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派城市考古|沪江大学:一个美式学校的“中国化”

2023-02-04 07: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城市考古 

在魔都上海的众多高校当中,上海理工大学绝对称得上是沪上最美大学之一。在国内的高校校园中很少有像上海理工大学这样保留30多幢古色古香充满西方教堂风格的历史建筑群,因此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园里几乎处处都保留有历史的痕迹。事实上上海理工大学却很年轻,直到1996年才开始有上海理工这个名字,但是它所继承的校园却是民国时代沪上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沪江大学的校园,沪江大学在民国时代的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沿革

1900年,庚子之变发生,美南浸信会(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的华中差会(在江苏传教)和美北浸礼会(American Baptist Missionary Union)的华东差会(在浙江传教)成员都来到上海避难。他们准备在上海创办一所高等院校,经过商定,决定在杨树浦军工路买下165.5亩土地,建造第一所校舍,取名“思晏堂”。

在思宴堂建成之前的1906年,首先在四川路北端开办了浸会神学院,首任院长是美国的美南浸信会传教士万应远。1906年也成为了沪江大学办学的开始之年,现在上海理工大学把办学历史追溯到1906年也是为了纪念浸会神学院的开办。思宴堂建成后,1909年在原来的浸会神学院基础上开设了浸会大学堂,1911年,浸会神学院和浸会大学堂合并组建上海浸会大学,英文名为 Shanghai College,1914年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学,并确定校训为“信、义、勤、爱”。

1917年,沪江大学还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注册立案,并获得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1920年,作为国内首创,又开设了幼儿师范专科。同年5、6月,孙中山与美国教育家杜威来到学校演讲。在秋季,学校开招收了女学生,开在华基督教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除此之外,沪江大学还拥有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商学院。

至此,沪江大学的校长都是外籍,直到1928年“收回教育权”运动兴起,31岁的刘湛恩博士成为了沪江大学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校长。刘湛恩成为校长后,开始将学校中国化,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1929年3月,沪江大学向中国政府立案,成为上海第一所立案的教会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沪江大学相关系科调整至华东各大学校,1952年8月,华东工业部在沪江大学原址建立上海工业学校,后经历上海机械专科学校、上海机械学院、华东工业大学等办学时期,1996年,与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为上海理工大学。2006年,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上海理工大学迎来了建校百年庆典。

漫步上理校园,传承“沪江精神”

在百年风雨历程中,这所教会学校曾多有创举,也经历过不少艰难时刻。如今,坐落于此的上海理工大学,不仅守护着“沪江”的老建筑,更传承着宝贵的“沪江”精神。

来到军工路516号,便可看见“密氏校门”。该校门最早落成于1916年,以学识渊博却英年早逝的密勒氏教授(W.H.Millard)的名字命名(Millard Gate)。

1992年,沪江大学成立86周年之际,校方将密氏校门按原样放大1.25倍改建,并于百年校庆前移至现址。右侧门柱所刻的繁体字“沪江大学”为校友郑章成所题,左侧则挂着如今的“上海理工大学”门牌。

校门正对着以沪江大学首位华人校长刘湛恩名字命名的“湛恩大道”,大道两旁分布着众多历史建筑物。首先在左侧映入眼帘的便是麦氏医院。

麦氏医院建于1917年,因美国麦克来氏(Alexander Mcleish)捐助而得名。据徐志摩在校内学术刊物《天籁》的记载,“美国善士捐来五千元,又向校友筹措千元”,其中徐志摩本人亦捐款50元,名列捐款征信录第四。当时麦氏医院还为附近百姓诊病,因而也得名“普济医院”。如今,该两层建筑保留了青砖外墙和红砖砌筑的线脚、腰线、门窗,改造为“沪江美术馆”,为这所理工院校增添了一份优雅的艺术氛围。

沿着湛恩大道前行,便来到了一片环境清幽、植被茂密的区域,树丛间还可看见红瓦屋顶与红砖墙面。这里分散着13座美式的独立小别墅,呈东西向两排分布。它们相继建成于1917-1936年间,当时曾作为教员住宅使用,建筑风格相似而布局各有特色,屋前有小径互通,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刘湛恩故居。

近年来,靠近湛恩大道的7座别墅经过修葺,成为沪江国际文化园,分别用作德国、美国、英国、北欧、亚太、日本和法国文化交流中心。北侧6栋小楼,除刘湛恩故居外,均为上理工的住宅。

湛恩大道的周边也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为了纪念捐助者对校园建筑与大学教育的贡献,这批建筑大多以“思”字开头、“堂”字结尾,中间则采用捐助者中文译名中的一字,如“思福堂”“思魏堂”“思裴堂”“思伊堂”“思乔堂”“思雷堂”“思孟堂”“思晏堂”等。现在这些建筑外观维持原貌,室内则改造为宿舍、礼堂及办公使用。

