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爱耳特辑 | 听力预防保健:六要,六不要

2023-03-10 14: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何萍 张青

编撰:何萍   审校:张青

编者按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听力损失会严重影响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2023年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听力日”,主题是“人人享有耳和听力保健!让我们实现它”。也是第二十四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强调将耳和听力保健作为全民健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纳入初级保健体系的重要性。

围绕爱耳日主题,本微信平台推出爱耳日特辑,呼吁大家主动关注听力变化,主动进行听力检查并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全民爱耳护耳意识。

2023年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耳和听力保健,让我们实现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听力问题年轻化,人们对听力保健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为了普及听力健康知识,增强全年龄段人群的听力残疾预防意识,对正常听力人群宣传听力损害的预防知识,对听障人群实施听力学干预和治疗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关注听力健康,以下几种情况要注意

1、爱耳护耳,要加强新生儿听力筛查和听力监测

儿童的听力保健需从孕期开始,如家族中有耳聋成员孕前可行耳聋基因检测,孕早期需加强营养,孕期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避免病毒感染。宝宝出生后72小时左右接受听力筛查,42天左右复查,听筛未通过在3月左右进一步完善听力检查确诊,对于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儿童需及时干预,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儿童如出现耳痛、耳痒、对声音反应迟钝等情况,需及时至医院就诊。

2、听障人群要及时配戴助听器

对已出现听力损伤的人群,首先需要确定听力损伤的原因、性质及程度,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如药物治疗无效,应选择佩戴助听器,若助听器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还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等听力干预措施。

3、要注意正确的擤鼻方式

耳部与鼻咽部有一称为咽鼓管的管道相通。在感冒时,同时捏住两侧鼻腔擤鼻有可能会导致鼻涕倒流,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中耳炎的产生。因此,正确的擤鼻姿势为: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气,对侧鼻孔的鼻涕即可擤出,交替擤鼻。 

4、坐飞机时要正确保护耳朵

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部分人会出现耳闷,耳痛的症状。主要原因是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但是咽鼓管没有及时开放,导致中耳压力与外界气压不平衡。有些人会出现鼓膜充血、内陷,鼓室内积液,严重者甚至出现鼓膜穿孔。所以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做吞咽、咀嚼或捏鼻鼓气等动作,借以开放咽鼓管,维持中耳内外压力的平衡。

5、要控制血糖、血脂,及时治疗全身疾病

血糖升高有可能会引起神经传导功能损害;血脂升高和小血管病变,有可能会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倡导健康饮食,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可预防听力下降及耳鸣。

6、要适量补充维生素及锌

维生素类药物有抗氧化的作用,长期使用抗氧化剂可延缓老年性聋的进展,降低听力损失的程度。有研究表明,老年性耳聋患者中有1/3轻度缺锌,补锌后25%的患者耳鸣减轻,20%的患者听力较前改善。

二、爱耳护耳,以下几种情况需避免

1、避免频繁掏耳朵,避免使用不清洁的器具“采耳”

外耳道内耵聍对外耳道有很重要的保护作用,可以防止外耳道的细菌感染,同时其为油性分泌物,有一定的疏水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外耳道潮湿。耵聍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洁功能,频繁掏耳会破坏外耳道皮肤屏障,导致外耳及中耳的感染,严重可导致真菌性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如果出现耵聍栓塞可以到正规医院请专业的耳鼻喉医生处理。

2、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远离强声或持续的噪声环境

长时间佩戴耳机,高强度的音频声压传入内耳,可以导致噪音性听力损伤。对于喜欢佩戴耳机的人,尽量减少佩戴时间,降低耳机音量,要遵循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在外界强声或持续的噪声环境下,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都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应尽量避免在强声和噪音环境下长时间停留。对不得已必须要接触强噪音者,需要戴耳机,做好个人防护。                    

3、避免耳部和头部外伤

直接的耳部外伤可导致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严重的头部外伤可以导致颞骨骨折、鼓膜破裂、听骨链断裂和移位等;如果颞骨骨折涉及内耳,甚至会出现全聋。

4、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是否有耳毒性,注意安全用药。尽可能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必须使用,需积极关注听力,监测用药过程中的听力变化情况。

5、避免劳累、熬夜和情绪波动

良好的睡眠可使人精神充沛,而睡眠不足是焦虑、抑郁等精神健康问题的一个风险因素。熬夜、情绪波动、劳累可使人体的血液动力学及激素水平发生紊乱,导致听力下降及耳鸣等。例如,突发性耳聋就常常在熬夜、情绪波动和劳累后出现。

 

         

6、避免耳内进水

外耳道潮湿可使外耳道的角质层肿胀,堵塞毛囊抑制正常的耵聍腺分泌,降低外耳道的屏障作用。在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的情况下,耳内进水会导致炎症复发,尤其需要注意。

耳朵是人类重要的感觉器官,听力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越来越离不开健康的听力。大力宣传听力健康知识,人人享有耳和听力保健,让我们一起去实现它!

专家介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