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是这样做三线建设自媒体《三线视点》的

2023-08-17 17: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秦邦佑

 

前不久,接到全国著名的小三线研究专家、上海大学教授徐有威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他正带着研究生团队在做一个项目,调查研究全国究竟有多少个自媒体在宣传三线。一听,觉得很新鲜。随后,徐教授将他们初步整理的“三线建设”、“小三线建设”相关微信公众号信息,通过邮件发给了我,打开一看,大开眼界。这个研究项目选得好!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7月5日,中央网信办秘书局为加强“自媒体”管理,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常态化管理制度机制,推动形成良好网络舆论生态,发布了《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规定了“自媒体”管理13条要求。在这个时候对涉及到的三线“自媒体”做个调查研究,也是题中之义,这是贯彻落实《通知》的最好行动,很有必要。

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7月17日,“三线建设”、“小三线建设”相关微信公众号有34个。其中,“三线建设”相关公众号有27个,“小三线建设”相关公众号有7个。总计文章数5561篇,字数约1547.7万字。同时,对创办时间、主办者、相关地域、活跃程度、主题类型、推送内容、文章来源、文章类别、文章作者等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从被列入调研的《三线视点》看,综合指标有幸排在了前例。让人感受到了一点欣慰。至少说,这些年一路艰辛、一路汗水、一路付出、一路奔波,也不后悔。

徐教授希望我能够谈一谈《三线视点》自媒体的一些感受。原本想借故推辞,也没有什么要说的,后来一想,颇有名望和成就的徐教授都带着研究生团队在帮忙总结,特别是他的学生陈思洁,细心地将近五年来《三线视点》公众号上发的每篇文章都整理了出来,列有目录,发给了我,从电脑上打开一看,截至到7月1日,用五号宋体字,显示出有2426页,128万多字。真是一个有心人,平时,我自己也没有去认真统计一下,究竟发了多少万字?心里没有数。当看到徐教授他们所下的功夫,真是令人感动。心想,再忙,也得抽出时间来完成徐教授布置的“作业”,作一个自我表达和分享,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批评和指正!

 

一、创办《三线视点》自媒体的缘由

回眸来时路,既往一颗心。那是2018年10月11日至14日,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组织部分专家学者考察调研四川三线遗址的保护、开发利用和三线文化。当时,我作为中国兵器报记者部主任,应组织者吴学辉的邀请参加了这次活动。在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陈东林,名誉副会长、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主任、《彭德怀在三线》的作者王春才的率领下,一行10人先后考察调研了四川金鑫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旧址和新落成的研发基地、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旧址和曹贵民书屋,以及成都十陵街道三线文化社区——宁江军工文化墙、文化廊等。也就是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与王春才的了解,而且对三线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回到重庆后,以《弘扬三线建设精神,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纪念彭德怀元帅诞辰120周年,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率队考察调研四川三线遗迹保护、开发利用和三线文化》为题,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并配发了一张图片,报纸出来后,寄给了王春才,他一看,认为写得很好,提炼和深化了主题。2018年10月26日,是彭德怀元帅诞辰120周年纪念日,王春才应湖南湘潭县的邀请参加了这次活动,他临行前时,将我寄给他的报纸剪下那篇消息报道,自费在复印店复印了120份,带到会场上发,认为这是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通过考察调研活动对彭德怀元帅的最好纪念。王春才在三线建设期间,曾经在彭德怀元帅身边工作过,对彭德怀元帅充满了很深的感情,凡是讲到彭德怀元帅在三线,他就滔滔不绝,感慨万千。同时,他多次电话联系我,希望我加入到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的队伍中来,加强对三线建设的宣传,认为我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2018年10月11日,作者(第二排左六)在德阳参加考察调研时与王春才(第一排左七)等人一起合影。

在王春才的推荐下,很快就有幸成为了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的理事。既然成为了“理事”,总得去理,总得干点事,才不负王老的厚望。

