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时空对话 × 不太彳亍 | 第无数次抵达现场

2023-02-17 11: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深度训练营」播客终于开张啦!

我们的播客名叫「不太彳亍」。

「不太彳亍」是一档关于好奇心和实践训练的音频记录栏目。

新传人总是喜欢寻找最新鲜的事物,也直接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在这里你会跟随记者亲临新闻生产第一线,会听到媒体实习生的所见所想,会对话另一种全新的生活,也会跟着我们一起探讨对热点事件的看法。这是一次行业对话,也是一场新老朋友大派对。

年轻人总说,不太行,不太行。那就让我们看看常规之外的人和事,不徘徊,不独行,不彳亍。

新闻业作为社会性行业已久,每一年都有心怀热望的新人记者满心欢喜地加入,亦有资深记者在其中浸淫多年。入行的早晚是否影响了他们对新闻的看法?不同的时期是否对记者能力做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记者”这一份职业,新人与资深从业者是否有不一样的认识?

深度营专题策划“时空对话”组织了一场三方对谈,以播客的形式,连结尚未入行的新闻爱好者、入行不久的新人记者与在行业摸爬滚打数年的资深记者。三方齐聚,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火花?他们在疑惑里看行业,在解答中看时代,在对话时找未来。

你还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Podcast 等平台搜索 「不太彳亍」收听并评论,与我们互动。如果你有更多想听的选题,或者你有有趣的故事,请大胆在评论区留言,你的关注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

主播

许可

车速悖论

嘉宾

小鱼

入职六年,

视频报道部记者,

负责视频栏目的直播报道

阿橘

入职四个月,

就职于央媒新媒体中心,

主要做地方科教文新闻报道

-时间轴-

02:05

如何进入新闻行业

06:35

如何看待新闻理想

12:30

印象最深的一次报道

18:46

两位的工作流程与其差别

27:45

在工作中遇到过什么困难

33:18

介绍自己的工作性质

35:43

新人记者从事社会新闻报道和科教文报道分别应该具备什么能力

45:18

小鱼:成为网红“台风专门记者”对自己的影响

49:51

阿橘:如何在政务报道中做出新意

53:19

阿橘:运营社交平台的账号对自己的影响

57:22

如何平衡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69:08

对新闻学子的寄语

-Intro-

在这一期节目,我们聚焦不同领域的记者,邀请到了在突发新闻领域从业六年的视频记者小鱼和刚入职四个月的文字记者阿橘,跨越时空,展开对话。

视频或是文字,突发新闻或是政务慢新闻……他们深耕在不同的新闻领域,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记录自己眼中的世界。两位记者从自己的从业经历出发,用工作中一个个生动而鲜活的例子,分享自己对于新闻理想的认识,为新闻学子给出了最诚挚而真切的建议。

成为记者,他们无数次奔赴在抵达现场的路上;成为记者,他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社会、国家更多的一面”;成为记者,他们在努力成为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理想主义者”。

许可

大家好,这里是不太彳亍,用声音记录新闻背后的故事。我是主播许可。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两位从事不同报道形式的记者,一位是从业 6 年的视频记者小鱼,一位是今年新入行的记者阿橘。我们先请二位和我们的听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小鱼

大家好,我是小鱼。现在是视频报道部的一名记者,主要是负责视频的短视频直播报道。

阿橘

大家好,我是阿橘、我是今年刚刚毕业,到现在算是入职不到四个月的新人记者,目前是在一个央媒的新媒体中心工作,还是相对传统的文字报道形式。因为主要做的是偏向地方的报道。

许可

想先问问,两位是如何进入新闻记者这个行业的?

阿橘

我其实有两个原因。最开始是给自己“找补”:大一念的工科类专业,但学起来太痛苦,在满足学校转专业的要求后成功转入新闻学专业。第二是我当时加入“师大青年”(校园杂志),有尝试作为学生记者做一些报道。比如我大一大二的时候,在学校女厕所里发现很多捐卵广告,后面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也得到了回应和处理。南京大学的《新潮》主编也联系我,表示他们学校也出现了类似情况。于是,我们当时想做一个做联合深度报道。虽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这篇报道无法深入进行,但当时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新闻理想”的人。

小鱼

现在回想起来,我高中开始的目标还是比较明确的。我从小就喜欢摄影拍照,在高中还组织创立了“影视社”,开始尝试拍一些东西。高三学校很重视文化课,我“破天荒”地成为全校第一个报考艺术文科的学生,参加艺考培训,最后走上编导这条路。大学阴差阳错地走进新闻学专业,也得益于当时学校设立第一批全媒体方向人才培养计划,老师提出媒体实训的形式进行学习实践,所以我在大学就接触到与电视台相似的分条线报道的情况,后面发现越学越有兴趣,也就坚定自己要走新闻记者这条路。

许可

那两位怎么看待新闻理想对于记者职业选择的影响?

