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本张爱玲最好的小说,可惜看不到。

2023-06-28 14: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01

张爱玲的创作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当然是耀眼夺目的40年代,准确一点的说,是1943到1945这两年。就这么一下子,张爱玲爆发了。写出了《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等一批小说,出版了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直到现在,张迷们最乐于称道的,还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另外一个高峰期是1952至1955年,也就是张爱玲离开大陆,在香港的那三年。这三年里,她一边帮美新处做翻译工作,一边通宵达旦的写作《秧歌》和《赤地之恋》。1954年,这两部长篇开始在《今日世界》杂志上连载。后来,分别又出了英语、中文的单行本,《秧歌》的英文版收到了美国一些媒体的好评,但销量不佳,《赤地之恋》也没有打开英语市场。

自1955年张爱玲离港赴美,她的创作生涯就开始走向漫长的平缓期。40年里,她除了不断改写、重写之前的小说外,新作屈指可数,当然她花了十年详读《红楼梦》,花了大功夫翻译《海上花》,也写了《小团圆》,以及一些英语作品,但整体来说,写作的密度较之从前还是下降了。

以前常有论者认为张爱玲最好的作品,在40年代就写完了,张爱玲离开上海,就像一朵花离开了土壤,不得不萎谢了。不过,随着这些年陆续出土的张爱玲遗作,我们发现,其实张一直没有停止写作,虽说后期创作的强度不如早年,但作品的艺术性,未必就是前期胜过后期。

至少,50年代的《秧歌》和70年代的《小团圆》,都是非常好的作品。而《秧歌》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尤其特殊,不仅题材离开了她所熟悉的城市,主题还涉及政治,完成度也非常高。

02

《秧歌》和《赤地之恋》创作于同一时期。《赤地之恋》张爱玲很不满意,1968年在台湾出全集的时候,都没有收录。《秧歌》则不一样,首先张爱玲自己就蛮看重。胡适也对此书大加赞赏。一九五四年《秧歌》出版后,张给胡适寄了一本,胡适读了之后很喜欢,回了信。后来《秧歌》出英文版,他还买了好多本送给朋友。

现在皇冠版的《秧歌》扉页上,还印着胡适评价这本书的手迹:

“此书从头到尾,写的是‘饥饿’,——书名大可以题作‘饿’字——写的真细致,忠厚,可以说是写到了‘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近年读过的中国文艺作品,此书当然是最好的了。”

这段话,出自胡适写给张爱玲的回信,信中提到“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是胡适早年推广《海上花》时所说的话。张爱玲小时候正是读了胡适的考证文章,才去找了《海上花》的小说来看。

“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可以说是张爱玲一直追求的目标。当然,四十年代在上海时,锋芒太露,文字像沙尘暴,杀伤力强。越往后,越趋于平淡了,但读者最喜欢的似乎还是华丽热烈的《传奇》。

早年有大陆学者批评张爱玲的《秧歌》,以为她没有农村经验,所写都是胡编乱造。但现在我们至少知道,1947年冬天,张爱玲去温州找胡兰成时,确确实实在农村待了好几个月,《秧歌》中的不少场景,就是从那次旅行中的印象得来的。

另外,也有人指出1950年张爱玲参加上海市第一届文代会后,去苏北农村参加过土改工作。这段经历似乎还没有被证实,暂且不论,但指责作者没有生活经验就无法创作出相关的小说来,是站不住脚的。

《秧歌》当然是关于政治的,但关于政治,并不等同于劣质。政治一直是小说创作中的重大主题。《秧歌》写政治,但她不是要小说为政治服务,而是用小说来反映政治对寻常百姓生活带来的改变。她所关注的,仍然是人。

03

初读《秧歌》,第一反应是惊讶。惊讶张爱玲竟然把农村摸得这么清楚。当然,这实在也不必惊讶,张一向对人心看得透,观察又极敏锐,农民也是人,不是外星生物。

如果要说《秧歌》的好,第一着,就是写出了真实而动人的农民。说起来,农村题材一直是中国近当代小说的传统,从鲁迅开始,农村就一直出现在作家笔下,但真正写得好的,凤毛麟角。沈从文笔下的农村,很不一样,自成特色,重要的是丰富。但这样的作品,很少,写农村,很多作者遵循的还是鲁迅定下的那个调子,把农民作为一个符号,批判来批判去,都是国民性、奴性那一套,很没意思。把农村给写窄了。