2018年11月6日至11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这是我记者生涯中最后参加的一次大型图文报道。采访结束回到重庆后,心想到12月底,就要辞别报社,开始享受退休生活了。退休后,究竟干点啥有意义呢?要么往棋牌室里钻,约人打麻将、斗地主,或者呆在家里看电视连续剧,或者到全国各地去旅游。想来想去,最终选择了做自媒体,既不离本行,又轻车熟路,得心应手,传递一种正能量,这样既理了事,又能充实自己的生活,何乐而不为。

2018年11月6日至11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秦邦佑在采访结束后参观了轻兵器及反恐展台。

回想自己,也是从一个三线企业——原国营晋江机械厂走出来的,追根溯源还是一个三线人,尽管1995年离开企业到报社,但毕竟与三线相连,在报社期间,曾采访过多家三线企业,写过相关的文章,有一定的生活积累,那就用“微信”平台来办一个与三线相关公众号。生下“孩子”究竟取什么名,左思右想,直截了当就取了“三线视点”。尽管“三线”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记忆,然而,在研究三线建设历史的过程中,就是把所看到的一点又一点的反映出来,通过这个点来透视三线建设中的人文故事。

2019年3月9日,作为三线二代的秦邦佑、与姐姐和弟弟三人重走三线路,回到原三线老厂国营晋江机械厂,追寻三线记忆。

2018年11月14日,我在《三线视点》首次推出了自写的第一篇文章《一位“三线”二代眼中的珠海航展》,同时写了一个开场白:“各位网友大家好!《三线视点》今天与您们见面了。‘三线’一个时代的记忆,‘三线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三线视点》将以独特的观点、深度的视觉,从三线建设、三线人的过往今昔为切入点,去聚焦三线人讲述的感人故事,让人们在阅读中,慢慢品味、细细琢磨、逐步领会,融入在心灵里,体现在行动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18年11月14日,三线视点推出的第一篇微信:《一位“三线”二代眼中的珠海航展》

初出茅庐,从传统平面公众媒体转向办自媒体,的确是一个大的转变,当时,编排也没有什么经验,只好“丑媳妇见公婆”,尽管图文并茂,但浏览量和关注度都不高,查阅了一下,阅读才154人。当然除了刚开始起步的原因外,还是对新媒体缺少认识。怎样扩大影响力,提升浏览量,吸引更多人来关注?于是在干中学,学中干,逐步积累经验。紧接着又陆续推出了一些有关三线建设的文章,逐步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

2019年1月7日,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国家博物馆项目评审专家吕建昌为《三线视点》题词。

2019年1月5日,吕建昌向秦邦佑赠送他出版的《近现代工业遗产博物馆研究》一书。

二、王春才亲笔为《三线视点》题词鼓励

2018年12月2日,《三线视点》推出了《两位作家的情缘》,第一次将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名誉副会长王春才与重庆江津籍知名作家舒德骑的交往故事作了报道。王老看后,很高兴,不仅经常将自己的文稿发给《三线视点》用,尤其令人难忘的是,2018年12月5日,为保护“三线工业遗产”,85岁高龄的王春才率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考察团队到大江工业调研,来重庆巴南之前的那个晚上,他还忙着亲自为三线视点题词:“弘扬三线精神,深耕红色三线文化,汇聚强大发展力量——敬祝《三线视点》微信平台越办越好!”将墨宝从成都带到了巴南,12月4日到巴南后,已是深夜了,从王老手中接过题词时,墨迹都还没有干透,散发出一股墨香味。这既是一种鞭策,又是一种鼓励。

2018年12月5日,王春才为《三线视点》题词,祝平台越办越好!同时与秦邦佑一起合影留念。

王春才为《三线视点》题词图

 三、《三线视点》高唱时代主旋律

自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自媒体平台为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加入了这个行业。然而,随着自媒体浪潮和背后利益驱动的狂热,出现了很多通过哗众取宠来博人眼球的体乱象。

针对这种情况,《三线视点》旗帜鲜明地用新时代的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政治立场,自诞生之日,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铭记三线历史、传承三线文化,弘扬三线精神为己任,遵守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不良倾向,时刻牢记使命和责任,高唱时代主旋律,传递三线正能量。

