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菜花如何重现洱海,作家朱大建写出新时代中国生态治理经验

澎湃新闻记者 徐萧
2023-06-06 21:19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孔海南将在放大1000倍的望远镜里瞭望,欣赏海菜花随波荡漾的美妙舞姿。如果湖里有蓝藻暴发的苗头,他会急电他的学生们,快快前来降藻灭藻!”

“他要一直做一个洱海瞭望员……”

在新近出版的《海菜花开——洱海边的重托与守望》(以下简称《海菜花开》)里,上海作家朱大建以动情的笔触,记述了水生态学者孔海南和他的团队十数年的治理洱海故事。

6月5日,在第52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这本用心用情用力,兼具导向性、专业性和文学性的纪实文学典范之作,在上海交通大学与读者见面了。

随着《海菜花开》的出版,孔海南的故事,三代人薪火相传治理洱海的故事,被誉为中国生态文明伟大实践缩影的“洱海经验”,无疑将会走得更远。

孔海南

在洱海,他看到了令他一生难忘的景象

1996年,孔海南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洱海暴发大面积蓝藻。

作为在日本工作的环境工程学者,孔海南曾两次系统研究过洱海的资料,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洱海所承受的环境压力或许比想象中更大,污染的威胁近在咫尺。果然,不出一年,他就收到了云南方面的求助信。

孔海南心急如焚,以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的专家身份,从日本赶去洱海。等他赶到时,洱海的藻华已经退去。

藻华,是由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结果。因为人类的活动,水生态环境平衡被破坏,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藻类就容易过度繁殖,以浮游植物、藻类、有机碎屑为食物的原生动物、浮游动物也迅速繁殖,于是水体透明度越来越低,阳光不进深水,造成沉水植物死亡、腐烂,沉入湖底变成淤泥。受高温天气与强烈光照刺激,蓝藻就突然暴发了。

洱海这次蓝藻暴发得突然,退去也突然,当地政府和百姓都欢天喜地。但是孔海南思索后,决定还是去洱海看看。在湖心,他看到了令他一生难忘的景象:他看到了如同“湖底森林”一般的洱海沉水植物群落,如此美丽,如此神秘。

然而,云南高原湖泊特有的最美丽娇艳的沉水植物——海菜花,他却一株也没有看到。通过近距离观察和走访,孔海南判断洱海的蓝藻是轻度暴发状态,处于富营养化的早期阶段,但曾经比之美丽数十数百倍的景象已经不复得见,原本绵延百余平方公里的沉水植物群落,在当时只有十几平方公里。而且很可能会再次暴发藻华,污染更加严重。果不其然,之后几年洱海又几次大面积暴发藻华,湖水透明度肉眼可见地下降,局部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不只是海菜花,几乎所有的沉水植物都无法生存下去。

回去后,美丽的洱海沉水植物让孔海南久久难忘,决定倾其所学,守护洱海。

书中插图

“毅然回国”故事有了新的传承

“可能是我名字里带个‘海’字,所以大半辈子都和水打交道。”孔海南经常这样开玩笑说。

孔海南是“老三届”,师从环境医学泰斗蔡宏道,是老一辈科学家放弃国外优渥条件、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祖国故事的具体化身。老师的学问、品格,还有低调踏实的治学态度与科学进取的精神,以及对信仰的忠诚,深深影响着孔海南。

1987年,毕业后进入武汉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的孔海南,得到了公派赴日做访问学者的机会。为此,他先是转行环境工程,在两个月时间里通过了从未学过的工科用高等数学、流体力学等科目的考试,又在三个月里通过了日语统一考试,才得以成行。

在日本,他本可以安逸地在筑波科学城搞研究,但他选择自费攻读硕士、博士。这里面困难重重,最大的问题是钱。国家给他每个月8万日元的生活费,要去日本唯一设有水环境工学博士专业的山口大学,每月新干线往返两次就花光了,行不通。