张爱玲的《秧歌》在所有写农村的小说中,独树一帜。因为她把农民还原为人,金根、月香、金花、谭大娘,每个人都非常真实。而之所以能够给读者这样的感觉,不仅是张爱玲的心理描写功夫深厚,让每个人的内心活动都能够生动的表现出来,还在于她能够同情的看待每一个角色,让他们成为真实的人。

农民在很多小说里给人的印象,好像他们心里并没有情爱,没有思考,没有头脑,只是随波逐流而已。

但《秧歌》中,人物丰富可信,比如金根对老婆月香的想念,就写得丝丝入扣。金根一心期盼老婆回家,但家里又需要月香在城里帮佣的钱来贴补家用,他一方面爱着妻子,一方面又颇为自卑,虽然分了地,但是家里的日子还是过不好,他没有办法坦然地叫妻子回家。而妻子回家后,他对于很多事情又没有办法摆平,无力感深深压在他的身上。最后,他在粮仓和干部发生冲突,引起群体事件,是他一直积压在身上的无力感的一次爆发。

而这无力感,到底来自哪呢?仅仅是经济收入的不平衡吗?

试举一例,是月香回来的第二天,家里虽然米不多了,他还是叫月香煮一次干饭,虽然不说出口,其实是疼爱妻子。但是,月香考虑家里的实际情况,还是煮了个半干半稀的,这让金根有点不舒服,第一层当然是月香没有听他的话,没有get到他的好;第二层则是,他也知道家里其实没那么多米,月香这么做没错,作为一个男人,没有办法让家里吃顿干饭,是他自己没用。

到这里还没完。怄气吃着饭,突然村里的干部王同志来了,金根赶紧让月香把饭藏起来,月香藏慢了,王同志还是看到了。王同志走了之后,金根发了一次火。

为什么发火?因为王同志看到他们吃的饭是半干半稀的,而不是全稀的,这会给王同志留下一个他们家挺有钱的印象,而这个印象一定会让他们在日后吃苦。

吃顿干饭都要躲躲藏藏,这正是无孔不入的压力,而金根身上的无力感,也来自于这层压力。

这层压力是什么呢?是王同志代表的权力在农村所制造的恐怖感。不仅是金根,所有人家里聊天都会小心翼翼,当心被人听见。

谭大娘,是看惯了这权力了的,她的办法是虚与委蛇,她心里只想过好日子,但是半辈子都是战乱,书中有一段闪回到她儿子被抓壮丁的过程,非常荒谬而恐怖。所以,到这时候,她见着王同志,或者任何人,都会重复“现在日子好过了,人民翻身做主人了”那一套,这是她的盔甲。

张爱玲通过许多细节和场景,不仅生动的塑造出了真实可信的人物,更写出了这些无辜的人,因为一些不知何来的,没有名目的压力,不得不委屈,不得不压抑的生存状态。

关于这种无形的压力,小说开始没多久,金花出嫁到政府部门登记那段,就有一次很好的细节,是一段对话。

问:“你要跟谁结婚?”

他很快的咕噜了一声:“谭金花。”

“你为什么要跟她结婚?”

“因为她能劳动。”

这很好笑,结婚的原因,是因为她能劳动。但是这是最安全的答案,也是农民们了然程序。这是一次小小的改造,也许无关痛痒,但是已经显现出更大的改造的来临。

最后,金根因为压力太重,愤而反抗,群体事件,被镇压,死亡,都是这个发展的必然。

张爱玲到底是张爱玲,她不会让小说沦为俗套。即使是王同志,我们也会看到他被吞噬的一面,并不是那种坏蛋反派。

我以为,《秧歌》完成度非常高的捕捉了那个风雨欲来的时代。张爱玲用一次小的群体事件,几乎预言了后面即将到来的真实历史。不能不说,她的眼光是非常毒辣的。

而仅从小说技艺的角度来说,《秧歌》也是张爱玲所有小说中,完成度最好的一部,情节的发展循序渐进,情节也比其他小说更清楚。

有机会的话,还是找来看看吧。

原标题:《这本张爱玲最好的小说,可惜看不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