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们将告别“养儿防老”了吗

澎湃新闻记者 江锦
2018-06-11 10:0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很多时候我们在谈论养老“问题”时,关注的是如何建立有效的体系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满足老年人出行、就医等一系列需求。随着在城市化和现代医疗体系的发展,老年人,尤其是城市中退休的老人,更可以被看作进入了人生一个新的阶段。他们从以工作、养育子女等生活重心,慢慢转移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在人生任何阶段都应是多样性的、自主选择性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晚年阶段的生活方式相比此前的人生阶段需要更多的制度保障以及社会组织参与。处在这一阶段的老人,他们的人生经历、经济条件和家庭状况各异,需求也不同。2015年底开始,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展开了一项关于老年人心理需求和观念的调查,调查的主要群体是生活在上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较高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在与51位老人进行访谈后,结果让课题组也有些意外:“在我们对老人的深度访谈和小组焦点讨论会上,没有一个人表示依靠或指望子女养老,一个都没有。”负责课题访谈工作的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曲玉萍说。

“养儿防老”的观念开始过时。

在访谈中,老人多认为子女太忙,没有时间精心照顾老人,同时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一对夫妻要照顾四个老人,分身乏术。另一方面,子女仍有为父母养老的意愿,但在父母尚能自理时对未来养老缺乏规划。访谈中,不少老人仍在照顾孙辈,处于家庭关系中的“付出者”位置,老人基本都有退休金等相对稳定的收入,在经济上也不依附于子女。在这样的家庭角色和家庭结构中,老人的独立意识凸显。

这部分老人在安排自己生活时多考虑到精神需求。他们乐于继续学习,通过网络、新闻、社会活动等保持社会参与感,积极安排休闲娱乐活动使自己生活更加开心。这是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老人们不再一味节省,更多追求一种有品质的生活,而精神满足则是高品质的体现。

社科院的调查报告中指出老年人群两种心理倾向:一是对生活掌控能力的增强,以此来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二是抱团倾向明显,老人之间没有太大利益之争,相处比较单纯。这些心理需求影响了养老方式的偏好,课题组认为,当下老年人对于家庭养老和养老院的偏好降低,而对社区居家养老和抱团养老的倾向更明显。过去的同事、好友、一块长大的亲戚等很容易形成一个小团体。

在以下两位老人的自述中,他们讲述了自己如何自主地规划自己的老年生活。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上世纪50年代前出生的老年人都经历过社会的动荡、变革,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他们年轻时更多是抱着为家庭和国家奋斗的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退休意味着他们进入了人生中完全属于自己的阶段,他们可以放下过去生活的重担,自主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是年轻时的梦想。

有研究显示首批中产阶级是近 10 年内养老消费的主力。首批中产阶级主要指的是在改革开放后首批通过自身努力,留有一定积蓄的群体。这一群体目前主要集中在 50 岁至 65 岁这个区间。这一群体有两大特征,第一,他们子女是独生子女一代,因此正如下文中两位老人所说,不再指望“养儿防老”,第二,这一群体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部分还拥有较高的教育程度,对养老有更高的要求与期待。因此,政府在养老产业规划设计中,要考虑这一群体的需求特征。

“现在身体好想去哪就去哪,年纪大了还是要住养老院”

口述者:宋女士

现居住地:嘉兴

年龄:65

采访时间:2018年5月

我和我丈夫年轻的时候吃了不少苦。我1969年从学校毕业,正赶上“一片红”,上海的学生全都下乡插队。我被分到了黑龙江鹤岗市萝北县军垦农场,那儿靠近俄罗斯边界了。我在那待了十年,算是插队时间比较长的。我们一起过去的知青感情很好,现在也经常聚会,前几年还一起回了一趟东北。1979年2月,我回到上海,随后进了凤凰羊毛衫厂工作。我丈夫是我的邻居,他1969年插队到云南西双版纳,因为他是家里的独子,按照政策1974年就回上海了,在运输队开车。我插队回城后跟他结婚,婚后我们一直跟婆婆住在一起,我的公公去世早。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羊毛衫厂效益就不太好,2002年我工龄满了就退休了,之后又去街道社区工作了十年。2013年我丈夫正式退休,满六十岁。现在我们俩都有稳定的退休工资,一个人的工资拿来用足够了,另一个人的用作旅游经费。

