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生新闻采写 • 札记 | 从构建到还原

2023-03-17 13: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按语】

上学期,21级本科新闻和20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由陈红梅老师主讲。两门课程以独立采写的新闻报道作品作为平时作业,以学期采写札记和心得作为期末结课作业。

经任课教师推荐,从2023年3月起,本专栏陆续刊发两门课程的部分结课作业“采写札记”,讲述新闻采写背后的故事,也希望能给有志于新闻学习的同学们一些借鉴和思考。

从构建到还原

21级新闻 周嘉怡

真到了要写点什么的时候,却总感觉难以下笔。我总是愿意构建一个恢弘而完满的故事,因此从起笔处就小心谨慎,生怕没有给故事开一个好头,从而破坏了整个基调和格局。将新闻看作平地起高楼,才会用“构建”;如果将新闻看作是擦去未知世界前蒙着的薄雾,为大众还原一个浑然天成的世界,就会纠正这种误区,“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

我正在学着做这种转换。

下沉,然后浮到上空

红梅老师说我们的文章是“voice the voice-less”,这确实是一种谬赞,起码在选题之初,就我个人而言,并没有怀抱这样崇高的理想。记者与普通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与世界的相处方式:普通人是与世界融为一体,而记者需要先下沉,再浮到上空。在确定这个选题之前,对于小红书频频向我推送的“00后宝妈”视频,我总是抱以猎奇的心理点进去,看完后再无关痛痒地感叹一句“女性还是要有自己的生活!”看似是关心,实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冷漠。敲定选题后,我开始真正潜入“00后宝妈”这个群体,努力以平等的视角将屏幕对面的她们当做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赋予意义的符号。通过小红书一位宝妈的帖子几经周折、甚至是“乔装打扮”成一位宝妈进入一个00后宝妈微信群后,我经常在群聊里潜水,观察她们的发言和互动。在群聊里,宝妈们讨论的话题大多是与婆婆的矛盾、怀疑老公出轨、给娃做各式辅食,偶尔还会辅以几个低价卫生纸抢购链接。退出群聊再点进上方的大学宿舍楼群,看到群里的姐妹们分享新开的餐厅、周末看的音乐会、校园里橘红的晚霞,会有一种很强的割裂感。后来在采访阶段,我也采到了好几个只比我大一两岁的姐姐,在我还安稳于校园的屏障时就已经孤身一人前往异乡打工,到饭馆里端盘子,在流水线上打螺丝。明明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家,年龄相仿的女性,为什么彼此的生活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这实在让我产生了难解的疑惑和油然而生的悲伤。单纯地将早婚早孕看作是自甘堕落无疑是一种以己度人的狂妄,我们所习以为常的事实背后,可能隐藏了更多被人为忽视的真相。

一个真正的新闻记者的价值就在于揭开岁月静好的粉饰,去探究深层的、被掩盖的、可能是血淋淋的现实。深入社会观察世界固然重要,但这只是一个前提条件。如果不能把自己从社会中抽离出来,“浮到上空”,就难以参透其实际的本质,也难以全面地还原真相。

抒写和架构

在与00后宝妈们的交流中,我发现很多女孩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却有着惊人的故事讲述能力。悦悦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她在讲述自己13岁离家出走后的那段时光时,运用的语言精妙到让我几次诧异这是不是她早已编撰好的“故事”,而且读起来很有一种蒙太奇式的电影感。

我想,叙述能力真的是一种天赋,有的人天生就是作家,而好的作家是培养不来的。余华曾自嘲语言平实是因为识字不多,经过刻意雕琢的文字有的时候反而失去了其浑然天成的淳朴质感,因而落得俗套。

对于记者而言更是如此。新闻本就是追求客观性和时效性的东西,过分去构建、设想、塑造会使其蒙上人的色彩,有悖新闻伦理道德。在进行文章写作时,我会有意识地避免一些绝对化的词语的使用,因为记者作为社会信息沟通的传声筒甚至是扩音器,对于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也会产生一定引导。我常常在想,新闻是否真的需要一个观点作为支撑?如果想要得到一个确切答案,读者大可以去阅读社论、议论文、甚至是打开知乎看看评论。但是,如果想要还原世界的原貌,获得不加干扰的思考机会时,除了新闻,读者还能诉诸何处呢?