阿橘

我也算是从学生时代走进社会阶段。在大学的实习阶段,我会选择较于我现在看来更大胆、更贴近深度报道的内容生产单位,即便在我现在看来当时做的内容无法算作深度报道。但那个时候还是认为做更探索性的、更有话题、更有社会性的新闻更贴合学生时代的新闻理想。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因为学新闻的学生没有一点热爱、一点理想的话,还是很难走下去的。当你选择新传专业会被劝退,当你选择新传考研会说是天坑,整个大环境在唱衰,但是仍然坚持学新闻、说明对这个专业还是热爱的。我正式工作以后,发现新闻理想没有想的那么简单,不是靠一腔热血就能完成的。作为一个在体制内的媒体人,会受到现实多重因素的限制,很多时候无法按照一定的想法去走,但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实现新闻理想。

做新闻这行的收入和其他行业没法比,我在工作过程中也发现,在这一行做了很久的媒体人对这个行业还是有一些“憧憬”的。总结起来就是,学生时代和步入工作岗位的我,关于新闻理想的理解是有发生变化的。

小鱼

我很赞同阿橘老师说的。其实做六年记者,你会发现这是“既饿不死你,也无法让你发财”的行业,只能满足自己的温饱。每次谈新闻理想,我会想问这个理想是什么?我自己的理解是帮助每一个采访对象,帮助到他,让他获得快乐。我个人的微信签名是“触碰社会的苦痛,不让绝望的人流干眼泪,是记者的天职和使命”。今天(10月26日)也很巧,我到报社收到一面送给我的锦旗,锦旗上写着“为百姓发声,为人民解难” 。其实我觉得这些词把我捧得太高,我自己做的并没有那么多。我还是希望怀揣着自己的新闻理想,把采访对象的事情讲好,尽量帮助到他们。

图为小鱼收到锦旗

许可

今天也有在朋友圈里看到俞老师发的这面锦旗,确实现在很多人说新闻价值在削弱、媒体力量的下降,但是看到有俞老师这些温暖的案例,还是觉得作为媒体人是能够得到认同的。想问两位,印象最深的一次报道是怎样的?

阿橘

我也刚入行不久,经历了自己的转型。以前做学生,参与实习更多是一个讲故事的角色,当时写一篇稿子要么写一个人、要么写某件事,写一个人是由点到面,要有细节、有故事,背后折射出小时代或大时代,乃至一座城市的气质。写一件事就是集合不同的人反映他们身处的社会环境,所以在学生时代所做的这些实习、参与的报道还是比较浅的。

毕业之后就业单位是党媒,做得更多的是对正面人物的宣传报道,我主要负责也是科教文这条线。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去很多科研院所采访的时候,在我看来这些科研工作者是顶级“学霸”,有那么高的学历、渊博的知识,但是他们给你讲述事情、分享科普的时候都是保持着谦卑的姿态。媒体的天然属性很多时候是反映问题、提出诉求,动员整个社会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我一直认为新闻和宣传是不分家的,所以好的新闻报道是能够给个体提供更多机会的。

小鱼

我觉得做任何行业更多的还是得去“体验”。我今年影响最深的报道是——“我在上海方舱的52天”。今年4月份上海疫情最严重时,我只身一人进入上海方舱与工作人员同吃同住,穿着防护服蹲点方舱。我通过手中的镜头、笔记录下的,可能是很多人一辈子都看不到的事情和内容。其实我还挺感慨的,虽然也会有很多人批评吐槽,但我在方舱里看到很多很多温暖的事情,希望通过报道这些新闻,能够感染大家一起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我有见到近百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坚强地同病毒作斗争,援助上海的护士在方舱里见到自己的父母。这也是作为记者的意义——只有你抵达现场、真实记录,才能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许可

感谢两位老师分享的报道经历及心得。俞老师是一名视频记者用镜头记录现场,阿橘是一名文字记者用笔报道新闻,其实两者的报道形式是有所区别的,我想问两位工作流程是怎样的?有什么差别吗?

