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怪罪于你的父母

2023-05-06 18: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你的老爸和老妈把你毁了,

虽然他们不是有意为之,但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把你毁了。

他们把自己的缺点传给了你,

又专门为你定制了专属你的缺点。

这是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在诗中对父母的控诉。

作为孩子,你的各种问题、各种缺点,都来自于原生家庭吗?作为父母,你是不是总把孩子的一些状况,怪罪到自己身上,每一天都在紧张、焦虑中度过?

美国心理学家、作家朱迪斯·哈里斯在《教养的迷思》中探讨了这个史上最具争议的心理学研究之一: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教养的迷思》是朱迪斯·哈里斯的代表作。自出版来,因其挑战传统认知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撼与回响,并成为最畅销的儿童心理学著作之一。斯蒂芬·平克、查理·芒格、梁文道、李诞等都推荐过这本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著作。

传统心理学观点认为父母在对孩子的塑造中扮演着影响深远的角色,但是朱迪斯·哈里斯质疑这个观念。

在《教养的迷思》中,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其实很小,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

换句话说,双亲并不能教导孩子社会化,儿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经验影响。专家们都是错的!

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

哈里斯提出的理论,将改变为人父母既有的形象。同时,哈里斯也对父母们提出了忠告:你什么可以做,什么无法做到。同时也将父母从“不能培育出自信、快乐、举止得宜的孩子”的罪恶深渊中解救出来。

今天的这篇文章有点长,请你耐心读完,必然会有所收获。成长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事情,有时候慢一点,也许走得更稳。

《放牛班的春天》剧照

摘自《教养的迷思》,有删节

(美)朱迪斯·哈里斯

张庆宗 译

你的老爸和老妈把你毁了,

虽然他们不是有意为之,但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把你毁了。

他们把自己的缺点传给了你,

又专门为你定制了专属你的缺点。

菲利普·拉金

可怜的老爸和老妈公然被自己的诗人儿子控告,却没有辩白的机会。他们应该有辩解的机会才是,我在这里大胆地为他们说几句话。

听到你的孩子如此大惊小怪,

他的话语竟比毒蛇的牙齿还尖利。

这不公平,这不是真的,

他被毁掉了,但不是我们的错。

不过,在这里受审的不是菲利普的老爸和老妈,这里的被告是教养假设,这是他们的儿子在拙劣的打油诗中,简洁地总结出来的东西。陪审团的女士和先生们,我请求你们给教养假设这个被告定欺诈罪和盗窃罪。人们被剥夺了对真相的了解,而教养假设就是那个罪人。

《放牛班的春天》剧照

无时无刻不在欺骗着人们

菲利普·拉金不是唯一将自己的失败怪罪到父母身上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包括我自己在内,责怪父母比责怪自己容易得多。但是利己主义还不能解释为什么教养假设如此深入到我们的文化中。

我在前文中提到教养假设是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和行为主义(华生和斯金纳)的产物,还不足以说明教养假设的普遍性。虽然作为学术心理学的一部分,但它一开始就从象牙塔里走出来了。很快地,脱口秀的主持人和嘉宾,诗人和农夫,你的会计师和你的孩子,他们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失败怪罪到父母身上,怪罪自己是他们的孩子。

你一直相信你对孩子的影响的程度,比你真正可以做到的还要多。在本书的开头,我引用了科学记者的话:我们不必等到父母可以选择孩子基因的那一天到来,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未来已经有很大的影响了。《纽约时报》的另一位科学记者说:“父母在孩子塑造自我概念的过程中,扮演了最大、最重要的角色。”

一位自称为“妈妈医生”的专家叮嘱你不要忘了“每天要以非言语的形式,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赞许”。她说,无论孩子有多大,他们都需要触摸和拥抱。

孩子没有那么脆弱,他们比你想象中的坚强。他们必须这样,因为外面的世界并不会因为他们是孩子而对他们特别优待。在家里,他们可能听到你说:“你这样做让我感到难过。”但在操场上,他听到的可能是:“你这个笨蛋!”

教养假设是一个文化的产物,这个文化的座右铭是:“我们可以战无不胜。”凭借令人眩晕的电子设备、神奇的生物化学炼金丹,我们可以战胜大自然。

当然,孩子天生就有差异,但这不是个问题。我们只要把他们放进这个奇妙的机器里,加上独特的配方,如爱、限制、暂停规则、教育玩具,瞧!出来的就是一个个快乐、聪明、适应性强、充满自信的人!

