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避免一个因为少数人逐利使所有人的生活越来越不宜居的地球

2022-12-28 19: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安妮·埃尔诺

12月6日—12日,今年诺奖在瑞典学院开启为期一周的颁奖典礼活动。当地时间12月7日,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现场以法语发表了题为《写作中,没有任何选择是不言而喻的》的获奖演说。在演讲中,埃尔诺讨论了她曾经在一系列写作中为女性写下的承诺、为何采取平淡而克制的第一人称叙述,以及女性作家在文学领域应起到的作用。

“在写作中,没有任何选择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那些不再说父辈语言的移民群体、那些改变自身语言习惯逃离过去阶层的群体,使用着其他语言来思考和表达自己,他们面临着额外的障碍,并且进退两难。”

就在演讲前一天,埃尔诺也接受了法新社的专访,她表示获得诺奖更想献给“所有受苦的人——那些因这样或那样的统治、种族主义以及一切形式的不平等而受苦的人,以及所有那些奋斗着却不被认可的人”。她也补充表示,虽然自己并不期待获奖,但这个奖项激发了她写作的欲望,“我认为这是一个你可以反思很多事情的时代,对我来说,这当然意味着把它们写下来。”

在参加诺奖周的新闻发布会上,她也犀利指出,当下女性“长期以来接受了我认为绝对不能接受和无法忍受的情况”。她补充表示,“如果男性不了解她们的身体、她们的生活方式、她们的行为方式,女性就不会得到真正的解放。”显然,这也指向了诺奖历史上,她的获奖仅仅是17位女性中的一位,也是第一位法国女作家获奖。

写作中,没有任何选择是不言而喻的

文/安妮·埃尔诺

从哪里开始谈呢?我长久看着一张白纸,问过自己几十遍这个问题了,就像我曾经需要找到唯一的那一句话,让我开启新书的写作,一举消除所有的顾虑——就像一把钥匙。今天,当我再次面对这种情况时,最初的茫然已经过去了——“这真的是发生在我身上吗?”——我的想象力以一种逐渐使自己恐惧的方式表现出来,我被同样的需要所压倒。我需要找到一句能给我自由和坚定的话,让今晚受邀前来此处的自己,能够毫不颤抖地表达出来。

为了找到这句话,我不用去太远的地方寻找,现在它瞬间就出现了。它就像宝石一般耀眼,无可辩驳。六十年前,我在日记里就写下,“我将写作,为我的人民复仇。”它呼应了诗人兰波的呐喊:“我永远都是一个劣等种族。”那年我二十二岁,在一所省级学院学习文学,同学大多是当地富裕阶层的孩子。我曾骄傲而天真地相信,写书,成为一名作家,是为了那些没有土地的工人、工厂工人和穷困的店主,这些人因举止、口音和缺乏教育而受到其他阶层的鄙视,写作足以纠正所有与社会阶层有关的不公。我以为,凭借一个人的胜利就可以消除几个世纪以来的不平等现象,这是当年在学校里我的学业成就给自己培养出来的一种幻觉。我的个人成就怎么能弥补我所遭受的羞辱和冒犯呢?过去,我总是给自己找些借口,躲避问自己这个问题。

悠悠岁月

作者:[法] 安妮·埃尔诺 著 吴岳添 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6

从我读书起,书籍就是我的伴侣,阅读是我课余的天然行为,这种嗜好是我的母亲培养出来的。比起缝纫和编织,她更喜欢让我读书。书籍的昂贵价格,以及学校里人们对它们的怀疑,使得它们更受我欢迎。《堂吉诃德》《格列佛游记》《简·爱》《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大卫·科波菲尔》《飘》,以及后来的《悲惨世界》《愤怒的葡萄》《恶心》《异乡人》等,能够决定我读什么书的只能是机缘,而不是学校的安排。