2018年12月底,我从报社“解甲归田”后,便在2019年1月1日,写下了第一篇新年寄语《深耕待春来》,文中说:“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我们走过了又一个四季轮回,新的一年开启新的一天,新的希望点燃新的激情,新的征程催生新的动力,新的努力成就新的成功,新的时光记录新的业绩!新的一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组部、中宣部关于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的工作部署,提升政治站位,拓宽宣传视野,强化责任担当,在加强学术交流,考察调研,宣传传播上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展现新时代的新作为,呈现出新气象。”

2019年1月4至6日,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我受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且将这次会议的精神通过《三线视点》快速地进行了报道。作为主办方的负责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德英看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阅读量达到了1447。

2019年1月4日,为宣传报道: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提前作好充分的准备。

2019年1月5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参会期间,秦邦佑(右一)与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有威(右二)等人合影留念。

四、《三线视点》坚持以原创为主

以内容为王,永远是自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被平台归类成教育自媒体的《三线视点》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原创为主,非必要不转载。将三线一代、二代人的回忆录,口述史,小故事,以及有关三线建设的文学作品,通过《三线视点》推出来,这样才接地气、冒热气、沾土气、聚人气。因为所反映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往往会相互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知晓。

近五年来,我们共推出了479篇原创作品,浏览量排十位的作品分别是:《好消息:以晋江厂小学为主体,将打造成“三线工业遗址公园”,预计明年4月开工,2025年12月完工,总投资80000万元》(阅读量6386人);《揭密:太焦铁路上马始末》(4680人);《山沟中的“小社会”——重庆双溪机械厂考察札记》(3924人);《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现任领导暨成立以来的回顾》(3361人);《历史的回顾——三线建设》(2460人);《难忘三线军工情》(2239人);《雾山三线记忆小镇值得期待》(2105人);《同心同向同行,共创美好新时代——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第二届代表会议暨弘扬三线精神研讨会在四川大邑雾山召开》(1877人);《“重走三线路 精神永传承”》(1819人);《大山深处》(1680人 )。(具体详见表一)

2019年7月7日至9日,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第二届代表会议暨弘扬三线精神研讨会在四川大邑雾山三线记忆小镇召开。王春才(左八)与秦邦佑(左二)等部分代表合影。在这次会上,秦邦佑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宣传联络部副部长。

从这前十的排名中,可以看出,90%是原创,针对三线人所关心的话题来写,容易被转发,再就是揭密、调查、有关三线的重大会议,以及生动感人的回忆性文章。

 

五、以《三线视点》为基础向纵深拓展

在《三线视点》自媒体创办之初的2019年1月24日,相应建立了要求比较高的《三线视点家园》群,不求人数多,但求人员精,至少在三线业界有一定影响力的,或者支持和帮助过《三线视点》平台的人士。目前,共有101人,主要来自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的领导,各大院校的教授、专家和学者,也有原三线企业的党委书记、宣传部长等。搭建起这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成为了连接三线亲历者、见证者、爱好者的纽带。通过这个群的建立又反哺了《三线视点》,一些高质量的文章就来自群里的骨干。

2021年5月19日,重庆三线两会组织人员考察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考察结束后,秦邦佑(右一)与重庆市政协原副主席陈万志(左五)等人合影留念。

随着《三线视点》知名度的扩大和带来的社会影响力,2022年4月,利用自家的私人门面,用房面积88.19平方米,经过改造,实际用房面积达150平方米左右,由我和弟弟秦邦建共同投资打造了《三线视点家园》(简称家园),标志着一个新的三线文化阵地的诞生。三线建设,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或许是一段陌生历史。但对于经历和见证了三线建设的人来说,那是难以忘怀的记忆。家园里布满了有关三线建设的展板,陈列了许多三线建设时期的老照片、小物件,摆放了一些有关三线建设的出版读物,同时,设有茶室、摄影录制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充分地展示了三线建设历史,成为了一个缩影,让前来参观的三线人感受,三线时期的温度,回忆激情燃烧的岁月。同时,在家园里悬挂了六、七、八十年代的怀旧老照片,张贴了以三线建设为背景的电影、电视海报,开设了三线人物微访谈栏目,让有故事的三线人做客家园接受视频采访,充分利用《三线视点》平台进行传播,扩大社会影响力。并且以“茶室”会友的方式与三线建设者、参与者、研究者和热心三线事业的公益者,面对面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传播三线红色文化。通过线上、线下活动,丰富了《三线视点》的内容。

