”,这类自称“老师”者往往并没有教师的资格,多见于商学院、补习班或幼教班的招生人员,来电必自称某老师,再向你推销一些课程,那是“好为人师”;另一种滥用出现在娱乐界,譬如影视圈里出没的各色人物,无论导演、编剧、摄影、演员、化妆、还是道具,一概以“老师”相称,那是孔子精神的升级:“三人行,人人为我师。”无区别的尊称难免会有反作用,至少是副作用。有一回电视上我看见记者采访当红花旦江疏影,称她“江老师”,那么别扭,那么不怜香惜玉,真是唐突佳人。

用法上比“老师”更没分寸的是“大师”,《资持记》上说:“大师者,所谓天人之师,即十号之一。”《瑜伽论》更说:“为摧灭邪秽外道,世出世间,故名大师。”这个充满神圣宗教色彩的称号如今却成了工艺美术界的春药,雕木竹、做茶壶、画陶瓷,“市大师”、“省大师”、“国大师”,一层自有一层的行情,是名号,更是饭票,自然要抓紧。另有一种“大师”则需会点功夫,硬功轻功皆可,气功最佳,能凭空变物则可招致信徒无数。我办公室楼下有一间按摩院,里面有一位李师傅专替人拉筋正骨,放血疏淤,有些江湖手段,我每次去找他推拿都听见有人叫他“李大师”,我猜他受用极了。

    责任编辑:郑诗亮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