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市委书记访谈录|马鞍山市委书记袁方:全面对标学习沪苏浙,奋力打造长三角“白菜心”

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2023-08-19 06:42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访谈摘要】

安徽省马鞍山市委书记袁方:

►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生态更优了,二是产业更强了,三是活力更足了,四是城乡更美了,五是百姓更富了。

►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推进富民增收,城乡居民收入稳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6:1,中等收入群体占比56.5%、居全省首位。

►马鞍山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是安徽融入沪苏浙的桥头堡。我们发挥区位这个最大优势,紧抓长三角一体化这个最大红利、最大势能,深度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努力当好“排头兵”。

►在铁路方面,强力推进宁马城际、巢马高铁、扬马城际三大项目,这三条线开通后,马鞍山到南京市中心只要30分钟,去合肥只要40分钟,去上海只要90分钟。

 

海报设计 澎湃新闻记者周寰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省第一,中等收入群体占比56.5%、居全省首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9.6%、居全省第一,单位GDP能耗下降4.8%、降幅全省第一,连续3年入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榜单……当其他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还在寻找转型的出路,马鞍山已经率先探出了一步。

交上这份答卷,马鞍山用了三年时间。

2020年对于马鞍山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年的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考察,赋予马鞍山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马鞍山的发展层次、发展要求、发展定位也因此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到了今天,刚好三周年。马鞍山市委书记袁方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三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作为总遵循、总航向,确立了目标图、路线图、施工图‘三张图’。”

颇为注重“仪式感”的马鞍山亮出了上面这份成绩单,打造这颗“白菜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生态更优了,产业更强了,活力更足了,城乡更美了,百姓更富了。

曾经在马鞍山有句老话,“先有马钢,后有马鞍山”,这是一座由钢厂撑起来的、炼钢炼出来的城市。而如今,这座身处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的“双圈城市”正在以加速度实现蝶变。根据今年发布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指数”,马鞍山在全国52个城市中排名第3,被列为5个全面领先型城市之一。

袁方表示,答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打造长三角“白菜心”的时代考卷,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常学常悟、与时俱进、久久为功。

马鞍山奔涌向前的改革气魄,正如诗仙李白在长江马鞍山段留下的千古名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当冲破艰难险阻,天地自然辽阔。

近期热映的电影《长安三万里》,也掀起了一股李白热、诗歌热。李白与马鞍山结缘颇深。袁方介绍,诗仙李白一生七次游历马鞍山,写下《望天门山》等60余首诗篇。“借此机会,我们真诚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来马鞍山逛一逛、看一看,打卡山水诗城,领略人文魅力。”

打造长三角的“白菜心”

澎湃新闻: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考察,作出把马鞍山打造成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的重要指示。请问这三年来,马鞍山如何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取得哪些成效?

袁方: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考察,赋予我们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把马鞍山的发展层次、发展要求、发展定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市上下倍受鼓舞、倍添干劲。三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作为总遵循、总航向,确立了目标图、路线图、施工图“三张图”。

首先是绘就目标图。全面对标新发展定位,将其作为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十四五”规划的总遵循、总依据,确立了“总量争进位、人均双第一”的奋斗目标,即到2027年,全市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前100位、全省前5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第一。

其次是明确路线图。立足马鞍山资源禀赋特点,充分发挥区位、港口、产业、科教、生态等优势,将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具化为“生态优、产业强、活力足、城乡美、百姓富”五个方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第三是细化施工图。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成立工作专班,清单化、闭环式加快推进落实。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重点任务,列出监督清单,明确常态化监督内容,确保落地见效。

马鞍山城区。濮勇 摄

三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生态更优了。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长江东岸实现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的美丽蝶变,建成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做法获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生态环保成为马鞍山的靓丽名片。

二是产业更强了。我们以制造业为“纲”,大力实施制造业倍增,招大引强、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壮大,宝武马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达到行业标杆,全市战新产业占比突破40%,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突破23万元,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节节攀高。

三是活力更足了。我们以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为主攻方向,坚持规划引领、交通先行、产业协同、毗邻突破、民生共享,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巢马高铁、宁马城际全线施工,宁马高速“四改八”将于今年通车,6个县区、3个开发园区与沪苏浙共建合作平台全覆盖,去年招引的亿元以上项目63%来自沪苏浙。

四是城乡更美了。我们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县域经济比重提高到46%,城镇化率达到72.9%。在城市,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建设阳湖片区、高铁新城,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能级加快提升。在乡村,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土特产”、乡村旅游日益兴旺,去年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75.6万元、居全省第一。

五是百姓更富了。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推进富民增收,城乡居民收入稳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6:1,中等收入群体占比56.5%、居全省首位。坚持民呼我应,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平安马鞍山建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答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打造长三角“白菜心”的时代考卷,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常学常悟、与时俱进、久久为功。今年7月,我们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召开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明确建设生态强市、科技强市、制造强市、农业强市、人才强市、教育强市、文化强市“七个强市”的目标任务,深化拓展践行新发展定位的思路举措,奋力推动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努力在全省走在前列、在长三角勇立潮头、在全国争先进位。

泉峰高端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唐焱 摄

深度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

澎湃新闻:马鞍山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马鞍山如何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壮大自己、作出贡献?取得哪些成效?

