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部分国际学校成中文教育困难户?危害何止不懂《长安三万里》

2023-07-24 18: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国际学校中文教育薄弱引发的危机又何止看不懂《长安三万里》,尤其是以应对国际课程大考为使命的AP、A-Level课程的国际化学校。最近电影《长安三万里》大热。很多国际教育圈老师和家长反映,跟在国际学校读书的孩子一起看时,发现孩子看不懂,也不喜欢。在国际学校跟老师说英文,跟同学说半中半英,小学、初中阶段根据要求必须上国内义务制课程,学了一些简单的诗词和古文,到了高中进入A-Level、AP,完全没有语文课,像《长安三万里》这样有大量盛唐文人墨客和古典诗词的影片,他们不明白句诗表达什么情感。孩子遗失的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根,还有未来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力。因此,我们有必要来探讨一下中文教育在国际学校的现状和中文教师的处境。

01 没必要开中文课?教师处境尴尬,A-Level、AP学校成了重灾区?

其实说到底,还是跟外国大学申请有关。用IB成绩申请大学时,会需要提供六门课的成绩,其中必须包含母语课,所以IB高中会开中文课,学生对中文也会比较重视。不过用A-Level和AP课程申请大学时,学生往往都选跟自己在大学打算就读的专业相关的课程,这样在申请时就能证明自己对相关领域有兴趣,也做了充足的准备。

而选择通过中文课程拿高分去申请大学的,可能会让大学认为含金量不高,甚至觉得这个学生有点投机取巧。所以,到了A-Level和AP阶段,国际化高中大多觉得没必要再开中文课程。这不仅意味着学生受中文教育的年限较短,难度还低于国内高中、IB课程出来的学生。也意味着在这类学校,中文老师的职场发展有限。

从学校的角度看,聘请对大学升学没有多大帮助的老师是一种负累,毕竟学校需要控制成本,高中生也需要把时间花在刀刃上。所以即使有中文老师,也往往停留在高一教IGCSE,循环往复地教,难以像英语、数学、科学、经济等学科那样受学校重视,给予更好地教研和培训。

在外籍人子女学校的中文老师,有时也会有类似的感受,中文课的地位和教学水平往往取决于外国校长的态度和中文老师的能力。因为在这类学校,中文是校园里的外语,也不需要跟着义务制教材走,可以有任课老师自编,有时甚至会变成校本特色课等选修课。

而在另一些外籍人子女学校里,绝大多数是拿着外国身份的华人,要是在后者这样的学校,文科重点都放在英语、美国历史和文学、欧洲历史和文学上,而边缘化中文学科,那学生可能就真的会疏远和忘却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根基了。而对于老师来说,在这样的国际学校,中文老师的晋升可能也就到组长为止了。

由于不少国际学校的家长深感孩子中文能力不足,于是采取一边让孩子继续在国际学校上课,一边让孩子读外面的中文辅导班,反过来再接受国内语文课培训。甚至还会让孩子降低年级,把之前的书面语、成语、典故、诗词补一补,然后再接触更深的古典名著、现代文学的熏陶。

然而,老师容易找得到,可孩子不一定愿意继续学,因为申请外国大学和去了外国以后都用不到。现有的夹中夹英的表达,已经够应付他们同学之间以及未来和外国华人之间的对话了,尤其在年级越来越高,课业越来越重的情况下,孩子不愿意也没时间,继续跟着校外老师学中文。于是,他们的中文表达力和理解力也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了。

02 中文课影响孩子今后的人生,缺憾注定挥之不去

从功利性上讲,学好中文和中国历史文化对回国以后的生活、工作很有用。前阵子,一直在国际学校就读的“星二代”黄多多因为在朗诵绘本时一连读错好几个字,引发广大网友吐槽。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国外大学毕业,主动或被动回国,他们对语言掌握的程度以及表面下的“冰山”——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人情世故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关系到他们是否能找到工作、胜任工作、开拓事业。

因为相当多的中国人并不喜欢自己的合作伙伴说话洋腔洋调,思维习惯太过西化。因此,为了避免以后格格不入,中文和中国历史、文学不能太早放弃。外国大学的录取不看中文能力,那是因为他们想招的是满足他们需要的人才。很多孩子大学毕业后回国发展,可是以国外标准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是国内想要的人才?所以,还是那句话,教育是为了一生,而不只是为升学。

从非功利性上讲,中文课学过的内容会帮助孩子在生活的某个瞬间突然领悟人生的真相,与很久之前的文学作品和作者产生共鸣。

在坠入爱河时,就明白了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难以忘怀时,忍不住念出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爱错了人才明白“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在壮志难酬、不如意时,才会明白辛弃疾的“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也终于理解白居易听到琵琶曲后那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受。

也须在人生起起落落时,忽然记起苏轼也同样跌宕起伏的一生,和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以及“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结语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如果我们的教育切断了孩子与中国之根的连接,那他们回来时,就很难再续上;不回来时,也就必须要另寻他处,去寻求其他民族的连接和接纳。所以孩子可能会只顾眼前考大学,但作为国际学校和家长,还是应该为他们计长远。在学校,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氛围学习中文和中国古典文化,提升中文老师的地位;在家也可引导孩子在家多看看中国名著,从现代看起,或者从孩子喜爱和容易理解的小说、历史故事开始,循序渐进。只有这样国际学校才有可能达到最初创建时向家长承诺的“双语双文化”的理想目标。

作者 | ABB,曾在沪粤多家教育集团担任管理岗位。目前主要在国内外投资收购、品牌和项目引进、托管运营等方面,从事教育领域的商务拓展和资源对接的工作。

图源 | 网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