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驻阿根廷使馆文化参赞:我所见证的中阿文化交流

2022-12-20 10: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杨川颖 

智讯君按

2022年是中国与阿根廷建交五十周年,也是中阿友好合作年。50年间,有许多人为增进中阿交流和理解做出不懈努力。在此特别时刻,我们将陆续分享其中一些人的中阿故事,以资纪念,以飨读者。

说起来我与阿根廷的缘分真的很深。大学毕业以后第一次出国工作是去阿根廷,调入文化部后第一次出国常驻是阿根廷,2015年11月第一次担任使馆文化参赞又是在阿根廷。到本文完稿时止,我已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工作了7年半。

在这期间,我游览过伊瓜苏瀑布、莫雷诺冰川、火地岛等风景名胜,充分领略了这个拉美大国的美丽富饶。我也多次参访圣伊格纳西奥米尼遗址、科隆剧院、博卡俱乐部“糖果盒”球场、阿根廷国家图书馆(大文豪博尔赫斯曾在此担任馆长18年)等地,深切地感受到阿根廷文化的深厚底蕴。而最令人兴奋的是,我见证并经历了中阿关系,特别是中阿文化交流与合作突飞猛进的一段时期,并很荣幸能为这一进程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阿根廷是拉美文化大国,在文学、电影、音乐、舞蹈等诸多领域都拥有世界影响力,在各领域都涌现出一批大师级人物。中阿文化互补性强,两国民众也对彼此文化怀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在中国,迄今已有近150部阿根廷文学作品被翻译出版,博尔赫斯是几乎整整一代中国作家共同的“精神导师”,探戈也拥有极高的知名度。而阿根廷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普遍非常尊重,武术、太极、中医都拥有众多粉丝,布市的“中国城”每都周末都热闹非凡,中餐馆顾客盈门,石狮、牌楼前照相的游客络绎不绝。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布市旅游大巴的固定停靠站。

然而,在此前相当一段时间里,距离遥远、交流成本高,以及阿根廷与欧美国家渊源深厚而与中国交往时间相对较短,都使中阿文化交流长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恰恰是最近十多年来,伴随着中阿两国各领域关系的飞速发展,两国文化交流才日益活跃起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春节庙会

如今在阿根廷,最为当地人熟知的中国文化活动是每年一度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欢乐春节”庙会,目前已成为阿国内知名文化品牌,也是全球海外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春节庆祝活动之一。2016年“欢乐春节”活动吸引了60万布市市民参加;2017年由于赶上狂风大雨,活动刚开始不久就被迫中止;刚刚过去的2018年春节,参与人数再创新高,两天内接近80万人次,其中阿根廷人超过99%。庙会现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无数面中阿国旗迎风招展,舞龙舞狮、武术太极、民族歌舞等地道的中国节目轮番上演,数十个摊位上各式中国文化节庆用品琳琅满目,整个活动的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北京的庙会。每年庙会时节,阿国内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竞相报道,在各主要社交媒体上,有关春节庙会的主题也是随处可见、人气爆棚。

布市春节庙会的历史可以追朔到2005年。起初只是华人华侨每逢春节来临时在布市中国城附近自发举办的民间庆祝活动,一般是在Mendoza街和Arribeño街的交叉路口搭个简易舞台,由侨界文艺爱好者们表演一些简单的节目。2012年庙会经历了第一次大升级:一是因为被纳入了中国文化部全球“欢乐春节”活动,我驻阿使馆成为庙会的主办方。二是举办地点搬到了毗邻中国城的Barrancas de Belgrano公园,面积扩大到近3000平米,园内搭建大型舞台和商品摊位,形式上开始接近国内人们熟知的春节庙会。这个公园里有一个小山坡,当在对面平地上搭好舞台后,这里就形成了天然的观众席,可以同时容纳上千人就坐。这一阶段,庙会的每年参与人数升到数万级别。2016年,庙会迎来了又一次新的升级。布市政府将其列入每年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庆典”系列活动,并确定面积 1万平米的阿根廷国家公园广场为今后庙会的固定举办场地。同年阿新任副总统米凯蒂以及布市市长拉莱塔亲临庙会开幕式,向中国人民和在阿华人华侨祝贺新年,体现了阿政府对庙会的重视和肯定。