也许这就是我们时代的趋势,把事情推向极致,甚至超出逻辑的界限。教养假设变得如此膨胀,使父母不堪重负,看起来它已经熟透了,并开始腐烂。

《如父如子》剧照

首先,不要有任何伤害

如果我认为它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害处的幻想,我对它也不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毕竟,教养假设可能还有一些好的副作用。至少在理论上,它能使父母变得更加温和。

如果父母认为自己的任何差错都会对孩子产生长久的影响,那岂不是鼓励他们在对待孩子时少一点严厉、多一点谨慎吗?但是父母的谨慎并不会减少对孩子的虐待,也没有迹象表明,现在的孩子比两三个世纪之前的孩子更快乐、心理更健康。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教养假设有什么好处,但是它的坏处却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父母把孩子放进那个奇妙的机器,但没有得到一个快乐、聪明、适应性强、充满自信的人,那么,教养假设就会让父母背上负罪的十字架。这些父母不仅要承受与难以相处或者达不到社区标准的孩子一起生活的痛苦之外,还要受到社区的指责和羞辱,甚至要面临罚款和牢狱之灾的威胁。

教养假设把孩子变成父母焦虑的对象,父母整天担心不已,唯恐做错事,害怕一个字或一个眼神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父母变成了孩子的仆人,还是令人不满意的仆人,因为教养假设的鼓吹者把仆人的标准定得如此之高,根本没有人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当那些连晚上睡觉时间都没有的父母被告知他们没有给孩子足够多的有品质的时间时,他们会立刻觉得自己是不称职的家长,于是,他们给孩子买大量的玩具作为补偿。现代的美国孩子拥有的玩具数量是惊人的。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剧照

教养假设把虚假的因素带到家庭生活中,使真诚的爱的表达失去了意义,因为它已经变成义务的、虚假的形式了。

教养假设的确阻止了科学研究的进程,无意义的研究大量繁殖,取代了真正有用的研究。实际上,有许多事情需要研究者关注和追问:

我们如何防止一个班上的学生分裂为喜欢上学和不喜欢上学的两个对立的群体?

我们如何阻止那些有不良习性的孩子进一步变坏?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同辈群体的行为规范变得更好?

有没有方法可以防止大文化对青少年群体的行为规范产生有害的影响?

……

我在这本书中无法给你答案,因为这些研究还没有人做过。

辩方的诉讼

教养假设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在这里不是谈智商的高低,也不是在有一百多个问题的问卷上多勾一个“是”的答案,我们这里谈的是孩子在学校里是一个受欢迎的人、还是一个没有朋友的人,是大学毕业还是中学辍学,是神经过敏类型还是适应性强的人,是处女还是未婚先孕。

我们谈论的是影响你的行为和你的生活是否成功的心理特质,这些特质是你自己知道、跟你住在一起的人知道、一起工作的人知道的特质。这些特征要跟随你一辈子,人们都是这么想的,对吧?父母对孩子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

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真的有影响的话,那么对每一个孩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为一旦剔除共同基因的成分,你就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父母带大的孩子都不一样。

在人格特质上,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的两个养子,他们之间的相似性并不比生活在两个不同家庭中的养子的相似性大;即使生活在同一个家庭的同卵双生子之间的相似性也不一定比在不同家庭中长大的同卵双生子更相像。

不管家庭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它都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认真,或更有攻击性,或焦虑程度更低,或更有可能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至少,家庭没有对所有的孩子产生以上影响。

《如父如子》剧照

发现这一点的是行为遗传学家,这使他们陷入麻烦之中,因为他们中的多数人跟其他人一样,也确信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想出一个主意,即家庭对每一个孩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两个孩子之间的共同之处没有预测作用,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就成为教养假设赖以成立的证据。

这听起来不是那么牵强附会。毕竟,我们不指望父母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优秀父母难道不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孩子都独一无二的吗?这就是马克思主张的教养方式: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如此。父母的确想让自己的孩子之间有所不同,至少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

如果老大活跃、健谈,老二安静一点,父母就会很高兴。如果老大是个钢琴家,父母可能非常希望老二学大号。但这并不意味着,如果老二成为职业拳击手或贩毒的人,父母会同样的高兴。

