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把书买下来,还它自由 | 理想国3月书讯

2023-03-30 19: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理想的编辑部 理想国imaginist

《业余爱好者》

中,作者迈克尔·基默尔曼花了整整一章的篇幅讲述“收藏”。收藏家,包括藏书者,试图从混乱中建立秩序,他们“让不可理喻的世界变得有意义”。

把一本书安顿在书架一隅,或许是书籍爱好者感到最最熨帖的美事。爱好藏书的本雅明说:

“有这么一本书,也许本来收藏家从没想过去碰它,更不用说会恋恋地看它一眼,但因为他觉得这本书在市场上太孤单、太无依无靠,就把它买下来,还给它自由,就好像《天方夜谭》里的王子买下美丽的女奴一样。收藏家抢救这样一本书的时刻是他拥有的最美好的记忆之一。你知道,对一个藏书人来说,所有的书,只有落到他的书架上,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或许你的书架也是你精心收藏整理的成果,书架的一些角落,是不是也亟待填满?

本期书讯,大家期盼已久的《创造欧洲人》终于上架;“病玫瑰”系列持续上新;理想国纪实系列推出《育儿放弃》,直击东亚母亲普遍性的育儿困境;厚重的《白先勇典藏集》和勒古恩的非虚构作品《我以文字为业》也即将与大家见面......

01.

《白先勇典藏集》

白先勇 著

1999年,《台北人》入选跨世纪的“《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一部《台北人》,也是一部随风飘落的人类命数史,放纵“肉”反而丢失“灵”,在“今天”伤怀“过去”,执着“生”却走向“死”……

小说角色种种,其实反而不写本地人,浓墨重彩者都是大时代里播迁过来的人,跨海飘零,命运崎岖,一个个几乎令人过目难忘。

2023年,白先勇推出的精装版《白先勇典藏集》,汇齐了所有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和《寂寞的十七岁》,长篇小说《孽子》,以及散文集《树犹如此》,附有文学年表、旧影照片、新增篇目,一览无余白先勇的代表作。从他的作品里,能看到近百年中华文化的时空流转和社会延迁,故而读者赞之为“永远的白先勇”。

白先勇说,“一个作家,一辈子写了许多书,其实也只在重复自己的两三句话,如果能以各种角度,不同的技巧,把这两三句话说好,那就没白写了。”

02.

《青霞小品》

林青霞 著

“我的第四本书,跟前三本《窗里窗外》《云去云来》和《镜前镜后》有些不同……”

第四部散文集《青霞小品》,首发了林青霞的多帧照片、绘画作品,均为青霞亲选,汇集各个时期的成长──看见又真又美的青霞。

经历让人成熟,岁月使人感悟。驰骋文坛十八年,加上阅读的滋养,她驾驭文字的能力再度提升,凭借精细而准确的观察力,轻松流畅地写出一篇又一篇细腻的文章。

著名电影美术指导张叔平再任设计总监。

金耀基校长撰序推荐:青霞悟性高,又肯转益多师,不知不觉间修成了林青霞独有面目的文体“青霞体”……“爱林泉”的“影迷会”应该扩充为“影文迷林会”了。

林青霞说,“我现在的心态,觉得很有意思,很喜欢看到人家高兴,人家高兴我就高兴,所以我就常常给人惊喜。”

03.

《我以文字为业》

[美] 厄休拉·勒古恩 著;夏笳 译

“艰难的时代要来了,在那样的时代里,我们将会需要另一些作家的声音,他们能够看到与我们当下不同的生活方式,能够穿过我们饱受恐惧之苦的社会,穿过其对技术的痴迷,去看到其他生存道路,甚至能够想象希望的真正土壤。我们将会需要能够记住自由的作家——诗人,富有远见的人——能够把握一种更大现实的现实主义者。”

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 Le Guin,1929—2018),美国小说家,幻想文学大师,科幻新浪潮运动代表人物,以“地海世界”系列、“海恩宇宙”系列(含《黑暗的左手》《一无所有》等)闻名于世。

勒古恩一生获奖无数,包括8次雨果奖、6次 星云奖、24次轨迹奖,以及美国国家图书奖、世界奇幻奖、卡夫卡奖等二百余项世界文坛重磅大奖。哈罗德·布鲁姆将其列入美国经典文学作家。200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将她列为作家与艺术家中的“在世传奇”。2014年,荣获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2016年,被《纽约时报》称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家”。

04.

