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那些长期吃坚果的人,都长胖了吗?

2023-01-15 07: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西希 西希营养学

春节将至,坚果礼盒又成了走亲访友的硬通货。在西希儿时的记忆中,副食花样有限,像美国巴旦木、夏威夷果、巴西鲍鱼果,这样的舶来品还并不普及;而近几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每日坚果”曾经火遍各大商超,至今的热度还在;但更近期,对“热量”的敏感,对健康的在意,让很多人对高脂肪高热量的坚果开始敬而远之,会认为“坚果热量高,减肥不能吃”;

那么,坚果在健康膳食和控制体重中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坚果到底是不是一种健康的食材?在五花八门的坚果中是否有“最”健康的一种呢?西希就再来谈谈坚果

当我们在吃坚果的时候,我们在吃什么?

从营养的角度讲,坚果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什么?坚果的营养成分很神奇,兼具植物来源食物和动物来源食物的特点。

1)热量,我们生长和运动离不开热量,坚果中的热量一点也不少,实际上,如果按照单位体积的热量来计算,坚果的热量也就仅次于油脂,30g也就是1小把坚果热量平均180 kcal,相当于3.5个苹果,3两米饭,1小块牛排

2)脂肪:是健康的脂肪,坚果热量高是因为脂肪含量高,但是坚果中的脂肪是健康的脂肪,这也是后文中会提到的长期吃坚果有心血管健康的主要原因。脂肪中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不健康,而不饱和脂肪更健康,其中多不饱和脂肪,包括我们常听到的DHA是可以减少血管堵塞的。坚果中,特别是核桃和松子中,多不饱和脂肪含量很高,是植物类食物中含量最多的,一小把的含量可以达到10g以上,相当于400g三文鱼。而且坚果不含胆固醇,反而含有可以减少胆固醇吸收的植物甾醇。

注:核桃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亚麻酸,需要在身体内经过转化才能成为DHA。

3)蛋白质:坚果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平均30g坚果,含蛋白质4.4g,一小把坚果和1个鸡蛋的蛋白质(5g)含量差不多。但是,坚果中的蛋白质是植物蛋白,必须氨基酸含量和人体所需的配比不同,促进肌肉生长的支链氨基酸BCAA含量较鸡蛋低。不过也有人认为,坚果中赖氨酸含量低,精氨酸含量高,是可以帮助血管扩张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这目前只是一个假说。坚果中的赖氨酸:精氨酸比都在0.5以下,而牛奶蛋白中的赖氨酸:精氨酸比可达2.4。

4)碳水化合物,很低,但是膳食纤维含量相对高。每30g坚果的平均膳食纤维含量为2g左右,一碗糙米饭的膳食纤维含量也是2g

5)矿物质,坚果富含钾和镁,西希提到过多次膳食中低钠高钾可以帮助控制血压,而镁对于肌肉的恢复很重要,30g的坚果中平均含有190mg钾,和一小碗菠菜相当。

一小把坚果,可以提供1小块牛排的热量,1大块三文鱼的多不饱和脂肪酸,1个鸡蛋的蛋白质,1碗糙米饭的膳食纤维,和1小把菠菜的钾。这确实是一个神奇的组合,也是很难有其他食材可以平替坚果,作为一个单独的食物类别,坚果是营养成绩出色的。

如果仅仅因为热量高而不吃坚果,会错过很多其他营养素。

那么长期吃坚果会长胖吗?

那些长期吃坚果的人,都长胖了吗?

长期吃坚果多的人,都怎么样了?

营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者,也和我们有同样的疑问,2019年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真,就利用该学院维护的,美国最大的三个健康人队列,对这一问题给出了答案 [1]。

美国最大的健康人队列,包括2个护士健康研究队列(针对女性)1个医师健康研究队列(针对男性),总随访人数达15万人。

他们每4年会对这些人膳食和健康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吃多少坚果,以及体重变化的情况。

经过长达20-24年的随访,其中2万多人最终达到了肥胖(BMI >30)的标准。

结果发现

1)首先,从大数据来看,大家都在长胖,平均每年体重上涨0.32kg,这和我们身边观察的情况其实类似,中年发福,每年涨一点,每年涨一点,不知不觉就胖了起来,就像下面的图一样

2)人们吃坚果的量在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日每日吃坚果的份数在过去20几年间增长了1倍。这也和美国的坚果消费数据相一致,坚果是随着大家生活进步,对健康更加关注,摄入增加的食物种类。同步发生的变化还有含糖饮料摄入的减少,土豆吃得更少(对于美国人来说土豆是一种精制主食),甘蓝吃得更多

