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方书单 | 换个角度看精神疾病的“不正常”

2023-07-14 14: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人们经常无意识地使用“正常”或“不正常”这样的词语来判断事物和他人的状态。正常或患有精神疾病,这种区分究竟从何而来?所谓“正常”的标准又是什么?我们对于精神疾病的“不正常”定义是否有失偏颇?但或许精神疾病可以看做是一种心理感冒,大方整理相关七本书籍,让我们一同阅读,一同思考“不正常”,一同面对可能出现的心灵着凉。

《禁闭岛》剧照,莱昂纳多饰演主角精神病人泰德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谁都不正常》

[美]罗伊·理查德·格林克 著

[德]韦凌 译

雅理&大方 2023年3月

文化创造了“正常”这个概念,于是一部分人被排斥到社会之外,成为“不正常”的代表。精神疾病生动地诠释了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当我们谈到精神疾病时,我们知道它是一种疾病,同时我们的社会又将精神疾病塑造成一种人格和道德上的缺陷,这意味着将一个人的精神健康状态等同于社会身份来进行道德评判。如果我们意识到,我们绝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有些神经质,情绪困扰本就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偏见的存在,就会明白“谁都不正常,谁都不应该感到羞耻”。精神疾病就像感冒一样,不过是一种疾病罢了。

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挑战刻在精神疾病患者身上的这种污名的烙印。作者人类学家罗伊•理查德•格林克汇集家族四代人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人们在与精神疾病“污名化”斗争的曲折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遭遇的持久挫折。

《彼得罗夫流感》

[俄]阿列克谢·萨利尼科夫 著

李春雨 译

中信出版·大方 2023年7月

后苏联时期的叶卡捷琳堡,一种可怕的流感正侵袭着彼得罗夫一家。家庭成员各自隐藏的秘密也逐渐浮出水面。彼得罗夫是一个27岁的修车工,也是一个不被看好的业余漫画家。他患上流感后,在酒精和阿司匹林的双重作用下,危险地行走在谵妄与癫狂之间,犹如在马雅可夫斯基笔下的《城市大地狱》中神游。

荒诞的笔触、悬疑的设置、富有快感的叙事节奏,让阅读体验如同嗑药。宛如电影《盗梦空间》一般的嵌套叙事,暗示男主的“多重人格”。评论家称:小说的叙事节奏撼动多年来阅读“正常”作品养成的感知体系。融合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诗歌等体裁,语言令人惊叹的、别具一格,小说结构精密复杂,由几个叙述层次构成,多线推进,使读者在悬疑与迷乱的氛围中逐渐深入。

《寻找百忧解》

陈百忧 著

台海出版社 2023年2月

本书是精神科医生陈百忧的真实诊疗手记,记录了12 位精神病患者人生中最癫狂也最暗淡的一面:持续60 年的自杀计划里,藏着一个家最深情的秘密;连医生都害怕的病症,却被精神病室友治好了;喜欢捉迷藏的女患者嫁给了警察,藏在异国都能被带回家……他们聚在这个被层层铁门封死的狭小空间里,看似在接受治疗,实则在修复自己支离破碎的人生。

透过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你是否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我们这些“正常人”心中深藏的绝望与不安?记录下这些故事,希望看完故事的你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世界,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更重要的是,允许自己偶尔情绪低落,少点自责。

《24个比利》

[美] 丹尼尔·凯斯 著

邢世阳 译

中信出版×湖岸 2018年11月

《24个比利》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比利是世界上第一位在四名精神病医生和一名心理学家共同见证下接受彻底检查的多重人格症患者。1977年,美国俄亥俄州连续强暴案嫌犯比利‧米利根被警方逮捕,但是他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居然毫无记忆。事实上,在他体内总共有24个人格存在,这些人格不仅在性格上,甚至连智商、年龄、国籍、语言、性别等方面也都不尽相同。这些不可思议的人格,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他到底是个欺骗公众的骗子,或只是个不幸的受害者?

这本由作者丹尼尔·凯斯耗费两年时间重建起来的、可能比利自己都无法理清的个人成长史,让我们看到了成年人对孩子的伤害如何扭曲了一个天才儿童的心灵,看到了人类社群的芜杂粗暴对一个敏感儿童的深刻影响,看到了人类社会制度与机构的局限,也看到了比利自救的努力,看到了人的脆弱与尊严。

《分裂的自我》

[英]R.D.莱恩 著

林和生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年5月

《分裂的自我》关切类精神分裂和精神分裂个体,研究探索临床疯狂现象,理解其发生和发展机制。并借助日常语言,对这些疯狂现象展开生存论哲学的讨论,这在当时是一项开创性的努力。

这部作品让疯狂变得可以被理解,并由此改变了我们对精神病的认知方式,给在社会框架中被定义为“正常”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了解“精神病人”的可能。作者莱恩通过对他治疗过的病人的案例研究认为,精神病或许不是一种医学疾病,而是我们体内两种角色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种是真实的、私人的身份,另一种是呈现给世界的虚假的、理智的自我。

作者区别于急切地将人纳入“正常与否”的传统治疗,带着深切的理解与爱,使埋藏着的希望露出了引线,指引人们走向真正的健全。

《不原谅也没关系》

[美]皮特•沃克 著

严菲菲 译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年1月

本书主要探讨的是家庭内部的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为CPTSD)的认知和疗愈。

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单位,本应该成为个体最后的港湾,但在很多时刻,无论是家长还是儿童都在这个本应温馨的地方受到重重伤害。本书是第一本针对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的自我疗愈完全指南书籍,为那些受伤的心灵提供了疗愈方法,虽然受伤不是我们的错,但复原是我们自己的课题。童年造成的创伤往往需要一生的疗愈,而这本书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道路,虽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家庭,但我们可以完成自我疗愈,让我们学会怎么成为一个“人”,如何去用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去与自己相处、与其他人相处。

《胡思乱想消除指南》

[澳] 莎拉·埃德尔曼 著

陈玄石 译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3年2月

本书是对认知行为疗法全面而易懂的介绍,覆盖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沮丧、愤怒、焦虑、自卑、抑郁等八大消极情绪。针对每一种情绪问题,作者提供了极具实操性的解决方案和练习,帮我们挖出情绪背后作祟的错误观念,用思考和行动扭转感受,远离不健康的思维方式。

把专业心理咨询室放进口袋,一本书掌握认知行为疗法精髓,整理脑内碎碎念,搞定日常小情绪。给思维解套,让情绪新生。

原标题:《大方书单 | 换个角度看精神疾病的“不正常”》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