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潘敦︱石铫

潘敦
2018-09-08 15:01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书评 >
字号

水村先生尤荫今早醒来有点恍惚,昨晚睡得不好,做了一夜的梦,梦里还是那把石头水壶。自从上个月水壶莫名失踪后这样的梦已经发了好几回,有时梦见自己坐在松下沦茗待客,坐等水沸,水在壶中,壶在炉上,等来等去没有动静,宾主都很尴尬;还有一回梦见那壶摆在临窗案头,壶中插花,是梅花,今年早春园子里梅花开时他倒是让僮仆折了一枝插在壶里,玉人风骨,清雅标致,尤水村照样写生,画了几张寄给朋友当做年礼,最得意的那张寄去南京小仓山送给随园主人袁枚,过了正月十五简斋先生回信答谢,说很喜欢,古壶新花堪称绝配云云。

不过昨夜的梦有些不一样,水壶不在炉上,也不在案头,却是一个道士提着,那道士玄帽黄袍,长髯飘飘,颇有几分仙气,挺着圆鼓鼓的肚子,看上去和那石头水壶一样圆。道士见了尤水村便笑,指着手里的水壶说:“总算是来了,来、来、来,快将这俗物领去,好教它早日脱了皮囊。”尤水村听得一头雾水,那道士已飘然到了跟前,“此物原是七百年前周穜送我的石铫,当年我在黄州吃完红焖猪肉就靠它煎水点茶解腻,跟了我二十几年,去过常州、杭州、扬州、惠州、就连到儋州都没丢下它。元符三年朝廷大赦,圣上招我回京,北归途中我自觉元婴出窍,便在常州羽化登仙了。天庭陛见,玉帝册为散仙,命我回峨眉山继续修炼,这石铫自也有些慧根,通了灵性,竟随我同归峨眉,七百年来伴我朝夕,我本念它早已脱胎换骨,不想此物近日却自言尚有一段尘缘未了,还须俗世里再走一遭,更说不日自有人东来接引,想必便是你了,也罢,快快携它去,偿了夙债便来。”道士向前略一松手,那石铫竟晃悠悠落在尤水村的手里,尤水村还要再问,那道士一拂袖,人已在十步之外,“此壶煎水可用江心水,亦可用泉水,煎时可投白石数枚,出水清冽更胜。”声犹在耳,身形却如惊雁,玄首黄羽,渺然于山腰皑皑白雪之间。

石铫?周穜?黄州?红焖猪肉?元符三年?北宋!苏子瞻?!苏东坡?!尤水村心底一震,犹如独行深山忽闻钟磬,东坡先生的《次韵周穜惠石铫诗》他背得很熟,“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尤水村又惊又喜,双手捧着那石壶颤颤巍巍,细细端详,“没错,古铜为柄,色如蒸栗,腹圆而宽,天然不琢,诚仙物也……”

正看得出神,尤水村忽觉得脚下微震,耳际似有轰鸣滚滚,抬头一望,只见自山顶而下,雪尘激扬,遮天蔽日,茫茫无际,其间似有万马奔突,折木滚石,所向披靡,雪崩!惊慌中一失手,那石铫落在地上,顺势向山下滚去,尤水村连忙向前追赶,岂料那石铫越滚越快,转眼已在丈外,情急中尤水村纵身一跃,想扑住那水壶,未及落地,只觉得背后一阵寒气逼近,“不好!”尤水村大呼一声扑倒在地……痛!真痛!额头像是撞到了硬物,尤水村一边揉着额头,一边睁眼去看,咦?人倒是在地上,却不是在山间,转头,床榻在侧……原来是梦。

尤水村用手撑起身子,席地而坐,将头枕在床沿上,略略回神:“哎……此壶果真是坡仙遗物,难怪留它不住。”

那石铫原是前年中元节后尤水村在真州市上骨董铺里遇见的,店东也说不清来历,只道是走街串巷搜罗来的旧物,索值无几,尤水村爱其古朴,便带回家中,铜柄上银丝镶嵌的两个篆字也是清洗石壶时才发现的,“元祐”,那是北宋哲宗初年,昨夜梦中念及《次韵周穜惠石铫诗》时的景象其实便是当日情形,虽无铁证,尤水村却深信此壶便是东坡先生自周穜处得来的石铫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南京的袁简斋、扬州的罗两峰、桃源的薛竹君、杭州的黄小松,该投书的都投了,随信还附上亲手绘制的石铫图,说是“欣然写图,画贻朋好”,图上题得最多的就是苏东坡那首诗,众人收到赠画也都复函道贺,书信往还,消息很快传开,就连京城里的翁覃溪大人得知此事也来信求画。

