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东北振兴大讲堂”首期开讲,专家建议研究“冰上丝绸之路”

澎湃新闻记者 康宇
2018-05-24 15:52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5月23日,由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首次“东北振兴大讲堂”在东北大学汉卿会堂举行,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燕玲作主题报告。 东北新闻图 图

“北冰洋是连接中国北方和欧洲大陆最短的海上通道,北冰洋逐年融化,以后‘冰上丝绸之路’会为能源、造船业、物流等相关产业带来机遇,所以建议东北更好地研究这个,抓住机遇提前布局,有助于促进东北振兴。”

5月23日下午,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燕玲在首期高端智库“东北振兴大讲堂”作主题报告时给出了上述建议,引发关注。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处了解到,“东北振兴大讲堂”此后会定期举办,将与东北振兴年度论坛、东北振兴专题论坛一起成为东北振兴研究院的系列高端智库活动。

作为“东北振兴大讲堂”的首期开讲嘉宾,张燕玲表示自己与东北渊源颇深:出生于黑龙江,在辽宁读的本科。

“所以我对东北有很多感情,也一直很关注东北的发展,以及近些年的改革举措。”张燕玲说。

张燕玲结合东北地区实际,提出了新时期加快东北全面振兴的几条建议。

首先,张燕玲提到,东北要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以东北地区与东南省份的省市对口合作为契机,加快对先进地区经验的复制、消化和理解,着力深化东北地区体制机制改革。

张燕玲的第二个建议就是做好“冰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她认为这条路有助于北方港口的建设,会助力东北的全面振兴。

“北冰洋融化,全年通航的话,从上海到德国汉堡的距离要缩短6400公里,到那个时候,中国大多数的船都走北冰洋了,中国劳动生产力就会北移,辽宁就会变成今天的广东。”张燕玲建议东北应率先抓住机遇,做好研究和布局,“据了解,广东省的很多领导对这个很重视,在研究25年以后怎么发展了”。

张燕玲在报告中多次提到,东北事实上并不缺乏优势,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把产业逐步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链,是要思考谋划的关键。

她的另一个建议与此相关,即东北应建立农业产业链互联生态圈。

谈到这一问题时,张燕玲颇为感慨。她想到了东北大米。“东北大米在全国都有名,可是我们有自己的产业链吗?没有。有些乱倒腾东北大米的人卖的是假的,坏了我们的名声,然后农民还很苦,这不应该。”

“农业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也是推动东北地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产业。”张燕玲指出,要推进东北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将农业、土地、种植作为和物流、销售渠道以及最终的用户联系起来,建立一个产业链,同时推动现代金融与这个产业链生态圈内的每个节点相连接,提供资金和服务,“做到土地不污染、作物有产地证明、农民卖产品有保证”。

此外,张燕玲还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了“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与国际接轨”的建议。她认为,东北地区一些所积累和探索出的经验、成绩应该多与国际接轨,多发出声音,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

    责任编辑:蒋晨锐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