小鱼

其实我觉得现在没有太大的差别,毕竟现在是全媒体时代,没有必要硬性划分是视频还是文字记者。但我们有时候还挺怨恨视频太单一没有办法像文字妙笔生花,内心也很纠结,视频是拍到什么画面就是什么画面,只是每个角度是不同的。我们一般的工作流程是先抵达现场拍摄一些关键性画面,再拍摄一些空镜头,再做人物采访,最后听同期写稿子写脚本、剪辑成片发布。视频还会要求配一个“标导”,由标题30字以内,导语200-300字左右,组成的这样一篇小短稿。无论如何,打好文字功底是记者的基本功,消息也好通讯也罢,都是需要掌握的内容。拍摄视频更偏向一个技能,大家可以很快学会,像现在拿出手机也可以直接拍摄。我觉得只要有新闻理想,掌握对新闻价值的基本判断能力,无论哪种形式都可以很快掌握的。

阿橘

其实我和俞老师的想法也是相似的,现在文字与视频是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在提全媒体记者,你不仅要能拍出视频照片,也要能写出好稿子。可能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核心是内容生产——你提的这个选题、做的这篇报道能提供怎样的信息,有没有信息增量,或者想反映怎样的问题、传达怎样的社会现实,这是概括性描述性的报道。

如果是具体的采访流程的话,像印刷在报纸上的新闻是要经过很多次修改的,一篇报道刚开始可能是在选题会上大家提出来的想法,可能是你对社会的观察、从政府报告官网上发掘的线索、从细微处发现国家政策导向的新闻,就得去落地执行。现在尤其受疫情影响,很多线下采访都转为线上,但对我个人来说是能跑线下还是会去线下采访,因为线上采访始终看不到对方的肢体语言、验证他们所说的真实性。所以对于记者来说,最重要的部分是采访的扎实程度,能否从一个点触及到更多面,你要自己捕捉到更多信息才能抓取到关键点,采访完之后就是确定主题列框架写稿子,然后就是交给编辑不断的修改,其实修改才是最痛苦的部分。当你完成一篇稿子交给编辑后,可能反馈给你“这个主题不太明确”“构思不太全面”,又得一遍遍修改,不断反思自己,有时候也会有产生自我怀疑,但同时也是非常锻炼人的。

我也很好奇,俞老师,我看到很多视频记者在现场都是冲到最前面的,他们可能要抢好的机位,拍摄重要画面。所以我想问,一则视频新闻,或者说把视频转化成文字的新闻,在俞老师看来有什么显著的区别吗?

小鱼

我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大家都很“卷”。很多视频、摄影记者会提前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到现场,到现场第一时间就想,要不先做采访,然后想拍摄哪些画面。比如我们今天去拍的,上海第一批打吸入式疫苗的居民,跟第一位采访对象约的是9点钟,但我们8点钟就到了,就先拉着护士把采访做完,再等采访对象来。我们做的工作比较“前置”,感觉做视频更卷一点。

阿橘

我也发现像各种仪式、开幕式的活动,摄影、摄像老师是冲在最前面的人,不知道是否与现在的职业倦怠有关。文字记者面对选题的轻重缓急程度,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许可

感谢两位老师的分享,我想问两位在工作中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阿橘

我是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大,因为不是所有人都会讲故事、都有好的表达。实际采访过程中,面对的采访对象是乡镇的基层村民,你想继续问他什么、让他回忆一些细节,你会发现上课时老师教的那套都不管用了。作为一个年轻女孩儿,在采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现在所在的城市是一个大量使用本地方言的南方城市,我又是北方人,所以采访时语言交流就存在很大问题。新人记者在面对很多采访与自己实际生活没有那么多交集的情况时,沟通上就会存在很多问题。

