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豆瓣9.0,我终于看了这本大热的书!

2023-05-10 12: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01

去景德镇的旅途,我带了两本书。

一本是杰夫·戴尔的《懒人瑜伽》,这是他的一本游记,由许多文章集合而成,我已经看了几篇,迟迟没有看完。我想,旅途中很适合读关于旅途的文字,就把它带上了。

另外一本是《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作者是加拿大作家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我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却一直没有打开来看。它就躺在我的书架上,和其他的「短经典」作品摆在一起。

我不肯只带一本书上路。在书架前逡巡了一会,把这本书也装进了背包。它很薄,很适合晃荡的火车(好吧,现在的高铁其实不晃了),也不占地方。而且,我一直很好奇,这本书到底写了什么,为什么这几年总是听到有人谈论它,为什么它的评分这么高(豆瓣9.0分,一万多人评价)?

或许是因为心中的疑问,一上火车,我就拿出了《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懒人瑜伽》一直躺在背包的最底层,直到回程,直到现在,它又回归到书架上,我还是没有把它读完。它需要等待下一次外出,或者一个百无聊赖的夜晚,不急。

02

那么,《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到底写了什么?

火车还没有发动。我翻开这本书的扉页,跳过王安忆的总序,进入了第一篇小说《秋》。

麦克劳德的语言充满细节,有一种旧时代的典雅和耐心。就连这个故事本身,也有一种19世纪的味道。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卖马的故事。在荒凉贫穷的海岛上,外出打工的父亲终于回到家中,母亲要求父亲将家中的老马卖了,换点余钱。

这匹马跟着父亲,跟着全家经过了很多时间。但这个时候,他们没有办法给它养老,虽然他们很爱它。但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承受这一切,承受一场又一场暴雨。

这里似乎没有太多别的东西,只有穷,如此醒目的矗立在故事中间。在匮乏中,要剔除所有的柔情,成为一个寒冷、坚硬的人。

《秋》使用的是童年视角,作者用一种低矮的,局限的视角,让我们忽然看见了世界的残酷与悲伤:「我感觉世上所有想象中最坏的事情全部降临了」。

03

《黑暗茫茫》跟着《秋》,就像是一个续集。主人公依然有许多兄弟姐妹,家里依然很穷。不同的是,主人公不是十四岁,而是十八岁了。站在成年的关口,他需要做更大的选择。

《黑暗茫茫》是一个关于离开的故事。这本书里,离开与留下,现代与传统,一直是贯穿始终的核心。

离开没有前途的故乡,去外地闯荡。这是从巴尔扎克开始,就一直在写的故事了。

这是所有现代世界,都曾经面临,或正在面临的抉择。

一代代年轻人离开家乡与亲人,去用掉自由,去建造自身。

余华也写过一篇《十八岁出门远行》。不过那是一篇充满隐喻和寓言气质的小说,和这里的十八岁,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这篇小说建立在一个滚动的球面上。读到这一篇,我好像忽然知道了这本小说集所以受到热烈反响的原因。

这里,可能有一个时差。我们晚了,又晚了几十年,一大批读者,仍然可以从麦克劳德的布雷顿角中读到自己的处境。他写的是那么遥远没有人知道具体位置的寒冷岛屿,但是,那些故事里的人,又何尝不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才在电视里看到他们(《漫长的季节》)。

04

写到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作者,和这些小说的背景。

麦克劳德是个低产的作家,一生只出版了三本书。《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是他的第一本,出版于1976年。这时候他40岁,在大学里教书,偶尔回到老家布雷顿角,在那里写作。

《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这本书中的所有故事,都关于这个遥远的海岛。它是麦克劳德所有小说的中心,也是他生命的中心。

布雷顿角曾经有不少矿场,小镇由矿工家庭组建。他们是苏格兰移民,早在200年前,就来到这海岛。但是,故事发生时,这个地方已经不再是充满希望的新大陆。

这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在所有世界的边缘——矿场已经荒废,所有人都需要另谋出路——一个失落的,隔绝的,摇晃着快要倾倒,却又无比坚韧的地方。

其实,从父亲那一代,这里就没落了。在《黑暗茫茫》中,父亲是没有走掉的人。祖母曾经希望父亲可以走出去,她说,「这里的人生算什么人生」,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地方。但是,祖父却持相反意见,祖父说,「别忘记回家,否则你永远会觉得缺了什么」。

这样一种矛盾,反复出现在几乎所有的故事中。有时候是父亲想要孩子们留下,有时候是母亲。一个个家庭,就挤在这样的夹缝里。

在《黑暗茫茫》中,年轻的主人公的父母,已经没有明确的意见。他们知道这里没有什么活计了,孩子只能自己去闯荡。

反而,在小说的尾端,这个十八岁的少年,这个一直想要逃离,想要走进更广大世界的少年,忽然有了一个顿悟时刻。他忽然发现自己其实永远也无法离开,因为,这就是他的生命,他的来历。这里面有一种宿命论的悲哀,但似乎也有一种深厚的哪怕充满痛苦的温暖和归宿,这是那种漂泊的无根的人,根本无从体会的。