其中,思晏堂历史最为悠久。该建筑始建于1908年,次年落成,耗资2.13万美元。它是沪江大学第一座综合性大型建筑,最初容纳了图书馆、校长办公室、小礼拜堂和教室。大楼立面有双联尖券、山墙玫瑰窗、凸出屋面的尖塔、外墙的扶壁,均带有明显的哥特式建筑元素;而南立面组合柱构成的门廊及露台、立面上的圆弧拱门窗具有古典主义韵味,有折衷主义的倾向。原楼高4层,曾遭龙卷风袭击而倒塌,重建后改为3层,顶部装饰亦有变化。现大楼入口处镌有“思晏堂”三字,其中的“晏”字取自传教士晏马太博士(Rev Matthew Tyson Yates)的中文名,纪念他于1847至1888年间在中国传教、兴办教育、救助伤亡的义举。

历经风雨的清水红砖,象征着绵延不息的“沪江精神”,寄托着万千学子的往日情怀。

校长刘湛恩与沪江的爱国传统

沪江大学虽然是美国浸会创办的,但是随着学校首任华人校长——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刘湛恩的履职上任,通过“沪江大学中国化”的一系列改革,学校日益成为一所“鼓励学生的爱国热情、投身奉献于社会事业”的大学。

1929年初,沪江大学成为上海第一所向政府立案的教会大学,并形成了中国校长在中国人占多数的校董会领导下主政的模式。此后,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主要职务绝大多数由中国人担任,同时学校大力吸收一批有造诣的中国学者任教,中国教师在高级师资中逐渐占据多数。

为适应国内需要,学校对原有课程、教学方法及教材进行全面改进。学校将国文系作为主修系,国文公共课以教白话文的大学语文为主,选修课着眼于中国的小说、戏剧、诗词、现代文学、历史和哲学等。1931年,学校正式把校名英文名中具有宗教意涵的“Seminary”删去,体现出学校着眼于为社会而不是为教会培养人才的鲜明办学导向。

“沪江”爱国传统的又一重要例证,是以刘湛恩校长为代表的沪江大学,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担当与作为。1931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来自上海30多所高校的代表在沪江大学集会,领导上海学生救亡运动的上海高校学生抗日救国会联合会正式成立。沪江大学学生以“素食终日”来纪念“九一八”这个新的国耻日,把省下的钱捐作赈灾款。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的次日,校长刘湛恩与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合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公开表明抗日立场。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沪江大学在战火中被迫撤离杨树浦校园,刘湛恩在安置学校的同时仍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工作,被推为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

刘湛恩给中美协进会孟治的信中写道:“我们试图在这里坚守‘精神堡垒’。虽然我们不得不在军事上撤退,但我们必须在文化上坚持下去。” 1938年,日伪拟请刘湛恩出任伪“维新政府”的教育部长,遭到他断然拒绝,同年4月7日,刘湛恩在上班途中遇刺牺牲。“我平生教导学生应为祖国献身,自己就应当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刘湛恩作为我国唯一一位抗战期间牺牲的,被授予“革命烈士”的大学校长,其爱国情怀、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为代代学人竖起了一座爱国许国的精神丰碑。

徐志摩在沪江大学的岁月

徐志摩就读沪江大学的时间为1915年底至1916年底,前后约一年时间,他担任沪江大学1916级的班长,全班有15个人,包括吴经熊,沪江大学副校长董承安之子董承玙,原中学同学张仕章等。徐志摩喜欢引经据典,擅长写文言文。在徐志摩的带领下,沪江大学1916级不仅是德育先进班级,还是学习先进班级,班级中包括徐志摩在内的五个人都是《天籁》(《沪江大学月刊》)的“汉文主笔”。

徐志摩在沪江大学读书期间,正赶上时任沪江大学美籍校长、在当时教育界享有较高声望的魏馥兰(Francis John White)返美度假。徐志摩在1916年11月的《天籁》第4卷第3号《沪江春秋》中记载道:魏博士且归国,作送别会。学生曼歌,不胜恋恋。先生训之辞,其言谆谆宛挚。学生感喻奋作,复歌洋洋盈耳也。越十五日,先生首涂,举校送之,为之挽车,徐歌而行。诗曰:“泰山岩岩,鲁邦所膽。斯之谓矣。”沪江大学学生对魏馥兰的热情拥戴和依依不舍由此可见。

此外,徐志摩还以个人身份撰写了《送魏校长归国序》一文,刊登于同期《天籁》。全文以文言文写就,300余字,文章盛赞魏馥兰“去乡土万里,越重洋来异国,诲人不倦,毋惜辛苦”。因为沪江大学毗邻周家嘴岛,尚未成形,所以徐志摩在文章中称“始先生未来是土,荒滨草原,浪涛溅渍,沙鸱海鸟,时复出没,星芒渔火,相与辉照”,是“先生独劳心焦虑,施意经营,数年之间,竘然美备。”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徐志摩还表示:“先生爱我,其将有以益吾后进未已也。”

岁月不居,薪火相传。百余年来,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协同砥砺,追求卓异,为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为新中国建国、富国、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沪江”的爱国传统、教育情怀和校训感召,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份无形而又巨大的精神财富。

参考资料

“‘沪江’的品牌价值贵在其精神蕴涵”,中国网;

“漫步上理校园,传承‘沪江精神’”,上观新闻;

“徐志摩在沪江大学的‘天籁’岁月”,章华明;

“‘寻找心中的最美校园’之上理工:在源于沪江大学的那片历史建筑群里,‘邂逅’徐志摩”,上观新闻;

最美大学之旅——沪江大学,公众号:沪江青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海派城市考古|沪江大学:一个美式学校的“中国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