袁方:马鞍山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是安徽融入沪苏浙的桥头堡。我们发挥区位这个最大优势,紧抓长三角一体化这个最大红利、最大势能,深度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努力当好“排头兵”。重点抓了五件事:

第一件事,深化学习对接,在思想观念上全面融入。建立常态化学习对接机制,每年组织市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对接合作。2020年以来,全市共选派157名干部赴沪苏浙跟班学习,强化理念、能力对标。县区、开发园区和市直部门,在长三角选准对标对象,围绕“是不是做到争先进位、有没有学习借鉴先进、会不会破解工作难题、敢不敢深化改革创新、能不能用好用足政策”,明确追赶措施,每年学个两三招、做成几件事。

第二件事,加快交通突破,在基础设施上互联互通。在铁路方面,强力推进宁马城际、巢马高铁、扬马城际三大项目,这三条线开通后,马鞍山到南京市中心只要30分钟,去合肥只要40分钟,去上海只要90分钟。在公路方面,宁马高速“四改八”改扩建工程将于今年通车,芜合高速马鞍山段建成通车,一批省际“断头路”陆续打通。在航运方面,加快推进郑蒲港二期,努力把郑蒲港建成合肥的“飞地港口”,全力打造江海联运中心和区域性全国性物流枢纽。

第三件事,探索协作模式,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一体协同。探索“研发+生产”的科技协作模式,在南京、苏州等地设立10个“研发飞地”,成为全省唯一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城市。探索“链式配套、梯次布局”的产业协作模式,围绕南京、合肥主导产业做配套,总投资110亿元的蜂巢新能源、106亿元的南京泉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探索“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园区协作模式,高水平建设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加强马鞍山经开区与上海青浦工业园合作共建,推进和县—浦口等毗邻地区深度融合。

第四件事,优化营商环境,在体制机制上等高对接。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头等大事,着力打造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的良好生态。持续对标南京、“杭嘉湖”等地,连续5年迭代升级政策措施,着力打造“无差别”的营商环境。创新为企服务“十”字工作法,有效破解服务企业“横向不协同、纵向层级多”问题。打造“采石会客厅”企业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企业接待日、企业家沙龙、“链商会”等活动。坚持善意文明司法,健全“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机制,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不少客商说,马鞍山是一座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城市。

第五件事,提升公共服务,在民生共享上走深走实。积极引进沪苏浙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成立含山育才实验学校、博望百家湖小学分校,与南京鼓楼医院、南京中大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开展合作,建成长三角名医工作室21个。建立宁马“跨省通办”合作机制,实现141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探索毗邻地区司法行政一体化合作新模式,在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共建“两省一街警务室”,打造含警情处置、纠纷化解、社区警务、综合指挥调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警务站点。

建设中的宁马城际铁路。储灿林 摄

提升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澎湃新闻:根据今年发布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指数”,马鞍山在全国52个城市中排名第3,被列为5个全面领先型城市之一。马鞍山是如何逐步突破“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的局限,实现产业转型焕发新机?

袁方:近年来,马鞍山推动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最主要的做法就在于始终把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纲”,开展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带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去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35.7%、提升0.2个百分点;战新产业产值增长20.6%、居全省第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9.6%、居全省第一;单位GDP能耗下降4.8%、降幅全省第一。主要采取了六项措施:

第一项措施,突出招大引强。建立招大引强“赛马”机制,市委、市政府和县区、开发园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轮流外出招商,用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多种方式,全力招引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去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47个,其中20亿以上52个、百亿级项目4个。

第二项措施,加快项目落地。在全省率先实施“标准地”改革,对“洽谈未签约、签约未开工、开工未竣工、在建未入库、竣工未投产、投产未上规、上规未达产”等“七未”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周六要素会商机制,分3个阶段核发施工许可证,全力打通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

第三项措施,抢抓风口产业。组建6个新兴产业招商研究小组,加强细分领域研究,紧盯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新型储能、氢能、预制菜、数字经济等风口产业,加大招引力度。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快打造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集群,吉利汉马是全省7家汽车链主企业之一,目前集聚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100家。在先进光伏领域,形成了光伏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的产业链条,引进了正奇、中南光电等一批重大项目。

第四项措施,做强优势产业。发挥十大新兴产业专班作用,加快打造1个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为主导的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绿色食品3个省级产业集群,以及N个市级产业集群,形成“1+3+N”战新产业融合集群。去年实现产值3442亿元、增长12%,主导产业集聚度57.4%、居全省第2。

第五项措施,强化创新驱动。坚持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旗帜性抓手,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澎湃动力。马鞍山在103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位居第42位,是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迭代推出人才新政5.0版,连续3年入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榜单,去年马鞍山市常住人口增长2.9万,是全省5个人口净流入城市之一。

第六项措施,强化数字赋能。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建成省级智能工厂15个、数字化车间61个。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建设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41个。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发展集成电路、通信通讯、软件互联网等产业,开发数字应用场景。

马钢新特钢(一期)。罗继胜 摄

生态“高颜值”与经济“高价值”

澎湃新闻:从传统资源型城市转型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之城,马鞍山市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长江十年禁渔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难点需要攻克?