说来也奇怪,自从他得了这石铫以后,不但求石铫图者甚众,连带其它的画也好卖起来,一时纸贵。去年开春在城南新置了十几亩水田收租,入夏入秋收成都不错,趁着冬闲又请人收拾园子,翻盖草堂,改名“石铫山房”,气象一新。好事接二连三,麻烦倒也不少,最烦的是总有人慕名拜访,但求一睹石铫真容,更有人开出巨价,望能割爱,尤水村都回绝了。

直到上个月,某日一位游方的僧人来叩门,黄衫乌笠,竹杖芒鞋,见了尤水村双手合十,口颂佛号,说是来接那石铫回天府的,尤水村自是不信,便要轰那僧人出去,僧人微微一笑,说了句“也罢也罢,随缘随缘”,推门走了。尤水村当下便觉不祥,忙回草堂寻那石铫,却遍寻不着!竹炉边原本放那石铫的木台上留下一件乌木拜匣,里面有些银两,还有一封信,信不长,是一首七律,用了《次韵周穜惠石铫诗》的原韵,“小杓能㪺万斛泉,分江送海一泓宽。先生睡羡松风静,巧匠刳中水月寒。摹写青苍苔色古,雕谗冰雪墨痕干。何时不胫归天府,却笑人间脚未安。”信上字很漂亮。

这一个多月尤水村都没见客,信上那首诗他已背得烂熟,和苏东坡的原诗一样熟,最后两句更是时时在口中轻念:“归天府……脚未安……”唉,事已如此!他想好了,若是旁人问起石铫下落,便说有人买去进呈天府了,旁人或许以为是皇上得了消息,也想看看坡仙遗物,东西进了内府,也就不便多问。昨夜的梦虽说惊心,倒也解了他心头的悬疑,也许是个了断……

尤水村扶着床沿徐徐起身,走到画案边,案上砚池未洗,宿墨已涸。尤水村想起几个月前薛竹君南下路过真州时曾在草堂借宿,当夜在这画案边给自己看他新画的茗具,薛竹君本名薛怀,是扬州大画家边寿民的外甥,芦燕图画得与乃舅绝似,兴许替他代过笔,新画的砂壶锡罐倒很有些意思,只用枯墨淡墨,慢慢皴出,笔法新而画意古,前人未有。尤水村拿起案头水注点了两滴在砚池里,又用墨锭缓缓研了十几下,拖过案上一张残纸,笔尖濡墨,在纸上轻轻一试,待笔稍干,便图画起来。那是乾隆三十四年己丑初秋,天气还热,蝉鸣蛙噪,尤水村画完石铫又在留白处题诗,今日所题与往日大不一样:

“我昨梦游峨眉之山巅,山腰积雪不知几何年,

忽遇乌帽道人黄道服,长髯飘飘腹便便,

手持一物向我笑,七百年前良有缘,

云是周穜昔相惠,今转赠子用以疗饥止渴焉。

初闻拜受捧而喜,古铜为柄落花鲜。

本体敦庞色蒸栗,膨亨豕腹宽而圆。

厥形仰缚三足蟾,不雕不凿如天然。

仙人肚皮凝且坚,饥餐白石渴饮泉。

不合时宜常屡空,欲将古雪时烹煎。

丈夫饥渴细事耳,梦寐岂可受人怜。

玩物丧志古有训,不问清浅非求仙。

仙人良意未可拂,我有一言类狂癫。

料必此物小中能见大,不令千秋万载之人喉生烟。

不然见在竹炉边,请公携归峨眉巅!”

