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共饮一江水:“2022年澜湄未来外交官培育计划”项目培训实录(上)

2022-12-12 11: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由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老挝外交学院、越南外交学院、缅甸国际战略研究所、柬埔寨合作与和平研究院和泰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部联合协办的“2022年澜湄未来外交官培育计划”(Training Program for Future LMC Diplomats)于11月24日至29日在海南和北京举行,共有国内外立志从事外交事业的青年学员近150人参与此次培训。据介绍,本场培训活动是继2017年“澜湄外交官能力提升研修班”、2019年“澜湄未来外交官研修班”和2021年“澜湄未来外交官培育计划”之后,外交学院举办的最新一期澜湄青年培训项目,旨在增进澜湄国家青年交流、培养澜湄合作储备人才。2022年的培训主题是“建设高质量的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包括3场专家圆桌论坛和与专家论坛同主题的学员工作组会议,1场模拟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特别联合声明的起草会议,1场模拟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

“共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作为有幸参与全程培训及会议活动的录取学员,个人在此以线性叙事详细介绍“澜湄五日”中难忘的吉光片羽。以下为项目培训和研讨活动实录。

会上初见:青年外交官研修班开幕式的嘉宾发言、使节致辞和主旨报告

2022年11月25日

“2022年澜湄未来外交官培育计划”的开幕式由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研究员主持,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教授、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飞研究员、泰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Natthira Krasaesam女士、老挝驻华大使馆经济与商务参赞Khouanchay Iemsouthi先生发表致辞。与此同时,外交部亚洲司一秘李凌霄女士、老挝驻华大使馆三秘Singhalath Boupha先生出席开班仪式。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是中国-东盟合作和东亚区域合作的重要补充,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如今,澜湄合作的深化对各国政府能力建设及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发言嘉宾一致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团结青年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重要,“澜湄未来外交官研修计划”为澜湄青年的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Natthira Krasaesam女士特别指出,澜湄青年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推动者,本次研修计划能够帮助青年人理解澜湄合作的组织架构和关键领域,是澜湄六国教育互鉴的有益尝试。

开班仪式结束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卿研究员作主旨报告,对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Lancang-Mek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Belt, LMEDB)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机遇进行阐释。他认为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的目的是协调次区域经济合作,避免具体项目的职能交叉和工作重复,使决策和行动更加科学合理。次区域经济发展需关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及有效配置。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分离和重组,需以澜湄合作机制的“3+5+X”框架为导向,实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为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可考虑利用互联网通讯将大数据融入供应链,借助5G技术建设智能物流、在线旅游、移动支付等新兴服务业。因湄公河流域的地区承载力不足,大流行病、气候变化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将无可避免地影响澜湄流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这要求澜湄国家开展多渠道金融合作、制定长期计划、打造优势项目、培养专门人才并寻求公共支持。

1 参与“2022年澜湄未来外交官培育计划”开幕式的发言嘉宾及录取学员 图片来自网络会议截图

专家洞见:定义绿色金融、关注互联互通、聚焦气候变化与发展海洋合作

2022年11月25日

第一场专家系列讲座的主题是“澜湄国家互联互通与绿色金融合作”,由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国际合作部主任、绿色“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研究员毛倩和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知识网络中国国家协调中心负责人张蕾作为主讲嘉宾分享研究成果。

绿色金融在不同研究领域的意涵不尽相同。绿色投资理念源于以欧美为代表的金融投资家对投资对象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项目分类。由于更关注经济收益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绿色金融与传统的金融投资方式相互区分。绿色金融与气候适应、环境治理和生态合作等密切相关,泛指关注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的经济活动,侧重绿色交通等项目的投资、融资和运营,同时引导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实现技术转型。绿色金融的作用不仅限于引导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帮助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也在于反思企业的短期利益投机行为,将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风险综合纳入金融活动。因此,“对环境发展有益”是绿色金融的基本目标。换言之,绿色金融的低碳融资聚焦于节能减排。在多边合作机制推动下,聚焦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有赖于金融监管者、决策者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统筹和协调,并借助市场导向发挥金融管理系统在减少能耗、低碳投资等方面的作用。公共投资利润不足将极大限制绿色金融发展。如需应对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挑战,除考虑市场定价、风险管理等因素,首先应保证有效的资源配置。建立过渡性框架对澜湄国家发展绿色金融有益,可通过多元主体合作解决超越单一地方政府治理范围的环境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次区域互联互通的保障。从全球趋势来看,资源开发、交通运输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据主流。在湄公河流域,水电和铁路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相关合作的主要项目。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人口数量变化,各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性能和功能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澜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性有所欠缺。虽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具备前期积累,但在资金来源、项目管理、环境评估和当地准入等方面仍有开发难度,当地支柱产业和政府部门对中资企业的支持力度有待评估。此外,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机制在参与主体、合作目标、机制功能等方面多有重合,产生了不利于项目推进的“机制拥堵”问题。其中,既有机制主要包括1992年建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GMS),1995年建立的湄公河委员会(MRC),1996年发起的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AMBDC),1999年建立的柬老越发展三角(CLV),2000年发起的恒河-湄公河合作(GMC),2003年发起的伊洛瓦底江-昭披耶和-湄公河经济合作战略(ACMECS),2004年发起的柬老缅越合作(CLMV),2008年发起的日本-湄公河合作(JMC),2009年发起的湄公河下游倡议(LMI),2011年发起的韩国-湄公河合作(KMC)。中国倡议发起的澜湄合作机制(Lancang-Mekong Cooperation, LMC)作为“后来者”,应谨慎对待“制度竞争”对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推进的负面影响,尽量发挥合作机制之间的互补作用。

