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注罕见病群体,委员建议加强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社会保障

澎湃新闻记者 罗振宇 实习生 吴思瑜
2023-03-06 18:10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重症肌无力是一类较为少见的罕见病,2018年被纳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解决了部分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的后顾之忧。但由于社会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仍面临诸多困难。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台盟江西省委会主委、江西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少军递交提案,建议加强对这一患者群体的社会保障和关心关爱。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重症肌无力患者分布在全国各地,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发病高峰期,首次出现重症肌无力的人群中,约有25%是在20岁之前。其中,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以眼肌型为主,而成人重症肌无力多数会发展到全身型。

由于医学界对引发该疾病的机理尚不清楚,因此重症肌无力暂无法根治,只能通过治疗控制,如果能得到正规有效的系统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但此病有易波动反复的特点,情绪、感冒、免疫力下降或一定运动强度、疲劳等都易引起病情反复,影响到外貌、视力和活动能力,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危及生命,患者生活质量较低。社会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也导致患者常常遭受歧视,无法购买商业保险、找工作被排挤等,加之疾病会影响外貌,患者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病程长、易复发的疾病特点,使得很多患者需终身服药,经济上亦不堪重负。

因此,吕少军从看病就医、心理辅导、社会保障等多角度,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建议。

一是加大针对性的中医治疗研究。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手段大多限于使用新斯的明、激素、他克莫司等西药口服药暂时缓解,吕少军建议,加大针对性的中医治疗研究和中成药研发,推广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另外,可以考虑布局区域指导性中西医治疗医院,建立治疗权威专家名录,减少患者治疗的盲目性。

二是加强对青少年患病群体的心理辅导。该疾病患者中儿童和青少年占到25%,由于患病会影响外貌,且无法参加长跑、军训等剧烈运动,患病学生很容易被身边的同伴嘲笑、歧视,因此有必要对患病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教育部门可出台相应文件,保护好患病学生的隐私,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关爱。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和医保报销制度。由于患者不能承担重体力活和高强度劳作,只能从事一些轻体力的工作,吕少军建议,把重症肌无力患者群体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对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参照残疾人的优待政策,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和护理补助。同时,由于是一种罕见病,擅长治疗的名医较少,很多患者都是不远千里异地求医,因此急需建立医保全国通用网络,方便患者门诊刷医保卡。此外,由于目前各地对重症肌无力是否列入慢性病特殊门诊规定不一,建议全国予以规范,无论是眼肌型还是全身型均列入慢性病特殊门诊,减轻患者看病的经济负担。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