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球智点·全球发展倡议|新加坡智库呼吁印尼实施可持续农业发展新战略

2023-03-17 10: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风险急剧上升。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求生存,谋发展,搞竞合,争未来?谁来指南找北?2021年,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八大领域国际合作,是对上述问题提出的“中国答案”。在八大领域内,世界各国智库各显神通,仰观俯察,深思熟虑,出谋划策。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特开辟全球智点·全球发展倡议卡片专栏,以极简方式提炼要点,为促进全球发展倡议下各领域国际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欢迎读者循例投稿,形成全球智点·全球发展倡议的爆炸式扩散效应。

标签:#印度尼西亚/农业可持续发展

观点:为了实现消除极端贫困、维持粮食和营养安全以及净零碳排放这三大目标,印度尼西亚亟需制定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系统新战略。

背景:印度尼西亚农业生产需要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生态系统为中心。

1960年代起绿色革命以生产为中心的范式一方面对印度尼西亚的减贫和经济转型做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也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危机。在印度尼西亚,农业食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2019年占48.7%,而农业占9%(表1)。印度尼西亚的土地使用变化和林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份额是东盟国家中最高的,甚至高于中国和印度。此外,印度尼西亚农业排放量占东盟地区总排放量的38%,其中水稻种植是该国农业部门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印度尼西亚政府若要实现消除极端贫困、维持粮食和营养安全以及净零碳排放这三大目标,则需制定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系统新战略。

内容:印度尼西亚建立可持续农业食品系统面临紧迫挑战。

1、严重依赖农业支持。在新兴经济体和经合组织经济体中,以占GDP的百分比衡量,印度尼西亚对农业部门的支持水平最高。这种农业支持不仅阻碍了农业生产多样化,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成本。

2、粮食用地扩张率高。印度尼西亚面积1.92亿公顷的三分之一用于农业。2014年至2018年间,其农地扩张率为1.7%,高于1.2%的区域平均水平,在东南亚仅次于越南。而且在2018 年,大米和棕榈油占据了印度尼西亚80%的种植面积。

3、供应链中的食物浪费和低效率。按人均计算,印度尼西亚估计是世界上第二大FLW(粮食损失和粮食浪费)产生国,人均每年300公斤。

4、缺乏农业推广服务以及气候信息和咨询服务。2018 年,印度尼西亚34个省中只有18个省设有管理和提供推广服务的机构。虽然中央政府一直在尝试推广服务数字化,以弥补人力资源不足,但并非所有地区都拥有足够的数字基础设施。

5、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之间的竞争。自2006年以来,印度尼西亚一直在开发以毛棕榈油(CPO)为原料的生物燃料。CPO来源的生物燃料计划可能威胁粮食安全,并推动土地转为油棕种植园用途。

建议:

1、继续通过农民卡 (Kartu Tani)系统将化肥价格补贴转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并加强对危险农药的监管。

2、允许私营部门与国有企业在在种子和化肥以及机器和其他设备等投入品方面展开竞争。

3、投资收获的后续技术,尤其是冷链物流、烘干机和现代碾磨设备。

4、促进农民农业气象知识的科学实地商店(Science Field Shops)制度化,帮助农民适应日益增加的气候多变性。

5、利用非食品商品实现生物燃料来源多样化为,例如橡胶树和蓖麻种子,并提高棕榈油产量。

来源:Maria Monica Wihardja,《在印度尼西亚建立更可持续的农业食品系统》,东南亚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2023年3月3日,https://www.iseas.edu.sg/articles-commentaries/iseas-perspective/2023-15-towards-more-sustainable-agro-food-systems-in-indonesia-by-maria-monica-wihardja-bustanul-arifin-and-mukhammad-faisol-amir/。

整理者:游杨,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