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十年位次大幅拉升,中国名校何以“进击”世界榜单?

特约撰稿 谢秋伊
2023-06-30 19:3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近日,英国留学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 公布了2024年度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以下简称“QS排名”)。QS排名是世界范围内认可度较高的高校排名之一,每年发布都引发热议。 

在今年发布的2024年度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五所高校进入世界前百,分别是北京大学位列第17名,清华大学第 25名,浙江大学第44名,复旦大学第50名,上海交通大学第51名。

上海地区另有同济大学位列第216名,华东师范大学第511名,和上海大学第514名。

北京大学保持“领头羊”地位,浙江大学首次在QS排名中超过复旦大学,夺得中国内地高校的“探花”之位。

近十年,中国内地名校在QS排名中位次显著提升,形成“进击”之势。

对比十年榜单,清北两校在2012年至2015年的QS排名中徘徊于四五十名,到2021至2024年,两校多次取得榜单前二十的名次,且从未低于前三十名。

复旦、上交、浙大等高校,位次提升更为显著。

对比2014年、2024年QS排名,复旦从88名提升至50名,上交从123名提升至51名,浙大从165名提升至44名。

仅从QS排名看,对比美国“藤校”、英国G5,上述内地名校已有较强竞争力。

谢秋伊 制图 (下文图表均为谢秋伊制)

中国内地名校在世界排名中的长期走势,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融入世界、并探索建设世界一流水平高校的见证。

中国内地名校的排名在2015年、2016年有显著提升。这与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并开始实施有关。

《方案》确立了“一流”的目标,要“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流,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也强调了“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

在随后的七年时间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相继出台跟进政策促进“双一流”大学的建成和发展。

这段时间,各大高校纷纷出台海外人才政策,包括加强科研国际合作和交流,创办多个双学位和联合项目,转变教师考核方式,试用海外的“终身教职”晋升管理模式等等。

尽管中国内地名校在QS排名中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但相较上一年度,2024年度QS排名略微下滑。这个变化值得注意,但并非一定意味着上述高校“退步”了。大学排名的变化除了与自身成长有关,也受计分方式的影响。

 在2024年度QS排名中,“雇主声誉”的比重从10% 提高到了15%,并出现了三个新的指标——可持续性、就业成果和国际研究网络。

这使得今年的指标权重和去年相比更加注重高校的就业能力和国际化程度,更少强调学术声誉和教学资源。这部分解释了中国内地名校排名的波动。

从QS指标看,北大、清华两校在学术研究、就业导向两方面表现优异。浙大在国际化程度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此次国内排位上升或受益于指标权重的改变。

复旦、交大两校的发展更为均衡,不过,今年新增的三项指标得分均不高。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上述内地名校在学术研究方面有赶超势头,但在就业成果、国际化程度、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进步空间。 

需注意的是,QS排名虽享有盛名,但不是唯一的大学世界排名。排名是被建构的,不同的排名各有侧重和特色

比如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 rankings)对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低,更看重研究能力和教学资源分配,还纳入了独特的产业转化指标。2023年THE排名中,清华、北大分别位列第16、17位,复旦、交大各列51、52位,浙大列67位。

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rankings)看重科研成果、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指标设计比较注重精英表现—— “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折合数”和“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学者数量”权重高达50%。在2022的ARWU排名中,清北复交浙分别位列第26、34、67、54和36位。

量化排名为世界大学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参考,但也需理性看待排位结果。

各大排名各有特色,也就意味着各有“不公平”的地方,很难对一所大学做出全面公正的评判。比如QS排名指标被广泛批评偏重英语国家、体量大的院校、综合性院校、生命科学比较强势的学校。 THE排名也被质疑英国的大学往往排名更好。

对于中国内地高校,因中文论文没有被纳入评分,因此在国际声誉上与欧美百年名校竞争较为吃力,且中文学习难度大,国际化程度不如英语国家的院校容易提高。还有一些偏重文科的高校,因为发文率的缘故较难在这些综合排名中占据优势。

尤其要注意的是,海外高校兼有商业运作,上百万元的学费、上亿元的校友捐赠可以支持资源密集型的培养体系。相比之下,中国内地高校年度学费多为数千元,所负责的学生数量往往是欧美名校的三至五倍。从这个角度讲,中国人均高等教育资源的提升也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在参考高校排名的同时,也要了解这些排名方式的局限性,既要见贤思齐,也勿妄自菲薄。

从社会接受的角度而言,纵观对QS2024排名的网络讨论,大家关心中国大学的成长,也关注排名变化对个人的意义。

比如耶鲁和普林斯顿两所“常春藤”大校录取难度极高,在社会中声名远扬,但在QS排名中没有进入前15位。还有一些因为科研规模大、国际化程度高进入前10位的高校,其实也开设有“水专业”。

 再从就业市场看,比如留学生和潜在雇主更关心学校排名是否能够代表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实际上,对于大部分从业者,高校的相关专业排名、校友网络、就业资源这些细化指标比“放之四海”的综合排名更有意义。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考量不太受个别年度排名变化的影响,而社会对个人竞争力的评价最终是看能力与贡献,沾母校排名的光,并非长久之计。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责任编辑:朱玫洁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