2022年5月15日期,《三线视点视点家园》开园后,中国兵器报总编辑吴鹏(右二)莅临家园调研,秦邦佑(左一),向对方介绍情况。

六、利用《三线视点》微信视频号加大传播力度

微信视频号作为自媒体的一个手段,成为了三线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2020年12月16日,推出了《三线建设与一座钢铁之城》有2分钟长,浏览量达到了7505人,大大超出了预想的结果,是《三线视点》平时推出图文号的十几倍。这是一个新的传播途径,两者必须结合起来。通过微信视频号又提升了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的粘性。目前,共推出了《三线视点》微信视频号的原创内容151条。其中,《蓦然回首,青春不再》浏览量达22.5万,《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国少将吴正荣与夫人和七个孩子的合影照片》10.9万,《与春天共舞,与梦想同行》7.4万,《回忆难忘的知青岁月》6.8万,《铭刻着永恒青春的怀念》6.4万,《奉献者的群像》5.8万,《冬去春来四十年,历史长河弹指间》5.5万,《三线建设的历史值得铭记》5.2万,《用文集镌刻记忆,用歌舞表达情怀》4.7万,《回眸》4.1万。(具体详见附二)

七、《三线视点》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力

在信息传播时代,网络平台无疑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传播渠道之一。而自媒体作为网络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极强的即时性和广泛性,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自媒体的力量更是不断增强,对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三线视点》创办近五年来,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树立了较好的品牌形象。

2022年六一前夕,中共攀枝花市委党史研究室在悉知“三线视点家园”开园以后,为贯彻落实“推动全民阅读工作”指示精神,满足三线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特意将“满载爱心,传递关怀”的“攀枝花三线建设”17本书籍赠送给了家园,这些系列书,所展现出的三线建设光辉历程脉络清晰,所反映的三线故事鲜活生动,充满了人文温情,让人感受到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2019年9月20日,为了讲好三线建设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扩大社会影响,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三线建设,铭记住这段历史。《三线视点》与重庆电视台《同生老庚》联合推出了《讲述三线人的故事》电视栏目。热情讴歌三线人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释放对党、对祖国无限忠诚的深厚感情,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做坚定信念、绝对忠诚的传承者;做接力前行、忠于职守的践行者;做充满激情、勇于担当的实干者。这些故事虽然平凡,却很感人。电视上播,微信公众号上推,双向发力,融入在心灵里,体现在行动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新时代建功立业。一个故事,既是一扇窗户,又是一粒种子,让人走进历史、了解历史,让人在内心激发红色认同、产生情感共鸣,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深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前行。

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2021年10月23日,第三届全国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在绵阳西南科技大学胜利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朱佳木等出席会议。作为《三线视点》主笔的我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且第一时间在微信公众号上作了报道。主场会议结束的当天晚上,连夜赶稿,送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会长武力审阅,十分钟后,反馈信息,很好,没有改动,可以发稿。第二天一大早就推了出来,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2021年10月23日,第三届全国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召开。期间秦邦佑(右)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副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会长武力(左)合影。

2021年3月26日,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三线建设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讨会在攀枝花市举行。之前,面向全国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征文。由《三线视点》平台推荐的《巴蜀文化同根同源,三线文化同融同承——从三线建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刍议打造川渝双核三线建设文化走廊》一文获得优秀奖,并且汇编在论文集中。后来,中共重庆党史研究室的刊物《重庆党史》进行了刊载。

2023年4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巴山蜀水三线建设第一辑《文墨绘河山》——川渝地区三线建设卷,收录了《三线视点》平台上的4篇文章:《追访:这批三线工业遗产获得了新生》、《四川彩皇农业是如何让3536三线文化品牌闪闪发光的》、《唤醒三线工业遗产的灵魂与魅力——品读吕建昌教授新著》《当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聚焦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开发保护利用好三线工业遗址,留住三线记忆——吕建昌教授一行考察调研南川三线工业遗址》。

