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少女妈妈:“被迫长大”的背后

2023-05-22 18: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导言】

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21万青春期少女怀孕,其中有12.8万青春期少女选择生产。诞下婴儿后,她们还要面临工作难找、抚养孩子和关系断裂等困境。从无忧无虑的豆蔻年华到冰冷残酷的现实世界,似乎只是一瞬间,到底是什么在迫使她们长大?

一、现状:

∫ 世界之困

从上世纪60年代到今天,青春期(15-19岁)生育率总体上呈现出了下降趋势。但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南亚、中东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情况并不乐观。在今天的非洲地区,青春期生育率数值高达177‰,这意味着每一千名青春期少女中就有177人已经生下了孩子。这些数据或许有些抽象,但你可以试着这样想象:在一所有2000人左右的普通高中里,身边那些和你一起吃饭、学习的女孩中,有177人已经悄悄生下孩子。

那么,在中国呢?

数据来源:The World Bank Adolescent Fertility Rate

∬回升的曲线

我国1960-2020年青春期生育率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平均值22.13‰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较低的行列。但是,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军领衔于《柳叶刀》上发表的研究显示:在中国总生育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15-19岁青春期少女的生育率却呈现了出乎意料的增长,特别是在2015年后,这一数据迎来拐点,并于2020年达到近24年来的最高值,人数高达425093,几乎是10年前的1.5倍(295583)20年前3.3倍(130397)

注释: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仅有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有较为完备的统计数据,因此,此处仅用15-19岁人口总数与青春期生育率相乘进行计算,并非准确的绝对值。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按年龄分青春期生育率
注释:由于较多15岁青春期生育率值缺失,故未放入表中;2001年与2011年因上一年做过人口普查故数值缺失,为使呈现具有连贯性故剔除该年份。

纵向对比我国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各省青春期生育率可知,青海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甘肃省出现较为明显的反弹状况,与全国青春期生育率的反弹趋势相一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各省青春期生育率
注释:港、澳、台暂无数据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我国还是世界范围内,未成年妈妈的存在都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些女孩有过怎样的经历?她们的未来该何去何从?这正是我们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追因溯源:

我国青春期生育率的反弹是多种现实因素杂糅而成的结果。1982年正式开始施行独生子女政策,无意中增强了中国传统上对于男性的偏好。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我国的出生性别比逐渐回落至正常水平。但是,由于先前的积累,性别比失衡与“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仍会广泛、长期地存在。

∫ 教育

15-19岁,正值青春年华,本该在学校读初中或高中、努力汲取知识改变命运的她们,却主动或被动地走向了另一条道路。受教育程度不足既是导致早孕的因,也是早孕形成的果。

 “女子无才便是德!”

与城市相比,我国乡镇教育资源匮乏,稀缺的受教育机会往往会让给“更受重视”的家庭成员,即家中的男性成员,因此,乡镇女性的受教育机会被男性挤占。数据分析也印证了这一事实:历年以来,我国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比例远高于男性,男女两性在受教育程度上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2005~2006年、2014~2015年女性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比例都有所回升。结合青春期生育率趋势图来看,这两个时间段恰好与青春期生育率上升阶段相吻合,可见从宏观来看,教育与青春期生育率有一定相关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们这里一个老师教五门课。”

除却性别差异,城乡、内地与沿海教育不均衡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重要问题。

人口根基在乡镇,而乡镇却相对缺乏教育资源。数据表明,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6岁及以上低学历人口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在城镇乡村之间却有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此外,选择在15~19岁这一年龄段生育的女性以初中、小学及更低学历为主,乡村少女生育的比例更是远远高于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城市的青少年生育率随着学历从未上过学到初中而增长,结合人口流动可以推测,这一部分女性很有可能就是接受完义务教育后,便早早来到城市打工、寻找伴侣、生孩子的那部分乡镇女孩。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数据分析,教育程度对青春期生育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即教育程度是影响青春期生育率的重要因素,其中,小学及以下学历与青春期生育率的相关性最高。将小学及以下人口按照城镇乡区分后,更能清楚地看到全国各地城、镇、乡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与青少年生育率更是出现了明显的分层。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脱离城镇乡的框架,放眼各省,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内地的差异同样显著。贵州、青海、云南、西藏……西部地区孩子们的受教育程度不及东部,而青少年生育率却远高于东部;足以见得,提高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任重而道远。