我们有一个女儿,她很有个性,从小我就用鼓励的方法教育她。她成绩优秀,大学修了两个学位。工作之后她把工资拿出来去学英语,买相机学摄影,那时候住在家里,她也基本是“月光族”。2008年,单位派她去美国出差,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是位美国人,两个人挺合得来,对方就叫她去美国。现在他们在纽约附近的新泽西定居。我女儿一直都很有主见,我也支持她。

2010年,我婆婆去世了,第二年我母亲也走了,老人都不在了。期间,女儿也嫁到美国定居。我和丈夫觉得在上海没什么牵挂了,住在哪里都一样。

2012年,我和丈夫一起到嘉兴的海盐县看房,这个小区的开发商在上海莘庄有个售楼处,那时有看房的班车带我们到海盐。小区在海盐的一个小镇上,是镇上唯一的商业地产。我和丈夫都觉得小区的绿化不错,房子也造的好看,楼间距宽阔。我印象很深,当地人跟我说,他们这里以前是养蚕的,养蚕的地方水好空气好。我们当场就决定在这里买房子。

决定在嘉兴买房之后,2012年,我把原来虹口区的房子卖了,5月搬到了嘉兴。搬过来之后我们基本住这边,有朋友聚会或者亲戚见面才回上海住两天,为了方便,又在虹口买了一间很小的老公房。

我们简单地装修了嘉兴的房子,家具都是从上海搬过来的,用着习惯又舒服,光是我女儿的书就打包了十几个箱子。我之前在上海就喜欢养花,不过那边地方不大,现在这里阳台和窗台上都是植物,三角梅是前两年我去三亚玩,从那边带回来的,一起去的朋友也带了,但是他们都没养活,就我养得比较好,冬天我搬进屋子,春天再搬出去。我们这栋楼下面的草坪上还有一棵树,是我们搬进来那年种的,写了我们的名字呢。

我们俩生活规律。早上,我丈夫骑电动车去附近的超市买菜。我就在家做点家务、浇花。中午我做饭,我们两个比较注意养生,平时吃的比较清淡健康,我习惯吃饭的时候喝点红酒,他会喝自己泡的药酒。午睡后,下午没什么事,三点多这附近有农民出来摆摊卖自己种的菜,有时会去逛一下。五点多吃晚饭,吃完收拾一下,六点准时出门散步。小区里的朋友都有默契了,到了点下楼,绕着小区走就碰到一起,走差不多一个小时再回家。

和朋友一起在小区散步、喂猫。

我们买房的时候开发商就说了,大部分来这里买房的都是从上海过来的退休老人。住到嘉兴之后一点也不寂寞,反而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刚开始一对上海夫妻先认识了我丈夫,就问他:“你老婆喜欢锻炼吗?”,她喜欢晨练,想找一个人跟她一起,正好我也一直有晨练的习惯,比较合得来。我们以前在虹口住,楼上楼下碰见了,打个招呼,没有更多的交流了。到了这里,大家都是上海人,相互打个招呼就感觉很亲切,理念比较合的关系就慢慢好了。我们这栋的五层,也是一对上海夫妻,我们两家冬天一起去三亚,同吃同住两个月,关系很好。

现在朋友里面, 常住在这里的就是我们和以前的同事一家。我们是多年的好朋友,之前在街道工作的时候是同事,关系不错,但是不住在一起。我在嘉兴买了房子,她们也过来买了,两家人一起有个照应。她的女儿也出国了,在新西兰。每天散步的时候,她还要喂小区里的流浪猫,她自己煮鱼拌上白米饭,猫到了点都在外面等她。她以前在上海的时候养过两只狗,后来都老死了,现在不养了,出去玩狗就没人管。

2018年农历大年初一,我和朋友游览海盐绮园。

我们经常出去小区周边玩。之前开发商送了南北湖景区的年票,因为小区离景区不远,我们去过几次。附近的核电站,我们也参观过。我丈夫跑过运输,车开得不错,有的朋友有车,我们就一起开车出去玩。我们知青现在也有微信群,大家经常约着旅游,玩两三天,价格也不贵。跟朋友一起出去玩,大家有相同的经历,能玩到一起去,特别开心。我丈夫喜欢唱歌,我们家里还有KTV点歌的机器,有时朋友过来一起在家里唱唱歌。