虽然在遣词造句上尽力追求平实,但在文章整体架构上,我确实很费了一番思索功夫。最开始我只是简单地将采访内容以时间为序串联起来,计划从童年经历到读书时光,再到与男友相识,以及当前生活几个部分展开写作。在与红梅老师讨论之后我意识到这种时间顺序确实过于浅薄,很难支撑起一个宏大的主题,因此最终决定从其内在逻辑入手,探讨女孩们早孕的背后原因。当然,新闻不是学术报告,不是论文,原因不能直白地呈现,而需要依托女孩们的亲身经历为载体铺陈展开,将原因内蕴在故事之中。

当我问起悦悦如果可以回到13岁,是否会选择不同的道路时,悦悦明确表示“一定会把书读烂”。从一个早早辍学、经历了颠沛流离的人生道路的人的口中说出“读书很重要”,远远比从一个高学历知识分子嘴里说出来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一个是既得利益者,而另一个是传统社会观念下的越轨者、离经叛道者,两者不同的人生际遇赋予了其不同的力量和感悟。

有的时候我也会想,如果悦悦真的接受了高等教育,她的叙述天赋会不会得到发掘,或许她现在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但是转念一想,她现在也才20岁,她的人生还有无限可能。40岁再成为作家,也为时未晚。

蒙纱者与围墙者

将初稿发到教学群里之后,有一位同学私下讨论时跟我指出,在文章第三部分探讨女性渴望通过婚姻弥补心灵缺失的内容中,我其实隐约透露出“说到底还是看有没有遇到好人”的观点,没有跳出普遍男性视角下的社会框架。我很诧异,因为在拟出写作大纲阶段我实际上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但在重读文章后不得不承认他言之有理。在看过许多新闻报道和相关研究文章之后,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坚定的女性利益维护者,但男性视角其实已经在我心中根深蒂固,成为一种下意识地看待世界的方式。

无论是否主观存在这种意思,但是让读者感受到了这种思想,这其实已经输出了一种价值观,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这一点值得我去反思。在写作时我们想传达出的中心思想一直是:不要歧视00后宝妈,她们有权力选择自己的人生。但是,这种“不要歧视”是否从本质上就包含了对她们的怜悯和同情,而这种悲悯是否正源于一种高高在上的不平等视角呢?

我们日积月累所接收到的外界信息,在潜移默化中构建了我们的认知体系,并形成了一个固定化的视野。以客观性著称的新闻事业应当以打破这种偏见视野为己任,但是打破的方式很难依靠个人,而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虽然每个人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属于自己的固定化视野,但当多个人的视野洞重叠在一起时,客观壁垒就有被冲破的可能。因此,他人的意见和评判非常重要。这可能也是红梅老师所一直强调的同学间的交流讨论的重要性。如果不是那位同学直接犀利地指出我存在的问题,我可能永远也无法意识到自己暗存的偏见,还沾沾自喜于他人的溢美之词。

完美主义对于其他领域而言或许意味着精益求精的执著,然而对于新闻而言,可能并非太好的品质。因为新闻的目的就是揭露现实,而现实本不完美,强行将新闻修饰得完美总有一种粉饰太平之感。这或许也正是新闻与文学的差异之处。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在一片广阔无垠的空地上“构建”出一座乌托邦,或是桃花源;而在写作新闻时,我们是在一点点揭去现实世界与人民大众之间蒙着的面纱,“还原”一个尽量真实的世界,尽管绝对意义上的真实可能并不存在。由于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每个人面前所蒙着的纱可能厚薄程度并不一致。有的人可以透过薄纱窥见一道绰约的幻影,而另一些人则是白雾茫茫。对一些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人群而言,他们面前的可能不止是纱,而是一堵白墙。蒙纱者,最多也只是丧失了视力;围墙者,则是连发声力也一起失去了。久而久之,他们的发声器官渐渐退化,即使将白墙撤离,也不能再呼告了。

我总是自嘲“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只是社会现实的搬运工”。但有的时候,或许是需要我们说些什么的。替蒙纱者揭纱,替围墙者发声,“voice the voiceless”,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追求的新闻业者正是以这种以身饲虎的方式维护起社会精妙的平衡,使之不至于太快坍塌。

尾生抱柱 至死方休

回顾这学期第一次采写新闻稿的全过程,我最大的感受是:新闻是有力量的。红梅老师说,当你的文章只有一两百的阅读量时,你会感觉很挫败,但这一两百的数字背后是一两百个人。你的文字影响了一百多个活生生的人的思想。或许这是一种过于理想主义的幻想,但我认为正是在看清了世界的本质之后仍选择热爱她,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

总是要怀抱着信仰的,哪怕是看似顽冥不灵的信仰,也总胜过失去信仰。我们正是依靠这种微薄的寄托行走在荒漠上的。

END

图文|21级新闻 周嘉怡

编辑|沈芸莹

审核|杜彬彬

原标题:《学生新闻采写 • 札记 | 从构建到还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