之后通过选择文学研究,我选择留在文学里,文学对我已经成为最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得以把自己投射到福楼拜或者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中,并真正地活在其中。文学是一片大陆,我不自觉地把它置于我所处社会环境的对面,在我看来,写作意味着它拥有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绝非因为我的第一部小说被两三个出版商拒绝——这部小说唯一的优点就是试图找到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而压制了我的欲望和骄傲。在一个角色被性别界定、避孕被禁止、终止妊娠被视为犯罪的时代里,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女性和男性存在着巨大差异。当时,我结婚有了两个孩子,也有一个教师的工作,承担着家庭事务的全部责任,似乎每天我都在离写作和为同胞复仇的承诺越来越远。我读到了卡夫卡《审判》中的寓言“法律面前”,就像看到了自己命运的模样:在没有进入为我量身定做的大门的情况下倒下。

但这是没有考虑到个人和历史背景的。后来,我的父亲在我回家度假的三天后就去世了。当时我的教职工作是教和我自己背景相似的工人阶级学生,但世界各地的动荡变化把我带回我想要了解的世界中。远方似乎有接近我的“人民”的道路,这让我的写作欲望具有了一种隐秘而绝对的紧迫性,不再是20多岁时那种虚幻的“无所事事”,而是要深入挖掘被压抑的记忆中无法言说的东西,让全世界了解我的同胞是如何生活的。写作是为了了解那些使我与自己的本源逐渐疏远的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安妮·埃尔诺

在写作中,没有任何选择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那些不再说父辈语言的移民群体、那些改变自身语言习惯逃离过去阶层的群体,使用着其他语言来思考和表达自己,他们面临着额外的障碍,并且进退两难。他们确实感到很困难,甚至不可能用他们所掌握的主流语言去写作,尽管他们已经熟悉了这种语言,甚至能够在文学作品中欣赏这种语言。那些由描述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地位的感觉和词汇组成的文本的“第一世界”。一方面是他们用来给事物命名的语言,带着残忍和沉默,例如作家阿尔贝·加缪那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在“是”与“否”之间》中,一位母亲和一个儿子之间的亲密交流。另一方面是受人钦佩的内化的作品的典范,这些作品使“第一世界”开放,他们为自己的提升而感到感激。他们有时甚至认为这里是他们真正的家园,对我而言他们包括福楼拜、普鲁斯特、弗吉尼亚·伍尔夫这样的作家。虽然,当我重新开始写作时,没有一个人对我有任何帮助。我必须打破“写得好”和漂亮的句子——正是我教我的学生们写的那种——来根除、展示和理解贯穿我内心的裂痕。我不由自主地想到的是一种表达愤怒和嘲笑,甚至粗俗喧嚣的语言,一种过度的、反叛的语言,经常由被羞辱者和被冒犯者使用,作为他们对曾经经受蔑视记忆的唯一反应。

安妮·埃尔诺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证书

很快,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以至于我无法想象有任何其他方式开始——我的社会在我学生时代就已存在的种种裂痕,其中一个就是国家仍然谴责妇女私下堕胎的行为。我想重新审视我女儿的身体将面临的一切状况,所以,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在1974年出版的第一本书就大致划下了我写作的疆域,一个面向社会和女性主义的疆域。从那时起,为我的人民复仇和为我的性别复仇,将是同一件事。

一个人怎么能不反思写作而仅仅反思生活呢?不去想写作是否会加强或破坏对存在的公认的事物的表征?在写作中表达冲击力和嘲讽,这样难道不恰好反映了被统治者的态度吗?当一些读者在文化上享有俯视权力时,他们对书中的人物保持着和现实生活中一样的威严和居高临下的态度。因此,为了避免这种凝视,当我讲述父亲的故事时,我意识到这种凝视是自己无法忍受的。从我的第四本书开始,我决定采用一种中立、客观的写作方式,“平淡”在这里的意思是既不包含隐喻,也不包含情感的迹象。冲击力不再直接出现,它需要来自事实本身,而不是写作技巧。寻找既包含现实本身又包含现实提供的感觉的词语,成为了我持续到今天一直关注的问题,无论我想写的主题是什么。