我们在海盐的一个村庄里游玩。

现在有了网络和微信,联络也方便了。我女儿喜欢拍照,给外孙拍了好多照片,她就在淘宝找人把照片做成挂历给我们寄过来。五月份母亲节,女儿问我喜欢什么,就在网上买了送给我。

外孙今年三岁多了。女儿结婚之后,我们去美国帮她带了一段时间孩子。他们住的地方外国人比较多,因为语言不通,我们跟周围的人也交流不了。我带外孙的时候,还会跟他说一些中文,我觉得他应该多学一点中文。现在老人给孩子带孙辈,责任都挺大的。我女婿是美国人,一些做法和我们不一样,孩子一点不舒服或者感冒就必须去医院,我们觉得不能理解。从美国回来的那天,我们有一种终于顺利完成任务的感觉,没出什么问题,松了一口气。今年还没定什么时候去美国,我们都办了十年签,过去也很方便。

女儿有空的时候,我们会视频,看看小外孙。之前有一次女儿跟我们视频,说外孙吵着“要跟外婆视频”。我看到他旁边地上放着小火车,我就说哎呀我知道了,我之前在美国的时候陪他玩过小火车,肯定是他看到小火车想到外婆了。

我带着小外孙在曼哈顿玩。

其实现在很多人,像我们这个年纪的,跟孩子住在一起也不太适应。我有一个朋友,她和老伴儿感情很深,老伴走了后,她心情很低落,我叫她来嘉兴住一段时间,她说之前都睡不好,在这里心里静了,晚上睡得也好。她现在跟女儿一起住,房子很大,女儿对她也好,但是她觉得跟年轻人一起不自在,想自己住,但女儿不放心。我们很多生活习惯都跟年轻人不一样,住在一起难免有些矛盾。女儿也提过让我们去美国养老,美国养老的条件也还不错,但是现在政策变动也挺大的,不知道到时候是什么政策。我丈夫不太愿意去美国,他说那边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还是比较孤独。像我女婿是单亲家庭,他的妈妈自己带着几个孩子长大,现在和大儿子住在一起。听我女儿说,她婆婆要去医院什么的,都有社区护工接送,看医生做手术也不一定要子女签字,她自己就可以决定,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我们今年才65岁,身体也还不错,自己爱去哪儿就去哪儿,用不着人照顾,等到了年纪再大一点,可能还是要回上海住养老院的。我们也留了后路,上海还有房子,去哪儿都可以。

“无论孩子多么孝顺,养老还是要靠自己”

口述者:吴先生

居住地:上海

年龄:65

采访时间:2015年12月

我之前在建筑公司工作,买断工龄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后到太太的公司兼职做销售、司机。我有一个女儿,从法国留学回来,现在也在我太太的公司。外孙女4岁半了,家里请了阿姨带。

1967年,我初中毕业,按照当时的分配政策,我到上海建筑局做了工人。大概做了六七年,其间我去安徽支援过小三线建设。后来有一个机会可以去读书,我没去,选了做驾驶员。通过朋友介绍我认识了我太太,1981年我女儿出生。改革开放后,我们单位重组改制,我的工作就是负责接待,以及在办公室里做点杂事。我太太最开始在上海电车修配厂做油漆工,后来身体不好,改革开放之后索性向单位请了病假。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朋友介绍她去做营业员,做了大半年,她感觉这个事情她也能干,就自己开始做生意,后来成立了公司。

我一直跟我女儿讲,我们夫妻俩都没有背景,靠的是自己勤奋,主要是我太太勤奋。从一个推小车的个体户起家能发展到今天,我很满足了,我给现在的生活打80分吧。我也常常跟太太讲,不要再去外面跑生意了,都六十多岁了。她有时候也说起后悔的事情,什么什么机会没有抓住,我说我们能从以前的老房子里出来,已经算成功了,应该感谢这个社会。

我有38年的工龄,现在有稳定的退休工资,4000左右。我太太那边的公司算是给我们赚一点开销。在上海,我一直把我们家定义为小康,中等收入水平,算是还可以,还有几套房产。