袁方: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积极探索生态“高颜值”和经济“高价值”的转化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重点是打好四场战役:

一是打好长江保护整体战。统筹推进治岸、治渔、治污:抓治岸,以薛家洼为突破口,一体实施23公里长江东岸综合整治,实现长江东岸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的美丽蝶变,延伸推进长江西岸生态保护修复,和县浮沙圩湿地公园被誉为“江北薛家洼”。抓治渔,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1.1万名渔民退捕上岸,过上了“有房住、有工作、有社保、有学上,心情舒畅”的幸福生活。长江马鞍山段的鱼类物种、规模、资源密度显著回升,现在老百姓经常拍到江豚戏水的靓丽身影。与南京、镇江联合作出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是全国首次对单一物种的跨区域协同保护立法。抓治污,先后整治“散乱污”企业759家,拆除非法码头153个、船舶修造企业34家,关停搬迁畜禽养殖场497家,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改造,获批全国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二是打好“三大保卫战”。打好蓝天保卫战,去年PM2.5平均浓度34.6微克/立方米,连续2年达国家二级标准;今年上半年优良天数比例80.1%、提升7.7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居第9。打好碧水保卫战,对4823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实行信息化管理,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打好净土保卫战,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三是打好环保整改攻坚战。2018年以来,先后整改各类环保问题1万多个,连续4年环保整改考核全省第一。

四是打好新时代“向山大会战”。向山矿区历经百年开采,生态破坏较为严重。2021年启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入选全国首批EOD试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投资百亿元实施十大工程44个项目,向山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观,曾经的华东最大矿坑变为凹山地质文化公园,被群众称为“人工天池”。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工业城市,资源环境约束较大,环境质量还有提升空间,绿色转型步伐还需加快。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美丽马鞍山建设,把马鞍山生态环保品牌擦得更亮。重点做到“三个统筹”:首先,统筹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狠抓污染防治。持之以恒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海绵城市、无废城市建设,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其次,统筹治岸、治渔、治污,推进保护修复。实施好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新一轮提升工程,扎实开展绿美马鞍山行动,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把向山地区打造成“两山”理念的马鞍山样板。第三,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加快绿色转型。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钢铁、铸造、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绿色化改造,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人民保护长江 长江造福人民”大石碑。童祖鸣 摄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产业跟进

澎湃新闻:马鞍山市当涂县是诗人李白的终老之地。李白诗歌节已成为马鞍山最闪亮耀眼的名片,涵养着这座“中国诗歌之城”的文化自信。下一步,马鞍山如何借助李白文化的“金名片”,打造宜游宜业宜居的长三角精品城市?

袁方:近期热映的电影《长安三万里》,掀起了一股李白热、诗歌热。诗仙李白一生七次游历马鞍山,写下《望天门山》等60余首诗篇,并长眠于当涂大青山脚下,民间还流传着他在采石矶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传说。为了纪念李白,弘扬诗歌文化,马鞍山每年重阳节前后都要举办李白诗歌节,迄今已连续举办了34届。2014年,中国诗歌学会授予马鞍山“中国诗歌之城”称号。除了李白文化,还有中华文明源头文化、长江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等,共同构成了马鞍山的历史文化脉络。我们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加快建设以李白文化为鲜明标识的文化强市,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是抓保护,推进文化传承。马鞍山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县猿人遗址中出土了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证明30万年前就有直立猿人在此繁衍生息;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800—5300年,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境内拥有采石矶、霸王祠、天门山等200多处名胜古迹。我们将加快凌家滩申遗,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活起来。

二是重创新,发展文化事业。今年8月11日,我们以“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为主题,举办了首届长江文化论坛,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们将转化好长江文化论坛成果,对马鞍山长江文化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积极参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采石矶、霸王祠、和县猿人遗址等纳入建设规划,通过文艺创作、宣传展示、文化熏陶等方式,讲好长江故事,唱响长江之歌。继续高水平办好李白诗歌节、“江南之花”等群众文化活动,健全完善城乡文化服务设施,推出更多文艺精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薛家洼生态园。储灿林 摄

三是促融合,壮大文旅产业。文旅融合,可以让文化活起来、旅游热起来。“长江不夜城”项目去年12月30日建成运营以来,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截至今年7月底,总客流198万人次,全口径经营收入3443.5万元。今年8月份,我们举办了青岛啤酒节,吸引15万人次参加;小马音乐节吸引乐迷3.1万人,2万人来自外地。我们将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产业跟进,策划推进更多叫得响的文旅项目、文旅品牌、文旅片区,加快打造长三角旅游胜地。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育一批精品民宿,推出一批精品线路,打造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片区。

借此机会,我们真诚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来马鞍山逛一逛、看一看,打卡山水诗城,领略人文魅力。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朱伟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