写完长诗尤水村一身大汗,僮仆正端茶进来,尤水村接过去一饮而尽:“这一个多月闷坏了,快去收拾行装,再去运河码头上雇条船,我要出趟远门。”

六月北京的春拍热闹极了,名角对台,新人打擂,你未唱罢,我便登场。保利“翦淞阁”文房专场里的那件“尤荫绘东坡石铫图”是旧识,七、八年前台北好友黄健亮第一次带我上翦淞阁时就见过,楠木镜框镶边,挂在玄关,画上尤水村题了东坡那首《次韵周穜惠石铫诗》,诗后跋文里说:“东坡石铫旧藏予处,今贡入天府,迹往名存,此诚千年金石之异能也,欣然写图,画贻朋好。”道明旧缘,也说明去处。

当年和那帧石铫图一起挂在翦淞阁玄关的还有一件仿石铫提梁壶的全形拓本,原是民国二十一年港岛赤雅楼主张虹拓赠百壶居士李景康的,这回也一起送拍。那件拓本做得蹊跷,壶身两面铭文一前一后平行拓出,再以颖拓之法补出壶身全部,只是两面铭文所补的壶身竟朝着同一方向,一柄壶拓成了一双,有违规制,却也好看。

拓本中壶身铭文是《次韵周穜惠石铫诗》的前两句:“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落款“水村”。张虹于是以为那是尤水村请人摹制的石铫,亲题的跋文里说:“昔尤水村家藏石铫壶,为周穜赠苏长公物也。进呈内府后,因广写图以赠知交。今岁从蔡子寒琼借得抚本传写一帧,尚未装池。适吾友王秋斋为予作介购得水村仿造石铫壶一事,洵有缘也。”民国二十六年张虹、李景康合著的《阳羡砂壶图考》出版,黄宾虹题耑,书中写到尤荫亦用此说,数十年来人云亦云。

“尤荫绘东坡石铫图”和仿石铫提梁壶的全形拓本

若是真有尤水村仿就的石铫,那该是乾隆年间的古物,书中听说,我从没见过。我见得最多的是晚清紫砂制壶高手的仿品,嘉道、同光都有,造型不一,光绪年间“玉成窑”名家王东石、何心舟的制作和尤水村“石铫图”中所绘最似,壶上多有铭文,有些铭文里也提到尤水村。那天我在翦淞阁见到张虹所藏石铫的拓本便明白张、李二人都误会了,壶身上虽有“水村”的刻款,壶底的拓本上却另有一个“石窗”的印款,“窗”字篆得像卧倒的“目”字,那是王东石的雅号,“东石”自然知道有“水村”,“水村”绝无可能知道“东石”,壶上铭文用了尤水村书迹,是托款,那是清代文人和已故前辈们常玩的游戏。

看完保利预展那天晚上我和健亮兄在电话上聊了很久,我说这些年来也算和石铫有缘,五年前香港一间大拍卖行上拍一件尤水村画的“石铫图”,壶身着色,画里画外翁覃溪六度题跋,说是已故紫砂大藏家罗桂祥先生旧藏,我看来看去总是存疑。转头在上环一间小拍行里竟又遇上另一件“石铫图”,一尺不到,枯笔淡墨,画上留白处尤水村题满长诗,说的是梦中遇见坡仙的故事;前年北京秋拍遇到的另一件石铫图算是捡漏,图录上人名画名都写错,没人留心!画上有乾隆癸未进士宝应人王嵩高题的诗堂,品相是残了一点,拿回上海请人修旧如旧,一样漂亮。

“石铫图”,留白处题满长诗

王东石仿制的紫砂石铫我也收了两件,第一件形制有趣,和我在香港收的那张小画上画的一摸一样;第二件铭文稀罕,“尤水村画东坡石铫图,其一藏计儋石处,仿其意以作茗器,愧不能似,东石”。计儋石是计芬,浙江秀水人,嘉道年间的大鉴赏家,藏砚尤其精到,王东石仿制石铫时计儋石已经谢世,或许是在计家后人处见到藏画的,“东坡石铫为尤水村所得是天意,更是良缘,不然后人只能揣测其形状如何,必成一段公案。”

形制有趣的紫砂石铫

铭文稀罕的紫砂石铫

电话里健亮兄说我的雅缘深厚,可喜可贺,我说幸好有这几件古物相对,不然翦淞阁那一画一拓我拼力也要争上一争,老天保佑,省了不少银子!“府上石铫已大有规模,虽内府亦恐不及也!”健亮兄边说边笑,我忽想到当年尤水村的石铫若是果真进呈内府,那最有可能便是遗存在两岸故宫了,健亮兄受聘台北故宫审件委员会三年多,或许听过此物下落。电话那头健亮兄听完问题沉吟良久:“没有,真的没有,受聘台北故宫前北京故宫专题研讨我也去过几次,从没听说过……”

戊戌立秋后台风之夜于沪寓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