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喜欢单身了?

2023-04-15 17: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这几天译林君身边讨论最多的电视剧,就是周雨彤和吴磊的《爱情而已》了。从微博到豆瓣,全网都在磕这对姐弟恋甜甜的爱情。

故事的女主是一位32岁的职业女性,在职场摸爬滚打十来年的她外表看来又美又飒,在工作上可以独当一面,然而实际上却面临上升瓶颈,同时,因为一直专注事业而顾不上谈恋爱。

《爱情而已》剧照

老板画饼、年龄危机、同事甩锅,当网友看到剧里擦干眼泪深夜加班的女主,都忍不住大呼:这简直就是本人。

毕竟,生活都这么艰难了,精神内耗都这么普遍了,准时下班都做不到,哪有精力去谈恋爱呢?

其实,根据剧透,女主一直单身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她对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密关系没有信心,也害怕感情戛然而止,自己受伤。

如果拥有是失去的开始,是不是干脆不要拥有更好?

《爱情而已》剧照

事业和爱情是天生的矛盾吗?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

是什么决定了浪漫的关系能否持久?

你的亲密关系能否长久维持,最终又能否走向成功?这一切是否能够预测?

还真的可以!而且你的这些疑问,都可以在社会心理学里找到答案。

社会心理学是离我们最近的心理学,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主角,即使你有社恐,有不愿面对的同事,或者恐惧领导,但该面对的始终要面对,原因就在于任何人都不是绝对孤立的个体。

但是,即使精神内耗、单身危机无处不在,我们完全有办法破除并且活得更好,这就需要你具备心理学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人人都可以轻松get到!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理查德·J. 克里斯普在“牛津通识读本”《社会心理学》这本小书中,为我们梳理了社会心理学的脉络与关键,并援引大量真实案例与科学实验,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波澜壮阔又复杂幽微的心理世界……

下面的这些情境,你是否遇到过?别担心,一个一个解决。

责任心太强,更容易精神内耗?

越来越多的人都在经历精神内耗?相关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精神内耗而陷入不良情绪。

你是否也在经历精神内耗?难道就没法缓解吗?

那些由于责任心较强而容易陷入自责、愧疚等精神内耗情绪的人,也可以在社会心理学中轻松找到解压的方法。

我们常常会以第一印象去判定一个人,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性格(内部)归因。

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进行性格(内部)归因,而非情境(外部)归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理查德在《社会心理学》中列举了不少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试想有天晚上你走出夜总会,看到两个不认识的家伙在打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很可能你认为他们不是好人,打架是性格使然。

如果你下周在酒吧碰到他们,对他们的第一印象很可能保持不变——不管他们看上去人有多好,上周你还看到他们在打架,这会影响你现在对他们的看法。

换言之,你的第一想法是,行为表明稳定的性格特征,这就是一种性格归因。

想一下你的日常生活,就会发现我们一直都在这么做。

如果你遇到粗鲁“冷淡”的人,可能会觉得他们不是好人(性格归因)。但是,如果你遇到别人时刚好心绪不佳,你不会突然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并觉得自己很糟糕——你知道自己心情不好,因为早上家里的洗碗机爆炸了。

换句话说,你知道导致自身行为(心绪不佳)的情境因素,却看不见同样的情境因素是如何影响他人的。

这其实也是一种自利归因。有时归因的方式客观事实无关,我们只是以一种让自我感觉良好的方式进行归因。

将成功归因于内,将失败归因于外,是我们调节自尊和自我价值观念的一种方式。

对于责任心太强的人来说,建立这样的自我防御态度,有时候可以缓解因为愧疚带来的消极自尊,防止进一步走向抑郁。

试一试吧!

你的领导属于哪一款?

人既然处在社会中,造成你精神内耗的,原因当然不只在你自己,还有你的领导。

与领导相处,是现代职场人逃不掉的生活日常。

为什么领导更喜欢同事A,而不是我?

如何才能与领导更高效、更和谐地沟通?

什么样的领导才是好领导?

解决上述问题,你得先知道:你的领导是哪一款?

