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世界黄金协会印度区董事总经理:黄金作为对冲资产作用在增强

澎湃新闻记者 孙铭蔚
2018-07-27 12:55
来源:澎湃新闻
牛市点线面 >
字号

世界黄金协会印度区董事总经理Somasundaram PR

“我并不认为黄金作为对冲资产的作用在逐渐消失,相反它的地位或者它的对冲风险的属性,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得到了加强。”世界黄金协会印度区董事总经理Somasundaram PR在7月25日举行的中国国际黄金大会间隙,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采访并如是说。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黄金需求趋势报告,一季度黄金需求疲软,但全球央行逆势大举买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罕见地公开表达出对黄金的推崇,认可黄金作为重要的战略储备和央行的货币配置品种的作用。同时也有观点认为,黄金丧失了避险工具的功能。

在Som看来,黄金作为避险的投资工具和资产是经过了考验的,特别是作为资产组合多样化的能力,经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考验。“回顾历史,在1973年之前,黄金采用的是金本位,它是法定的一种货币,虽然在之后采用了浮动汇率,与黄金的固定汇率脱钩了,虽然它不是作为货币,但是在之后的30年间,各大央行也是依然会持有黄金资产。”

他表示,认为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产或者避险工具的作用正在消失的观点,其实是一种比较短期的、不具备战略性的看法,可能只是将黄金过去12个月当中的收益与股权投资进行比较。

“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去看。金融危机过后,自2010年开始,各大央行会定期增持黄金资产,包括在过去这一年间以每年100吨的速度在增持,这是和他们之前十年完全相反,因为他们在之前十年是减持黄金资产的。因此我不认为黄金作为对冲资产的作用在逐渐消失,相反它的地位或者它的对冲风险的属性,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得到了加强。”Som说。

世界黄金协会正在帮助印度建立第一家黄金交易所,而上海黄金交易所在2002年就已成立。Som表示,在印度的黄金交易所建设期间,吸取和借鉴了许多来自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经验,但两国的黄金市场仍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印度在OTC市场(指场外市场)已经有许多小规模的交易者,已经在进行黄金交易;其次,中国本身有国内生产的黄金,所以上海黄金交易所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为自己国产的黄金去寻求定价,但是在印度大部分的黄金都是进口的,价格已经商定了。“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的黄金交易所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要发挥什么样的功用,肯定和中国市场是不太一样的,主要就是因为进口黄金和国产黄金的差异,所以上海黄金交易所和印度黄金交易所的定位和功能也会不一样。”Som对澎湃新闻记者说。

公开数据显示,印度2018年上半年的黄金进口较2017年同期重挫40%至343吨。Som分析,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黄金行业过去这两年印度政府出台了一些加强透明化的举措,包括在收入税方面需要达到2000美元的门槛,以及征收3%的产品和服务税(GST)等更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出台了透明化举措之后,原来一部分采用现金交易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灰色市场的部分,就在逐渐下降。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印度市场更加强劲、更加有秩序,但暂时也不会再重新回到之前的需求高位。”Som说。

据他介绍,在印度,黄金的用途除常见的金饰外,还有一个非常活跃的贷款融资市场。“如果家里面缺钱,可以带着金饰去一家银行或者是去任何一家金融机构,把金饰典当在这家机构当中,过段时间再用钱赎回来。这期间是可以得到一笔贷款的,而用这笔贷款,你可以用它进行农业上面的收割、收货,或者去进行开店,做自己商业上的创业等,这就是对于黄金的另外一种使用方式。”Som称,用金饰来做典当进行融资的市场总共可以达到280亿美元规模。

在谈到中国即将出台取消对于金饰的消费税的相关措施,Som指出,黄金它更多具有货币属性,无论其以何种形式存在,所以对于货币去征收税不太公平和合理。“不管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选择取消或者降低黄金的税率我们都是非常欢迎的,我们都觉得它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改变。”

2018(第三届)中国国际黄金大会上发布的报告预测,未来三十年中,黄金供应可能会稍有减少,而在一个更加富裕且更加互联互通的世界里,对金饰的需求将很可能会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潜在的经济风险会让投资者继续为黄金所吸引。这意味着黄金行业在未来三十年仍将生机勃勃。

在Som看来,黄金作为全球通用的货币属性未来也不会改变,“作为消费者来说,更希望看到中国和印度的黄金企业会通过竞争来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及服务,这当中背后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在我看来,这两个国家会极大地推动整个黄金行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王杰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