当我们的老二出生时,我们并没有说:“我们已经有一个爱念书的孩子了,没有必要再来一个爱念书的。让我们把老二培养成其他人才。”相反,如果两个孩子都学习好,尽管有点单调,但我们还是会非常高兴的。

父母希望在所有的孩子身上都看到一些共同的品质,如善良、有责任感、聪颖等,其他的品质在合理的限度内就可以了。但是还没有证据说明家庭环境对无论是父母所希望的品质还是其他品质有任何长期的影响。

父母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方式都不同,而每一个孩子也的确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是如果行为遗传学家坚持教养假设,那么,他们必须说明父母不同的行为导致了孩子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对孩子天生个体差异的回应。

这一点还没有被证明。事实上,有证据显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比较一致,但孩子之间的行为表现却有很大的差异。

有一个证据,即出生顺序对教养假设有利,但也没有被证实。父母对待老大和老小的方式不同,并不是对孩子天生特质的回应。

研究者花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试图证明出生顺序对人格造成永久的影响,但他们没有成功。他们想找到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也没有成功。如果父母对孩子造成重要的影响,那为什么他们没有把独生子女的人格搞得一团糟?

《音乐之声》剧照

研究者没有找到出生顺序效应和独生子女效应,这两个令人失望的发现击倒了支撑教养假设的最后一根支柱。

但教养假设并没有因此坍塌,还有东西在支撑它。他们宣称行为遗传数据(显示家庭环境对孩子没有预测效应)没有广泛地覆盖不同的家庭环境。问题是所有的被试都来自“好家庭”,是正常范围内的家庭。

有些理论家现在公开承认,不管孩子在什么家庭中成长都没有关系,只要是正常的好家庭都可以。但是他们仍然认为,在正常范围之外的、特别糟糕的家庭还是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他们说的是好家庭和好子女之间没有关系。他们的数据来自范围很广的家庭,有“优秀的家庭”,也有“糟糕的家庭”,但没有“可怕的家庭”。好家庭和好子女之间有关联,这种情况只在一小部分家庭中存在,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方面的数据。

他们目前所收集的证据要么与上述命题无关,要么表明教养假设是错误的。他们相信有一些证据可以证明教养假设是正确的,只不过他们还没有收集到这部分证据。

这是一个非常无力的支撑。这个说法的意思是:像你和我一样的普通家长不会对孩子产生任何影响,我们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可以相互交换。对孩子造成显著影响的是那些把孩子打到住进医院,或把孩子丢在充满屎尿味和食品腐烂气息的冰冷的公寓中的父母。这是教养假设最后赖以支撑的希望:家庭环境可以糟糕到对孩子造成永久的伤害。

我对教养假设的控诉到此为止,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它是不成立的,只有对极少数特别可怕的家庭来说,它可能会成立。以教养假设作为武器来指责普普通通的父母,因为他们的孩子长大后没有如父母的愿,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五个错误的观念

孩子是如何被他们的成长体验塑造的?这个问题本来应该是教养假设要回答的。但是它的答案是错的,因为它基于对儿童错误的理解。

第一个错误与孩子的环境有关。孩子的自然环境应该是她的核心家庭,这在上个世纪前五十年非常流行。父亲、母亲以及两三个孩子舒适地住在一起,但是这不是一种自然的安排。分离出来的核心家庭是现代社会的发明,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一夫一妻制也是新生事物。

在人类学家所研究的社会中,至少在百分之八十的文化中是一夫多妻制,只要男人负担得起,他可以娶多个妻子。一夫多妻制在人类历史上很古老,并且很普遍。孩子必须与同父异母的孩子共享一个父亲,或者在没有父亲或没有母亲的情况下成长,因为当时父母早逝就像现代社会中父母离婚一样普遍。

第二个错误与社会化的本质有关。孩子的任务不是去学习社会中其他人的行为,因为其他人的行为并不一样。在每一个社会中,一个行为能否被接受取决于你是小孩还是大人,是男人还是女人。

孩子必须去学习他自己所属社会类别中其他孩子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都是自觉自愿的。社会化不是大人对小孩做的事情,而是小孩对自己做的事情。

《如父如子》剧照

第三个错误与学习的本质有关。习得的行为被假定为一个背包,可以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例如,从家里带到学校。其实人们都知道,不同年龄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因为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体验。

在一个情境中,他们被赞美,在另一个情境中,他们被嘲笑,因此他们相应地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如果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与在学校的行为不一样时,那么,在家里的行为更重要”的假设也是错误的。

