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飙车炸街”不是游戏,而是违法犯罪

2023-06-29 17:43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自诩是深夜出没的“鬼火少年”,抬手就是一个“烧胎压弯”,配合着轰鸣的引擎和骤起的烟雾,像风一样消失在街头巷尾……或许在“飙车炸街”一族的眼中,自己就是这么炫酷,殊不知,这些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犯罪了。

为严厉打击夏季高发的“飙车炸街”违法犯罪活动,5月下旬,公安部部署了专项行动,全力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行动一个月来,查处涉嫌“飙车炸街”违法犯罪案件6500余起。目前已打击“飙车炸街”团伙39个,查处非法改装窝点45个,扣留非法改装拼装车辆1597辆,依法行政拘留221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0人。

“6500余起违法犯罪案件”不是一个小数目,相关处罚力度也很大。这不仅可以对相关人员起到震慑作用,也体现了鲜明的态度:“飙车炸街”是必须被严肃对待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是一个可以被涂抹粉饰的亚文化。

在社交平台,很多网友纷纷为专项整治叫好。这不难理解,很多人苦“飙车炸街”族久矣。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城市密度的增高,“飙车炸街”行为和城市空间的冲突越发激烈。那风驰电掣的速度,在路人眼中就是巨大的安全隐患;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更是让街坊四邻苦不堪言。

而且各地也多有报道,飙车者不仅威胁城市道路公共安全,自身因为竞逐驾驶、非法改装而导致伤亡的情况也层出不穷。因此,对“飙车炸街”进行整治是社会共识,也包括了群众的迫切诉求。

我国《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构成危险驾驶罪。但也要看到,“飙车炸街”族多为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年轻人,加之受影视、游戏等媒介影响,以为飙车追求的是“速度与激情”,“只要没出事,没啥大不了的”,这些错误思想,为打击和根治飙车增加了难度。

此外,“飙车炸街”往往面临取证困难。由于飙车者驾驶速度极快,被搅扰的路人或居民经常来不及取证;而为了规避检查,飙车族们也常选择深夜和监控覆盖率较低的场所活动;很多车辆经过了非法改装,也给追踪去向造成了困难。

对“飙车炸街”行为的打击也应当针对这些特征,不断优化措施。包括加强重点区域监控覆盖;对飙车行为和非法改装进行全链条整治;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等。只有各种措施多管齐下,形成综合治理的网络,并逐步走向常态化,“飙车炸街”才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

一定要认识到,“飙车炸街”不是游戏,更不是什么“网红行为”,而是违法犯罪;飙车一点也不酷,只会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给他人造成困扰,也给自己带来危险。

    责任编辑:甘琼芳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