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温岭产业变革:一边“精打细算”、一边“大刀阔斧”

澎湃新闻记者 滕晗
2023-07-08 21:43
来源:澎湃新闻
区域经纬 >
字号

温岭市风光 温岭市人民政府官网 图

在中国“千亿县”的版图上,“东海好望角”浙江台州温岭市是其中代表。

这座地处长三角地区南翼的县级市,是中国民营经济先发地,以制造业为本,这里培育出泵与电机、机床工具、汽摩配件、服装鞋帽等特色产业,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工量刃具交易市场、全国最大的泵与电机基地……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2018年,温岭GDP首次突破千亿元,成为台州首个迈入“千亿俱乐部”的县(市、区)。2022年,在赛迪百强县榜单中,温岭位居全国第16位,比上年提升三个位次。

今年1月,台州市委常委、温岭市委书记朱建军在温岭市十五届二次党代会上指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温岭“建成‘东海好望角’,真正达到盛名之下名实相符”的政治嘱托,建设“两城两湖”。

朱建军强调,“两城”是制造之城,“两湖”是创新之湖,就是要坚定打好“海洋牌”“制造牌”“品质牌”,把优势做足、把特色做强、把品质做优,打造开放港口之城、现代产业之城、品质宜居之城,奋力推动温岭在新征程上再燃激情、再展雄风、再创辉煌。

如今的温岭,正由“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迈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随着“强工兴市”等战略的提出,温岭全面吹响“工业强市向2000亿奋进”的号角。

近日,“2023上海主流媒体看台州”活动启动,试图在温岭找寻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的特别做法。

“腾笼换鸟”、产业重构,温岭的“精打细算”和“大刀阔斧”

很长一段时间内,温岭产业存在“散而不大、大而不强”、能级较低等短板。

而如今,这里正在发生变化。“2+2+4+4”(泵与电机、机床工具2个优势产业,汽摩配件、服装鞋帽2个特色产业,厨卫家电、塑化建材、水产冷冻和船舶修造4个传统产业,激光电子、医药健康、风光电及储能、半导体及控制器4个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逐渐明晰,并在台州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示范效应;2018-2022年,泵与电机、机床工具、汽摩配件、鞋帽服饰等传统产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3.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比重提升近10个百分点、达到72.1%。

这背后,是温岭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为主线开展产业革命,整治淘汰“低散乱”,推进企业入园区。即以空间重组、产业重构、主体重塑为抓手,加快腾笼换鸟、做强产业集群、提升企业能级,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温岭以空间要素为切入点的做法也在浙江全省推介,在今年4月17日召开的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会上,温岭以《深化全域综合整治 强化土地要素保障 助力打造优质高效经济生态环境》为题向全省介绍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经验。可以看到,温岭在产业改革上,既有“精打细算”做事、又有“大刀阔斧”发展。

2017年,温岭以“低散乱”突出的横峰片区为突破口,打破村界、连片改造,启动13个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022年,温岭将整治范围拓展至全市域。“通过全域整治,新增城镇规模1.3万亩,腾出产业空间1.1万亩。”温岭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张正卫告诉记者,同时,温岭通过推进100个老旧工业点改造、100个零地技改、100个数字化改造“三个100”工程,加速工业向园区集聚、农业向连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温岭还探索实施“土地优供”。 出台《温岭市级工业项目库管理办法》,精准解决产值达标、专精特新、招商引资、高层次人才创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6大类工业企业项目用地需求,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并实行“控地价+竞贡献”出让模式,同时,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在水电价、用能、用地、创新要素等方面实施资源优配。

在腾退土地资源、实施资源优配之外,温岭通过建设厂区、园区、产区等形式,集聚产业,特别是培育新兴产业。据悉,截至目前,温岭已投产小微园41个,占地3300余亩,建成厂房面积400万平方米以上,入驻企业1200余家。

近年在温岭实现“无中生有”的激光产业即为招引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其中的链主企业——浙江热刺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初选择落户温岭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温岭优秀的营商环境,“温岭政府的服务意识更强,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可以很快解决,而且会主动关心帮助我们,甚至有时有些问题我们自己还没提或者还没想到,他们就会问我们有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从企业角度来讲,政府真正理解企业运营,知道企业发展不同阶段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从而制定合适的政策并贯彻是很重要的。”该名负责人说,此外,选择温岭的另外两个原因则是产业基础和区域位置优势。温岭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产业配套成熟、完善,可以大幅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产品迭代时间,同时,温岭地处长三角,周围有大量终端客户群体,“这有利于我们更快的了解市场动向和客户需求,将研发和市场有效结合,对市场做出更快的反应。”