他找到的办法是坐慢车,倒七次,单程23小时以上。这样一个月可以去上四次课,但是剩下的生活费就捉襟见肘了,所以他从舒适的公寓搬出来,住进当地近乎废弃的破旧公寓。然后在各种方面节衣缩食,在一年时间里体重降了近30斤。在学校的头四个月没有被子、枕头和床单,就在木板床上枕书和衣而眠。

“这样拼命的学者现在在日本恐怕已看不到了。”日本《读卖新闻》在报道里由衷地赞叹。

不仅如此,为了避免打瞌睡坐过站,在往返学校的车上,孔海南选择用翻译专业词典这种方式对抗困意。两年里,他翻译了两本水处理词典,A5大小的黑色圆珠笔手写稿有640页,厚达5厘米。

孔海南如此拼命背后的动力源头,是对报效祖国根深蒂固的执着。他要学最先进的技术,做最前沿的研究。他在日本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是学习保护和治理湖泊的方法,因为国内的重要湖泊正频频暴发蓝藻。

1998年,他看到国内报纸说两年“有望实现太湖水变清”,知道当时中国的湖泊治理存在认识误区。1999年,一篇关于滇池污染原因的报道,又让他摇头,感到回国效力的脚步,必须要再加快些。

在受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委托,对中国太湖和滇池两个暴发藻华的沉积型湖泊进行研究后,孔海南发现:相比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标准,太湖和滇池样本中的藻毒素含量严重超标,这样的水质对国民身体健康有着巨大的威胁。

“我必须回去了!我想做中国的湖泊治理”,但他需要一个合适的科研平台。很快,上海交通大学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待遇不可同日而语。当时在日本国立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的孔海南,住着三房两厅的高级公寓,拥有总数约600万日元(相当于40多万元人民币)的年薪。

孔海南没有任何犹豫,就住进了56平米的公寓,与其他两名教师共用一间教室作为办公室,成为刚刚成立半年的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第一位海归教授。

书中插图

“那个‘白头发’又来了”

回国后的孔海南,不仅教书育人,培养下一代“治水人”,还走出象牙塔,走向大众,向社会宣传湖泊治理的新观念。因为他知道,仅靠高校和科研机构,没有全社会、各个环节的群策群力,是治不好湖泊的。

他也四处奔波,往返各地,同时跟进好几个项目,比如钓鱼台国宾馆的景观水体治理工程、太湖水污染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西湖的水体治理等等。

但他心心念念的还是洱海。

2007年12月26日,在包括孔海南在内的专家团队长达六年的持续研究和建议下,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三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其中就包括“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中的洱海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作为牵头单位,孔海南担任首席科学家,联合了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17个单位。

实际上,从2005年开始,孔海南就参加了水专项初期设计阶段工作,积极推动洱海项目进入“湖泊主题”领域。作为洱海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孔海南在2006年6月受国家三部委委托,带领团队进驻洱海。

这一去,就是扎根洱海十数年。

在这十多年里,孔海南不仅要与水体富营养化做斗争,要为当地人民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难题费尽心力,还要为钱发愁:团队的经费用完了,孔海南用光了自己的存款,垫付了近200万元。

他还要与自己身上的病魔缠斗。孔海南患有家族遗传性心脏病,还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胆结石、肾结石等健康问题,多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医生说:你这是很严重的心脏病,不适合在高原工作,即使在平原,也建议你全日休息,不能再工作了,不然会有生命危险。但他放心不下洱海,总是稍事休息后,又回到一线。

自己的病他可以不顾,但是唯一的女儿重病消息传来,让孔海南五内俱焚。多年来,由于求学和搞科研,他一直不在女儿身边,本来内心就充满愧疚。得知女儿重病,他迅速回到上海,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救女儿。