阿根廷欢春庙会的成功原因,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天时是指虽然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但农历春节恰好赶上阿根廷传统的暑期长假,举办文化活动恰逢其时。地利是指布市政府出于支持文化多样性及为公众提供文化产品的考虑,对这一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不仅在审批手续上一路绿灯,而且直接出资搭建舞台、布置场地,并在安保、卫生、交通等方面提供全力配合。人和则是指庙会将两国政府及当地侨界的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推动中阿文化交流的合力。其中以庙会承办方——阿根廷金凤凰基金会负责人陈静为代表的一批华人华侨,他们在个人生意成功后致力于推动中阿友好事业,每年都会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投入庙会筹办工作,对庙会的成功举办发挥了重要作用。布市春节庙会的成功也是两国政府通力合作的结果。2018年中国文化部组派了浙江艺术团一行30人专程来阿参加庙会演出,他们带来的舞蹈、杂技、魔术等节目受到了阿根廷观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中国驻阿使馆还与艺术团一起在布市标志性建筑——方尖碑下策划实施了“欢乐春节·舞动探戈”快闪活动,将中阿两国的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获得了阿根廷公众和媒体的高度评价。

中西双语小学

阿根廷是移民国家,历史上移民主要来自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移民数量迅速增加,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了阿根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阿华人华侨有18万左右,其中以福建人为多,他们中大部分生活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经营的上万家小超市已经占到布市商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为体现对华人华侨的认可及对中国文化的尊重,2014年3月布市政府开办了拉美地区第一所公立全日制中西双语小学。

这所小学的正式名称是布市第五学区第28小学,位于布市南部,距离市政府新办公大楼不到100米,是距那里最近的公立小学。学校校区为一幢新建的二层建筑,拥有宽敞的多功能厅、实验室以及专门的图书馆,硬件在布市公立小学里绝对算是豪华配置了。学校采用中西双语浸入式教学法,每个班32名学生有一半是阿根廷人,另一半是华人华侨子女。一半课时用中文,另一半课时用西班牙语。目标是到小学毕业的时候,所有孩子都能自如地使用中西两种语言进行交流。

这所学校得到了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据了解,时任布市教育部长[1]布里奇和副部长瑞加索尼对这所学校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为学校的如期建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时任布市市长、现任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出席了该校的开学典礼。北京市教委和布市教育部签署了专项合作协议,定期向这所学校提供中文教材。我们使馆和华人华侨社团也多次向学校进行过捐赠。

2014年,这所学校开始招收一年级新生,之后每年开学都增加一个新的年级两个班,目前最高年级是四年级。最近两年中,我几次陪同国内的教育团组去该校参观,也陪同大使夫妇向学校赠送过教学设备。每当看到教学楼里的学生越来越多,空教室越来越少,看着孩子们脸上的灿烂笑容,听着他们用稚气的嗓音一起齐声朗读唐诗,演唱中国和阿根廷的儿歌,我都感到无比喜悦。我相信等到这些孩子们毕业长大了,一定会为中阿友好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奖学金生

随着近年来中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全面提升,以及中阿各领域关系的迅速发展,学习汉语的阿根廷人越来越多。目前阿根廷各地有规模的汉语教学点已经超过30家,包括两所孔子学院及各大高校和私立教育机构开设的汉语学习班,每年在读人数超过3000人。相应地,阿根廷学生对中国政府奖学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方向阿根廷学生提供单边政府奖学金。就我所知,十年前每年提供10个名额,2013年增加到15个,2016年又增加到25个。奖学金申请人数出现大幅度增长始于2010年左右。2012年,尽管中国驻阿根廷使馆教育文化处将持有汉语水平考试(HSK)二级证书作为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必要条件,每年仍能收到近百份合格的申请,而最终入选者大部分具备HSK三级以上水平。