一个女人的故事

作者:[法] 安妮·埃尔诺 著 郭玉梅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0

我有必要继续说“我”。在文学作品中,第一人称——在大多数语言中,从我们会说话的那一刻起直到死亡,我们都是通过第一人称存在的——在提到作者而不是虚构的“我”时,通常被认为是自恋的。需要注意的是,“我”,迄今为止依然是贵族们在回忆录中叙述自身功绩的特权。直到18世纪之后的法国,意味着可以用来成为普通个人故事的主题,正如让-雅克·卢梭在《忏悔录》序言中所宣称的那样:“没有人反对,作为一个平民的人,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值得读者注意……无论我生活得多么默默无闻,如果我比国王们思考得更多、更好,我灵魂的故事就比他们的故事更有趣。”

并不是这种平民的自豪感激励了我(尽管我曾说过类似的话),而是渴望使用“我”——一种男性和女性的形式——作为一种探索工具来捕捉感觉:那些被记忆埋葬的感觉,那些从我们周围的世界随时随地不断给予的感觉。但目的是什么呢?不是要讲述“我”的生活故事,也不是要让自己摆脱生活的隐秘,而是要努力破译一个个鲜活的情景、一件事、一段浪漫的关系,从而揭示一些只有写作才能实现的东西,也许还能传递给别人真正的意识和记忆。谁能说爱、痛苦、哀悼、羞耻不是普遍存在的呢?维克多·雨果曾写道:“我们没有人有幸过着只属于自己的生活。”但是,由于所有事物都不可避免地以个体的方式存在——“这是发生在我身上的”——只有当书中的“我”在某种意义上变得透明,作为读者的“我”开始占据它时,它们才能以同样的方式被阅读。换言之,这个“我”超越了个人体验而普遍化。

这就是我对写作许下承诺的构想,它不是为某一类读者写作,而是从我作为一个女性和迁移者的经历来写作。从我对自己生活岁月越来越久的记忆中,我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别人形象和文字。我在书中许下的承诺,是基于一种已成定数的信念:一本书仍然有助于改变个人生活,有助于打破忍受和压抑的孤独经历,使人们能够重新想象自己。

一个女孩的记忆

作者:[法] 安妮·埃尔诺 著 陈淑婷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0

今天,我们在女性的反抗中看到了这一点,她们找到了破坏男权的话语,并站起来反对这种最古老的形式。然而,在这个时代写作,我仍然想知道女性在文学领域所占的地位究竟如何。她们还没有获得书面作品生产者的合法性。在这个世界上,包括西方知识界在内的一些男人来说,女人写的书似乎根本不存在,他们从不引用它们。如今瑞典学院对我作品的认可,是所有女作家希望的象征。

但我不会把文学写作与我在各类时事和思想方面采取的立场混为一谈。我成长为“二战”后的一代,作家和知识分子将自己定位于政治生活,理所当然地参与到各种社会争论中。今天,我们不会说,如果他们没有曾经的大声疾呼并作出承诺,事情是否会有不同的结果。但在当今世界,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和图像传播的速度形成了一种冷漠的形式,专注于自己的艺术成为一种诱惑。与此同时,在欧洲,一种倒退和封闭的意识形态正在抬头,这种意识形态建立在排斥外国人和移民、抛弃经济弱者、漠视女性的基础上的。对我和所有那些认为人的价值在任何地方都是平等的人来说,需要承担起警醒的责任。

一个男人的位置

作者:[法] 安妮·埃尔诺 著 郭玉梅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0

我被授予了最高的文学荣誉,就像一盏明灯正照耀着我在孤独和怀疑中进行的写作和个人研究。这束光并未让我转移聚焦。我也不认为授予我诺贝尔文学奖是个人的胜利。在某种意义上,我把它看作是一场集体的胜利,这既不是出于骄傲,也不是出于谦虚。我与那些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希望全人类享有更大的自由、平等和尊严的人一样感到自豪,不论其性别、肤色和文化。我们都希望,与那些为子孙后代着想的人站在一起,避免一个因为少数人逐利使所有人的生活越来越不宜居的地球。