在女儿病情慢慢稳定后,他就又开始思念洱海。洱海治理不是一时之功,必须坚持不懈,这时候决不能放弃。所以尽管女儿之后一年多还在反复化疗,他自己也有着随时心脏停跳的危险,孔海南还是回到了洱海。

“那个‘白头发’又来了。”当地村民这样亲切地称呼孔海南。他们知道,孔海南这一头白发是为什么而生。

正是因为孔海南如此心系洱海,实实在在为当地的发展着想,当地政府和人民都相信他、尊敬他,也乐意听从他的指导建议,哪怕可能会暂时让他们损失赖以发家致富的紫皮大蒜种植。

书中插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紫皮大蒜是当地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也是大理洱源县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由于商业价值高,当地农民争相种植。从1999年到2003年,紫皮大蒜种植区域覆盖了洱源县近95%的农田。当地农民只要种三年大蒜,就可以凭收入盖起新房,实现许多人“一辈子的梦想”。

然而,这种能帮助当地村民实现梦想的作物,在孔海南带领学生走遍洱海流域2565平方公里内的主要河流,经过一年时间的调查后发现,其正是洱海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

大蒜是一种需要“大水大肥”的作物,而且,有些农民为了增产,过量使用化肥,更是加重环境负担。一亩地使用化肥量可达175公斤,其中一半被大蒜吸收,一半残留在土地里。这些残留在土地里的化肥、农药,在雨季雨水的冲刷下,就进入了洱海。

洱海富营养化的另一大“元凶”,则是在湖边草甸放养的奶牛的粪便。孔海南团队调研估算:当时洱海流域共养殖奶牛约14万头,相当于给洱海加了300多万人的负荷压力。

双重压力下,2003年,洱海蓝藻又一次暴发。

要解决洱海的水体污染,必须从紫皮大蒜和奶牛这两大污染源入手。但这是当地民众赖以发展乃至生存的最主要手段,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不仅是洱海的难题也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难题。

“问题在湖里,根源在岸上。”早在1999年,孔海南看到国内媒体对湖泊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报道存在误区时,就做出过论断,如今眼前的事实印证了他的判断。

针对大蒜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给出建议,按照距离湖岸线的距离,划分禁种区、限种区、开放区。针对奶牛问题,团队专家建议:适当圈养奶牛,建立集中处理牛粪的肥料工厂。

对于专家的建议,大理州政府全盘接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洱海”“洱海清,大理兴”……各层级想方设法动员。当地的党员、公务员、教师、医生等体制内人员,带头要求亲属停种大蒜。当地的民众也深明大义,高度配合,不少农民含泪将奶牛卖掉,也不再种植紫皮大蒜。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洱海边的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现状,说道,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叮嘱:“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要实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解决大蒜和奶牛带来的污染只是第一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洱海治理的问题,就必须要解决当地产业转型的问题,不能让老百姓吃不上饭。

孔海南团队又花了六七年时间寻找能够使老百姓致富的农作物。“我们试过很多,阳光玫瑰葡萄、车厘子、苹果、蓝莓,还有中药。几年过去了都找不到一种能使老百姓广泛受益的农作物。”

最后团队还是将目光瞄准了海菜花。海菜花很有意思,既不能上肥料,也不能加工,但它是一个纯生态的食材,一亩的利润在7000-8000元,与大蒜相当。踏破铁鞋,原来问题的答案就是问题的开始——为了治理洱海、让海菜花重现。

现在,洱海不仅实现了湖水再清、海菜花重开,而且实现了产业转型,循环农业和旅游业让当地老百姓富了起来,真正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海菜花

用心用情用力,好故事配好讲者

“我就是受了感动,才一遍遍地润色修改!”朱大建对澎湃新闻记者说,当他在2021年初次听到孔海南教授治理洱海的故事时,两眼放光。

或许,不只是好故事在等待好的讲述者,好作者也在等待好故事。

朱大建是资深报告文学作家,作品《鲲鹏展翅》曾获得中国作家协会1990-1991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也曾写过多篇有关环境保护的杂文随笔,自然知晓这个选题重要性,也正符合他的兴趣。

