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跨界共学实验室 | 钦育敏:一只文学狗的生活意见

2023-04-06 12: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以新闻为轴,丈量不同学科的精神气质;以共学为旨,打破专业分类的固有边界。

这是一个没有局限的共学实验室,在新闻的底料里加入不同学科的调味,煎炒烹炸出各具特色的跨界大餐。我们等待着各专业大厨们来“掌勺”,我们期待着斑斓色块的相遇、碰撞与炸裂,我们渴望着纯净灵魂的真诚、勇气和呐喊。

实验室的三位主理人邀请十余位不同专业背景的朋友,组成共学小组,分享与体验多学科交流的魅力。

/专业分享/

 2023年3月4日

 主题:课堂内外:一只文学狗的生活意见

分享人:钦育敏

中文狗,研究牲,对生活有点意见

大家好,我是钦育敏,本科在一所师范院校读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目前是一名文艺学专业的研究生。非常感谢大家今晚抽出宝贵的时间来聆听我的分享。我今天主要是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生命体验,大家就当听听八卦,如果能够引发大家的同感,给大家带来一点点启发,那我真的很开心。

有必要对我所学的专业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在不少人眼中,汉语言文学都是一个颇具浪漫色彩的专业——赏的是诗词歌赋,看的是小说散文,品的是悠悠几千年人类文明中的精华。在我的本科学校,汉语言文学几乎每年都是学子们转专业的热门对象。更曾有医学院的同学“弃医从文”,在院长办公室门口扔下一封文言文自荐信,表白自己对文学的一片赤诚之心。

但我眼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并没有那么多光环,它只是学科分类下的一个普通专业而已,甚至赚不到钱(苦笑)。我们的课程除了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文学类课程,还有注重逻辑思维、偏抽象的文艺理论,以及广为汉语言学子(仅代表我自己)所憎的语言学、文字学。

说起来,当初选择这个专业的理由真的很简单——在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中,我对以语文为代表的文科考试得心应手。在掌握了答题的技巧和模板之后,再加上自己可能确实在读读背背方面有些天赋,我的语文成绩很少让人失望。这种切近正确答案的“爽”感捕获了年幼的我,让我天真地以为考试成绩就等于我的真实能力和真正的兴趣所在。而职业教育的缺位和放养的家庭环境,也让我无所顾忌地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等文科专业填满了80个高考志愿。

但我们从小接受的“语文学”和大学开设的“汉语言文学”,实在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偏重从文献角度考察我们对字、词、句、篇、章的把握和理解,后者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文学、语言系统,我甚至无力概括其全部面目。我曾经牢牢掌握的现代文阅读技巧在浩浩荡荡的长篇小说面前失效,我熟记的文言文实词、虚词,被打回原文语境,接受多义的考验。我不想也不能再使用以前的把戏,它们普遍被大学老师视为毫无灵魂的答题套路。

于是我的大一生活过得并不那么如意:过去被压榨的时间,如今被置换成了漫无目的的报复性娱乐;过去的学习思维、学习方式已经坍塌,而新的思维体系尚未建立。一份平庸的绩点让我在专业分流中失去了主动权,进入了非师范班——在一所大部分人都想成为人民教师的师范院校,我好像被放逐了。

大概是被一种不甘于人后的“好学生心态”捆绑,专业分流之后,我一直在问自己:我真的很差吗?我真的不适合这个专业吗?对自己的质疑逐渐转化成了学习的动力,而学习心态、学习方式的重建则有赖于三位老师。

首先是我当时的班主任L老师。他将自己设计的期末总结表发给我们,表示我们有空的话,可以带着填好的表格来他的办公室聊聊。我打开长长的文档,一项一项填过去。平时积累太少,此刻露出了困窘和心酸。“过去的一个学期,你读了哪些书?你最喜欢哪一本?”这样的问题尤难回答。平心而论,我平时的阅读是名著节选、中短篇佳作、诗文片段,完整读完的书,却没有几本;我的脑子里也没有要完完整整阅读一本书的意识。L老师坦言,要看书,教材也是值得读完的。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有意识地记录下阅读情况。也明白了输出的重要性,将或长或短的读后感,分享在社交平台上。在沉入阅读的海洋之后,我发现读书真的是一件很充实、很幸福的事。