《大席宴》

刘东明 著

《大席宴》是民谣音乐人、写作者刘东明首部文字作品,由17篇小说与17篇散文构成。同名小说《大席宴》塑造了大厨刘真宽这个极生动的形象,亦铺展开山东大席宴的风俗人情。其小说写市井百态、乡野传说、少年心事、动物心曲,风格时而朴素鲜活,时而怪诞生趣,时而悠远苍凉。其散文写家乡美食和行旅见闻,写与音乐为伴的生活与友人,写成长往事与乡愁记忆,诚恳平实,余味悠长。

潜行于音乐和生活的两边,作者用文字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充满野趣的世界:喜爱拉魂腔的五奶奶,石头城下起的瓢泼黑雨,名叫大会的傻孩子,情窦初开的少年,枉死的富豪李百万,陷入幻觉恋爱的年轻人关飞,一条叫阿明的流浪狗,疤瘌眼剥狗人,消失的鞋匠,“迪斯科”发廊,下岗的“王母娘娘”,写得一手好字的山野樵夫……大地上行走的人,生活中流淌的歌,作者以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与诗意想象力,写就一部世纪末乡镇生活的浮生录,亦是一个音乐人的成长叙事诗。

好的民谣与食物,都有大地的味道、庄稼的味道。刘东明这本《大席宴》就是这样,写的是吃,也是生活,是与我们日日相亲的人情世故。——叶三

刘2的新书大席宴很好吃,有嚼头的故事有味道的人,有烟火气的生活……最终化成有生活底蕴的歌!——周云蓬

东明的文字,像他的人一样,话不多,明明白白的。

民谣不只是歌曲,它是叙事;音乐不只在琴弦上,也在文字里。

在东明的《大席宴》,这两样都有。

——张玮玮

05.

日本摄影家系列

《迈向另一个国度》

[日] 森山大道 著;苏志豪 译

这是不仅席卷日本,也征服了全球的森山大道。

一代传奇大师在他“从心所欲”之年,沉淀回顾在纽约、夏威夷、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的摄影旅程,回味与生命中数位女性的暧昧情愫,演绎平交道、动物园、新宿、大久保的日常风景,追忆与妻子共进餐点的黄昏和探访中平卓马的雨天……这位少年心气的扫街大叔的影像作品,充满直接、原始而强烈的情绪,而此一随笔集书写的是日常生活与内心的隐秘记忆,虽然并未直接谈论摄影之道,却披露了滋养其艺术创作的精神源泉,读来晦暗幽深,而又真切动人。

06.

《行走的人:贾科梅蒂传》

[法] 凯瑟琳·格雷尼尔 著;寇媛媛 译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1901—1966),著名瑞士雕塑家、素描家和诗人,20世纪少数几位“作品比本人更知名”的艺术家之一。他创作的那些瘦弱的、孤独行走的人形雕塑是最为大众熟知的作品,从中,人们触碰到二战后人类整体的生存经验特质:恐惧、疏离与焦虑。其作品一度创下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他因此被称为“史上最贵雕塑家”。

本书是首部关于贾科梅蒂的简体中文版权威传记。基于贾科梅蒂与家人的一手书信、友人关于他的珍贵记录,作者在书中全面再现了这位神秘艺术家的成长经历、艺术生涯以及对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与事件。

鲜有人知道,贾科梅蒂选择了一条逆行的边缘之路:其一生与多位艺术、文化、思想名家交织,游走于不同的流派和圈子,但拒绝隶属于任何一个艺术流派、昔日的思想体系以及“标签”,并不停追问:何为本真?他常在咖啡馆与知识分子朋友相聚,听萨特谈中国之旅的见闻;有时在酒吧里和相识多年的妓女朋友们聊天……最后,他总会回到伯利特-曼东街的画室,完成一件他明知会失败的作品。

在那间工作了40年的画室里,“他变成了加缪笔下英雄西西弗斯的化身,每天都要质疑前一晚的作品。忠于自己作为艺术家的命运变得比一切都重要,甚至比作品的创作还重要。”

贾科梅蒂的艺术是想揭示所有存在者甚至所有物体的隐秘的伤痛,最终让这伤痛照亮他们。

——让·热内

07.

