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0后第一书记|吕宙扶贫日记:年轻人来了,还是要干出成绩

澎湃新闻记者 周琦
2018-06-30 10:09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编者按】

脱贫攻坚声急,第一书记真忙。

今年七一前夕,澎湃新闻记者深入走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等地的多个贫困村,探寻“90后”驻村第一书记们的生存状态。

90后第一书记群体,年纪最大的也不过28岁。这些年轻的第一书记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已经或者正在改变着这些村庄的面貌,并且这种改变仍在继续。

吕宙。本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周琦 摄

【人物档案】

姓名:吕宙

出生年份:1990年

驻村前职务: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城管局办公室副主任

驻村职务:阳新县富池镇良畈村第一书记

开始驻村时间:2018年3月

看着面前20亩的虾田,49岁的石教育一脸满足: “早上虾子全爬到稻子上了,真是好看。”

他旋即陷入沉思,嘟哝着:“我以前的命运全送到酒里了。”

“虾养好了,过好你的后半生。”吕宙说。

石教育是位于湖北省幕阜山连片特困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黄石市阳新县良畈村的村民,刚刚脱贫。28岁的吕宙是阳新县城管局办公室副主任,驻良畈村第一书记。

以前,石教育在河沟里捞虾捕鱼换点酒钱,他最“爱好这个”。吕宙发挥其所长,帮他申请贷款,拾掇了这20亩虾田。

6月21日,良贩村村支书张衣杰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村里的扶贫工作全靠吕宙他们了。

“扔”下大的3岁、小的1岁两个孩子,吕宙从今年3月驻在村里。今年5月,阳新县精准扶贫第二片区驻村工作电视督查中,关于扶贫户的12道问题,吕宙全部答对。

吕宙(右)、村支书(中)和石教育谈买水泵的事。

去镇上得一个小时

良畈村,贫困村。村委会离最近的镇,开车也得一个小时。

从今年3月初,吕宙就和同事杨敦报住进了村委会。半露天的旱厕,简直不敢下脚,没有自来水,每周五天四夜。

这里是血吸虫疫区,村委会院子里的一口井,只能用来洗澡,冰凉的水浇在身上,嗷嗷叫。

“这些都不是事。”吕宙说,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72户、248人,现存22户、39人,今年要实现完全脱贫,这才是最大的事。

村支书张衣杰正在忙着华新水泥厂落户的事,“扶贫的工作全交给他们了,有时候村里的一些事也需要他们帮忙”。

张衣杰从2000年开始在村里任计生主任,至今已经在村里干了18年。

“为什么穷?”张衣杰指着办公室一楼墙角,洪水浸过留下的痕迹。每年的6月底到7月初,良畈村都要抗洪防汛。

张衣杰介绍,良畈村是大山里的一个狭长村落,9个自然湾分布在山沟沟里,山沟沟里有一条“金镶园长港”,每到汛期,水都会漫到路上。村子里有1182亩地,其中水田535亩。2012年为保护环境,村里的采石场关停了,2000名多村民们的收入靠种田和外出务工。

如今,华新水泥厂要来落户了。张衣杰全忙着这事,“我们成立了劳务公司,厂子建起来了要让村民有活干”。

吕宙和同事杨敦报查看石教育的虾田。

让“酒鬼”发挥专长养虾

“虾田里没有水了,虾子长不好,能不能给我解决一下泵。”6月21日中午,石教育找上了门。

“大概多少钱。”吕宙问。石教育说差不多500多块。

“你赶紧买吧,我想办法给你解决。”

石教育有点犹豫。吕宙急了:“你去买啊,不能解决这钱我出了。”

一旁的同事杨敦报说:“吕书记解决不了,我出都行。”

石教育顿了一顿,说:“能不能买两个。”

一旁的村干部们被石教育给逗乐了,“你这是得寸进尺啊。”

不放心,下午两点,吕宙和杨敦报到了几公里外石教育的虾田。虾田里,零星种着水稻,这是湖北特有的稻虾养殖法。

“田里存不住水,没水虾子养不大。”石教育手指着的一块地,水快见底了。

“你先买一口泵用着,不行再说。”吕宙说。

虾田边的泥巴里,几只食指长的虾爬着。石教育眼里突然透出一丝灵气:“早上起来的时候,虾子爬在稻杆上,真是漂亮。”

“酒害了我半生。”石教育说。

石教育有过一个没有拿过结婚证的“老婆”,可是被打跑了,因为他喝了酒胆子比谁都大。他出去打过工,因为喜欢喝酒都没干长。回到村里,他就靠着抓点小鱼小虾,维持生活,可是河里的鱼虾也不多了。

石教育靠着抓鱼抓虾脱贫了,但还是吕宙的帮扶对象,要防止他返贫。

“我就爱好这个。”石教育笑着说。

为了发挥石教育的专长,吕宙帮石教育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贷款。石教育的亲戚们外出打工,把田地也交给他打理,石教育花了几千元请挖机清理出田地,买了四千斤虾苗投进20亩地里。

怕石教育喝酒误事,吕宙经常上门看看,和他聊天。

石教育的屋里,电视屏幕破了,地上摆着几个空酒瓶。

“少喝点酒好好过好后半生,虾子养好了,说不定还能讨个老婆。”吕宙说。

石教育憨憨地笑:“我一个人过习惯了。”

“难道有个暖被窝的不好么?”