(2020年大概是我读书最多的一年)

另一位S老师则改变了我的学习心态。这位老师的授课风格是带着我们读教材、读原文,在这个过程中提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包括对文本的质疑。没有既定的答案,也没有条理清晰的PPT,几节课下来,我的笔记混乱不堪,上课也是一头雾水。于是我大着胆子向老师发了一封邮件,倾诉自己的烦恼,很快就收到了老师的回信。那是一封充满诚意的长邮件,在2020年的2月29日凌晨1:35送达我的邮箱。在信中,S老师从自己的大学生活,谈到对我们的看法;从平时的课堂学习,聊到教育的方式……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他说:“我觉得,你可以试试看,调整一下学习的心态。在我看来,学文学,应当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而不是一件需要紧张地、焦虑地处理的事情。只有从愉快的阅读和思索之中,才能形成问题式(如果不用‘批判式’)思维的习惯。”

虽然我还是无法完全抛开绩点的顾虑,但在老师的点拨下,我尝试着策略性地上课、应付考试,将课余时间用于轻松的阅读之中,也会勾勾画画,用提问的方式去面对文本。现在想来,那些阅读大概是点燃我后续选择读研深造的星星之火。

将想要读研的这把火烧得更旺的,是另外一堂西方文论课。私心以为这位L老师是全学院最帅的老师(骚瑞两位L老师我都爱,但此L老师非彼L老师)!在某节晚课上,老师讲到康德美学对德国浪漫派诗歌的影响,请了一位同学朗读诺瓦利斯的《夜颂》。教室外面是沉沉的夜色,教室里面是和缓的吟诵——“那时我是怎样仓皇四顾,寻求救星,进也不能,退也不能……”这种颓废的美一下子击中了我,连带着整个课堂都蒙上了美的滤镜。除此之外,L老师总能将各种新奇的文艺理论(对我而言)和现实结合,各种书目、人物也是信手拈来,在课上侃侃而谈,带给我意想不到的乐趣。尼采哲学与EVA(《新世纪福音战士》)、赛博朋克、三和大神、杀马特……一些我此前从未深入思考过的议题,在这堂课上熠熠生辉。

课堂上,我努力地拉近和一名合格的中文系学生的距离;课堂外,我也在探索着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从进入这所学校开始,我就在思考,我以后真的要成为一名老师吗?还有没有别的道路适合我?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在大一加入了融媒体学生组织,负责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日常推文。大一是干事,大二留任当了部长,大三选择了离开。一来是打算集中精力准备考研初试,另一方面也是两年来的工作经历,让我思考自己和这份工作的适配性。

我在文案撰写方面,的确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比起留在这里,我更需要沉淀自己,提升自己。依托于校园官方平台的头衔,我粗糙的文字作品得到了与之不匹配的关注和赞誉。这是平台带给我的成就,却并不等于我的真实能力。记得有一次,我写一篇校园风光类的稿子,大意就是校园的花开了,同学们都在愉快地学习之类的。我搜肠刮肚拼拼凑凑地写完,审稿的学姐对文章的评价是“有些矫情”。平时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分享给朋友,她们的评价也是“有点像情感公众号”。我想,我有必要改变自己空洞滥情的文风。后来考研选择注重理论性的文艺学专业,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其实当时是抱着想要成为一名记者的想法进入校园媒体的,但后来,我看着我策划的选题、写下的文字,这份工作的性质在我眼里更接近于写“软文”、做营销,这似乎偏离了我最初的新闻理想。我小时候很喜欢看电视新闻,那是一个农村孩子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尤其是深圳卫视《正午三十分》里的时评人陈迪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广阔又深邃的视野、条分缕析的细致态度、不断向现实发问的勇气和决心,打动了年幼的我,悄悄转化成我灵魂的一部分。但现在看来,无论是校园媒体,还是社会舆论环境,可以安放这种新闻理想的空间都在不断被压缩。

在离开校园媒体、也成功上岸研究生之后,我的职业规划仍旧是不确定的。虽然拿到了教师资格证,但以后也不一定会成为老师;目前也没有下定“以学术为志业”的决心。不确定意味着多种可能,关于未来,我还在探索。

原标题:《跨界共学实验室 | 钦育敏:一只文学狗的生活意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