小鱼

其实阿橘老师的情况我以前也经历过,老师教的方法大家也都明白。我个人这几年的经验总结下来,觉得更好的办法是与采访对象成为朋友,我更喜欢的方式(如果不是突发事件的话)不是说先拿着镜头、手机对着他,而是先到现场与他们聊聊天,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尝试打开他们的心扉。遇到的问题什么都有,可能是恨自己跑得不够快、不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还有一个人精力有限看到别的老师报道角度会反思,我觉得做新闻是一点一点靠自己摸索,我把它形容成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我们的工作不是规律的两点一线,我们每天报道的新闻都是不同的,去的现场都是不一样的,有可能这个现场你都是第一次去,到底现场会发生什么也只有大概的心理预期,这需要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内心去面对现场会发生的情况。我觉得面对每一次采访要把它都当作新的惊喜,不要过度预设采访中会遇到什么问题,把困难变成内心美好的期许会让自己快乐很多,带着好奇心和未知感去做这些事。

许可

我也是基于好奇心进入这一行,了解不同的人和事,看到不同人不一样的活法,让我有种陷进去、无限期探索不同领域的感觉。小鱼老师也有介绍到很多时候做的是突发新闻的报道,阿橘学姐的新闻报道可能在时效性方面会要求小一点,可以请两位老师介绍一下各自的工作性质吗?

小鱼

也是因为做突发新闻、社会新闻报道的原因,我被身边的朋友笑称“咕咕”。我的车就像我的家,我家最显眼的地方永远放着行李箱。有时候跟朋友约一顿饭,菜都还没上,说走就走。这就是做突发新闻报道记者的工作性质,所以我基本不太敢跟朋友约定三天以后的安排,我都是跟他们说前一天跟我讲,不然我都不知道我在哪儿。我这个人还是比较焦虑的,我焦虑的时候会用一个词来替代,叫“关注我周围的状态”,有时候这周没什么选题感觉很闲,有时候一周噼里啪啦各种选题冒出来,会觉得这周又过得好充实、又会想我好累下周想休息,会有很多超出你意料之外的选题出现,这也是做社会突发新闻记者的意义所在。

许可:

那小鱼老师认为做社会新闻记者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对想做这行的新人记者说些什么?

小鱼:

你要喜欢它才行。去一线现场当然很苦很累,身上都是伤疤,脚上都是水泡。很多人说我们做社会新闻报道的记者,一年就是一身冲锋衣。我们是水得蹚、泥得踩。我觉得要问自己,你准备好了吗?你准备好为新闻要付出什么东西吗?比如时间、朋友、周末快乐的时光等等。如果你准备好,那这里随时欢迎你来,现在一线报道记者是很紧缺的,所以我们很欢迎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人加入进来,在新闻现场你一定会获得很多东西的。

许可:

阿橘学姐主要是负责科教文方面的报道,那阿橘能介绍一下做这方面报道,记者所要具备哪些素质吗?

阿橘:

小鱼老师所做的事情,是我在学生阶段非常敬佩、想要从事的领域。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现在做的不是突发类新闻报道。怎么解释我现在做的呢?一件事发生后,记者通常是要写一篇消息,短平快地告诉大家这件事是什么。如果这件事发生很多遍,在一段时期内重复不停地发生,我们这条线的记者就是在做综述,总结概括这些事情的共性。表现比较明显的是,我也有报选题的焦虑,我也有不知道明天做什么事情的焦虑,但是相对来说我的采访、工作节奏,是可以跟着政府部门、科研院校、高校单位的工作实效进行的,所以心理压力可能会小一些。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科教文。科学前沿是偏向于高新技术、高校科研院所,与这些掌握高精尖技术的科研院所建立良好关系,并实时传达科学研究成果或进展。教育是面向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偏向对于教育行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报道。文是文化记者,更多是将自己多年的积累、对文化现象的观察传达给大家。他们最忙的时候是各大文化活动颁奖典礼,要做很多的人物采访,我以前也觉得他们似乎只需要采访一个人就可以、做好一篇人物报道就行。可在我短暂的从业四个月经历中,我发现做文化记者是最难的事,就是会想我怎么有那么多的知识积累、经验,来完成在诸多学者眼里能够读下去的报道。虽然文化记者不需要跑很多现场,但这一条线的从业门槛还是很高的,我现在也只是摸着“边”。我觉得如果想要做文化记者的同学,最好是找到感兴趣的内容,从模仿一位记者的选题思路、行文思路、表达思路开始,读书的时候就可以多关注像新京报书评周刊、现代快报书评影评之类的账号。文化记者更需要长期以来的积累,要学习这些记者的文风和写作方法,达到某个程度后,才能把你了解的知识传达给读者。

