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悬赏100万美元,却无人领奖,为什么大规模生产人造肉这么难?

2023-03-30 11: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怪罗科普

猛犸象肉丸子

3月28日,在荷兰科学博物馆展出了一颗巨大的肉丸,有别于一般的食用丸子,这颗肉球是由已灭绝猛犸象DNA培养的“人造肉”。

这颗肉球是一道菜,当事人表示它闻起来像是鳄鱼肉,看起来非常诱人,虽然生产过程非常安全,但这颗肉球目前只用来展览,不能食用。

生产这个肉球的是一家澳大利亚公司,该公司已经合成了50多种动物的人造肉,尝试过水牛、鳄鱼、袋鼠、羊驼和孔雀,还有多种鱼类,这次的之所以选择猛犸象,是因为气候变化是猛犸象灭绝的因素之一,想借此机会告知大众,如果人类还是无节制地大规模养殖动物,气候危机只会愈演愈烈,顺便也展示一下现在人造肉的技术。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个肉球是和澳大利亚生物研究团队一起研究合成的:

首先,生物研究团队需要提取出猛犸象肌红蛋白的DNA序列,因为序列不完整,空白的部分由非洲象的基因来填补;

其次,将合成的DNA序列放在绵羊的干细胞中,在体外创造合适的条件,诱导这些细胞分裂。

当细胞数量达到一定量后,添加一些调料和其他物质,最后烹饪一下。仅仅几周的时间,一颗猛犸象肉球就完成了。

研究人员表示,这颗肉球之所以不建议食用,不是因为不健康或者不卫生,而是因为猛犸象早已经灭绝了,原始人类吃过,但现代人完全没有吃过,如果贸贸然吃了,担心人类身体会不适。

说实话,对于这种人造肉,大多数人是纯好奇而已,真的让你吃,很多人也不敢。

但现实中,人造肉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市场上人造肉商品有很多,也许在不经意间,你就吃过了。

人造肉

人造肉,有很多名字,培养肉、健康肉、体外肉、细胞肉、清洁肉……

因为成分的不同,人造肉有2种:

一种是植物肉,也叫大豆蛋白肉,主要成分就是大豆蛋白,不是真的肉,而是用植物成分来模拟肉的口感和外形,我们比较熟悉的是素牛肉和素鸡;

另一种就是体外生产的动物肉,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

要先从动物体内分离出干细胞,干细胞是细胞系的原始细胞,有分化成体内任何不同类型细胞的潜能。人类能从一颗受精卵发育成有手有脚和多种器官的人体,就是全能干细胞的功劳。

一般来说,人类收集干细胞可以通过冷冻保存的动物个体,也可以麻醉动物活体收集。

干细胞分裂建立细胞系后,就会放入特定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基的基础成分是细胞赖以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盐等等,为了刺激细胞持续生长繁殖,还会额外添加添加剂,例如生长因子和细胞框架。

传统的培养中使用的是胎牛血清,里面含有大量生长因子,但由于价格昂贵,(1000美元/升),且不符合动物关怀,科学家们正在寻求其他替代方案,开头提到的猛犸象肉丸合成就没有使用牛血清。

在体外生长的细胞,即使能够繁殖,但也不会像体内生长一样,有序有规则,相反,体外生长的细胞是杂乱无章的,几乎都生长在表面,是不会像真正的肉类一样,细胞一层一层地叠加起来,此时就需要添加细胞框架,它的存在能确保细胞不是一张扁平的肉饼,而是成为类似肌肉纤维那样具有多维结构的肉。

我们能吃到人造肉吗?

在1971年的时候,肌肉纤维的体外培养就已经成功完成了,当时培养的是豚鼠的主动脉。

之后,人造肉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2008年,动物组织协会还曾出奖金100万美元,在2012年前,能生产出和真鸡肉口感一模一样,且能大规模销售(至少10个州)的第一个参赛者,就能获得巨额奖金。然而,当时并没有一个参赛者能符合要求,即使比赛延迟到2014年,也没有任何机构或个人是符合的。

人造肉正式出现在大众面前,是在2013年8月5日,电视台直播了人造牛肉汉堡的首次评鉴,当时的参与品尝的人表示:这个肉比我想象中要嫩一些,汁水也多一些,尝起来和真肉很接近,品相介于真肉和植物肉之间。

很多人是非常赞同人造肉的诞生,他们认为人类吃肉的本性是难以改变的,但人口逐渐增加,到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要到达100亿,更多的人就要更多的肉,这就意味着要养殖更多的动物,而动物养殖就要面临着很多问题,最主要是三个方面:资源不可持续(环境污染)、食品健康问题(养殖动物使用多种药物)、道德因素(屠宰动物和动物关怀)。

然而人造肉一直徘徊在实验室和小范围的品尝,多年来一直没有对外正式销售。

直到2020年12月2日,新加坡一家餐厅可以提供人造鸡块,但售价很高,套餐价为265美元,成为首个批准销售人造肉的国家,

目前,植物的人造肉比较普及,很多知名餐饮已经推出了植物肉商品,但售价比较高,而以肉为基础的人造肉还没有完全商业化。

肉为基础的人造肉面临很多难题,一方面是在制作过程中,例如如何确保细胞多次增殖后不突变导致癌变;另一方面是即使合成了人造肉,这种商品该如何定义,是食品,还是药物?如何处理才能和真肉一个味道和口感?法律又该如何定义……

最为关键是以现在的技术来生产人造肉,成本很高,可以说是比真正的肉还贵。

美国和荷兰生产的人造肉,1公斤需要1万美元,截至2021年,大多数公司报告的生产成本为每餐至少100美元,因为生产一个人造鸡块成本就是50美元。

这还是技术升级后的结果,之前更贵。据报道,有一个团队曾表示,之前生产汉堡里的人造肉饼成本是25万欧元,而现在只需要8欧元。

即使如此,8欧元一个人造肉饼,相当于快60人民币,这个价格一般人也是承受不了的。

最后

我认为,人造肉确实能解决不少环境问题,合成食物也是未来发展趋势,但以目前的技术和现有的法规来说,要实现大规模生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以现在的价格,人造肉,尤其是动物基的人造肉,普通大众不是消费群体。

作为普通人,我还是希望大家多关注关注那种科技加狠活的“合成肉”,鸭肉冒充羊肉已经算是比较良心的了,那些根本不能吃的肉经过加工都被端上餐桌,想想太可怕了!

原标题:《悬赏100万美元,却无人领奖,为什么大规模生产人造肉这么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