不在太太的公司帮忙之后,我早上基本都要睡懒觉。阿姨做好早饭,我会看报纸、看股票,还会上上网。我知道脱离社会之后,要是不看这些信息很难跟人沟通。下午一般会去黄浦区工人文化宫跳舞,3点结束后买点菜带回家。6、7点吃好晚饭,太太回来了,稍微聊一下。之后邻居会来叫我们出去散步,我们一般要走一万步,从家里走到新天地,兴致不错就喝杯咖啡,再走到人民广场、南京路,有时候要走到外滩。九点之前回家,看看新闻、喝茶、上网,混到11点多,洗澡睡觉。周六周日一般要陪太太,跳舞就不去了,有时会一起散步,去外面吃顿饭。

一年要出去旅游四到五次,今年(2015年)去了两次欧洲,捷克、奥地利、西班牙,后来去了一次日本,冬天的时候去了三亚。我都是跟太太两个人一起去的。

我妈妈虚岁84岁了,住在我妹妹那,我每周去看她一次。我爸爸过世比较早,走的时候只有46岁,我妈妈把我们带大很不容易。妈妈不愿意去养老院,社区经常有人去看她,给她量血压。我常叮嘱她下雨了不要出去,不要乱走迷路了,现在电线杆上都是寻人启事。她说她知道,但是她也要尊严的,说你们管着我干嘛,当我这么不行啊?我妈妈很犟的。

对于养老,我们现在也还没有特别清晰的计划,太太还在工作。我这几天也跟她讲,把手上的项目放掉一些,少做一点。她还是想工作的,一是怕没事干,觉得在家无聊,二是现在还有钱赚为什么不赚呢?

我们也没和女儿聊过,怎么聊呢?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讲究四世同堂,这个观念以后肯定不存在了。我女儿是独生子女,要照顾家庭、老公、小孩,还要在社会上打拼,她没有精力再来管我们了。我们家兄弟姐妹四个,有时候感觉应付我妈都力不从心。之前我太太住院,我天天去医院陪她,女儿有空就去,有时我也跟她说,你明天要上班,就不去了。再说,现在的孩子也不太会照顾老人,要是严重的一点我们就叫护工了。

和我关系最好的五六个兄弟,以前我们是一起去支援小三线的。五六家人里面现在至少有三四个人身体出问题了,有子宫癌、肠癌之类的重病。以前我共事的办公室主任,得了肺癌,一个多月就过世了。他年纪还很轻,我们关系也不错。所以近来我也有些担心自己的身体。

跟朋友一起聊天,也聊到过独生子女养老这个事情。以前说“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现在感觉有些难。我们朋友间也有一个共识,无论孩子多么孝顺,现在靠孩子养老肯定是不行的。我们朋友间也提到过将来大家一起去养老院。我打听过一万元一个月的也不算好。

我上次去奥地利旅游,正好看到一个景点附近有一个很大的玻璃房子,靠近街边,他们告诉我是养老院。我看到一群老太太坐在玻璃墙边上,看着外面的路人,看她们的穿着和精神状况,比我们这里要好,人家有阳光,还有花园。国内有的养老院管理不好,老人住进去感觉没有尊严,到这个地步,没有尊严了还有什么意思?仅仅只是活着。

我们的生活算比较安稳,但是最近几年经济不太景气,难免有些焦虑,资产一直在缩水,所以我还一直在关注国家大事的。我有一个朋友,小孩在国外拿了绿卡,不回来了。我问他养老怎么办,手上有多少钱啊?他说500万够了,财务自由了。我跟我老婆说,按照当时的行情,500万够了,放到现在可能又不太行了。以前社会发展十年一个变动,现在一两年就一个变动了,以后的事情都说不准。像我们这种条件都有焦虑感。我想过了,实在不行卖掉两套房子。中国人总想着把家产留给后代,不到万不得不能在自己手上卖掉。

以前我也算是家庭的中心,太太也要听我六分,有事要跟我商量,现在有些事瞒着我。他们觉得老爸的想法太传统了,有时候麻烦的事情不想让我知道怕我担心。我也会失落,但是也会想自己现在确实不是家庭中心了,把自己照顾好就是对家里最大的贡献了,不给他们添麻烦。养老这个问题还是靠自己。

(吴先生口述由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提供,在此感谢。)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