3)吃坚果更多的人,体重增长比平均水平慢,也就是说坚果吃的更多的人,更不容易变胖。

这种效应对于核桃、树坚果(巴旦木、腰果、榛子、开心果、夏威夷果等)更明显,而对于花生并不那么明显。

也就是说,核桃和树坚果对减肥更有利,花生对减肥的效果没有那么明确。

如图所示,每日多吃15g核桃可以让4年后出现肥胖的风险减少15%,而其他树坚果每日多吃15g可以让肥胖的风险减少10%。

这项研究的结果和很多长期随访的队列研究结果类似,长期吃坚果,特别是核桃,和肥胖没有必然的联系,反而有助于维持体重。

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这可能是和坚果具有更丰富的营养素,更好的饱腹感相关,另一方面吃坚果的人本身和更注重健康有关。来自美国的数据显示,高收入人群吃坚果(包括树坚果和花生)都更多[2],这类人往往也更加重视膳食和健康,所以他们的体重增长更少也是意料之中的。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增加坚果摄入,指的是每日多吃15g左右,相当于6块核桃仁,而不是一大把核桃或者一袋花生。坚果能量密度高,好吃但是不能过量。

但不论怎样,数据显示,从群体层面上,吃坚果多并不会变胖,但是从个体层面,比如如果西希开始每天多吃100g坚果(一大把)持续1个月,体重是一定会上涨的。

我们平均每人吃多少坚果?

中国的消费数据显示,总的坚果摄入量包括非加工和加工后的坚果[3],人均总摄入量每年在3.5 kg左右,平均到每日,人均食用坚果大概10g,并且从2015年开始呈上升趋势。

因为这是人均的数据,实际上坚果的消费还是有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带来的差异的。这项数据既包括比较健康的天然坚果,也包括加工坚果制品,而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减少加工坚果制品,多吃新鲜坚果,每日吃30g左右。

坚果之最——坚果营养成分大比拼

既然每日坚果,不能吃太多,那当然要选择健康的种类,有没有一种坚果是尤其健康的呢?

接下来西希就通过营养成分分析的数据(来自美国USDA营养数据库)来对各种坚果进行评比,看看你最爱的坚果营养成分怎么样。下面的评比都是按照30g坚果为1份进行比较的,先来看看30g坚果到底是多少颗

1、最有利于控制热量

_

坚果类型

热量最低

每30g

开心果169kcal

腰果 172kcal

坚果的热量普遍较高,平均30g坚果的热量在190kcal,其中热量最高的是夏威夷果和碧根果,而开心果和腰果是热量最低的,对标一下,30g花生的热量也会达到180kcal哦

2、蛋白质含量最高

_

坚果类型

蛋白质最高

(每30g)

花生 8.4 g

巴旦木/开心果 6.2 g

坚果的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居然是最便宜的花生,所以健身的人群要补充蛋白质的时候不要忘记花生,“花毛一体”是很好的植物蛋白补充食物,但是注意不要吃太多哦

3、膳食纤维最丰富

_

坚果类型

膳食纤维最丰富(每30g)

开心果 3.1 g

花生 2.8 g

坚果是含有膳食纤维最丰富的高脂肪食物,这也意味着,生酮饮食便便不畅的人群,除了膳食纤维补剂,坚果也是很好的选择。30g开心果的膳食纤维含量和一个削了皮的苹果差不多哦。

而松子、腰果的膳食纤维含量相对较低,在1-1.5g左右

4、最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_

坚果类型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

每30g

核桃 13 g

松子10 g

在脂肪中,饱和脂肪对心血管健康最不利,而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含量占91%以上,饱和脂肪含量不到10%,是真正的健康脂肪。

而不饱和脂肪中,多不饱和脂肪(MUFA),包括DHA在内,是对心血管健康很有利的。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和不吃坚果的人相比,每周吃2次坚果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可减少30%!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FDA(食品药品管理局)早在2004年就许可在坚果制品上标注“科学研究证实,每天吃40g坚果配合低饱和脂肪膳食,可以减少关心故不能发生”

而核桃,作为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表,在各种心血管疾病研究相关研究中都证实,长期吃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

坚果会让人长胖吗?

坚果是一种,高营养密度的食物,能够提供健康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高钾高镁,而且还有抗氧化物质

常吃坚果,只要控制量(40g每日左右)可以有益心血管健康,而且有利于控制体重

热量最低的坚果是开心果,但对心血管健康最好的是核桃,混合坚果也是不错的选择,只要低盐低糖

参考文献

[1] Liu X, Li Y, Guasch-Ferré M, et al. Changes in nut consumption influence long-term weight change in US men and women. BMJ Nut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7, 2019:bmjnph. doi:10.1136/bmjnph-2019-000034

[2] Yi SY, Steffen LM, Zhou X, Shikany JM, Jacobs DR. Association of nut consumption with CVD risk factors in young to middle-aged adults: The Coronary Artery Risk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s (CARDIA) study. Nutrition, Metabolis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22;32(10):2321-2329. doi:10.1016/j.numecd.2022.07.013

[3]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