近年来,热刺激光营收实现快速增长,据悉,该企业今年上半年已实现产值近5亿元,全年目标产值13-15亿元,且随着新厂人员到位、机器设备调试,产能预计逐步释放,“接下来的几年会是我们快速成长的黄金时期。到2025年年产值预计达到50亿元。”

作为链主企业,热刺激光表示,将进一步扩大与温岭及周边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合作,进行资源整合,提高“温岭制造”在产品中的占比。同时,随着产能的提高,也会加大在温岭的投资,“未来我们将构建以‘温岭’为中心,辐射周边如华东、华南、华北地区覆盖的国内产业格局,依托产业布局优势,深化与高端配套制造业与政府的战略合作。”

高能级创新平台,解企业创新之难

“八八战略”提出,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年来,在其指引下,温岭走出了产业强市之路,如今更要走向高端、实现跃升,这其中不容忽视的就是科技创新。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是温岭谋划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7月1日在温岭揭牌的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是目前浙江省建设的10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同时实现了台州在省级科创“塔尖重器”零的突破。

温岭市科技局局长金培智告诉记者,创新中心集聚政府、高校、企业的优势资源,聚焦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与优化、智能数控系统、数控机床高性能关键零部件三大技术方向,重点攻关数控机床产业“卡脖子”技术,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服务支持机床企业转型升级。

机床工具是温岭的优势产业之一,这里拥有机床工具企业1200多家,已基本建立“主机为龙头,功能部件和工量具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但与许多传统产业类似,机床工具产业面临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研发不足、人才缺乏等短板,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中心正期待解决这些问题,这从它的科创基因和企业化特色可以一窥——中心依托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三所高校,由国企、高校技术团队以及11家民营企业合资成立浙江先端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

金培智透露,中心规划用地173.7亩,建筑面积23.99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0亿元,布局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创业孵化、检验检测、人才引育、精密制造、基金投资等功能,“5年汇聚高水平创新人才800人,孵化企业10家以上,服务企业1000家以上。”

不止创新中心,其实,几年前,温岭即开始在科创走廊布局建设各类科创平台,解决企业、产业创新之难。比如,2018年起开始建设的浙江温岭泵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也是为了解决另一传统优势产业泵业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金培智透露,截至目前,浙江温岭泵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已顺利通过三年建设期,累计引进高校院所6个、服务机构18个,集聚各类服务载体35个,共服务产业集群企业超2000家,服务收入近1.5亿元。

泵业产业也迎来继续发展。2022年,全市1360家泵与电机企业实现集群总产值超650亿元,近3年主导产业产值平均增速约为11%。集群目前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8家,省隐形冠军5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0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6家。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综合变革和创新的过程。”绿美泵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仙友告诉记者,这家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对部分产品进行研发升级,得益于温岭支持创新的环境,公司聚集了大批行业内优秀人才,并长期与浙江大学、江苏大学等国内一流的学术机构保持合作。

此外,2021年列入省级创建名单的温岭高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以高端泵与电机、新能源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激光电子高端装备为核心的主导产业,目前已培育发展利欧浙泵、泰福泵业、新界泵业等泵业上市公司,热刺激光、北平机床等高端装备龙头企业,万象、东禾等新能源企业,建成落地省级泵业产业大脑、台州市级汽摩配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产业平台。2022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243亿元。今年1-5月份,高新区研发强度达4.63%,高新技术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7.5%。

当然,温岭的平台早已“飞”出本土。近年来,温岭在上海、杭州、晋江等地布局建设4家飞地孵化研发中心,把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作为重点招引项目,开启“孵化在岭外、产业化在岭内”的科创招引新格局。金培智告诉记者,上海、杭州飞地引进孵化科技人才项目34个,激光表面制造与再制造、智慧能源管理、高亮度高分辨率光引擎项目等8个项目已落地温岭产业化,另有智能柔性全自动精磨通用化生产等项目已达成落地意向。

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为主线开展产业革命,从“低散乱”到集群化、高端化,在“大刀阔斧”与“精打细算”之下,活力温岭正在加速蜕变。

    责任编辑:孙扶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