这一段写得特别好,我也确确认出了我自己,一个中国内陆的小镇少年。他写的是坐在汽车上的主人公,忽然看见了马路边的行人。「我现在坐在车上,看外面路上的人,就像曾经我在路上看着驶过的汽车。我只是与他们无涉的穿过他们的生活。在那一瞥间,已经足够让他们把我归纳,然后轻描淡写地把我挡在他们的世界之外:我们的九死一生,我们坟塚里的那些亡灵,他能懂得什么?」

05

火车开得很快,快得已经不像火车。是的,它现在叫高铁。一种新的交通工具,虽然仍然行进在铁轨上,但是,它所运载的旅客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那种伴随着溽热和尿骚味的旅程,终于成为过去。而有时候,你还会怀念它,那里面晃荡着的,是一种若即若离的你自己的本来面目。

在强光之下,让我们跳过《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这一篇,先来看《回乡》。我觉得,这一篇,或许又可以直接当作《黑暗茫茫》的后续来看。

回乡。这是我们很熟悉的文学主题,鲁迅写出了最著名的《故乡》,我们都读过。那篇小说,开宗立派,为中国读者建立了一种关于离开故乡的原初记忆。没错,鲁迅正是现代意义上,离开家乡,涌入城市的第一代人;是割断和土地,和宗族的关系,去拥抱未知,去建设自我的第一代人。

此刻,我们或许已经站立在这一大转变时期的末尾。那些严厉的自省可以放在一边,关于未来的想象已经变成了现实,好的,坏的,都已经有了形状。于是,麦克劳德的故事反而比鲁迅更使我们亲近,是的,就像毕飞宇说的,鲁迅的这篇小说体温太低了。在《故乡》中,一个中年男人回家变卖家产,他对于童年的故乡有些许留恋,但对于现在的这个故乡,「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在鲁迅这里,离开是一种必然,哪怕有代价,也是在所不惜的。但是在《回乡》,在麦克劳德的笔下,温情更多,眷恋更多,故乡是好的,只是我留不住了。相反,这里面更多的是内疚,一种类似于安妮·埃尔诺的阶级背叛,当然,这里更加复杂一些,还连接着传统,连结着自然,连接着人的本来面目。

不像鲁迅那样决绝,麦克劳德左右摇摆,举棋不定。他知道出走的人,是再也回不去了,但是,借由小说中父亲之口,他仍要说,“有些事情成了你的一部分,不是那么容易换的。”

《回乡》仍然是第一人称叙事,叙事者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这是他第一次和父母回到老家。对于孩子来说,这就像是一次难得的假期。一切都是新鲜的,而且因为是乡下,撤掉所有不必要的保护、屏障,孩子本来就热爱自然,更加自由,也更加高兴。这让我想起侯孝贤导演的《冬冬的假期》。

但,在孩子的视角里,还是看得见父亲的挣扎。对孩子来说,离开是自然的,回来只是旅程。对于父亲来说,再回来,一切物是人非,不免有一种内疚之感。

这是父亲对于「根」,对于故乡,对于传统的乡愁。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事情,恐怕已经不成为他的一部分了。

06

在其他的故事里,关于离开和留下的拉扯,依然存在。

离开了这片土地,与过去,与家庭断裂,是有痛感的。作者写的是这种痛。

同时,他也写了另外一种选择,不出去,不离开,继承父亲的船,承担责任,在海风中接续传统和血脉。

在最后一篇中,身患癌症的主人公,回到了岛上,回到了故乡。这里是归宿,是最温暖最有安全的地方。即使这里贫瘠,即使这里什么都没有,但这里有我们的过去,有家人,那么,这里就有一种永远的召唤。

说到这里,我很可以理解,这本书所以在豆瓣能够得到9.0分的缘由。这些故事,恰恰好在这个时间,来到了我们面前。

比如刚刚看完的《漫长的季节》,王响和儿子之间的矛盾,和这本集子中的故事,不是很像吗?甚至,父母的配置,与孩子的关系,都很像。故事中这些苏格兰、爱尔兰人后裔,也和中国人一样看重家庭。

或许,当城市化更进一步,当家庭一再解体,当传统(系统)逐渐凋零,这些故事,也就失去了讲述的对象。当然,那是未来的事了。

Ps.最后,我有点同意詹姆斯·伍德所说,麦克劳德的这些故事有一种感伤主义,一种风俗画式的刻板。当然,这并不妨碍小说的美。

Pss.另外陈以侃的翻译真的很好,或许也为这本书加分不少。

原标题:《豆瓣9.0,我终于看了这本大热的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