小鱼:

其实我还挺佩服一个人,我刚入行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她做了一辈子卫生条线的记者(二三十年),她把我们当地整个卫生条线都摸得很透。我觉得能够在某个行业深耕那么多年、写出这么多报道,其实是一件很牛的事情。

许可:

感谢刚刚两位老师对新闻从业的两种不同的报道形式,新闻从业者的职责,以及如何入行突发新闻、科教文等时事新闻方面的分享。

在当今的流量时代,各种传播渠道和社交平台的存在是利弊共存的。小鱼老师之前有因为直播台风而走红,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台风专用记者”。想问一下老师,这场爆红对您有产生哪些影响吗?有没有对您的发展渠道产生限制?

图片为小鱼的台风报道

小鱼:

因为这个新闻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了,但我觉得并没有改变我什么。每年台风来临的时候,我会继续站在新闻现场播报台风。在没有台风的日子,我也得做其他的新闻。其实我觉得这也是我职业的一个瓶颈——很多人给我打了“台风专用记者”的烙印。我只有不停地写一些好的稿子,拍出好的作品才能让大家改变对我的印象。“台风专用记者”这个称号是一个荣誉,也是一个鼓励,是对我最好的前进动力。我觉得未来我不一定能够继续当“台风专用记者”,不一定能够再经受住十四级台风,但是我觉得做新闻的信念一直会放在我的心中。台风来了,我依旧会在现场。我期望着未来能够更加的美好,也应该去为了未来放弃一些曾经所拥有的。

许可:

感谢老师振奋人心的一段分享。刚刚小鱼老师说“以后有台风,我还是会在新闻现场”,那么我想问,很多时候都在讲,“报道要创新要出彩”,但我们每年都会有许多台风,那么在报道台风这方面,俞老师会有创新的压力吗?

小鱼:

说实话当然有压力。每年在台风报道上面肯定要放入新的想法,比如借助一些道具,用更加直观的画面告诉大家;或者在不同的地方迎接不同的台风,在不同的地形或者与不同的人搭档等。新闻永远是做不完的。我相信每一场台风它都是新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台风,它的路径是 100% 相同的。即使只有1%的不同,你也要找到那1%,它就是你的100%。比如说我会拿一个注射器在里面灌好水,在台风最盛的时候把注射器的水打出去,告诉大家水在台风中是怎么样飘的,或使用测风仪、丝巾等道具站在不同的位置上。

我去外滩报道台风较多,今年我就换到了东海大桥。去年我也去过杭州湾跨海大桥,明年我可能又在不同的大桥上报道。每年也在不停地给自己翻花样,“让自己卷起来”,也让大家时刻保持着好奇心,让我播报的新闻有看头。

许可:

想问阿橘,在党报体制内也讲究创新,关于一些重大主题策划怎样做才能在众多的媒体中脱颖而出?

阿橘:

我入行尚浅,谈有经验分享可能还早,不过我在实践的过程中踩过一些坑可以和大家分享。大家都知道党央媒在面对国家层面上的诸多话题时,肯定是要发声的,但可供选择的范围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大。因为媒体的性质,很多时候还是以稳妥作为很多时候的标准。但是稳妥就不一定意味着循规蹈矩,稳妥也是完全可以做到出彩。

对于我们党央媒记者来说,报道的创新点就来自于抓住政府的创新。我个人也从政府举办的活动中吸取了非常多的此类选题的切入口。因为我们现在写报道,虽然要反映的事情可能主题宏大,背景深厚,但是永远要以小角度作为切口。很多这样的多方努力也会给我们媒体记者非常多的切入口和机会。

许可:

好的,谢谢阿橘的分享。阿橘有个人的小红书账号,拥有了 2000 多的粉丝数。我了解到账户内容主要是分享工作。想问一下阿橘觉得在工作之余经营这样一个社交平台的账号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呢?