如果我回顾二十岁时所许下的为人民复仇的承诺,我不能说是否已经实现了。正是因为这个来自我的祖辈们、勤劳的人们的承诺,我得到了足够的力量和愤怒,有了在文学中给他们一席之地的愿望和雄心。他们的声音,从很早开始就伴随着我,让我接触到世界的其他存在方式,包括想要改变它,把我作为一个女性和一个社会逃离者的声音铭刻在一个解放的时空里,这是我所理解的文学。

安妮·埃尔诺

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1940— ),法国女作家,童年与青年时在诺曼底的小村镇生活。现在是大学文学教授,居住在巴黎远郊的塞尔吉-蓬图瓦兹新城。她的文学作品有《空柜子》(1974)、《他们所说的或什么都没有》(1977)、《冷冻的女人》(1981)、《地位》(勒诺陀文学奖,1984)、《一个女人》(1987)、《简单的激情》(1991)、《外部日记》(1993)、《耻辱》(1997)、《外面的生活,1993—1999》(2000)、《事件》(2000)、《占领》(2002)等。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部传记,都是依附真实的故事。她的不少作品像是小说,又不是小说,往往由她的回忆、她的亲历构成,写作时有一种非把一切都讲出来的欲望。她的文笔简单,情感激烈,力求在平淡无味但又绝非陈词滥调的文字中,体现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她的文体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毫无掩饰地说出看似无法表达的东西。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2年10月6日13:00(北京时间19:00),瑞典学院将202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 。

(原题为《2022年诺奖获奖演讲 | 埃尔诺:写作意味着它拥有改变现实的可能性》,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篇小说选刊)

# 独行的缪斯:自传、性别研究及其他

[美] 孙康宜 著

曾任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系主任、著名荣休讲座教授孙康宜先生,将女性独特的社会角色和性别含义引入对文本的解读中,重新阐释了古典文学,为文学批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书是一本自传与性别研究及其他的合集。自传部分,除了自述家世和幼年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外,还详细追述了求学、治学经历。性别研究及其他部分,在对明清女性文学的研究中,孙康宜惊喜地发现了男女两性间的互补与合作的独特文化现象,纠正了西方性别理论一味强调“差异观”的偏颇。

# 长亭与短亭:词学研究及其他

[美] 孙康宜 著

这是孙康宜先生汉学研究论集。收录二十多篇学术论文,内容广涉孙先生的词学研究成果、对中西经典文学及中西文学比较方面的心得和洞见、边缘论题、最新探索的生荒领域,其中对中国古典作家的审美追求、中国古代女性作者的地位问题等,均做了饶有趣味的探讨,从中可以窥见孙康宜先生海外汉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研究成果。

# 千年家国何处是:从庾信到陈子龙

[美] 孙康宜 著

孙康宜先生对六朝诗的研究是其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成果在本书中得到充分展现。他对六朝诗歌的分析精准到位,赏析兼具,比学术圆润,比散文严谨,属别具一格的古典文论著作。通过对陈子龙与柳如是诗词情缘的关系和明清诗词中诗与面具的互利关系独到的诗词研究,在国内外古典诗词研究中独一无二,令人信服。孙康宜教授深受中西文学的熏陶,所做研究,属集中西方文化大成之作,每每将个人心得与史学价值融会贯通,使读者深受教益。

# 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

[德] 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 唐健 译

《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系法国作家、哲学家拉康的得意门生——斯洛文尼亚作家、哲学家齐泽克的拉康研究专著。作者以“小对形”及真实理论作为全书中轴,以电影、故事或政治事件等作为案例,有条不紊地向读者展示了拉康理论的基本构图。这是一本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能够深入大众文化的介绍拉康理论的“教科书”。

# 片刻与永恒:九十九个幸福时刻

[英] 乔治·麦尔森 著 庄安棋 译

英国作家乔治·麦尔森爬梳了古往今来不同身份的人的档案文件,不只是文学作品,还包括一般人忽视的文献资料:私人信函、日记、旅行日志、诗文。他得到的并不是重大的启发,也并不想借此筹划伟大的作品,而是从这些文本中摘取充满快乐和活力的片刻,与读者分享这些毫不矫饰的小小欢喜。横跨各文化、纵观数千年收集的九十九个幸福片刻,铸就出永恒的生命精华。