2022年11月26日

第二场专家系列讲座的主题是 “澜湄地区气候变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在本场讲座活动中,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朱松丽主要介绍中国能源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技术,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研究数据创新主任、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环境治理部副主任刘哲侧重探讨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挑战和对策。

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的是能源的开采和使用。能源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但传统的能源开采和使用方式极易导致环境问题。能源危机因COVID-19大流行病和局部冲突等因素愈发严峻,由此加剧的气候变化对人口稠密、海拔较低的沿海城市构成威胁。推进能源消费和供给革命、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未来能源合作的优先方向。为减少能源消耗对气候变化的干扰,油气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与科技创新迫在眉睫。

绿色能源的“减碳”行动面临挑战。多数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大、人口和经济基础设施对气候风险的暴露程度高,以提高能效、降低成本为关切的技术创新驱动力不足。清洁能源替代项目的生产开发可解决经济复苏、社会发展、公共卫生等多方面问题。有气候韧性的环境友好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有助于各国实现基于《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战略与行动框架》、依托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中国和其他流域内国家按需确定未来五年的生态环保优先事项,共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共享平台。

2-1 发言专家在线展示的讲演文稿(其一) 图片来自网络会议截图

2022年11月27日

第三场专家系列讲座围绕“构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发起学术会议,主题是“加强蓝色经济合作、共促海岸可持续发展——2022年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论坛”,该活动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海南线下举办。

2021年,东盟峰会首次发表东盟蓝色经济宣言。中方随后在第2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表示愿同东盟加快推进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对蓝色经济经济合作的行动方案作出明确阐述。实际上,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蓝色经济合作虽已取得进展,但深度合作受到多元利益诉求限制及域外势力的干扰。“去安全化”的蓝色经济合作需从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海上交通、海洋环保、沿海旅游等产业领域入手。其中,建设海上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极大促进区域互联互通,能够建成便捷的交通网络以汇聚资源和共享信息。在长远规划上,海南自由贸易港可成为实践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的平台,释放蓝色经济发展潜力、形成蓝色经济新增长点。

治理海洋污染是开展可持续海洋经济活动的关键。解决海洋塑料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减少塑料垃圾排放总量、回收塑料制品再利用、实现废塑料再生循环和寻求塑料替代产品。尽可能避免塑料产品使用是减缓污染的最优选择。以此为思路,“以竹代塑”是治理海洋塑料污染的新尝试。竹类在中国和周边国家分布广泛,生长快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竹制品绿色低碳可降解,其在代替塑料产品方面的经济价值有待继续发掘。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是促进蓝色经济发展的重点事项。其中,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富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有“海洋绿肺”之称。红树林中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海水、海底固碳、防风护堤的生态效益。因人类活动频繁对红树林造成大面积破坏,采取行动保护和修复红树林迫在眉睫。在东南亚国家,红树科植物分布广泛且常用以提炼红色染料,部分渔民通过砍伐红树林以节约空间修建房屋并养殖鱼虾,对海岸线的过度开发直接导致红树林数量锐减。结合联合国将2021—2030年作为“生态系统恢复十年”的倡议,中国-东盟红树林养护工作以科学改造树种、保护濒危树种、清除有害生物等方式恢复生物多样性。中国还特别发布国家文件《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集中对红树林的林地、潮沟、林外光滩、浅水水域等区域进行生态监测和评估,间接推动与东盟国家间的涉海环保合作。

减缓海洋环境衰退也是中国-东盟促进海岸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珊瑚白化(coral bleaching)现象近年来得到各方重视。珊瑚是珊瑚虫和其体内海藻的共生体,珊瑚白化是珊瑚因外界环境胁迫将水螅体内的共生虫黄藻大量排出而导致的失色、变白甚至透明的现象,最终会引起珊瑚的大面积死亡。因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过高、海水盐度改变,环境压力激增使珊瑚的白化现象频发。海南岛西北部海域和北部湾海域都已出现严重的珊瑚白化,直接威胁珊瑚礁生存并削弱其潜在的碳汇功能。应用上升流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海水温度并治理珊瑚白化。上升流是指海水从底层至表层的涌升现象。人工上升流通过海洋能自供给将压缩空气均匀注入海底,利用随之形成的气泡幕把海洋深层富含营养的物质带至海洋表层或近表层, 同时借助海流作用覆盖整个海域。结合既有经验,人工上升流治理珊瑚白化需继续压缩成本并提高海水涌升效率,未来将重点研究如何实现机械装置的小型化、一体化和智能化。

2-2 发言专家在线展示的讲演文稿(其二) 图片来自网络会议截图

2-3 珊瑚白化的具体形貌   图源世界自然基金会专题报道网页

(作者:李曾桃子,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