阿橘:

其实经营这么一个账号完全是无心插柳。因为之前在我求职的过程中,记者并不是我最唯一的选择,也不是我最笃定的选择,但最后却成了被我选择的那一个。我选择了它,它也选择了我,这是一个机缘巧合的事情。其实刚开始把这样一个机缘巧合的事情发布出去,意外地得到了非常多人的关注。然后我觉得,也许我能为想成为记者的大学生们做点什么。就是告诉大家真实的记者生活是怎样的,或者说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其实我也不能叫“做”这个账号。因为我完全没有在固定地发一些策划好的选题、策划好的视频,而是把它当作朋友圈在发。一些帖子可能因为比较有话题度,或者说大家没看到过,所以收到了很多人点赞,我也觉得受宠若惊。在做这个账号过程中,我最难忘的其实是很多学弟学妹会给我发私信,而她们私信问我的是一些会左右她们人生的选择题,每次遇到这样的私信,我都不太敢告诉别人该选什么,因为我很担心我的一句话会让一个人后悔。因为我也在探索人生的过程中,却被别人赋予了非常多的信任。很想告诉他们:“这是你们的人生,你们自己决定。”

但是我所想要做的就是传达真实的东西。我拍过一些视频告诉大家记者有多么频繁地在出差,多么频繁地在路上,多么频繁的行程卡上同时有非常多的城市。怎样的条件,怎样的情况都要去接受,因为这是工作的一部分,我就是把这些真实的东西告诉大家。

许可:

好的,谢谢阿橘的分享。在新闻传播中,我们理解时效性应该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但在如今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很多人都说如果还像以前那样认真求证,在一定程度上总会比别人落下一步。所以可以请两位老师谈谈面对流量的冲击,面对时效性反复的影响,两位老师是如何平衡时效性和真实性的关系的?

小鱼:

所有学新闻的人都知道一句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我觉得当一个人为了追求时效而去动摇真实性,对于这个新闻本身来说,本质就已经动摇了。所以不论多急多慌多乱,第一要义还是要反复核实,交叉印证多个信源。

记者是有主导权的,无论编辑、运营催得有多紧,我觉得我还是会用自己的节奏去求证事件的真实性。当我在确认无误以后,我才会播报给大家。这其实是记者的职业道德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有权利把一个虚假的或者说无法确认的内容来告诉更多的人。

这个时代其实挺浮躁的。在你求证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有人发与你正在求证的内容不同的东西。这个时候你就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归零。我非常喜欢在心烦的时候摁计算机上“归零”的声音,当你的心态归零,重新出发去求证这个事情,并且求证出来以后,不论是否能抢到头条,依旧会感到非常快乐。

我觉得做新闻不应该一味地去求速度,真实性应该是生命线和底线。当然每个新闻它都会有不同的发展,或者说有它不同的可能,或许在早上你所了解的一个事情,到了晚上就会发生变化,这个时候也不要气馁。你报道出来的内容也可能会有网友来吐槽、抨击,因为你所报道的内容只能代表发布前的一些状况。但我们是在用自己的镜头和笔去记录历史,你要坚信这就是你采访的历史,只要你对真实性负责了,自己做到问心无愧了,我觉得其实并不要去太在意网友的抨击。其实我觉得,从内心出发,掌握自己真实的底线,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新闻其实就够了。

阿橘:

首先由于我所在的媒体性质的原因,我们其实不太去抢首发、抢热点,我们做的是需要“慢工出细活”的东西,看我们的稿子是否能够在众多的稿子里,有一些不一样的特色。

举个例子,昆山市政府举办了一个“昆山百戏盛典”。可能对于很多的媒体来说,只需要告诉别人“昆山百戏盛典”这件事情发生了、今年有多少个剧院来参加、有多少个老带新的帮扶组合、中央财政给了多大的支持。但我们更侧重于文化、传承,文章会更有厚度。我们不仅讲像消息一样直接的文字,我们是要告诉大家:政府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的意义在哪、面对我们传统文化中流失的部分现代人应该做什么来保住它、究竟还能做什么去传承它。其实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这种单独发生的事件放到一个更大的坐标系中去考量它所存在的价值。所以是急不来的。对于记者来说,他需要积累;对于媒体来说,他也需要足够多的宽容和时间去包容。

许可:

小鱼老师是做视频新闻的,会不会担心视频新闻的深度和文字报道有一定的差距,很难做得足够深?阿橘学姐主要是做文字报道的,会不会担心文字报道的鲜活性、直观性和现场性不如视频新闻?

