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人过年省钱宝典

2023-01-18 08: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抓绒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又要过春节了。

而对那些在外面漂泊了多年的异乡游子而言,他们今年春节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回老家和自己的亲友们团聚了。

根据新华社给出的初步分析研判,今年春运期间的客流总量,将比去年同期增长99.5%。而美团数据则显示,今年春节的旅游订单涨了350%。

问一问公司的同事,要么,就是已经买好了回家的火车票,要么,就是准备接爸妈一起出去玩。

然而,虽然是久违的家人重逢,但提起这个年具体怎么过,每个人却都皱起了眉头,露出了一副“近乡情更怯”的表情。

这是为什么呢?

Part 1.

被春节掏空的荷包

毫无疑问:年关归乡,是在外打拼年轻人共同的美好向往。

但一旦这种向往具体成了现实,当“想回家过年”变成了“真回家过年”,那么各种与亲戚朋友和家庭聚会有关的烦恼,便开始接二连三地涌现。

是的,年轻人想回到家乡,想见到亲戚。但他们不想让除夕夜的饭局,充满了名为“面子比拼”的刀光剑影,他们不想在家宴的餐桌上,面对七大姑八大姨关于“买房、结婚和生娃”的连环开炮。

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古以来,春节都不仅仅是一个团聚的节日——它还是一个烧钱的假期。

在当下的各大社交媒体上搜一搜,到处都是年轻人对春节巨大开销的叫苦与吐槽。

有网友说,“春节等于花钱”,还有网友则觉得,与其说是“过春节”,还不如说是“过春劫”,过自己“荷包的劫”。

对于那些归乡的游子而言,过年,就好像是面对一只吞金的怪兽——一年辛辛苦苦打拼所攒的钱,它一个礼拜就给你“吞”得干干净净。

正如前年一家媒体所报道的那样:2021春节期间,老百姓的消费在短短几天内激增了将近10%。

而往细里讲,年轻人带回老家的钱,有的变成了孝敬父母的礼品,有的塞进了给亲戚小孩的红包,还有的,则成了厨房里和茶几上的年货吃食。

过年讲究辞旧迎新,所以不论有无必要,年轻人都要给自己和家里人买点“新物件”,新衣服也好,新首饰也罢,甚至用搬进一套新房来贺岁,也不是不可以。

上述的这些叠加在一起,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零碎开销,便构筑成了一张张充满了故事的“春节账单”。

在这些账单里,亲戚关系被量化成一个个具体的数字,春节的生活被统计成一条条商品价格,仿佛只要游子用自己的收入填完这份账单,这个年也就算是过完了。

所以,在这些春节账单下的留言里,你能感觉出回乡游子的疲惫与无奈。

毕竟,账单里没有一笔钱是可以不花的,没有一件年货是可以不买的,不然,这个年就是不完整的。

而分享春节账单的网络活动,早在10年前就已开始。

在当时鼎盛的互联网论坛天涯上,有人发了一个“80后,春节回趟家要带多少钱才够”的帖子,在网上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大家纷纷在下面跟帖,激烈地讨论着“到底带多少钱回家”,才能过一个相对体面的春节。

在10年后的今天,帖子里的80后变成了90与00后,而新一代青年人所面对的问题,却依旧如故。

也难怪,有人会怀念起小时候的那一个个春节,怀念那些吃美味,穿新衣,肆意疯玩,从长辈手里领到压岁钱的过年时光。

可是,不论年轻的游子有多抵触春节的冗事,有多心疼自己的钱包,既然现在能回家了,那家就还是要回的。

毕竟无论如何,在这个城市个体越来越原子化的时代,只有春节这样的节点,才能唤起我们血液里对于家的挂念,才能让我们猛然意识到:就算我在外面历经颠沛,也总有一群人在一个遥远的地方,等着我回到他们的身边。

所以,尽管脸上挂着相,尽管嘴上吐着槽,但只要到了年关岁末,游子们还是会再一次拉起行李箱,踏上前往家乡的归途。

·张家界市桑植县县长喊话在外的游子回家过年

而既然家总要回,过年总要破费,那与其对着长长的春节账单发愁,不如琢磨琢磨这钱该怎么省。

为了“省钱过大年”,年轻人开始各显神通。

Part 2.