“这种你给他钱,他得喝完,得‘扶智’。”吕宙跟澎湃新闻记者说。

吕宙、同事杨敦报和村民商量种植苎麻的前期准备。

给瘫痪40年的病人送牛排

这天下午,吕宙和杨敦报还得走访几个重点贫困户。

一间阴暗的平房里,传来一股臭味,这是村民张衣让的房间。张衣让躺在床上,嘴里不知道嘀咕着什么。

40岁的张衣让,患有小儿麻痹症,出生就躺在床上。74岁的老母亲看到吕宙来了,上来打招呼。“我走了他怎么办啊?”老母亲抹了把眼泪。这个最小的儿子,是她无法割舍的牵挂。

张衣让的兄弟们生活也一般般,一个哥哥最小的女儿智力有缺陷。

张衣让虽然躺在床上,但只要有人路过,他听脚步就能知道是谁。也不知是听谁说过牛排,见到吕宙他就提要求,想要尝一尝牛排。

当过12年兵的杨敦报曾经当过司务长,有一手好厨艺。两人开车去镇上的超市,买了牛排煎好,切成一个个小块,浇上黑椒汁,送到屋里。

因为张衣让是五保户,全失能,吕宙又将他的补贴申请到每月1800元钱。

“还想吃牛排么?上次的好吃么?”吕宙问。

“啊?啊?”张衣让摇摇头,似乎已经全然忘记吃牛排这件事了。

走完这户,吕宙和杨敦报又来到寡妇欧阳秀英家。36岁的欧阳秀英丈夫因病去世,她独自拉扯着3个孩子。

为了帮弟弟娶媳妇,上世纪90年代,兄弟几个凑了一万元钱修起了这栋3层小楼。如今,楼房已经四处漏水。

吕宙帮欧阳秀英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又向欧阳秀英家的帮扶单位申请帮助,大哥张会波买了一批瓦,已经搬上楼顶,准备在楼顶盖瓦防漏。

经过吕宙申请,欧阳秀英的500元低保已经提高到每月900元。

“你还是要吃药。”吕宙对欧阳秀英说。

欧阳秀英患有甲亢,病重时眼睛突出。“在哥哥们帮助下,我也想办法给她申请慢性病补贴。”吕宙临走时交待,“你这不吃药不行,娃还这么小。”

吕宙等人查看欧阳秀英家防漏的施工情况。

让贫困户有事干

串完欧阳秀英的门,吕宙和杨敦报又找到了老队长张世高,商量下种苎麻的事。

阳新县有种苎麻的传统,“上世纪90年代满山苎麻,后来人工贵了就没人种了。”张世高说,收麻、打麻太辛苦了,虽然最高峰时能卖到八九元钱(每斤),但种苎麻还是亏本。

如今能够用机器收麻,阳新又开始在县里推广苎麻。

“我想干。”开小卖部的张国华想大面积种植,他算了一笔账,如今行情是每斤6元左右,每亩能够收2000斤左右的麻,第一年平整土地赚不到钱,种植达到60亩以上,第二年是能够赚钱的,他打算种100亩。

吕宙是这样设想的,这个自然湾有二十七八户不属于稳定脱贫户,贫困户种苎麻能够得到政府种子补贴,贫困户以种子和劳力入股,张国华带动湾子里的贫困户一起种苎麻。

“现在有什么困难?”吕宙问。

张世高说,如果种一百亩,需要流转五六十户人家的土地。除了租金的问题,还要一部分外出打工的人无法联系上。

“你们把能够联系上的尽快联系上,把外地的村民电话找到,一个个说明情况。”吕宙说,“尽快跟大家开个会,讲清楚情况。老队长,你有威信,一定要牵头把这个项目盯紧。”

临走时,吕宙单独和张世高说:“一定多督促国华,不要打退堂鼓,政策上的问题我来争取。”

良畈村村民委员会。

“扶贫完巩固了再走”

“刚来确实不适应,年轻人来了,还是要干出点成绩。”吕宙说,其实也挺愉快的。当时喊杨敦报一起来,就是看中了这个当了12年兵的单身汉,能干活。

吕宙的妻子也是城管局职工,家里有两个孩子,大的三岁,小的一岁。丈母娘管白天,母亲晚上帮妻子带孩子,两班倒。

妻子有没有怨言?

“怎么会没有?”吕宙说,周末回去自己勤快干事,老婆有什么埋怨的不还嘴,“一个单位的,她还是能理解。”

啥时候能走?

“扶贫完巩固了再走。”吕宙说。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