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代社交迷思:微信好友1000+,只有5个能聊得来

2023-01-06 13: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你有多少微信好友啊?”一位朋友这样问我。因为工作、学习、爱好甚至一面之缘加来的微信好友,居然有1000多个。

但再仔细一看,所有微信好友当中,近半我都不清楚他们是谁,余下的大多数,基本都只是点头之交,或是许久不再联系。真正会约出来玩的,只有二十几个,会诉诸烦恼的,只有个位数。1000个好友当中,在想哭的时候可以联系的,有没有3个都很难说。

有人可能说,或许是你的社交能力问题。但事实上,根据研究,我们每个人一生,不管多受欢迎,多么社牛,交友有多广泛,真正能够维系的好友关系,都只有在150人左右,每周会保持交流的密友最多也只有5个。

这就是著名的“150定律”,又叫做“邓巴数字”。而这,也是由我们的大脑决定的。

《人类简史》中提到,我们的记忆里面只适合处理150人以内的人集团系,一旦超过150人,就成了一个社会化的组织,超过了一个人的舒适区。

这个观点也影响了微信之父张小龙,他认为把一个上千人的组织当成10个150人的团队会有非常高的创造力。

“150定律”已经成为社交领域的常识。150这个数字究竟有什么魔力?其实这就是由罗宾教授提出的“150人魔咒”,也被称作“邓巴数”。这“150定律”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呢?

01

灵长类动物脑容量和社交圈的关系

你可能知道,相对于它们的体型,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异常巨大——比任何其他动物群都大得多——但是什么原因让灵长类动物的大脑“脱颖而出”呢 ?

其中涉及的理论会非常复杂,包括一些营养和消化等方面的知识,在此我们就不赘述。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听起来像是来自漫威漫画的那个,“马基雅维利智力假说”,它基本上假设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容量会越来越大,因为这会使他们在发展复杂的社会策略以实现更高的繁殖成功率方面具有进化优势。简而言之就是,更大的大脑,更善于操纵他人,更多的繁殖,不断进化之类的。

1992年,罗宾·邓巴决定研究不同类型灵长类动物的新皮层大小与总脑容量的比率,然后将其与其他灵长类动物进行比较。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相关性:新皮质与大脑的比例越大,社会群体的规模就越大。他将这种关系外推到人脑,他发现人类的平均社会群体容量应该是148 个,但随后他将其四舍五入到150个。

02

我们的社交圈为什么有150个人?

现在,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非人类学家,你可能会想,“社会群体?什么意思?”

邓巴以一种非常简洁、非常精确、非常科学的方式将150 这个数字解释为“这样一群人,如果你凌晨3点在香港机场中转时在中转休息室看到他们,你会走上前去对他们说:‘嗨!你好吗!很久没见到你了!’事实上,如果你没有这么做,他们可能会有点生气。你不需要自我介绍,因为他们知道你在他们的社交圈子中的位置,你也会知道他们在你的社交圈中的位置。而且,如果真的到了紧要关头,只要你提出请求,他们很可能会同意借给你五英镑。”

当然,事实上,你随处都能看到150这个数字。福特卡车,第149 街和第151 街之间的标志,如果你用谷歌搜索“75 的两倍是多少”……但我们也常在自然发生的人类群体中看到150这个数字。

在前工业时代的人类狩猎采集社会中,基本上有三种规模的群体:临时夜营,有30-50人,而且通常不稳定,人来人往;大约500-2500人的大部落,但这些部落大多因语言和文化认同聚集在一起。不过,在中间,我们发现了氏族:具有“仪式意义”的群体。在某些文化中,例如,会出现在“成年”仪式上的群体。对氏族的一种解释是,他们本质上是某人的社交圈。对于有人口普查数据的20多个部落社会,当我们查看氏族规模时,我们发现平均值为 153人,正如你可能注意到的那样,仅比150人多3人。

这只是众多例子之一: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在公元前6000 年,大约有150 人,而征服者威廉1086 年的末日审判书显示,11世纪的英国村庄平均约有150 人。在现代,虽然我们已经不再保有许多古老的、自然的活动,比如狩猎食物,或死于痢疾,但我们似乎一直保持着150人的人群分组。

像哈特弟兄会和阿米什人这样的宗教社团往往有110 人左右,一旦超过150人就会出现分裂。最小的独立现代军事单位,连,通常是三个30-40 人的战斗排,加上指挥人员和支援单位, 加起来大约是150人。Gore-tex 公司的工厂以150 人而著称,因为戈尔先生发现,一旦他们规模变得更大,就需要低效的等级制度来管理。一项实验甚至发现,人们会向大约 68户家庭(约 150 人)发送圣诞贺卡。

03

当我不在人世,或许有12个人会为我伤心

邓巴数字可能是150,但事实证明,他知道的另一个数字是5,邓巴称之为“内部圈子”,这是人们倾向于至少每周与之交谈的亲密接触者的粗略数量。

事实上,邓巴确定了一些不同的社交圈,按3的递增因子分组。大约有12到15 个人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为“同情群体”,被定义为“如果明天他/她不在人世的话会让你心烦意乱的人”。我们倾向于每月至少与他们交谈一次。

有趣的是,12 -15 也是团队运动、陪审团和使徒团体的大致人数,大约每12个使徒中就有1个倾向于背叛你,所以要小心。如果你再增加 3 个因子,那就是你的“亲和力范围”,大约 50个人你仍然会认为他们是真正的朋友,并且每年与他们交谈一两次。

当数字超过邓巴数,到大概500,就是你大概认识的人数。再扩大一下,1500几乎就是你实际认识的人数上限了。数字超过1500,就是茫茫人海里的陌生人……

本文节选自《梳毛、八卦与语言的进化》,略有删减

作者罗宾·邓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原标题:《当代社交迷思:微信好友1000+,只有5个能聊得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