“病玫瑰”系列之五

《见证疯狂:精神病院的前世今生》

[英] 迈克·杰伊 著;邵池 译

自人类诞生之时,疯狂就已成为全球每一种文明的一部分,而“精神疾病”的概念大约是从两百年前才开始深入人心的,并且是西方世界的产物。在医疗史上的大多数领域,新知识会带来新疗法。然而,精神疾病治疗的历史似乎更具周期性,一次次经历“放弃、改革、忘却、忽视和再一次改革”的循环。从18世纪的疯人院,到19世纪的收容所,再到20世纪的精神病院,恐怖与暴行的阴影从未远离——鞭子、锁链、地牢、约束衣,放血、催吐、电击、脑叶切除、药物滥用……追溯精神病院的前身今世,似乎每一阶段都是在重蹈覆辙:富有同情心和乐观精神的人道主义改革先驱建立起的新机构,最终沦为残酷虐待的邪恶渊薮而遭到遗弃。

本书通过一个机构的故事来追踪精神疾病及其治疗的历史——英国的伯利恒皇家医院,俗称“贝德莱姆”,在英语中已成为“疯狂”的代名词。作者梳理了从18世纪到21世纪以伯利恒为代表的精神疾病治疗机构在建筑设计、治疗手段、管理体制、与外界关系等方面的演变。书中收录了600余幅图片,包含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珍贵文献和影像资料,每章末尾还附有当时的病人创作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具有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颠覆读者对精神病患者的固有认知,有力地展现出他们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非被污名化的符号,是怎样存在于世的。

08.

“病玫瑰”系列之六

《以眼还眼:魔术、幻术与骗术》

[美] 马修· L.汤普金斯 著;栾志超 译

究竟是“魔术”的什么让我们欲罢不能?当幻觉遭遇强烈的情感经验——诸如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失去带来的痛苦,为何会创造出看似非同寻常、用科学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

曾经是魔术师的实验心理学家马修·L.汤普金斯,探索了18世纪以来的魔术师、灵媒术士所运用的欺骗艺术,揭露了敏捷手法和暗示的力量如何蒙蔽心智、制造幻觉,即使最理性、最具怀疑精神的人也未能幸免。这是有关人类的好奇、盲从、聪慧及奸诈的永恒故事,以喜剧和悲剧的形式轮番登场,但始终迷人。

事实证明,理性与非理性并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彼此构成非常复杂的关系——这正是人类体验的核心所在。魔术师与灵媒术士凭直觉认识到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会影响其信念,正是这种对人类行为切近的批判性审视,使得他们创造出如此强烈且持久的幻觉奇观。

09.

《五感之谜:

神经科医生漫游感官奇境》

[英] 盖伊·勒施齐纳 著;高天羽 译

“视听触味嗅”这五感,不仅仅是被动而中立的信息接受器,它们覆盖神经线路的全长,参与着人类的感知、理解、记忆乃至情绪的塑造。但我们对感官的习而不察,对“眼见为实”的盲目信赖,依然根深蒂固。

头晕、通感、幻视幻听,痛觉尽失、嗅觉倒错、心盲症……在这些或不陌生或很少见的感官失调体验之中,蕴藏着人类日常感觉的各种神经机制。

身为领军级的神经科医生,作者借职业经历中所遇所闻的疑难病例,为我们展示了人类感官方方面面的机制及其构成的、联系着的奇妙世界,这里不仅有曼彻斯特的音乐、中东的食物和咖啡、斐济东星斑的鲜美和潜藏危险——这里栖居着我们每一个人,也是我们每个人无意间的个性创作。

10.

理想国纪实系列

《育儿放弃:

被困住的母亲与被忽视的女儿》

[日] 杉山春 著;烨伊 译

2000年12月10日,日本爱知县发生了一起女童死亡案。一对年轻父母将年仅三岁的女儿真奈放进纸箱近二十天,在此期间真奈几乎没有任何进食,最终饿死。而他们还有一个一岁半的儿子,母亲雅美还怀有身孕。

这起案件震惊了整个日本社会。杉山春是一名纪实文学写作者,也是一个男孩的母亲。她历时三年半,多次采访涉案父母及家属、儿童保护组织与医院等多方人士,搜集法庭审判资料,最终详尽客观地还原了案件的全貌,深刻揭示出背后个人的与社会的种种深层原因,也发出疑问:为什么被指责、被定罪的总是母亲?