第四个错误与遗传的本质有关。尽管每个人都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即生活在不同家庭中的同卵双生子在成年后第一次见面时,都穿着蓝色、带有肩章的和两个口袋的衬衫,但到目前为止,基因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拉金注意到自己身上有许多他父母也有的毛病,但他不知道这些毛病是他从父母身上遗传来的,他误以为是他出生之后,父母对他施加的影响。

第五个错误是忽视了我们的演化史,忽视了百万年来,我们的祖先群居的事实。因为群体的存在,才使没有毒牙和利爪的柔弱的人类得以在豺狼猛兽横行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食人动物不是人类祖先最大的敌人,人类最危险的敌人是其他群体的人。这种情形直到今天依旧如此。

《放牛班的春天》剧照

另一个出路:群体社会化理论

群体是孩子的自然环境,这个假设把我们带到另外一条路上。童年时期是小孩将自己变成群体中被接受和尊敬的人,因为这是在远古时代他们就必须做的事情。

在童年时期,孩子学习与他同年龄、同性别孩子的行为。社会化是改变自身的行为,与同一社会类别中其他成员的行为相适应的过程。

我们学会掩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社会化使我们变得不是那么怪异,但是这种掩饰到了成年后就逐渐消失了。我把社会化看作是一个沙漏,一开始沙漏的上方是一群完全不同的个体,当他们在群体压力的挤压下,从沙漏上方漏下来的时候,彼此就变得很相似。

到了成年后,压力逐渐减小,人们又逐渐变回了自己。人越老就变得越古怪,因为他们不再去掩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了。与众不同的代价已经不那么严重了。

儿童认同与他相似的人组成的群体,并采用该群体的行为规范。他们不认同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跟他们不一样,父母是大人。孩子们认为自己是孩子,如果有足够多的男孩和女孩形成群体,那么,他们就在这些群体中完成社会化。

今天,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同年龄、同性别的群体中,因为发达社会能够使孩子形成这样的群体。过去,地球上的人口稀少,孩子只能在混合年龄、混合性别的群体中社会化。

电影《新纽扣战争》剧照

父母和孩子之间总是有纽带连接的,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紧张、充满罪恶感的教养方式却是前所未有的。在孩子不用上学、没有专家渗透的社会中,孩子从其他孩子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尽管不同文化中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文化中的教养方式很严厉,有的文化中的教养方式很宽松,但在全世界范围内,孩子群体都是大同小异的。

现代社会中的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们把在家里学到的东西带到群体中去。如果父母教给他的语言与其他孩子说的语言一样,那么,他就会保留这种语言。文化中其他的东西也是如此,因为大多数孩子生活在邻近的社区,文化相同,语言相同,大多数孩子都可以保留许多在家里学到的东西。

这看起来好像是父母在传承文化,其实不然,是同辈群体在传承文化。父母是移民或聋哑人的孩子照样习得了同龄人的语言,并更喜欢使用它,最终这种语言变成了她的母语。

《如父如子》剧照

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孩子们采用同龄人的行为和态度,并与不同的群体(如性别、种族、社会阶层、爱好和兴趣等方面)进行对照。群体之间的差异逐渐在扩大,因为每一个群体的成员都对自己所在的群体情有独钟,并不遗余力地将自己所在的群体与其他群体区分开来。群体内的差异也在扩大,尤其是当该群体不能有效地与其他群体竞争时。

与此同时,孩子们在某些方面变得与群体成员更加相似,在另一些方面变得更加与众不同。通过与群体成员的比较,孩子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在群体中竞争更高的地位,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群体成员决定自己的角色定位,有的角色是他们自行选择的,有的是强加给他们的。即使是同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同卵双生子也不会有同样的人格特质,因为他们在群体中有不同的体验。

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的体验有助于孩子形成终生的人格特质。群体社会化理论的假设是:如果我们让孩子在家庭以外(学校和社区)的生活保持不变,让所有的家长撤离,那么,这些孩子会成长为与其他人一样的大人。

《放牛班的春天》剧照

你呆呆地在想什么呢?

基于科学依据的争论还不能让你改变主意,你对教养假设的信任不是基于冷静的科学,而是基于情感、想法和记忆。如果你的父母对你的个人履历不重要,也就是说他们对你没有任何影响,那为什么在你童年所有的记忆中,父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呢?他们为什么会如此频繁地出现在你的思绪中呢?