其实,对领导力的研究,也是社会心理学的一大讨论范畴。

译林君来划重点了

比如,研究发现,领导者具有外向和尽责等品质,而不是神经质。

当然,领导者也有不同的领导风格。理查德在《社会心理学》里总结,目前已确定有三种领导风格: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专制型领导关注的是创造一个结构化的、基于规则的环境,对发展与团队成员的关系不感兴趣。

相反,民主型领导发展了一种公共的关系结构,在该结构中,群体目标是通过讨论和协商来决定的。

最后,放任型领导对群体几乎没有指导或民主参与,而是让成员自己去完成手头任务,只在必要时才介入其中。

研究发现,与其他两种风格相比,民主型领导通常更受下属的欢迎,因为它能培育一种合作、富有成效的文化,重视并激励团队成员做出贡献。

相较之下,专制型领导往往营造出一种更具攻击性的负面环境,只有领导者在场执行规则的时候,群体的工作成效才高。

放任型领导也不受欢迎,虽然他们能营造积极、轻松的氛围,但由于缺乏群体任务的结构和重点,工作成效不高。

对照一下,你的领导属于哪一款?知彼知己,才能更好地相处哦!

为什么好人会做坏事?

不过,与领导的和谐共处,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服从权威。社会心理学教会我们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也教会我们:不要因为盲目而轻易伤害他人。

上面提到的性格(内部)归因,虽然可以帮助我们适度解压,但我们也要警惕因为经验和盲目从众,给别人带来伤害。

还记得那个拿着辛辛苦苦得来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爷爷合影的女孩吗?仅仅因为染了粉红色的头发,她就遭受到不计其数的网络暴力,最终因为无法忍受这种社会性的排斥而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参与这次网络暴力的“键盘侠”们,你一句我一句,生生把这个本来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女孩逼上绝路。

这批“键盘侠”里,除了少数的“意见领袖”,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参与作恶的人。

在《社会心理学》中,作者就从“从众”开始,讨论了一种特别有害的社会影响形式:服从权威,并说明了社会权力与情境是如何交互作用,迫使正常人做出极端恶劣之行为的。

人们有时会附和某个群体,只是为了避免受到排斥或冷落。然而,还有另一种更隐匿的社会影响形式揭示了人性最黑暗的一面,即服从权威。根据外显命令来行事被认为是从众的极端形式。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耶鲁大学开展了一系列服从控制实验,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其中一个就是电击实验。实验开始前,研究人员预计大多数人对一个明显很痛苦的人实施电击(其实是模拟电击,并非真实伤害,但实验的对象并不知道这一点)时,自己会感到不舒服。

米尔格拉姆的电击箱

米尔格拉姆想知道,如果一个权威人物不断命令被试继续实施电击会发生什么。所以,无论被试提出什么抗议,米尔格拉姆都依然命令实施电击。

和你一样,大多数有着是非观的人都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谁发号施令,都会坚决抵制。甚至精神科医生都预测,只有0.1%的被试会完全听从命令,实施最强电击。然而实验的结果却与此大相径庭。

没有一个实验对象在达到210伏电压时拒绝指令,哪怕被电击的对象(假意)发出尖叫,依然有65%的人服从了米尔格拉姆的指令,直至实施“危险,强电击”的最高伏电压。

人们并不总是理性的。正如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从众心理”那样,人们区分善恶的能力并非固定不变。相反,由于他人在场,我们的个性可以转化为“集体心理”。

集体行为不完全是理性的,“人从众”的美食队伍,并不意味着美味就在前方。等你亲自品尝、评价之后,才是属于你自己的理性。

现在,你还会觉得工作与爱情难以兼得吗?作者在书中探讨的社会心理现象,远不止于此。

为什么在遭到他人排斥后会产生普遍而极端的反应?

为什么有些人会因为在工作中受气,回到家里对伴侣厉声斥责?

人在做决策时都经历了什么?

谜底尽在这本不到一百页的小书中。

读完这本书,我们再问自己,为什么学点社会心理学如此重要?

正如积极心理学家彭凯平所说:

“人是行动的、开放的、自然的生物,一定要跟人在一起,要跟社会在一起。”

是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当生活方式恢复正常后,人与人之间得以重新建立真实的连结,而此时,了解社会心理学也变得尤为紧要。

牛津通识读本 · 心理学系列

即将推出

“牛津通识读本”主题套装

心理I

抵达心理世界的幽微之处

原标题:《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喜欢单身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