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周艺术人物|恩沃科获威双建筑金狮奖,学者斯托尔捐赠档案

宗和 畹町
2023-04-03 08:40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第18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近日授予尼日利亚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德玛斯·恩沃科终身成就金狮奖。恩沃科是尼日利亚现代艺术运动先锋,以借鉴非洲传统设计的现代建筑设计而闻名。

在纽约,艺术史学家罗伯特·斯托尔将个人档案捐给巴德学院策展研究中心;在上海,油画家戴士和个展“梦吴越”开幕,青年艺术家王水展示了全新沉浸式绘画装置,当代艺术研究者邱敏出版专著,解析中国当代艺术的七个切片。在苏州,画家竹庵用画笔“艺游辋川”。《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件。

威尼斯|建筑师德玛斯·恩沃科

获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

德玛斯·恩沃科

据artfrom中文网报道,第18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近日授予尼日利亚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德玛斯·恩沃科(Demas Nwoko)终身成就金狮奖。恩沃科是尼日利亚现代艺术运动先锋,以借鉴非洲传统设计的现代建筑设计而闻名。颁奖仪式将在5月20日威尼斯双年展总部举行。

恩沃科1935年出生于尼日利亚Idumuje Ugboko的村庄,年轻时受到当地住宅和他祖父奥比(国王)恩沃科二世(Obi Nwoko II)自己设计的宫殿的启发。1957年至1961年,恩沃科在扎里亚的艺术、科学和技术学院学习艺术,并和同学组成了扎里亚艺术协会,其成员被称为扎里亚反叛者,主张“自然综合”(natural synthesis),将欧洲艺术与非洲主题相融合。在巴黎法国戏剧中心学习了一年戏剧建筑和壁画后,恩沃科又回到尼日利亚,成为伊巴丹大学戏剧学院讲师。他与扎里亚艺术协会的同志们一起建立了姆巴里作家和艺术家俱乐部等空间,支持与美学、艺术和建筑有关的进步思想以及政治独立。

20世纪60年代末,没有受过正规建筑培训的恩沃科在伊巴丹成立了新文化工作室,开始建筑设计工作。1970年代后期,他创立了现已停刊的《新文化》杂志,报道当代艺术和文化。

尼日利亚首都伊巴丹的“多米尼加教堂” 是恩沃科的代表项目之一。德玛斯·恩沃科的建筑方法是通过艺术,并结合现代元素与尼日利亚当地的建筑语言。虽然他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师培训,但他的作品体现了他对国家建筑及其遗产的深刻理解。(整理/畹町)

纽约|艺术史学家罗伯特·斯托尔

将个人档案捐给巴德学院策展研究中心

罗伯特·斯托尔在家中图书馆 图片:Andrew Moore

艺术史学家罗伯特·斯托尔日前将他大部分的个人档案捐赠给位于美国纽约州的巴德学院策展研究中心(Center for Curatorial Studies, Bard College,CCS Bard)。其中包括25,000多本书,有关于二十世纪艺术史、批评、理论和文学的著作,以及艺术家专著、稀有期刊和各大国际博物馆和画廊的绝版展览图录。此外,档案还包括斯托尔的个人文件、他自己收藏的艺术家作品,以及不同艺术家送给他的一些习作。

“我捐赠这些材料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他们不太可能在关于现当代艺术的标准文献或网上能找到的拼图碎片,”斯托尔说。“图书馆是一个世界,但绝不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它们只有在被用作进一步探索的跳板时才有意义。”

斯托尔曾于1990年至2002年担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策展人。2007年,他成为第一个策划威尼斯双年展主展览的美国人。2006年至2016年,他担任耶鲁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他将个人档案捐赠给巴德学院是为了纪念他与该校的长期关系。20世纪80年代,他曾担任巴德学院米尔顿·艾弗里绘画教授(Milton Avery Professor of Painting)。1999年至2008年,斯托尔一直是该校教职员工,并且多年来一直担任论文导师和巴德学院策展研究中心研究生委员会成员。(整理/畹町)

上海|油画家戴士和

写生是一种生活方式

戴士和

3月31日,“梦吴越-戴士和油画作品展”在上海鸿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集结了油画家戴士和自1975年到2022年间的近五十件作品,涵盖了岭南、东北、西北、云贵、两广、江南、京华以及西欧等多处写生创作,还有《母与子》《在草地上》《扫地僧》《一首老歌》和名家肖像系列等作品,系统性地展示了画家艺术探索轨迹和美学动态。

母与子  30.5x30.5cm  布面油画  1985

校尉北口  26x17cm  布面油画  1993

戴士和历任中央美院油画系主任、造型学院院长,中国壁画学会会长,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院长等。中国油画的教学和美学探索道路上倡导“写意油画”命题,广受响应和褒奖。从教三十余年,始终如一地躬身写生,并认为“写生是一种生活方式”。