    《三线视点》上的原创文章时常被一些网站所转载。比如2022年12月23日的《丰碑矗立,英魂长存——写在三线建设英雄纪念碑落成亮灯仪式之际》,方志四川在12月26日全文转载,同时,还集中编发了相关内容的几篇文章,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

随着《三线视点》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不断扩大,山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开展有关三线活动,都邀请《三线视点》前往报道。今年6月6日,贵州省第三届“忆三线·展芳华”文艺汇演在贵州笃之行综合素质教育基地盛大举行。《三线视点》与《贵阳广播电视台》、《宽带电视G+TV》、《贵阳广播电视台(直播贵阳)》一起作为媒体支持单位,报道了这次文艺汇演活动的盛况。《三线视点》推出的篇数最多,质量最佳,反响最好。从首篇推出《贵州省第三届“忆三线·展芳华”文艺汇演进入“倒计时”》,到推出《贺信》再到后来的《艺术盛会精彩纷呈,三线文化魅力绽放》、《“忆三线·展芳华”文艺汇演背后的感人故事》、《三线艺术盛会,常办常新常进》、《用文艺的力量鼓舞人——周家兴女士自创自编自导自演“中国三精神永存”》。同时,利用视频号推出了12个小视频。

2022年12月17日,黔渝川三线建设产业联盟成员,考察调研了利用三线工业遗址打造的贵州笃之行综合素质教育园区。秦邦佑(右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重庆市委党研室原副巡视员艾新全(左六),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副会长兼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专委会主任陈晓林(右五)等人合影留念。

2023年6月6日,贵州省第三届“忆三线•展芳华”文艺汇演在贵州笃之行综合素质教育基地盛大举行。应本届活动总策划、总导演陈建方邀请,参加系列报道。演出结束后,秦邦佑(一排左二)与大家合影留念。

九、《三线视点》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几个故事

故事之一:从老民兵的上访,正确引导到安稳一方。《三线视点》创办后,随着影响力的增大,关注的逐渐增多,有的将这一平台,看成了是一个能够帮助老百姓说话和维权的平台。来自山西、河南、湖南等省份的一些老民工,当年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地参加了三线建设,而且有的是以兵团为建制,只是没有穿军装而已,一切均按军事化方式管理。后来铁路修通了,工厂建立起来了,这一部份人员就回到了农村。如今,这些人年龄都比较大了,希望政府在经济上有所考虑,适当给一些生活补贴,以便安度晚年。于是纷纷将在当地上访后得不到解决的一些材料和证明资料复印后,通过邮箱发了过来,恳请帮忙进行呼吁,以求得到妥善解决。

故事之二:2019年5月10日,为纪念中国三线建设五十五周年暨太焦铁路战备线开通运营40周年,原晋中民兵师组织开展了铁战老兵“重走太焦路,传承三线情”活动。《三线视点》被邀请参加报道,据悉,在中国三线建设时期建成的10条跨省铁路中,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太焦铁路。这条铁路的建成,令“3202”铁战老民兵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当年,仅晋中、晋东南两个地区6个县市就抽调了6万多民兵参加了太焦铁路大会战,以县为团,以地区为师组成了大兵团,广大铁战民兵开赴铁道建设的主战场,缝山开路、遇水搭桥,风餐露宿、忍饥挨饿,艰苦奋战、不怕牺牲,血洒上党、魂断太行,用青春的热血和生命,高质量地筑成了纵贯三晋大地的“太焦铁路”。

