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克龙访美:祥和氛围下的美欧分歧

2022-12-10 15: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张盛 上海美国研究

随着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造访美国,拜登迎来了2021年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的首次国事访问。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欧盟和北约重要支柱国家的国家元首,马克龙受到了拜登政府极高的礼遇。在欢迎马克龙的白宫晚宴上,200只产自缅因州的龙虾用空运的方式抵达华盛顿,两国文化界的相关代表人物亮相为晚宴增添了“星光”。祝酒辞中,拜登回顾了美国自从独立战争以来与法国的传统友情,并将两国之间的盟友关系称之为“持久的联盟”(Endurin galliance)以彰显在未来美法两国仍将在众多议题上保持步调一致。

在马克龙与拜登的会谈中,“中国”仍然是一个热点话题。除此之外,关于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案》所包含的对美国部分产业的大规模补贴也是二人着重讨论的焦点。但是与以上议题相比,二人对俄乌冲突未来应该如何收场进行的交流更加吸引全世界媒体的关注。《华盛顿邮报》指出,尽管法国是美国的长期盟友,但两国领导人与其代表的国家仍然有着不同的利益。拜登在与马克龙会晤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两国将一起应对所有挑战,即使有一些轻微分歧但并非是根本性的,并且拜登还表示自己可以与普京交谈,不过“没有立即联系普京的计划”。马克龙的表述与拜登有着较大的不同,他除了附和了拜登关于对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谴责外,还提到了应该“加速推进和平的建设,结束战争的地点应该在谈判桌上而非战场上”,体现出了其希望为俄乌双方创造冲突“退出机制”的意愿。

古人有言“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尽管白宫晚宴觥筹交错,两国领导人会谈氛围一片祥和,但是面对媒体就俄乌冲突将如何结束所释放出的信号却大有不同,而这种分歧实际上是美国与欧洲大陆国家分歧的一个缩影。

“陷于疲惫”的欧洲

二月底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至今,不少欧洲国家已经从最初的全国“打鸡血”式的援助乌克兰到如今逐渐回归理性。在冲突初期,欧洲众多国家从政府到社会,均形成一种“逢俄必反”的风潮,这主要体现在针对俄罗斯的一系列制裁上。如果说针对莫斯科的金融、经济制裁还可以用国家力量博弈来看待,那么从制裁俄罗斯的树、猫、乃至一些国家取消了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演奏开始,毫无疑问,这一切已经开始变得失去理性。

卡耐基欧洲中心研究员Stefan Meister认为,尽管俄罗斯将持续成为欧洲安全的首要威胁,但是欧洲应当形成一个以欧盟为基础的地缘政治角色与俄罗斯打交道,并且要采取外交与安全领域并行的策略。从长远来说,在经济和技术上完全孤立俄罗斯是不可取也是不现实的,与俄罗斯一定程度的金融和技术融合符合欧洲的利益,况且俄罗斯与欧洲的能源关系是无法回避的。尽管像德国这样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盟成员国正在试图让中东、挪威和美国成为能源替代供给方,但是50年来建立的能源连通关系并非可以瞬间消失。

作为利益攸关方与欧洲传统大国,法国领导人在冲突开始前与开始后都一直在积极行动试图阻止或终止冲突。在冲突爆发前,马克龙曾到莫斯科与普京进行了“长桌会谈”,尽管并未取得成功。但在此次访美期间,马克龙向路透社(Reuters)表示自己将持续同普京对话,并且他认为自己的努力是有成效的,比如在确保乌克兰核电站安全的问题上帮助各方达成了妥协。

图为俄乌冲突前马克龙在莫斯科与普京会谈,西方一些评论人士戏称为“Long table diplomacy”

马克龙所表现出来的对于希望协助结束俄乌冲突的态度是欧洲目前不少国家内部的声音。由于同处一块大陆,冲突的持续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外溢最先冲击的就是欧洲大陆国家,近一年的“反俄”折腾已经让不少国家疲劳不堪,因此这些国家当前正在思考以更加务实的方法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在所有的负面影响中,最为关键与棘手的为两点:

1. 能源困境

在冲突爆发之初,当欧洲国家参与到了针对俄罗斯的每一项制裁时,牛津大学讲师Dimitar Bechev曾宣称,就算俄罗斯或许会将天然气“武器化”进行反制,但是这起不到任何作用。Bechev列举了俄罗斯对保加利亚和波兰断气后两国在几周内调整了能源供应方案的例子试图告诉大众有关能源议题的讨论只是一种炒作,欧洲可以独立于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不过随着冬天的到来,情况显然走向一个相反的方向。尽管在整个夏天欧洲国家都忙于到处“找气”、“买气”,然而当气温骤降,“天然气”不再仅仅是一种用于生产的能源,更是维系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时,随着其消耗量陡增,欧洲正在经历“缺气”危机。

