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家建言中国公共外交:讲好中国的故事,但也不能只讲好故事

澎湃新闻记者 于潇清 实习生 栗雅婷
2018-07-02 14:22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来自外交部、外交学院、全国对外友协、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部门专家就公共外交展开研讨。 外交学院 供图

“当前,我们在公共外交之中要讲好中国故事,不过不能只讲中国的好故事。因为真实的故事一定是不完美的,既要讲成就也要讲挑战和不足,进而展现真实、丰富、自信的中国形象。”

6月30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公共外交论坛上,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一等秘书匡敏如此表示。来自外交部、外交学院、全国对外友协、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政府部门、智库和高校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当天与会,试图厘清公共外交这一宏大议题,并切实有效地探讨提升外交外事人员公共外交能力的路径。此次论坛由外交学院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举办。外交学院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主任陈雪飞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坦言,公共外交能力是国家外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界至今对公共外交能力的内涵与外延尚未有深入研讨。

当前,公共外交的外延在拓展,最新最关键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非国家行为体走到前台,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刚刚结束的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期间新闻中心所展示的贴纸和书法,或是每天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回应外国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甚至是每一位出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同当地国家人民的交流,都是更广泛的公共外交内容。

主场外交体现公共外交理念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中央外事工作会议6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强调,对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党、政府、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等要强化统筹协调,各有侧重,相互配合,形成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对外工作大协同局面,确保党中央对外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今年6月举行的上合峰会是中国公共外交绝佳舞台。据此前央视网对峰会新闻中心的探访报道,中国的艺术家们在新闻中心展示着书法、国画、剪纸、茶艺等多种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风的亭台楼阁也充分地同现代化的新闻中心相结合。峰会期间,名为《有朋自远方来》的灯光焰火艺术表演,更是吸引了国内外的关注。

在今年海南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国礼《永泰瓶》被赠送给与会的62国国家元首及代表,其中所蕴含的天下大同、天地人和等深刻寓意也随着中国钧瓷走出了国门。

近些年,公共外交的理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中国主场外交中。

陈雪飞表示,主场外交并不是说因为是主场所以一定要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想法去做。公共外交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传播中国文化,很多人并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这也是导致部分人缺乏文化自信的重要原因。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推广,不应该只专注于剪窗花、包饺子这类器物文化的层面,还需要有能力深入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此前在谈及公共外交时就曾表示,中国公共外交旨在向世界介绍、展示一个真实的当代中国,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增进中国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相互了解与信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面对负面声音,公共外交有力回应

另一方面,发展快速的媒介让对舆论的应对也成为了公共外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也在增加。今年1月,面对西方媒体对中国不正当指责之时,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曾用一句话“Fake News”(假新闻)干脆地回应过。

3月,在面对西方媒体对中国援助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建设新总部大楼的质疑时,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陆慷同样进行了有力而巧妙的回应。陆慷指出,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非洲发展进步的主要瓶颈之一。中国援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受到非洲国家和人民的欢迎。你所提到的西共体新总部大楼,正是中国政府根据西共体的明确要求同意援建的。至于你提到的一些西方媒体的不实指责,我只能说那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陈雪飞分析指出,不实报道分两种情况,一种不实报道来源于受众意义协商能力的不足,这需要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而另一种是真正的歪曲报道,是一种纯粹的噪音,此类报道希望能够把中国形象以哈哈镜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一定要早发声,多发声,多渠道发声。由于新媒体的存在,公共外交的受众已经不是封闭的或地缘的,也已经不再是某一国的受众,而是全球受众。

中国对外友协民间外交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新玉则提醒到,独特的语言、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加上西方社会的思维定势以及现实利益竞争冲突等因素,都提高了世界了解中国的门槛,如果我们从来都是只用自己的想法进行对外传播,往往会事倍功半。

    责任编辑:汤宇兵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