戴士和写生着手的地方风景、静物和人物三个方向,可以很清晰的厘清思绪,认识一方土地,理解一方人,最后结合当地见闻和文学研究产生构思,缔造出带有地域风貌和富含个性语言的作品。

此次展览也是戴士和诸多典型性作品首次在上海集中亮相,可见北方醇厚的绘画传统和多地域的自然视野。展览持续至5月28日,此后“梦吴越”展览将去往古属越国的诸暨。(文/宗和)

上海|当代艺术研究者邱敏

解析中国当代艺术的七个切片

邱敏

不久前,从事当代视觉艺术理论与批评的邱敏博士出版了《从自然生态到艺术生态:中国当代艺术的七个切片》。

目前在国内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讨论当代艺术的专著较少,大多数专著还集中在艺术的图像风格的演变、自然主题的类型等方面。生态意识并不仅仅局限在自然环境的破坏,环境是人类文明产生之后的词语,生态问题应该放置到文化的反思上。在这本书中,讨论的生态意识的着眼点并不只限于对社会表面的河流污染、废弃排放、核能源使用、滥杀珍稀动物、生物实验等,而是将触角放置到背后更深层的意识形态批判上。生物革命、数码转型、能源危机所带来的生态灾难,背后是人类中心主义的问题。该书对中国近40年的当代艺术展开深入考察,通过对艺术家的个案进行分析,打破了时间的线性描述,从当代艺术的七个不同的叙事角度去分析和反思生态危机。

七个主题是一个一个微观窥视镜下的“切片”。书中前四个“切片”以个案的方式集中分析消费、恋物、性别意识和本能欲望几个主题:物质过剩的炫耀性消费带来的消费异化;物资匮乏时期带来的恋物般囤积,由此折射出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微观叙事;父权制主流文化权力话语下的女性与自然所引发的生态女性主义的讨论;被文化规训的自然本能在艺术图像中的表现。而这最后一个“切片”——关于艺术图像中对人的自然本能的持久不衰的表现,过去还鲜有人去深入探讨,或一笔带过,或避而不谈,作者在这一章中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邱敏,艺术学博士,研究方向,当代视觉艺术理论与批评。出版书籍《人与建筑的解构》、《20世纪以来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主题》,参与编著《大学美术》。(文/畹町)

上海|艺术家王水

个展呈现全新沉浸式绘画装置

4月1日起,上海外滩美术馆(RAM)四、五楼推出常驻纽约的艺术家王水(WangShui,出生于1986年,美国)的首场机构个展“生生”(poiesis)。这也是美术馆艺术总监朱筱蕤上任后策划的首个展览。

王水,《相遇II》,2023年。油画颜料,铝板,244x152cm。 由艺术家及墨西哥/纽约kurimanzutto提供

王水在创作中运用复杂技术呈现缥缈质感,其艺术实践涉猎广泛,在多层次的绘画、装置与影像中揉入诗意与控制论。展览英文标题取自古希腊语,意为“无中生有,创造”。以此为题,展览力图呈现王水对人机之间替代性合作模式的艺术探索。位于四楼的八幅铝板地面绘画是本次展览的全新委托创作,这些画板将在展期内多次变换其排列组合。“拼图”由一款不可见的算法驱动,该算法将读取实时采集自馆内的超声波频率,并根据声景重组“拼图”。这组移形绘画装置表现了每幅画作的模块化特性,其反复重组将不断构成新的组合。王水还与设计事务所The Roll合作为观者构建了介入建筑的沉浸式体验,将四、五两层楼转化成如梦似幻的跨层房间。环绕于四壁的特殊双层半透明面料能够折射自然光和室内光,呈现出随光线时时变幻的独特视觉体验。在五楼回廊展出的全新系列画作则描绘了异世界的形象与场景。展览将持续6月11日。(文/宗和)

苏州|画家竹庵

画中艺游辋川

近日,苏州BOOK茂象书店揭幕新展“诗与山河——画家竹庵笔下的《辋川集》”。展览是上海明珠美术馆继“象,象,象”开幕展之后,为BOOK茂象策划的第二场展览。

以“诗与山河”为名,此次共展出系列作品四十一幅,竹庵用当代彩墨画作遥相呼应唐代诗人王维与好友裴迪游历辋川二十景时唱和所作绝句四十首,开篇画作以王维邀约裴迪同游的书信《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为引,这篇散文经典也正是竹庵创作《辋川集》系列山水画作的开端。

竹庵从川蜀移居大理前就对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心有戚戚,想入画中。后卜居苍山洱海间的古村落,身在自然更对《辋川集》诗中山水感同身受。他从大理的明丽山水间取景,从自然中观察、感发、收集、淬炼素材,脱胎于前人笔墨,反观传统,找到自己。

竹庵《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竹庵本名蒙中。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重庆,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曾任出版社编辑,目前专注艺术创作与美术史研究。(文/畹町)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