2015年底我重回阿根廷使馆后,对奖学金申请者的遴选流程做了较大修改。一是开始接受到中国学习本科及研究生专业课程的申请;二是遴选过程结合当地汉语教学机构的推荐、申请者在校期间成绩以及所报专业是否符合中阿未来优先合作领域等因素综合考量;三是对进入复试的申请者进行面试。这些改变虽然大幅增加了我处同志的工作量,但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选拔出来的奖学金获得者的质量。近几年以来,我们选送到国内的学生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各接收高校的一致认可,其中还涌现出了福玉星(Ema Indira Burmester,本科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期间拜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为师学习相声,目前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功必扬(Brian González,湖北电视台《非正式会谈》节目常驻嘉宾)、马超(Eduardo Macchi,在第十五届世界大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决赛中获得美洲区第二名,为阿根廷学生参加这一赛事的最好成绩)等一批优秀学生。

与此同时,我们也积极组织赴华留学生开展文化活动,包括两次赴华奖学金生联谊会,一次阿根廷人中文歌曲演唱大赛等。2017年6月份,在我处的支持下,阿第一位中国政府“卓越”奖学金获得者、就职于阿教育部国际司的贡萨洛·托尔蒂尼发起成立了阿根廷留华留学生会。目前该协会已经有会员近100人,并且赴阿各省多所高校举办赴华留学宣介活动,为帮助阿民众,特别是大学生,了解当代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来自中国的古典音乐

阿根廷拥有庞大的古典音乐爱好者群体,也曾出现过马尔塔·阿格里奇等蜚声世界乐坛的大师。最近几年来,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阿两国在古典音乐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多,阿根廷专业人士乃至普通公众逐渐形成了一个新观念——中国已经是古典音乐领域的强国。

对阿根廷人来说,中国的音乐家知名度最高的当属郎朗。他曾于2012、2014、2016年三次在科隆剧院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说起来很有意思,一直到2014年为止,阿根廷音乐评论界对郎朗的看法都存在明显分歧。至今在网上还可以查到那次演出后阿主流媒体刊发的评论:一方面承认他技法出众,另一方面认为他缺乏对古典音乐的深刻理解。而类似的批评声音到2016年郎朗以“中拉文化交流年形象大使”身份第三次来到科隆剧院演出后基本上就听不到了。对此,我们半开玩笑地说,不知是郎朗本人的水平真地有了新的提升,还是阿根廷人从心理上终于接受了一位中国钢琴大师的存在。

另一位在中阿音乐交流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是著名指挥张国勇老师。他于2016年4月份首次来阿,在科隆剧院执棒布宜诺斯艾利斯爱乐乐团。那不仅是第一次由中国指挥执棒阿知名交响乐团,而且是有记载可查的阿交响乐团第一次演奏中国作品——张国勇带来了鲍元恺的《中国组曲》。也正是在张国勇老师那次来访期间,我们一起敲定了当年10月青岛交响乐团访阿演出的诸多细节。最终,青岛团在基什内尔文化中心(阿国家文化中心)的两场演出均大获成功,成为“中拉文化交流年”的标志性项目之一,也是有史以来中国整建制交响乐团第一次通过官方交流形式来阿演出。此后,我们又一起策划了2017年中阿音乐家联手共庆两国建交45周年的项目。虽然张国勇老师最后因故未能成行,但是我们的创意却在中阿两国文化部的支持下得以实现。2017年3月24日,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指挥家张峥以及元奕、段碧妍和杨悦3位青年演奏家与阿根廷国家交响乐团在基什内尔文化中心联袂奉献了一场中国作品音乐会,包括《梁祝》、《黄河》、《长城随想》等曲目。这场演出不仅为中阿建交45周年奉上了一场高水平的音乐盛宴,而且使阿根廷文艺界对中国音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过去的十年间,中阿文化交流从一株嫩芽日渐茁壮成长,而今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中国电视剧《琅琊榜》即将在阿主流电视台播出;阿汉学研究工作方兴未艾,一批青年学者已经崭露头角;两国文博机构的合作正在落地;两国政府已签署相关协议,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文化中心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下一个十年中阿文化交流与合作一定会更加频繁、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也必将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巩固和深化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作者: 杨川颖,系中国驻阿根廷使馆文化参赞。

原标题:《我所见证的中阿文化交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