阿橘:

其实刚刚许可同学谈到的我也确实有体会。举个例子,比如说在长江中发现了新的江豚种群这件事,虽然说用文字也能非常好地表达出来现场,但是绝对没有视频带来的震撼、感动来得激烈。现在对于整个大环境来说,视频是在越缩越短的,但是视频中所能传递出来的画面信息量,以及音画协同它所带来的这种震撼,它与文字确实是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我有时候会觉得很多的报道,其实用视频是更好的形式。那我觉得也不能说文字一定是深度的,视频一定达不到深度,这是看信息量的问题。只是不同的内容我们有不同的载体去呈现它,两者其实互为补充。

小鱼:

我觉得术业有专攻,并不在意是否深度。视频也有深度,也有短、平、快,文字当然也是一样。今年我也参加了长江江豚的新闻报道,但从我们的角度可能会比较简单,我只需要发现江豚的那一瞬间。跟着他们科考团队,苦苦等待几天,我就是为了去抓拍江豚跃出江面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拍摄到了很多大家看不到的内容,就会非常的震撼。其实视频更多就是为了展现现场,让大家见到一些在日常生活当中见不到的东西,并不是要做得多么花里胡哨,多么深刻,这可能就是视频的价值。那作为一个视频记者,我有时候也会懊恼,可能视频并不像文字可以写得深入人心,但我觉得可以有互补,媒体现在融合得很好,大家都可以尝试彼此的工作。

许可:

感谢两位老师的分享。其实,坐在播客前面的听众,不只有新闻人,也有我们即将入行或对新闻感兴趣的学子。想问一下两位老师,作为新闻行业的前辈,对我们这样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样的寄语,或者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

阿橘:

我也称不上前辈,就是比大家早毕业一两年。尽管目前大家都觉得做新闻不是一个非常优质的选择,但我仍想说的是,做记者它确实能让你看到这个世界、社会、国家更多的一面,这种东西是你做其他职业看不到的。而且我一直认为做记者会对你有一个要求,就是你要不断地去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因为你明天去采访的这个人,也许之前不怎么了解他的领域,你就需要在短期内去不断地了解,不断地扩充。我从业的四个月里,会感觉到我的知识面确实拓宽了。做记者能够不断丰盈你自己,并且随着年限的增长,整个人的气质、学识和谈吐,我觉得也许真的会大不一样。

我当时决定做记者,就是因为在实习的过程中看到了非常多女记者,她们的身上的气质从容却又尖锐。这个人站在你面前,就能感觉到她是做这一行的。她的眼神也许非常温和,性格也非常温柔,但是她就是一个很犀利的人,可以问清楚事情的本质。我就会觉得这就是我想成为的样子。所以我选择了这样一份职业。尽管在小红书上之前也有人觉得我把记者这个行业想得太美好了。

但就像小鱼老师说的,这个选择不会让你赚很多钱,但至少能维持你一份体面的生活,并且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它所为你提供的人生阅历与厚度可能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占优势的。所以我觉得还是欢迎大家去尝试一下做记者。

小鱼:

我先用一个带引号的“三思而后行”来送给大家。你需要思考,你准备好了吗:你准备好吃苦了吗?你拾起你的新闻理想了吗?最后一个思是,你思考好你会放弃一些什么,你会获得一些什么吗?我觉得做新闻就踏踏实实地做,不要去追求一些功名利禄,脚踏实地是最好的。在进入这一个行业之前,请你一定要想清楚。从我个人而言,从事新闻行业后,你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谈朋友、去约会、去吃饭、去聊天、去休息。你的周末永远是不完整的,一年可能会有 100 多天出差。

但是你能获得什么?就跟刚刚阿橘老师说一样,你的生命厚度、人生阅历是不一样的。总之,我非常欢迎做好思想准备的学弟学妹们来到一线,来体验什么是不一样的记者生活。但是前提,你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但我其实觉得当记者还是很愉快的,希望大家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心,一起向未来。

许可:

好的,谢谢两位老师的寄语。刚刚的播客中,两位老师从报道形式、新闻与流量、新闻理想等等角度都给我们带来了分享,可以说是干货满满。以上就是我们这期播课的全部内容,感谢两位记者老师的分享,也感谢屏幕之外你们的倾情收听,这里是不太彳亍,用声音记录新闻背后的故事,我们下期再见。

*本期节目推荐使用小宇宙平台收听

原标题:《时空对话 × 不太彳亍 | 第无数次抵达现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