∬ 人口流动

“弟弟要上学,我只能外出打工补贴。”

总体上看,我国流动人口中男性居多,这也符合男性外出闯荡、挣钱养家的现实情况。但是,在17岁至23岁这一区间内,女性的比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升高,性别比甚至有低于100的情况。这是由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机会不平等所引发的人口流动。我国乡镇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家中仅有少数学龄儿童能接受高中教育,因此,年轻女性读高中的比例远低于男性,她们比男性更早进入劳动力市场,从户籍地流动到现住地工作,这一现状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区男女比例的失调,致使早婚早孕的现象更为普遍。

此外,在外出流动的过程中,因为缺乏了家庭的管教与成年人的引导,年轻女性也更容易和男性结伴而行,不少“宝爸宝妈”就是在打工的过程中相识相知。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下,也更容易催生没有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使得早孕情况更为突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广东统计局对2010年人口普查中未成年流动人口数据的分析可知,学龄前儿童(0-5周岁)、小学学龄儿童(6-11 周岁)、初中学龄儿童(12-14周岁)阶段流动人口的男女比远高于大龄组 (15-17周岁),这也侧面反映了在义务教育阶段,父母在选择携带子女一起外出打工时存在性别偏好,更倾向携带男孩在工作地异地上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注:蓝色柱状表示男性,粉红柱状表示女性。

∭ 性教育

 “教这种课是会被家长举报的。”

除却基础教育,性教育缺失也是早孕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我国的性教育存在“起步早、发展缓、不平衡、落实弱”的特点,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性教育的普及都还有许多提升空间。

基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全国近18,000名18-24岁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状况的调查,2016年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发布了《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报告》,其中一组数据展示了城市、乡镇、农村户籍的大学生在不同求学阶段接受过性教育的比例。从数据可知,城市户籍的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过性教育的比例相对较高,反映了性教育覆盖中的城乡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是受教育程度高、更有机会接触相关知识的群体,可想而知,性教育的普及率在广大乡镇、农村地区可能存在更多的问题。

即使是在接受性教育课程的群体中,性行为、怀孕、避孕和流产等相关知识的覆盖程度与理解程度也是相对最弱的。

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与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 共同推进的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程随机对照实验显示,在现有的性教育课程中,“流产”知识点的覆盖率最低,仅有6.34%,其次是“怀孕和避孕”与“性行为”,分别为19.01%和24.65%。该差异说明我国在性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向性,有意或无意地规避了从传统意义上来说“难以启齿”的问题,不利于青少年全面认知自己、保护自己,改革与发展性教育内容及体系任重道远。

在另一项对14-17岁青少年的研究中,男生女生们对避孕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最低的,且男女之间有相对较为显著的差异,这将本就处于弱势的女孩们置入更危险的境地,极有可能在缺乏认知的情况下同意对方“不负责任的性行为”,加剧早孕现象的形成。

四、情与法的边界

“未成年妈妈”是指18岁以下、未达到适婚年龄、身体发育尚不完善,因主观自愿、他人强迫或遭遇犯罪行为而意外怀孕并生育的少女。

那么,“未成年妈妈”的存在是否合理呢?从生理上显然不正确,在社会角度上难以界定,个人自由和法律保护的那条分界线一直飘忽不定。从健康与科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并不提倡早婚早孕,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还是更倾向于早点成家立业,因此,我国也没有明令禁止,情与法的边界被模糊处理,属于“不合法但也不违法”的行为。

但是,在基本法中,我们还是能窥见部分行为的违法之处。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6条第2款,“性行为对象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的(无论是否自愿),均按强奸罪从重处罚”。年龄不满14周岁的少女心智尚未成熟,对于性和自我的认知还处于摸索阶段,无法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因此无论她们是否自愿,这种行为都是违法的。也就是说,部分过于低龄的“未成年妈妈”的存在显然是不合理的。

此外,大陆法定婚龄为男性22岁女性20岁,少数民族则以男性20岁女性18岁为最低婚龄。因此,大部分00后“宝妈宝爸”虽育有婴孩,也无法领取结婚证,在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困难重重。