# 野棕榈

[美] 威廉·福克纳 著 斯钦 译

《野棕榈》是由《野棕榈》和《老人河》两部作品交织而成的一部作品,前者是一个爱情故事,后者是洪水中犯人救助受困者的故事。

福克纳在谈到这部作品时说:“我是像你们读到的那样,一章一章写下来的。先是《野棕榈》的一章,接着是大河故事的一章,《野棕榈》的另一章,然后再用大河故事的又一章来做对应部分。我想要同一个音乐家那样做,音乐家创作一个乐曲,在曲子里他需要平衡,需要对位。”两个情节完全没有联系的故事,交织奏响了一曲人性之歌,是福克纳作品中令人心痛至深的一部作品。

#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

[德] 顾彬 著 海娆 译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精选了德国汉学家顾彬的四辑诗歌作品,让我们看到他对生命的爱,对存在的倾听,对他者的体认、宽容和同情。其中《房间里的男人》涉及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作者游学游历的痕迹,又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评价,其中充溢着诗人强烈的“同情心”;《临渊之悟》包括爱情、女人与记忆,受伤的语言、受伤的生命,悲哀中的快乐等;《动荡的安宁》是对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些思索,艺术上受到德国现代短诗和中国唐宋诗词的影响,语句简洁,追求意象;《猴子结构》中,诗人对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化用,对汉语表达和资源的吸收,使他和汉语言文化达成了一种“亲密性”。

#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

丁雨 著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集结22篇观展感悟,将中华大地上的故事串联起来,借展览与文物述说起源、发展、交流与衰落。出土文物不仅是先民的生活剪影,也映射出他们的精神世界,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本书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对展览主题思想、布局、展出文物的介绍说明配以300余张照片,将展览现场生动地还原在读者眼前,弥补不能去到展馆现场的遗憾,也可作为曾经来过的珍藏记忆,是一本“拿在手上的展览”。

其文笔生动幽默,兼具锋锐的思考与丰沛的情感,借展览重现历史场景、人物风貌的同时,追溯了历史动态演进的线索以及历史规律。

#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

高翔 著/绘/译 [法]旅克·理查德 著

[法]楼兰·埃尔萨塞 译

中国画家高翔和法国记者旅克•理查德2005 年从上海出发,逆长江走往青海源头。沿途采取步行、坐船、租车、乘班车, 搭拖拉机和任何可以借用的当地交通工具, 以最大的可能选择贴近这条流经最广袤地域的河流的路径。两位作者以行走的方式,一路分别用绘画和文字两种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录发生巨变的长江及沿岸的地理、人文和生态,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游记或风景写生,而是关于长江的一次珍贵而严谨的“田野调查”——他们带着对生态的关爱和赞美,对长江大胆地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艺术性和记录性并存的考察。

# 乡村诗人札记

李浩 著

70后先锋派代表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浩中篇小说精选集。他师承欧美现代和后现代文学传统,具有精进的文学姿态和出色的写作技巧。整部作品人情世故奇特,人物命运曲折,对人的生存状态提出质询,竭力发掘人性的丰富与复杂。这些作品涵盖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等多种小说类型,大多带有鲜明的先锋文学的遗风流韵。作者选择“意象”作为切入点和必要构成因素,具有“现实”“虚幻”相互交织的独特审美力量。

# 自我、镜子与图书馆

李浩 著

本书是作家李浩短篇小说精选集,继续了李浩小说清高、执拗、立志高拔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先锋性,体现出李浩别样的才华和维度;题材别致,语言自由,想象力丰沛,天马行空、意绪斑斓。塑造出一个个高于现实、具有魔幻感的世界。既是幻想之书,更是现实之书。李浩小说着力描写意象,其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力量,使小说的内容主题拥有了诗歌的“意在言外”的审美特征,同时也拥有了超越性的、多重的深层内涵。

原标题:《安妮·埃尔诺:我们都希望,避免一个因为少数人逐利使所有人的生活越来越不宜居的地球 | 纯粹现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