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届10后,怎么都在追“国风”?

2023-08-07 11: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这个暑假,似乎是国风的天下。与之有关的影视作品,不是叫好便是叫座,纷纷实现了破圈。

历史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票房过8亿元,豆瓣评分达8.2分,不少少儿观众在电影院里就背起了唐诗。B站自制的影视剧《古相思曲》,肉眼可见的小成本制作,却拿下了豆瓣8.5分的高分。而这部影视剧的缘起,仅仅是UP主三千鱼的一个二创拉郎配视频。

这个暑假,国风出圈。(图/《古相思曲》)

社交网络上与之相关的讨论如此热闹,倒让人发现了其中有意思的点——所谓“国风”乃至传统文化题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小众。

你可以说,观众所热爱的,本质上还是好的故事,国风更多还是在充当包装的角色。但真要往前推,各大视频创作平台的国风内容从来不少。在视频创作之外,花心思学习、传承非遗技艺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他们所热爱并追寻的,究竟是什么?

这届年轻人,为何迷上国风?

令年轻人痴迷的,正是国风带来的这股“氛围感”。

就拿《古相思曲》来说,这是一个现代历史学者逆时空穿越,与古代女子相识相爱的故事。女主角陆鸢,在观众眼中像是“《诗经》中走出来的女子”,温婉聪慧,却又理智笃定,还有一身好武艺。这样的形象,其实更符合现代人对“大女主”的期待。

而故事的讲述过程,也充满着诗性。只寥寥几个画面与细节,便能让观众浮想联翩。虽然现在的观众更爱主角“长嘴”有话直说,但在这样一个命定的巨大悲剧面前,点到即止反而是一种温柔。

《古相思曲》事故的讲述故事中充满诗性。(图/《古相思曲》)

而这亦是传统文艺作品的魅力所在。多数情况下,我们既已得知历史作品的结局,为何还会对其感兴趣?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此中有我们所期待的其他东西。

好的作品,既能回应观众的需求,也能刺激新的需求产生。

当观众随着剧情逐渐深入,了解历史与传统的好奇心也逐渐萌发。比如:上巳节为什么要吃荠菜鸡蛋、用柳枝沾水祈福?与《诗经》联动的“错音传讯”,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剧中的传统习俗。(图/《古相思曲》)

那些如今已经离我们很遥远的习俗和技艺,无一不彰显了古人的智慧——在信息及资源匮乏的过去,他们从未放弃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用种种充满仪式感的举动,为索然无味的日常添彩。

而在处处都有“仪式感”的今天,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反而营造了一种“氛围感”。当传统作品被影视化后,诗词中的意象有了具体的投射,这对青少年而言更易于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得以被进一步放大。

看过了《长安三万里》后,当孩子们再一次诵起“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就会再度想起李白在船间追逐着孟浩然要答案的场景;一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眼前便会浮现诗人们乘鹤飞行、遨游在银河之上的震撼画面……

《长安三万里》让诗词中的意象有了具体的投射。(图/微博@电影长安三万里)

正如《古相思曲》因梦而起,年轻人追逐传统文化,本质上也是在造梦。因为它,我们得以一次又一次地回顾昨日的故事、缅怀失落的精神、传承璀璨的文明。

可见,对青少年而言,传统文化本身并非没有魅力,而是我们没有帮孩子们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如今,正是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壁垒,让长久以来不为人知的宝藏,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学非遗的年轻人,不止于技艺

实际上,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对传统文化及非遗技艺产生兴趣。

放眼社交媒体,传统文化已然成为不少视频博主创作的“流量密码”。@垫底辣孩、@壶提提、@阿靖zi 等时尚博主在甘孜、贵州、广西等地拍摄的传统服饰变装视频,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得以具象化地呈现。

还有一群年轻人,不愿止步于妆造的复原,而是真正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掌握一门非遗手艺。

新周刊曾采访过的UP主@江寻千,日常爱唱京剧,会做苗银首饰、纸鸢、糖画、绒花、龙须酥,因为一个视频而对打铁花感兴趣,为此特地飞到河南确山学了一个月,最终成为千年来第一个女弟子。

打铁花千年来第一个女弟子@江寻千。(图/哔哩哔哩@江寻千 )

近距离观察这群拥有“老灵魂”的年轻人,我们不难发现,能让他们长年累月坚持“为爱发电”的,绝不只一时的惊艳。

他们最初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或许只是因为一句诗、一个画面、一部电影,从而生出模模糊糊的梦想。当他们得以近距离接触后,发现这其中竟有读不完的故事、学不尽的知识。

传统文化通过传承,在年轻人眼前生动再现。(图/《长安三万里》)

每一字每一句、每一针每一线、每一步每一势,都凝聚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与升华,并通过代代传承,于当代年轻人眼前生动再现。

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唯有不忘自己从何而来,才能坚定走向明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什么“心智植入”,老祖宗都早已熟稔于心、用得轻车熟路了。

仔细回想,为什么我们提到西安就想到秦腔、提到苏州就想到昆曲、提到安徽就想到黄梅戏、提到山西就想到古建筑、提到佛山就想到龙舟和醒狮?

传统文化已作为不同地区的“名片”。

在千百年来的潜移默化下,传统文化已作为不同地区的“名片”,深深铭刻在我们的脑海中。而年轻人热爱国风、追寻传统文化,本质上也是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精神文明和精神风貌的朝花夕拾与重新演绎。

国风之美,美在建筑,美在琴棋书画,美在诗词歌赋……这些属于中国人的独特美学,沉浸在世世代代的生活里,成就了中国式的浪漫主义。

国风,属于中国人的独特美学。

中华传统文化中丰富充沛的当代价值,逐渐成为现代化深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力量。而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及非遗技艺的过程,也在无形中帮他们树立了向上的审美观与正确的价值观。

1、《预知是一种残忍》,大璐璐,孟大明白,2023-07-14

2、《她,今年古偶的天降救星》,柳飘飘了吗,2023-07-17

3、《没有朱一龙刘亦菲,这剧还能8.6?》,Sir电影,2023-07-16

4、《曾被“嫌弃”的“非遗”,正被年轻人“捧红”》,燃次元,2023-07-19

5、《今年电影最大黑马,没人想到是它》,阿瑞,新周刊,2023-07-16

作者:易天天

校对:赖晓妮、邹蔚昀

排版:嘻嘻

封面:《古相思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