首先,他们在为孩子上户口时,需要额外缴纳社会抚养费,该费用约为当地上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 1.5倍至2.5倍,虽不至称为巨款,但也是一份真实存在的经济压力。其次,在为孩子办理户口时,需要《出生医学证明》《征收社会抚养费收据》 等多种证明才能办理成功,而未成年人因不敢、不愿将此事告知家人,往往缺失此类证件。

由此可见,虽然社会与法律并没有明令禁止早婚早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条例限制,无益于父母的正常发展,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五、现实困境

怀孕:全世界每年有 21万青春期少女怀孕,其中有 12.8万人选择诞下孩子, 2.5万人低于16岁

疾病负担:青少年母亲在怀孕和生产期间所面临的风险占全球孕妇疾病负担的15%

失去工作:早孕有可能会减少女性接受教育和获得工作的机会。

家庭暴力:早孕会给亲密关系带来不确定性,致使关系破裂、家庭暴力。

“让我们一起听听眷的故事。”

注:已根据当事人意愿对敏感信息进行处理。

因为学习不好,和家里的矛盾也比较大,初三的时候就退学了。我家是爷爷奶奶带我,爸妈出去打工,家里还有个弟弟。

我当时觉得自己没什么大出息,也不懂事,就辍学了,然后和当时的男朋友在一起怀孕了。我俩一起退的学,当时觉得我们是真爱,就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去男方家里住。他家经济条件也不好,挺穷的,我连个屋子都没有,还是用隔板隔出来了一间给我住,爸妈也不是没找过我,我死活不回去,他们也就不管我了。

那段时间怎么说呢,很痛苦,我身体不好,生活环境也不好,虽然是在男方家里住,也没有得到多好的照顾,因为他家也挺穷的,我就是这么个“便宜媳妇”。

终于熬着把孩子生出来了,我还得了癫痫,总是抽搐,翻白眼,我当时觉得我快死了,也是爸妈带着去治病的,男方家里没管过我。病治好了我就和男方结婚了,但是那个时候年纪小,领不了结婚证,酒席什么的也没办,我们把孩子留在他家里就出去打工了,本以为能赚到钱的,结果生活都是个问题。后来我觉得自己初中学历什么都不是,钱也赚不到,就借钱回家了,回去上的中专,当时打工的时候也没想赚钱这么困难。      

我再也没看过我那个孩子,我不想让同学知道我还有个女儿吧。我也很后悔,但是我也没有办法,我对不起我的孩子,听她老师说她现在还挺好的,很聪明。我希望她能多读书,不要像我这样了,我这样的在我们那边也不是没有,还不少,当时要有人能帮帮我就好了,虽然当时的我不一定能听进去,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整宿整宿睡不着觉:我在同一个县城里有一个孩子,孩子有个不想认她的妈妈,和外出打工的爸爸……

 “在内心深处,她曾有过这样的煎熬。”

3周“没有什么感觉,就是没来月经,肚子也没大没当回事,也没显怀。”

4周 “开始恶心,还是不来月经,用试纸测试发现怀孕了,很害怕,爸妈都在外地只有爷爷奶奶在这边,不知道怎么办。”

5周 “告诉当时的男朋友,他也不知道怎么办,说让我打胎,但是我们那个小地方,一堕胎就所有人都知道了,我怎么怕别人指指点点,就没去。”

6周 “他说让我把孩子生下来,我们一起养大,他说他爱我,会对我负责的。”

7-8周 “告诉爸爸妈妈,他们说我不检点,让我自己想办法,我也没去上学了。”

9-16周 “后来我发现这个时候打胎要做引产,风险很大,我身体又不好,现在很后悔,应该打掉的,这样孩子就不用出生遭罪了。”

>>>>>

怀孕不应该是一场意外,而应该是一个家庭的共同期待。青春不应该草草结束,而应该是迈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我们希望每一位女孩都能拥有掌控自己的身体的权利。我们祝愿每一位女孩都能活出最好的人生。

维护女性权益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但我们愿意告诉自己:走远一点,再远一点。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The World Bank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柳叶刀

作者| 陈令佳 江婉仪 陆馨羽

指导老师| 吴小坤 李婉旖

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

编辑| 刘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