故事之三:一位英雄母亲的讲述她的儿子在修筑铁路牺牲的感人故事,听后,让人泪奔。那是1971年6月的一天,原山西省榆次县民兵团山庄头连民兵侯栓栓在牛晶坪工地挖方施工时,遇上塌方不幸遇难牺牲。按说,这样大的事故,其家属就是提什么样的要求也不过分。但侯栓栓的母亲到工地后,不仅没有提要求,还把三儿子又送到工地:“大儿子虽然没有了,我还有两个儿子,就让三儿子来完成他哥哥没有完成的修路任务吧!”这就是一位伟大母亲大义之举。当年,有许多施工人员和参战民兵像候栓栓一样,牺牲在了这条尚未完工的铁路线上。时至今日,在太焦铁路沿线两侧的土坡石崖上,还能见到不少被风雨侵蚀的烈士坟冢和墓碑。那些低低的、矮矮的坟堆,上面爬满了杂草野蒿,有的已经被风雨侵蚀的看不出坟样,有的墓碑已经风化的看不清字迹,但那里沉睡着为这条战备铁路奉献了宝贵生命的无数英雄的魂灵。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太行大地,献给了太焦铁路。

故事之四:2019年10月,山西太焦铁路“3202”工程铁战民兵,立信史,存真史,抢救性地开办起了纪念馆。追忆太焦铁路建设历史,感悟三线建设精神,领略铁战民兵风采,不但能激励当代人,还能教育后代人。《三线视点》又被邀请去追踪采访报道。目前,这个纪念馆被当地区相关部门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9年10月18日,应山西太焦铁路建设基地的邀请参加三线活动,期间,前往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云周西村人参观了刘胡兰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秦邦佑(左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陈东林(右三)等人合影。

故事之五:新四军老兵写回忆录,让几十不见的老部下找到了他。2018年12月20日,《三线视点》推出了原国营晋江机械厂驻厂军管会副主任付开道写的一篇《难忘三线军工情》,回忆了到晋江厂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他是1944年参加新四军的,历经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并参加了三线建设。后转业于南京长江石油化工厂,历任工会主席、党委副书记,1988年离休。文章报道出去后,接到了一位女士打来的电话,说图文中是她要想找的老领导,希望平台能够提供对方的联系方式,在《三线视点》的帮助下,双方终于联系上了,那位女士一个劲地打电话表示感谢,希望到了南京后,到家里做客。无疑起到了穿针引线和搭桥的作用。

故事之六:王春才连夜从成都赶往重庆巴南,抢救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好三线工业遗产,对于弘扬三线建设精神,深耕红色三线文化,凝聚强大发展力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2018年12月4日,《三线视点》获悉位于巴南区的重庆大江工业所辖铸钢分厂,要处理一批三线建设时期的老设备,讯速将这一信息反馈给了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名誉副会长王春才,当他知道这一情况后,不顾85岁的高龄,连夜从成都赶往大江,与厂方进行交流和沟通,因为大江这个全国最的搬迁项目,当年是由他亲自批的,有着特殊的感情,把保护三线工业遗产看成是一件大事。最后硬是从已经公开招标拍卖的废钢铁中抢救了下来。当时,施工队伍早已进入了现场,正在组织人力进行切割,可谓“虎口夺食”,保护了这批设备。目前,三线老设备陈列在了四川大邑雾山三线记忆展览馆旁边,供游人前往观赏。

这些仅仅是一个侧面,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

 

十、《三线视点》受众的广泛分布

据统计,目前,关注《三线视点》的总人数达6500人。同时,还在不断上涨。从数据分析看,传播渠道的全部来源:搜一搜、扫描二维码、文章页关注、名片分享、小程序关注、他人转载、微信广告、视频号直播、视频号、其他。

从人口特征的性别分布看,性别用户数占比男4,09062,女2,37336。从人口特征的年龄分布看,年龄用户数占比46岁到60岁2,80843占17%;60岁以上2,31835占63%;36岁到45岁66910占28%;26岁到35岁4777占33%;18岁到25岁1682占58%。从人口特征的语言分布看,简体中文用户数6,394占98.29%;未知用户数79占1.21%;繁体中文用户数20占0.31%;英文用户数12占0.18%。

从地域归属的省级分布前十位用户数看,重庆、四川、山西、贵州、广东省、上海、北京、江苏、山东、湖北。

 