欧盟经济专员Paolo Gentiloni在十一月底接受欧洲新闻(Euronews)采访时表示,欧洲能源危机的最黑暗时刻还没有到来,如果在2023年年初俄乌冲突仍没有结束,而俄罗斯继续对欧洲实施天然气断供,那么除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影响外,欧洲的经济也会跟着恶化。由于今年第四季度欧盟所覆盖的国家大概率将出现经济负增长,如果2023年第一季度仍然无法扭转局面或者情况变得更糟,那么衰退(Recession)将降临欧洲。

2. 资本外流

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以及难民的流动让欧洲大陆的整体安全性下降,这导致投资的大量流失。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而经济发展是投资的初衷,倘若一个地区陷入混乱,那么大量资本的出逃在所难免。根据权威金融数据公司Refinitiv Lipper报告显示,全球投资者自俄乌冲突以来都在抛售欧洲市场的股票,与不被看好的欧洲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美和东亚市场,均呈现前景可观的增持趋势,尤其是在美联储加息造成的美元强势背景下,美国企业成为从欧洲撤离后的资金主要投资标的。

老牌投资公司SEI投资的首席投资官Jim Smigiel认为,2022年全球大多数地区都受到通胀影响,但是对欧洲地区而言,俄乌冲突的影响力是最大的,这其中也包括了冲突造成的能源问题。许多欧洲企业因为能源价格高企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研报分析认为,2023年位于欧洲的企业利润前景看起来更加令投资人悲观,如果持续下去,或许不少企业将面临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利润下滑。一些欧洲当地企业也选择到海外设点,比如世界知名化工企业巴斯夫(BASF)将在中国湛江投资约100亿欧元,在这笔该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对外投资完成后,中国将成为巴斯夫世界第三大工厂所在地。尽管该投资协定谈判始于四年前,不过由于俄乌冲突的爆发以来欧洲整体形势的急转直下,加速了谈判的进行,使巴斯夫管理层坚定了要在中国落地一座“大厂”的目标。

图为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工厂

“斩获颇丰”的美国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经济与军事援助,不少西方学者对于美国的“大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比如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国际关系教授Joshua Shifrinson撰文表示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维护了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对自由主义的坚定捍卫。与欧洲国家萌发的“退意”相比,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研究分析师Elias Yousif认为美国的援助应当持续下去,因为正是由于美国的武器援助,乌克兰军队才得以在九月以来的“秋季攻势”中取得丰硕的战果。面对俄罗斯潜在的采取提高冲突烈度的行为,美国甚至可以提供给乌克兰更具进攻性的武器以遏制莫斯科单方面扩大战况的可能。然而,作为目前乌克兰最大的援助国,美国之所以能够保持这种与欧洲国家不同的“心气”,主要原因是因为美国在俄乌冲突中有一些巨大的收获:

1. 地缘政治利益

由于俄乌冲突的发生,欧洲整体安全环境急剧恶化,欧洲国家对于传统安全的追求重新回到议事日程前列。根据法国《快报》(L'Express)评论指出,美国如今对欧洲的影响力比过去十几年来更大。自冷战后,美国在欧洲的驻军一直减少,如今又恢复到2005年时期的10万人以上,这表明欧洲对美国的安全依赖进一步加深。尽管欧洲一直试图在世界政治舞台中扮演独立一“极”,但是冷战以来对美国安全的依赖使其在许多重要问题上不得不与美国保持一致。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由于美国采取了一些破坏联盟稳定的政策,逼迫欧洲国家寻求自我保护的能力。2019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就直言“北约正在走向脑死亡”,而随着俄乌冲突的进行,美国领导的北约又迎来了新的“生命”。这对华盛顿而言无疑是凝聚同盟关系,提升自身全球霸权的关键“回血针”。

为2022年北约马德里峰会成员国领导人合影

2. 能源经济利益

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Charles Michel)接受《意大利晚邮报》(Corriere della Sera)采访时谈到,欧盟国家在俄乌冲突中遭受的影响比美国要大得多,而美国作为一个能源出口国则可以从天然气和石油涨价中获利,“白宫方面总是优先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米歇尔指出尽管能源涨价造成的影响是全球性的,但是欧洲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美国是不存在的。不可否认美国许多企业也受困于通胀造成的经营成本过高的问题,但是对美国传统能源企业而言目前正处于一个盈利环境颇为良好的阶段。以知名能源企业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 Corp.)为例,根据其公司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净利润创下公司有史以来记录,达到196.2亿美元,同比增加191.3%。在这种丰厚的经济利益考量中,美国的能源企业势必会发挥其在华盛顿的游说能力,推迟冲突的结束时间。

3. 军工产业利益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军工产业,不仅为本国提供武器,还同时与许多其他国家签有大量订单。乌克兰目前大部分的海外武器援助都来自美国,而这就让美国的军工巨头们找到了新的盈利点。在五角大楼发的《2022年国防战略》中多次提及增加武器和弹药储备以此面对未来突发的战争。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高级咨询师Mark F. Cancian指出美国一些弹药库存已经达到训练储备的最低水平,因此国防部可以适当在采购中数量以备不时之需,而当武器采购数量增加时,获利的最大的自然就是这些军火商了。

本文作者:张盛,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研究助理,现就读于澳门大学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原标题:《马克龙访美:祥和氛围下的美欧分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