本书是一部聚焦日本“育儿放弃”社会现象的纪实力作。真奈之死绝非特殊个案,它是三代女性生存处境的集中投射,是现代社会育儿环境引发的悲剧。在这本书中,你会读到,当一个女孩成为母亲,她可能会遭遇到的一切。它也折射出在结构性性别不平等的社会,每一个女儿、每一个母亲内心最真实而隐秘的痛苦。

11.

理想国译丛060

《创造欧洲人:

现代性的诞生与欧洲文化的形塑》

[英] 奥兰多·费吉斯 著;王晨 译

1846年6月13日巴黎—布鲁塞尔铁路开通,1500名旅客接受铁路公司经营者罗斯柴尔德男爵的邀请,搭上首航火车。受邀的旅客包括法国国王国王路易·菲利普一世之子内穆尔公爵和蒙庞西耶公爵、法国和比利时的官员们、大仲马、雨果、戈蒂耶、安格尔等名人。旅途中,柏辽兹指挥乐队在火车上演奏了《葬礼及凯旋大交响曲》。

到达布鲁塞尔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及其王后一同在月台上迎接大家。这条铁路并非第一条国际铁路,但却被视为最重要的,因为它连接了法国和低地国、英国与德语区。铁路穿越国界,就此开启了欧洲文化的新时代。作家、艺术家、歌剧团、乐队和演员成为常客,搭乘火车穿梭各国,举办大量的演奏会、艺术展览、读书会、沙龙,国际市场也借由便捷的跨国运输向量产的廉价画作复制品和书籍、乐谱的印刷品开放。

欧洲各国民众开始将欧洲视为一个整体并共享同一种文化——他们阅读同样的书籍、聆听同样的音乐、欣赏同样的绘画、观赏同样的戏剧。最终,他们以“欧洲人”自居,视欧洲为一个不受国界限制的文化交流、翻译、交换的场域,19世纪的欧洲就此拉开文化全球化的序幕。铁路时代带来大众交通与旅行的革命,印刷技术提升作品量产的市场力量,最终艺术与文化成为一门生意,而作品最后能流芳百世或是被历史湮没,也将由资本市场决定。

费吉斯通过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法国女高音保琳娜·维亚尔多和艺术评论家路易·维亚尔多三人的故事,展现19世纪灿烂辉煌的国际主义文化,以及当时的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如何成为跨国的文化中介者,通过蓬勃发展的文化圈将欧洲各国联结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使欧洲各国人民接受共同的身份标签——“欧洲人”,进而树立欧洲文化,以及文学艺术在世界文明的经典地位。

12.

理想国译丛061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

16世纪一桩国家罪行的谜团》

[法] 阿莱特·茹阿纳 著;梁爽 译

1572年8月24日,圣巴托罗缪日,在法王查理九世默许下,新教军事领袖科里尼被天主教一方吉斯公爵亨利一世手下的士兵杀害。很快,天主教徒头戴饰有十字架的帽子,臂缠白色袖章,穿梭于巴黎的大街小巷,以天主之名追捕“异端”,处决迅速演变为大规模杀戮。然而,就在几天前,巴黎城中还一片欢乐祥和,一场象征和解的隆重婚礼刚刚在巴黎圣母院举行。

在本书中,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莱特·茹阿纳分析处决与大屠杀突然发生的来龙去脉,考察当时国内外新教徒与天主教徒对此的反应,重新讲述了圣巴托洛缪大屠杀的故事。在她看来,这血腥的一天改变了法国历史的走向:天主教在法国的命运彻底改变;新教徒不再认为法国会成为新教国家,开始形成身份认同;动乱杀戮之后人们对秩序的渴求使君主权威得到强化,绝对专制的大门开启;对宗教分裂及其导致的创伤的反思,同样使王权受到质疑,甚至为大革命埋下伏笔。

原标题:《把书买下来,还它自由 | 理想国3月书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