十一、自媒体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困难

自媒体的兴起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低成本、开放性的创作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内容,传播自己的观点和知识,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壁垒,实现了信息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近五年来的实践证明,自媒体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困难。一是竞争激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更有吸引力的内容,方能站稳脚跟。二是耗费精力。一个人做点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做下去,办自媒体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如果不注意维护和经常更新,就留不住粉丝,阅读量就会持续下滑;坚持维护和更新,就得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大量的精力,不惜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往里钻。三是缺少资金。对作者投来的原创作品,支付不起稿费,那些熬更守夜、废寝忘食,将文章写出来,连一点报酬都没有,天长日久,就不愿写了,逼迫自己动手写。四是没有盈利能力。三线人群相对少,看的人不多,尤其是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各方信息铺天盖地,用手机争夺眼球,许多人往往一晃而过,能将三线这部份人留住,实在不容易。大家都知道,自媒体的盈利主要依靠广告等方式,获取收入,当一个自媒体关注的人不多,点击率不高,没有广告收入,即便达到一定数量的浏览量,有一点广告收入,那也是杯水车薪,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五是知识产权问题。在自媒体行业中,的确存在着大量的抄袭、盗版等问题,抄袭就有风险,就会被举报,受到相应的处罚,轻者,停几天,重者被封号,这就需要加强版权保护意识,提高版权保护水平。六是法律风险。发布内容时,特别要注意守住底线,不采红线,不乱转、乱发,尤其需要注意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因发布违法信息而面临法律风险。七是保密与非保密。三线建设是在特定的环境时期,以“备战”为目的一项宏大工程,主要是为了国防安全,防御外敌入侵,建立战略大后方,很多都涉到保守密秘,不对外宣传,如何严格审核来稿内容,有时把握不准,只有依据权威媒体的报道和公开出版的书籍内容,从中查阅,统一口径,辩别是非,对把握不准的,宁愿删去,也不捅“漏子”。八是守纪与创新。自媒体,不是法外之地,必须严格遵守党的宣传纪律,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忠于职守。至于创新,坚持正向创新,不去迎合低级趣味,不打“擦边球”,宁愿浏览量少一点,也不去制作那些“坦胸”“露腿”和血淋淋的战争场面等,来提升自媒体的点击率。

总之,要把好关,守好门,防止因自媒体发布出去带来的负面效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妥善处理好因挑战和困难带来问题。

近五年,《三线视点》没有发生一起违规违法的事例,也没有受到任何牌子的警告,保持了一切畅顺,迎得三线人好的口碑和高度评价。

 

十二、对未来充满了新的希望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三线视点》好似一枝绚丽的“花朵”,在冬季中诞生,在春雨中绽放,在夏日中成长,在秋风中收获。虽然这枝“花朵”很小,但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同时也彰显了一种人文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三线精神正是中国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要永远铭记,世代传承。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有了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精神支撑,生活才会更有意义。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也深知,唯有不忘初衷,牢记使命,敢于担当,才能使三线视点成为一个交流和学习的窗口,只有这样人生才更具有价值。

筚路蓝缕,斩棘前行。做好《三线视点》自媒体责无旁贷,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故事总结好三线经验,把三线经验提升为三线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交流互鉴,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三线成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三线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三线视点家园的小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三线工业遗址、书写在三线视点公众号里的图文和视频号里的影像都活起来,竞相迸发。并把触角延伸到大中小学和社区,让三线精神在哪里发扬光大,绽放出艳丽之花。

 

2023年8月15日在《三线视点家园》接受上海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陈思洁的采访。从左至右分别为:秦邦建、陈思洁、秦邦佑。

此文是在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有威指导下完成。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秦邦佑,大学本科,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1976年上山下乡当知青;1979年进入原国营晋江机械厂,历任宣传干事和《晋江报》、《铸钢报》编辑、主编;1995年至2018年,先后在西南兵工报社、中国兵器报社任记者、编辑、编辑部副主任、主任、记者部主任;2019以后任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宣传联络部副部长。曾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网、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等中央媒体和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等地方媒体发表了上千篇新闻作品。其中,50多篇获全国省市好新闻奖。《宏伟深远的战略决策——透析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深刻的现实启示》一文荣获由《国防科技工业》杂志与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联合举办的“难忘激情岁月——纪念三线建设50周年”征文大赛一等。《人情•关系•网》荣获《中国军工报》举办的全国“护神杯”有奖征文大赛一等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