在《心智探奇》一书中,演化心理学家斯蒂芬·平克讨论了意识心理只能访问某些信息。

当我问:“你呆呆地在想什么呢?”你会告诉我你做的白日梦:你一天的计划,你的头疼脑热,你面前的颜色、形状、声音等。但你不能告诉我你的胃正在分泌的酶,你此刻的心率和呼吸频率,你的大脑将2D视网膜中的图形恢复成3D模型的计算过程,你说话时词语排序的句法规则,或者肌肉收缩使你能端起水杯等。

并不是说你的白日梦比你的大脑让你看到三维物体、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端起水杯的计算更重要,只是有些东西能够被我们的意识访问到,有些东西则不能。

大脑工作机制的另一要点是:它是模块化的。大脑由一些专门的部门组成,它们各自收集数据、发布指令,就像身体的器官各负其责一样,如肺部将氧气与血液合并,心脏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大脑也是由心理器官或模块或部门组成。

一个部门让你看到了一个三维的世界,另一个部门让你能够端起杯子。大脑中有些部门发送的报告能够被我们的心理访问到,有些则不能。

我认为人类大脑中至少有两个不同的部门处理社会行为,一个与个人关系有关,另一个与群体有关系。

灵长目动物的社会生活要复杂一些,它们也要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但同时又与它们生命中的个体保持联系。它们必须了解群体中的哪些成员值得它们信赖、哪些成员需要回避。这种才能在人类中更加成熟。

对于人类来说,谁帮了他们的忙、谁欠了他们的,都记得清清楚楚。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和人们的口口相传,知道哪些人值得信任,哪些人不值得信任。如果有人对他们做错过什么,他们有时候会记恨一辈子,并伺机报复。

那些对别人做错过什么事的人最好记住受害者。我们有很好的记忆力来记住其他人,因为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特殊的区域,专门用于识别人脸。

负责处理关系的心智部门可以随时被意识心理访问,负责调整你的行为使之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部门不是不重要,但它们是意识心理无法触及到的,因为,许多活动都是在自动化的层面上进行,就像肌肉运动使你能端起水杯一样。

在我们收集的外界信息中,大部分信息是在潜意识状态下收集的。我们不知道自己竟然知道这么多东西,也不知道是怎么知道的。收集数据、建构类别、平均类别中的数据,这些活动都是在意识之下进行的。

我在这本书中谈的过程都是在意识之下进行的。如果我们认同某一个群体,我们就学习他们的说话方式和行为举止,采用他们的态度,形成所在群体和其他群体的刻板印象。这些东西可以被带到意识中,但平时它们并不栖息在意识中。在这本书里,我谈到孩子做了许多事情,但并没有察觉到这些事情,也没有有意识地付出努力。

《海上钢琴师》剧照

群体与关系对我们都很重要,但是侧重点不同。在童年时期,我们与同龄人的体验和我们在家里与父母的体验,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但是侧重点不同。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纽带会连接一辈子。我们无数次地吻别父母,但不会与他们失去联系。每一次回家都把我们带入家庭回忆之中。然而,我们童年的朋友都消失了,我们也忘记了操场上发生的一切。

当你想到童年,你就会想到父母。你只能怪罪负责处理关系的心智部门,因为它唤起了太多的思绪和记忆。

至于你有什么不对劲儿,不要怪罪你的父母。

《教养的迷思》

[美]朱迪斯·哈里斯 著

张庆宗 译

ISBN:9787532769902

定价:68元

内容简介:

《教养的迷思》是乔治·米勒奖(美国心理学会颁予的杰出心理学作家奖)获奖者朱迪斯·哈里斯的代表作,斯蒂芬·平克、查理·芒格、梁文道等皆推荐过这位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作家。

传统心理学观点认为父母在对孩子的塑造中扮演着影响深远的角色,但是朱迪斯·哈里斯质疑这个传统观念。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其实很小,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换句话说,双亲并不能教导孩子社会化,儿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经验影响。专家们都是错的!

作者简介:

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1938- ),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作家。199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予杰出心理学作家的乔治·米勒奖。撰写过多本关于“儿童发展”的大学教科书、畅销科普书籍,包括《基因或教养》以及这本《教养的迷思》。哈里斯是位独立的研究者,于演化、社会、发展心理学等领域深耕多年,见解独到。《教养的迷思》自出版以来,因其挑战传统认知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撼与回响。

原标题:《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怪罪于你的父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