省钱过节方法大赏

大家打开自己的春节账单,发现了一项必须花,但可以少花的消费:

交通费。

所谓“路上苦一苦,荷包鼓一鼓”,有人把原本的飞机票退掉,加入了抢春运火车票的阵营;有人则把直达改成了中转,用麻烦去换金钱。

还有人,则索性连公共交通工具都不坐——在前几年,每年春节都会有一波“农民工骑摩托返乡潮”。

这些进城务工的青年男女,骑着摩托跨越数省,骑行上千公里,风餐露宿,长途奔袭,只为归乡。

2014年,有个在广州打工的重庆小伙更狠,为了省钱决定骑自行车回乡。遗憾的是,他决心有余,方向感不足,骑错了方向,春节都过完了,他还没蹬到家。

还有来自大庆的打工仔,为了省钱,路上不住酒店,而是选择在工地的水泥管里凑合一宿。

而除了省交通费,有的人提前三个月,就开始自觉消费降级——现在自己吃得差一点,过年就能给家里人花钱花得多一点。

也有人开始在网上搜索各种“过年省钱攻略”:烟花要怎么买最便宜,啤酒要怎么买才更省钱。

像我们办公室的同事,有人是国庆买的礼物没送出去,索性就将礼物的“效用”延续到春节;

有人则是网购高手,天天拉着我们拼团,在各种春节促销活动里“钻空子”,买年货追求的就是一个“要便宜”。

他们在群里,成天分享着各种年货打折的消息,说什么电商平台的购物节,智利车厘子JJ级99元起,海南小凤西瓜10.99元起。

便宜只是一方面,现在年轻人之所以越来越多地选择网购年货,还因为这种方式更加方便。

在我们父母这一代,买年货要早规划,早储备,离除夕还有一个多礼拜,各种吃穿用品就都要提前备好。

不然到了过年那几天,万家歇业,想买什么都买不到了。

但到了我们这一代,网购与外卖已经成了一种越来越便捷的常态。

你打开网购平台,在明日达超市里动动手指,第二天想要的东西就送到家门口了。

你老爸大年三十突然想吃点大虾,你老妈发现可乐没买够,今天网上下单,明天就能摆上餐桌,北极甜虾一袋13.34元,可乐12小瓶一包14.2元,突出的就是一个方便和性价比高。为备年货而在商场里和老乡们抢得头破血流的场景,都已成为过去式。

并且,当购买年货从线下转到了线上,其所带来的变化不只有物流越来越便利,还有品类越来越丰富。

回到1981年,一个普通家庭过年,需要储备的年货仅有:

粉条12斤,共6元;大米20斤,共7.8元;猪肉20斤,共18元……

而在40多年后的今天,一家人购置的年货里不仅有最基本的粮油米面、肉菜蛋奶以及水果糖果,还要加入一些独特的赠礼。

比如在iPhone 4刚出的那几年,“春节送礼送苹果”,便在许多地方流行了起来。

而今年,你像我们有个黑龙江的同事,家里母亲喜欢养花,他就准备在电商平台的线上花坊里,买些产自云南的花卉绿植,这样一来,回家后把花都摆起来,有个过年的氛围,二来也算是尽了孝心。

而我身边也有准备带礼盒的。从北京回老家的朋友跟我讲:

之前年年都带烤鸭和稻香村礼盒回老家,一到年关将至就去排队买,然后大包小裹地往家里捎。

他带烦了,家里人也吃腻了。

所以他寻思干脆今年就在电商平台上买那种和故宫IP联名的礼盒,反正家里老人想要的也是那个“北京味儿”,正好故宫还更有历史底蕴。

是的,当我们开始寻求改变,就会发现以前许多的惯性想法,其实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我们曾今天然觉得,长大了,年就自然“变味”了:

原本小时候一大家子餐桌上的热热闹闹,变成了现在的年夜饭连环拷问,原来自由自在的春节七天乐,变成了现在无趣疲惫的“回乡七日囚”。

但实际上,年没有变,变的一直都是我们自己。

当我们长大了,从春节的享受者变成了组织者和参与者,就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节日花销和应酬压得喘不过来气,而原本喜庆的年,也会变得越来越机械和劳累。

所以,也只有当我们从金钱和精力的消耗中摆脱出来,少花一些钱,少操一些心,我们才能空出自己的心灵,与家人共享那短暂的几天时光,才会体会到,一个热热闹闹的大家庭所带来的美好。

而团圆,才是春节一直以来最本真的意义,在过去是,在现在是,在未来,也一定会是。

设计/视觉 Elaine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