为了不辜负这个动人的好故事,动笔之前,朱大建对孔海南团队及相关人士进行了漫长的采访。从2021年夏天起,每周一到两次,每次三到四个小时,在上海交大出版社的活动室,朱大建像学生一样,倾听孔海南一边播放他自己制作的PPT,一边讲述他的“洱海情”和“水生态治理”人生。

“要想写好这个水生态学者,必须‘钻’进他的专业里,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内行,再用我的语言,写出他的故事。”这样的学习式采访,持续了四个多月。

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本书“红娘”汪澜看完《海菜花开》后说,觉得非常长见识,“对大众是一个很好的科普教育。”这种科普价值,就是来源于朱大建的“内行”精神。

光听还不行,必须要看。朱大建就跟着孔海南去大理,参加“洱海论坛”,去看洱海自然生长的海菜花,去右所镇松曲村看农民采摘人工种植的海菜花,看大树营8000亩人工湿地,看牛粪工厂……观察的间隙,就是群像采访。

《海菜花开》是以孔海南的“水生态治理”人生为主线的故事,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书中还呈现了孔海南的两代学生前赴后继加入治水,呈现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各领域专家的通力合作,以及当地官民一心,全社会众志成城还苍山洱海一片澄净的感人故事。这些人,都是朱大建的采访对象和书写对象。

“在治理洱海的漫漫岁月中,孔海南扮演着‘贡献者、参与者、见证者’的角色。”全书的前三章主要描画作为“贡献者”的孔海南,后三章中,他以“参与者”和“见证者”的角色贯穿前后。孔海南角色的转换,众多人物的纷至沓来,让水生态治理这个因为专业性过强而可能枯燥的报告文学,竟产生了不亚于小说的趣味性,很多专家都表示一口气读完,十分吸引人。

在接到项目之初,上海交大出版社就给朱大建定下了基调:“这本书的主要读者是年轻人,是给当代大学生看的,表现形式是纪实文学,要有人物,有情节,有感情,还要有鲜活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年轻人阅读。”

要兼顾主流价值和文学趣味性,历来是典型人物宣传当中的两难。朱大建做到了。

朱大建

“读初稿时,我就觉得孔教授这个人物形象立住了,书写得很感人,不觉得是不可亲近的科普书。”上海作协副主席赵丽宏说,书中有很多动人的文学情节,比如最后的望远镜,“这就是科学家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份事业的体现”,朱大建以非常具有文学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了,而不是简单地说教。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滕俊杰也深有同感:“这本书无论从社会学、生态学,还是从文学的角度,都站住了,它里面是活生生的人。”他说,自己看了以后立刻就产生了一种说走就走、前往洱海打卡的美好向往,预测随着书籍和孔教授故事的传播,可能会形成新一波云南旅游的高潮。

“不仅高质量完成了文学的叙事,也用生动的笔墨塑造了人物,奉献了一部可以说是厚重的纪实文学作品,我觉得是上海近年来纪实文学创作的一部力作。”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对朱大建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当然,讲好中国新时代“治水人”的故事,它的效益远不止于此。

“我觉得洱海的治理是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水环境治理的一个成功的范例。” 在上海市城市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唐建国看来,洱海的治理模式不仅解决了污染,同时解决了生态问题,让洱海成功回到了自然和健康的循环,让洱海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海菜花,作为沉水植物,百万年来自由漂荡在洱海湖面,然而从1984年被列为《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到1996年洱海首次暴发蓝藻,自然生长的海菜花几乎湮灭,再经过20年的治理,重现洱海,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典型案例,这样一个过程,在孔海南看来,正是洱海经验的具象化体现,也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范本。

这样的经验和模式,需要被总结,被看见,《海菜花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孔海南故事内容,来源于《海菜花开》一书。)

《海菜花开》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